正在阅读:

贝多芬、巴赫…这些音乐家,居然也是打工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贝多芬、巴赫…这些音乐家,居然也是打工人?

你是打工人吗?

前不久,小印的微博被各种“打工人”给刷屏了,“打工热,打工魂”,“钢铁般的意志”,“下辈子还做打工人”…

“打工人”是当代社畜的一场口嗨狂欢,不过你知道吗,那些看似站在职业顶端的音乐家们也是打工人?

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想都不用想,随口就能报出一长串名字。

巴赫 JohannSebastian Bach

西方音乐之父

巴洛克时代代表人物

德国人

亨德尔 GeorgeFriedrich Handel

与巴赫并称“巴洛克时代双子星”

德国人

海顿 FranzJoseph Haydn

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

“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奥地利人

莫扎特 WolfgangAmadeus Mozart

“音乐神童”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奥地利人

贝多芬 Ludwig vanBeethoven

“乐圣”

德国人

除了上面这些,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舒曼、马勒、施特劳斯父子等,小印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音乐家都是奥地利人!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国家就没有音乐大家,法兰西有库普兰、柏辽兹,意大利也有维瓦尔第、威尔第,只是对比德国、奥地利,这些地区就有那么点相形见绌了。

那么,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一地区能出现如此多的古典音乐大师?难道它当真是音乐打工人的风水宝地?

 

做贵族的“打工人”,到底好还是不好?

别看古典音乐曲高和寡,作曲家们其实个个都是“打工人”。

自文艺复兴以来,宫廷文化兴起,皇室就取代教会成为音乐家的“保护人”,要想生存就得倚靠贵族的资助。

为啥邓布斯泰尔能远赴欧洲大陆传播音乐?还不是因为有英国公爵的支持。

为啥迪费他们能尽情施展才华?那是因为得了勃艮第王公贵族的经济资助。

所以,那个时候的音乐家及其作品都是贵族的依附品。没有皇室的支持根本不会有音乐的繁荣。

但是在18世纪,相比于法国这样的大君主国,德意志明显有点发育不良。

在腓特烈二世之前,除了维也纳,德意志其他地区都非常简朴。小邦林立的局面限制了音乐家的舞台,所以你会看到亨德尔去了英国,莫扎特跑到了维也纳,而“海顿爸爸”几乎一辈子都在埃斯特哈奇府邸担任“音乐仆人”……

海顿

不过,时代在进步,德意志也不会一直这么“憋屈”。

革命之后,这种局面就逆转了。

复辟时期,德意志有大大小小一共三十几个宫廷,虽然小邦的宫廷仍然微不足道,但大邦已经拥有了不亚于受到宪章约束的法国宫廷的排场了。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各国宫廷都把歌剧院看作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它的池座、包厢最能体现皇家的排场,一个辉煌的歌剧院也常常被视作新时期君主制的丰碑。

所以在这个时期,不仅是维也纳和柏林,德意志的其他地区像莱比锡、萨克森王国的德累斯顿、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等等,都有辉煌的歌剧院。

剧院

王公贵族这个东西很矛盾,你说它不好,它的确限制了音乐家们的自由发挥;但要说它好吧,也确实有好处。

王公贵族基本上都受过良好教育,正因为他们对审美的苛刻,古典音乐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审美高度。

最典型的就是法国。

大革命之后,法国比欧洲任何地区都更早进入近代化,市民也就顺势主导了音乐和戏剧。就审美来看,市民和贵族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比法国慢一拍的结果就是,德意志的古典音乐更晚地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

而恰好此时德意志的几个君主又非常具有审美能力,比如巴伐利亚的疯王路德维希二世,极其痴迷音乐文化,可以说是瓦格纳的“脑残粉”,瓦格纳干什么他都支持,这就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

上为路德维希二世,下为瓦格纳

当个打工人还得会哲学

倒也没有这么夸张,古典音乐虽然高冷,但也没有高冷到这个地步,毕竟还是需要听众的嘛。

只是说古典音乐是具有哲学气息的。

它认为,每一段旋律,每一个乐章都应该有轻有重。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的音乐主题就应该沉重严肃,即便肃穆如贝多芬也还有《田园》那样轻松的乐曲,只是说它善于从简单的素材入手,将它发展成一个宏大的主题。

