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因为把斩首当作生物学实验而令人胆寒,但他还不是沙皇里最糟糕的。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关于罗曼诺夫王朝跨越三百年的描写,是一场关于暴行、性和权力的研究。好有俄罗斯特色啊……你可能会想,这就是作者想要读者得出的结论。这种以国家为后盾的暴力倾向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它不再像以往那么丰富多彩。
蒙蒂菲奥里并不从事极简史学。这是一部鸿篇巨制,故事起始于罗曼诺夫王朝意外产生的第一任沙皇米哈伊尔(Mikhail)。皇后是从新娘展宴中选出的,那是一幅充斥着盛会和毒杀的壮观场面。宫廷里许多起死亡事件,其事由都离奇可疑。米哈伊尔为自己两个儿子的死痛哭不已,据当时医生的诊断,他的胃、肝和脾里充满了“洪水般的眼泪”,而这使得他的内脏失去了自然的温度,也让他变得冷血。
米哈伊尔有一位年约30岁、名为阿列克谢的跟随者,阿列克谢是一名僧侣,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祈祷。复活节那天,阿列克谢会一连站立祈祷六个小时,跪拜一千次以上。他试图涤荡莫斯科人身上的累累罪恶。同时他还力图禁酒、禁烟,禁止弹奏曼陀林,也禁止侏儒舞蹈。当时的一名德国人记录下了淫荡的舞蹈、裸露的臀部、在酒馆外喝得大醉叉开双腿的裸女,并且说当地人“不但和男孩搞基,甚至连马也不放过”。更令人担忧的是法庭上的腐败。当地城市的主管总是在思量“本来事情已经够糟糕了,最后还要来个出家人料理后事。”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Bogdan Khmelnitsky)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他发动了针对天主教徒和犹太人的疯狂暴力。近十万名犹太人在这场“精巧的疯狂暴行”中丧生,一些儿童甚至“当着他们被强奸的母亲的面被吃掉”。直到今日,一些街道还以这名哥萨克军官的名字命名,他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乌克兰那么大的土地献给了沙皇,为此他被视作英雄:这都是后话了。
在众多的恶魔般的人物中,还有彼得一世,也就是彼得大帝,他下令将自己的儿子拷打至死,并吊死了另200位叛乱者,然后任由他们的尸体腐烂了一整个冬天。彼得一世决意要创造一个新的城市。“从公共建筑到道路网格,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微不足道的,”作者写到,“他特别乐意对公众的排便地点进行限制。他颁布了一系列律令,包括(一份)文明行为指南。谁要是随地吐痰,或者在满嘴食物的时候说话,或者当街呕吐,那么一顿苔杖击打就等着他们。”
这一章是从上下文中摘选出来的。我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圣彼得堡创建的事情。我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从欧洲理性主义中看到俄国救赎之路的沙皇的心理。不过蒙蒂菲奥里的著作过度地依赖年表。他本可以放任自己拥有探索特定主题的余地,作为他这部别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增补。
不过全书的研究依然细致,写作风格也十分迷人。比如作者写道,彼得的第二任妻子凯瑟琳(Catherine),“在官方悼念结束之前就接受了彼得的放荡”。她终结了和几个男子的厮混,在一次饮酒作乐中,她下令在全城设置警报。
至于博罗季诺战役(the Battle of Borodino),这个一战前战争史上最血腥的一天,作者展示了这幅惨烈非常的画面:“这场战役常常发生肉搏和刺刀战,它的野蛮程度首屈一指。小小的战场承受了上千发的炮弹攻击,挤满了人和动物的尸体。那时候艳丽的军服样式,把这场战役装点成了历史上最华丽的屠场。”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可怜的尼古拉二世,他对世界抱持着天真的看法,他将亲眼看着他的子女排着队在自己身旁被人处决。蒙蒂菲奥里将描绘这个沉浸于宠溺中的世纪之交,是如何与野蛮的预感相伴而行的。将近1/50的圣彼得堡居民从事卖淫。“诗人、花花公子,这些业余人士和审美家感觉到即将到来的启示,转而投入末日狂欢,显示出不顾一切的病态的享乐主义,在鸦片、恶魔崇拜、变革的高潮中寻求救赎、艺术和自由的本质。”
屠刀转到了新的体系的主人手中。在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当政期间,在俄罗斯社会这段短暂的自由主义插曲中,人们找到了末代沙皇和他家人的遗体,事情的真相才得以被发现。鉴于过去的历史,是否还会有人怀疑如今的俄罗斯还在继续奋斗不已呢?
翻译:马元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