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雪
在董事长周斌全和控股股东涪陵国投退出认购后,涪陵榨菜(002507.SZ)重新申报的33亿定增预案有了新进展。12日晚间,涪陵榨菜公告,定增事项获得公司实际控制人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
根据定增预案,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新增10条榨菜自动化生产线。然而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短时间内的“大起大落”的表现,引发其增长空间是否走到临界点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涪陵榨菜能否消化如此之大的产能扩充?
股价下跌,市场不看好定增预案

从12日早盘,涪陵榨菜低开后便迅速下挫,午后股价更是一度接近跌停,截至收盘,股价报37.60元/股,仍跌8%。
华龙证券重庆永川营业部总经理牛阳认为,这反映出市场对涪陵榨菜定增预案不抱友好态度。
在此之前,8月21日和10月29日曾发布过两个版本的A股定增预案,但于1月12日,宣布终止,并撤回申请文件。
11月11日晚,涪陵榨菜再次发布新的定增预案。与前两次预案相比,本次募集金额和资金用途并未发生改变。计划发行不超过 142,185,616 股(含本数),发行对象为不超过三十五名特定对象。此次预案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和智能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
但在发行对象里没了控股股东涪陵国投及董事长周斌全。
产能翻倍,销量却有下滑趋势

公告显示,此次资金募集中的29.5亿元用于建设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主要包括40.7 万吨原料窖池、原料加工车间及设备,20 万吨榨菜生产车间及设备园区智能物流中心和其他必要配套设施(含动力中心、环保工程等)。其余3.5亿元用于乌江涪陵榨菜智能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化智能工厂平台、数字化智能营销平台和大数据智能办公平台。
2019年年报显示,涪陵榨菜年产量为13万吨,拥有原料窖池30万吨。根据预案中的投资项目20万吨的生产车间、40万吨的原料窖池建设完成后,涪陵榨菜的年产量将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的风险提示中没提到产能过剩风险,但在2019年年报中,涪陵榨菜曾提示新建生产线带来产能过剩风险。
2019年年报显示,涪陵榨菜当年添加了惠通食业5.3万吨/年的榨菜出产线、白鹤梁厂1.6万吨/年的脆口榨菜出产线、辽宁开味年产5万吨泡菜出产基地建设项目等在建工程的投入。
2019年的出产量为13.14万吨,出售量为13.85万吨,与2018年产量14.43万吨,销售量14.42万吨相比,产量销量均有所下滑。
从三季报看,涪陵榨菜营收增长5.88%,但与半年报营收增长10.28%比,增速放缓。归股净利润增速也由半年报的28.44%,下降为3.01%。而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得益于疫情影响,居家消费增多。
牛阳认为,榨菜作为基础消费品,此次的产能扩大可能会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从而对涪陵榨菜整体的业绩增速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没有新消费群体的增量,依靠现有的市场,可能难以维系多出的产能运转。
如何消化?需在多元化上做文章

牛阳认为涪陵榨菜应该更注意产品的多元化,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消化社会的不同需求。
那么,涪陵榨菜近期在多元化上做得如何?
目前,涪陵榨菜旗下产品主要包含榨菜、萝卜、泡菜、下饭菜四大类。此前,涪陵榨菜曾表示,将出产榨菜、辣椒、豆腐干和工业化蔬菜等中高端产品。不过目前面市的涪陵榨菜豆腐干、牛肉干等产品并不多见。
2015年,涪陵榨菜以1.3亿元收买四川惠通食业有限公司,向泡菜行业进军;2016年,涪陵榨菜曾筹划收买“国内某调味品出产企业90%以上股权”,两个半月之后方案终止;2017年,涪陵榨菜曾尝试收购一家东北大酱企业,但没有了下文;2018年,涪陵榨菜2亿元收购四川恒星及四川味之浓食物有限公司,进军豆瓣酱范畴,但三个月之后方案终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