就算没有学过乐理也应该知道,古典乐的起伏、音律、节奏,绝对不是民间歌谣的那种随意哼唱,它每一个音符的运用都经得起推敲。

如果用古典音乐的旋律标准对照其他音乐形式,你就会发现那些旋律太过着急、太不讲究了。

比如镇楼的那首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耗时21年,完成时勃拉姆斯已经43岁。

耗时如此之长,并不是因为勃拉姆斯忙于其他作曲工作,而是他的态度十分慎重,不惜用半生的时间来推敲、琢磨。

这其中就存在着无数的抽象性和哲学诠释空间。

他们发现原来音乐和哲学是相通的。

这下好了,哲学家从音乐中寻找自己的美学哲理,音乐家也乐得通过哲学重塑艺术的审美高度。

任何艺术都需要高度,因为脱离“高度”的后果就是娱乐化。

所以,即便康德没什么艺术经验,也想建构一种“绝对审美”,以此消除人类关于审美的知识争议;黑格尔更是主张“艺术自由”,认为艺术就应该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体,它就应该提供独特的审美……

启蒙运动之后,德意志的哲学思想一直非常繁荣。

久而久之,这些先驱哲学家几乎完全掌握了音乐美学诠释的主导权,成功塑造了审美的高度,让这一地区带上了“审美主义”色彩,维也纳三杰就是最核心的代表。

 

音乐打工人为啥都住奥地利?

尽管出了这么多音乐大师,但真正以音乐驰名的国家却是奥地利而非德国。

除了维也纳三杰,李斯特、莱哈尔、马勒、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无数音乐家都曾在维也纳学习、生活和投身音乐创作。

为什么他们偏偏挑中了奥地利?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奥地利的艺术发展标准非常高。

在普奥战争之前,奥地利不只是德意志的奥地利公国,它还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统治中心的所在地。

所以,它的首府维也纳既是德意志各联邦最大的首都,同时还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首都。

这也就使得它的艺术是按照君主国首都的标准发展的,而不是作为德意志联邦的奥地利公国的首府。

而此时恰好德国的音乐艺术,尤其是器乐,经过巴赫时代的积淀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所以维也纳自然就成为了音乐“大佬”们一展身手的最好去处。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在这前后陆陆续续从德意志帝国的各处赶来了这个城市。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奥地利像枢纽一样几乎占据了整个旅途的中心,这种地理位置是相当好的,当局也非常乐于见到这种局面。

因为自1848年梅特涅政府被推翻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和首都人民的关系一直不太好。这时候,歌剧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十九世纪,歌剧院一直被各国君主视为体现“君民鱼水之情”的重要工具,所以皇室就更愿意通过这种既能向世界展示皇家气派又能为市民提供娱乐的东西来修复他们和首都人民的关系。

毕竟无论歌剧院多么奢靡,君主不会天天去看,真正享受歌剧院的还是市民阶级。这就为人民和皇室创造了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

而且相比于其他各国宫廷,哈布斯堡君主国有一个特殊之处——这个大君主国有十几种不同语言。

这就让皇帝比较头疼。

大家说的话都不一样,谁也听不懂谁,这要怎么增加帝国凝聚力?

在这种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帝国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艺术上。

因为艺术语言是超越民族语言的,帝国希望用德意志民族的艺术文化来证明哈布斯堡王朝的正当性。

因此,皇室乐于花钱支持音乐的发展。

而且在70年代自由主义者执政之后,皇帝几乎不插手文化事务,在自由主义者的统治下,文化政策非常开放,各种先锋派艺术都受到了帝国的支持。

广受人民喜爱的维也纳城堡剧院就由皇室出资修建,和市政厅就隔着一条马路,在自由派用哥特式风格标榜维也纳人的自由的市政厅对面,这座皇家巴洛克风格的城堡剧院彰显着自己独特的存在。

用音乐来避免争端、团结民族,确实比强硬手腕来的高明得多。

皇室的支持、歌剧院的特殊性以及音乐的超语言性,在这些原因的加成下,德奥地区的音乐才能如此繁荣,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著名音乐大师。

 

来源:印客美学

原标题:贝多芬、巴赫…这些音乐家,居然也是打工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贝多芬、巴赫…这些音乐家,居然也是打工人?

