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佘诗曼:我爱演戏,每一次都像新人一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佘诗曼:我爱演戏,每一次都像新人一样

每一次的演戏,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正是这由衷的热爱,更令佘诗曼所诠释的角色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佘诗曼,无疑是现在的观众对无线电视台的唯一追捧所在。

别人调侃她“阿佘是拿自己的奖,让别人无奖可拿”,她却坦言,“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非常幸运,我爱演戏,每一次都像新人一样”。她便是佘诗曼。没有精致到不可挑剔的五官,也不是那种第一眼就能惊艳全场的大美人,而是给人一种细腻、温柔、独有的东方美丽。也因如此,“嗲精”、“姣佘”这些称号一直笼罩着她挥之不去。

那年,22岁的她从瑞士读书回来,机缘巧合下参加“香港小姐”选美比赛获得季军。因其清纯甜美的姣好形象,24岁那年毫无表演经验的她作为女主角参与拍摄了第一部电视剧《雪山飞狐》,饰演苗若兰,一个温婉的大家闺秀。在当年,这是一部饱受争议的古装剧。观众都在批评佘诗曼的“毫无演技”,骂声一片。据此,她也坦言,“那时候并不懂得什么是演戏,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表现这个人物”。为此,佘诗曼不断地用努力摆脱那些“争议”。

《十月初五的月光》的她用自己亲身经历来打造“君好”这一经典角色。现实中的她,在5岁时,父亲因为交通意外而过世。唯一的一次,坚强的母亲忍不住在人后偷偷落泪,却被小小的佘诗曼发现。懂事的她开玩笑地跟母亲说,“是不是怕没有人陪你睡呀?”。“那从今天开始,我陪你睡。”就这样,相依相偎的陪伴,一直持续到佘诗曼长大后到瑞士读书。

渐渐地,《酒是故乡醇》那个“我认命,但我不认输”的黎顺风、《金枝欲孽》那个城府颇深、韵味十足的尔淳、《火舞黄沙》那个命运坎坷的家春分、《使徒行者》那个伶牙俐齿、市井贪钱却又不失讨喜之处的“钉姐”(丁小嘉)……这一部部电视剧见证了她演技的成长。曾在拍摄《帝女花》时,由于过度疲劳,佘诗曼不幸滑倒在地,下巴碰到玻璃茶几,裂出一道很深的伤口。但为了不影响进度,她依旧带伤拍摄。

正是这样日夜颠倒拍戏的坚持与磨练,使她终于在2006年凭借《凤凰四重奏》,一人分饰四个不同的角色,已经到达随意拿捏到位的地步。并获得了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爱的电视女角色”两个奖项,成为首位无线电视台同时获得双项奖项的女演员。她说:“以前我被人骂有一把‘鸡仔声’,我也坚持过来了……”。面对骂声,她不慌不忙;面对质疑,她拼命提高自己;面对绯闻,她从容不迫。以至于金牌监制戚其义对她的评价是,佘诗曼是一个“看起来读不透,但实质她会知道你想要什么”的好艺人。

能够练就如今娴熟的演技,只是因为将近二十年时光,佘诗曼对每一个角色兢兢业业的辛勤付出。纵使过程艰苦、坎坷,但那又如何呢?

“不管在哪里,任何地方都会拿你的片酬、人气来比较。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跟别人去比较,如果这样的话,压力真的很大。可能会不开心,什么都不满意。但是我觉得不是每一件事儿都是看钱的,能够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比钱更重要。”佘诗曼如此解释。

每一次的演戏,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正是这由衷的热爱,更令她所诠释的角色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佘诗曼,无疑是现在的观众对无线电视台的唯一追捧所在。而不知道的是,你最喜欢哪一部剧里的佘诗曼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佘诗曼:我爱演戏,每一次都像新人一样

每一次的演戏,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正是这由衷的热爱,更令佘诗曼所诠释的角色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佘诗曼,无疑是现在的观众对无线电视台的唯一追捧所在。

别人调侃她“阿佘是拿自己的奖,让别人无奖可拿”,她却坦言,“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非常幸运,我爱演戏,每一次都像新人一样”。她便是佘诗曼。没有精致到不可挑剔的五官,也不是那种第一眼就能惊艳全场的大美人,而是给人一种细腻、温柔、独有的东方美丽。也因如此,“嗲精”、“姣佘”这些称号一直笼罩着她挥之不去。

那年,22岁的她从瑞士读书回来,机缘巧合下参加“香港小姐”选美比赛获得季军。因其清纯甜美的姣好形象,24岁那年毫无表演经验的她作为女主角参与拍摄了第一部电视剧《雪山飞狐》,饰演苗若兰,一个温婉的大家闺秀。在当年,这是一部饱受争议的古装剧。观众都在批评佘诗曼的“毫无演技”,骂声一片。据此,她也坦言,“那时候并不懂得什么是演戏,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表现这个人物”。为此,佘诗曼不断地用努力摆脱那些“争议”。

《十月初五的月光》的她用自己亲身经历来打造“君好”这一经典角色。现实中的她,在5岁时,父亲因为交通意外而过世。唯一的一次,坚强的母亲忍不住在人后偷偷落泪,却被小小的佘诗曼发现。懂事的她开玩笑地跟母亲说,“是不是怕没有人陪你睡呀?”。“那从今天开始,我陪你睡。”就这样,相依相偎的陪伴,一直持续到佘诗曼长大后到瑞士读书。

渐渐地,《酒是故乡醇》那个“我认命,但我不认输”的黎顺风、《金枝欲孽》那个城府颇深、韵味十足的尔淳、《火舞黄沙》那个命运坎坷的家春分、《使徒行者》那个伶牙俐齿、市井贪钱却又不失讨喜之处的“钉姐”(丁小嘉)……这一部部电视剧见证了她演技的成长。曾在拍摄《帝女花》时,由于过度疲劳,佘诗曼不幸滑倒在地,下巴碰到玻璃茶几,裂出一道很深的伤口。但为了不影响进度,她依旧带伤拍摄。

正是这样日夜颠倒拍戏的坚持与磨练,使她终于在2006年凭借《凤凰四重奏》,一人分饰四个不同的角色,已经到达随意拿捏到位的地步。并获得了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爱的电视女角色”两个奖项,成为首位无线电视台同时获得双项奖项的女演员。她说:“以前我被人骂有一把‘鸡仔声’,我也坚持过来了……”。面对骂声,她不慌不忙;面对质疑,她拼命提高自己;面对绯闻,她从容不迫。以至于金牌监制戚其义对她的评价是,佘诗曼是一个“看起来读不透,但实质她会知道你想要什么”的好艺人。

能够练就如今娴熟的演技,只是因为将近二十年时光,佘诗曼对每一个角色兢兢业业的辛勤付出。纵使过程艰苦、坎坷,但那又如何呢?

“不管在哪里,任何地方都会拿你的片酬、人气来比较。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跟别人去比较,如果这样的话,压力真的很大。可能会不开心,什么都不满意。但是我觉得不是每一件事儿都是看钱的,能够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比钱更重要。”佘诗曼如此解释。

每一次的演戏,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正是这由衷的热爱,更令她所诠释的角色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佘诗曼,无疑是现在的观众对无线电视台的唯一追捧所在。而不知道的是,你最喜欢哪一部剧里的佘诗曼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