你是打工人吗?

前不久,小印的微博被各种“打工人”给刷屏了,“打工热,打工魂”,“钢铁般的意志”,“下辈子还做打工人”…

“打工人”是当代社畜的一场口嗨狂欢,不过你知道吗,那些看似站在职业顶端的音乐家们也是打工人?

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想都不用想,随口就能报出一长串名字。

巴赫 JohannSebastian Bach

西方音乐之父

巴洛克时代代表人物

德国人

亨德尔 GeorgeFriedrich Handel

与巴赫并称“巴洛克时代双子星”

德国人

海顿 FranzJoseph Haydn

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

“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奥地利人

莫扎特 WolfgangAmadeus Mozart

“音乐神童”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奥地利人

贝多芬 Ludwig vanBeethoven

“乐圣”

德国人

除了上面这些,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舒曼、马勒、施特劳斯父子等,小印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音乐家都是奥地利人!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国家就没有音乐大家,法兰西有库普兰、柏辽兹,意大利也有维瓦尔第、威尔第,只是对比德国、奥地利,这些地区就有那么点相形见绌了。

那么,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一地区能出现如此多的古典音乐大师?难道它当真是音乐打工人的风水宝地?

 

做贵族的“打工人”,到底好还是不好?

别看古典音乐曲高和寡,作曲家们其实个个都是“打工人”。

自文艺复兴以来,宫廷文化兴起,皇室就取代教会成为音乐家的“保护人”,要想生存就得倚靠贵族的资助。

为啥邓布斯泰尔能远赴欧洲大陆传播音乐?还不是因为有英国公爵的支持。

为啥迪费他们能尽情施展才华?那是因为得了勃艮第王公贵族的经济资助。

所以,那个时候的音乐家及其作品都是贵族的依附品。没有皇室的支持根本不会有音乐的繁荣。

但是在18世纪,相比于法国这样的大君主国,德意志明显有点发育不良。

在腓特烈二世之前,除了维也纳,德意志其他地区都非常简朴。小邦林立的局面限制了音乐家的舞台,所以你会看到亨德尔去了英国,莫扎特跑到了维也纳,而“海顿爸爸”几乎一辈子都在埃斯特哈奇府邸担任“音乐仆人”……

海顿

不过,时代在进步,德意志也不会一直这么“憋屈”。

革命之后,这种局面就逆转了。

复辟时期,德意志有大大小小一共三十几个宫廷,虽然小邦的宫廷仍然微不足道,但大邦已经拥有了不亚于受到宪章约束的法国宫廷的排场了。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各国宫廷都把歌剧院看作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它的池座、包厢最能体现皇家的排场,一个辉煌的歌剧院也常常被视作新时期君主制的丰碑。

所以在这个时期,不仅是维也纳和柏林,德意志的其他地区像莱比锡、萨克森王国的德累斯顿、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等等,都有辉煌的歌剧院。

剧院

王公贵族这个东西很矛盾,你说它不好,它的确限制了音乐家们的自由发挥;但要说它好吧,也确实有好处。

王公贵族基本上都受过良好教育,正因为他们对审美的苛刻,古典音乐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审美高度。

最典型的就是法国。

大革命之后,法国比欧洲任何地区都更早进入近代化,市民也就顺势主导了音乐和戏剧。就审美来看,市民和贵族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比法国慢一拍的结果就是,德意志的古典音乐更晚地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

而恰好此时德意志的几个君主又非常具有审美能力,比如巴伐利亚的疯王路德维希二世,极其痴迷音乐文化,可以说是瓦格纳的“脑残粉”,瓦格纳干什么他都支持,这就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

上为路德维希二世,下为瓦格纳

当个打工人还得会哲学

倒也没有这么夸张,古典音乐虽然高冷,但也没有高冷到这个地步,毕竟还是需要听众的嘛。

只是说古典音乐是具有哲学气息的。

它认为,每一段旋律,每一个乐章都应该有轻有重。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的音乐主题就应该沉重严肃,即便肃穆如贝多芬也还有《田园》那样轻松的乐曲,只是说它善于从简单的素材入手,将它发展成一个宏大的主题。

就算没有学过乐理也应该知道,古典乐的起伏、音律、节奏,绝对不是民间歌谣的那种随意哼唱,它每一个音符的运用都经得起推敲。

如果用古典音乐的旋律标准对照其他音乐形式,你就会发现那些旋律太过着急、太不讲究了。

比如镇楼的那首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耗时21年,完成时勃拉姆斯已经43岁。

耗时如此之长,并不是因为勃拉姆斯忙于其他作曲工作,而是他的态度十分慎重,不惜用半生的时间来推敲、琢磨。

这其中就存在着无数的抽象性和哲学诠释空间。

他们发现原来音乐和哲学是相通的。

这下好了,哲学家从音乐中寻找自己的美学哲理,音乐家也乐得通过哲学重塑艺术的审美高度。

任何艺术都需要高度,因为脱离“高度”的后果就是娱乐化。

所以,即便康德没什么艺术经验,也想建构一种“绝对审美”,以此消除人类关于审美的知识争议;黑格尔更是主张“艺术自由”,认为艺术就应该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体,它就应该提供独特的审美……

启蒙运动之后,德意志的哲学思想一直非常繁荣。

久而久之,这些先驱哲学家几乎完全掌握了音乐美学诠释的主导权,成功塑造了审美的高度,让这一地区带上了“审美主义”色彩,维也纳三杰就是最核心的代表。

 

音乐打工人为啥都住奥地利?

尽管出了这么多音乐大师,但真正以音乐驰名的国家却是奥地利而非德国。

除了维也纳三杰,李斯特、莱哈尔、马勒、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无数音乐家都曾在维也纳学习、生活和投身音乐创作。

为什么他们偏偏挑中了奥地利?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奥地利的艺术发展标准非常高。

在普奥战争之前,奥地利不只是德意志的奥地利公国,它还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统治中心的所在地。

所以,它的首府维也纳既是德意志各联邦最大的首都,同时还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首都。

这也就使得它的艺术是按照君主国首都的标准发展的,而不是作为德意志联邦的奥地利公国的首府。

而此时恰好德国的音乐艺术,尤其是器乐,经过巴赫时代的积淀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所以维也纳自然就成为了音乐“大佬”们一展身手的最好去处。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在这前后陆陆续续从德意志帝国的各处赶来了这个城市。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奥地利像枢纽一样几乎占据了整个旅途的中心,这种地理位置是相当好的,当局也非常乐于见到这种局面。

因为自1848年梅特涅政府被推翻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和首都人民的关系一直不太好。这时候,歌剧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十九世纪,歌剧院一直被各国君主视为体现“君民鱼水之情”的重要工具,所以皇室就更愿意通过这种既能向世界展示皇家气派又能为市民提供娱乐的东西来修复他们和首都人民的关系。

毕竟无论歌剧院多么奢靡,君主不会天天去看,真正享受歌剧院的还是市民阶级。这就为人民和皇室创造了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

而且相比于其他各国宫廷,哈布斯堡君主国有一个特殊之处——这个大君主国有十几种不同语言。

这就让皇帝比较头疼。

大家说的话都不一样,谁也听不懂谁,这要怎么增加帝国凝聚力?

在这种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帝国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艺术上。

因为艺术语言是超越民族语言的,帝国希望用德意志民族的艺术文化来证明哈布斯堡王朝的正当性。

因此,皇室乐于花钱支持音乐的发展。

而且在70年代自由主义者执政之后,皇帝几乎不插手文化事务,在自由主义者的统治下,文化政策非常开放,各种先锋派艺术都受到了帝国的支持。

广受人民喜爱的维也纳城堡剧院就由皇室出资修建,和市政厅就隔着一条马路,在自由派用哥特式风格标榜维也纳人的自由的市政厅对面,这座皇家巴洛克风格的城堡剧院彰显着自己独特的存在。

用音乐来避免争端、团结民族,确实比强硬手腕来的高明得多。

皇室的支持、歌剧院的特殊性以及音乐的超语言性,在这些原因的加成下,德奥地区的音乐才能如此繁荣,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著名音乐大师。

 

来源:印客美学

原标题:贝多芬、巴赫…这些音乐家,居然也是打工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