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科技的野蛮扩张引发了各种忧虑和监管呼声,尤其是网贷平台引诱超前和过度消费的相关新闻频现报端。传统上,金融科技被认为拥有一套由技术和大数据支撑的审核标准,可以利用消费纪录等更丰富的信息,从更多维度更深入掌握贷款客户的信用情况,因此比传统银行更能筛选出更优质的借贷群体,并能提供更优质的信贷服务。
事实果真如此吗?
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数据来验证上述认知,但在另一个金融科技信贷发达的国家美国,最新一份研究给出了恰好反面的答案:金融科技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跟传统银行几乎同质,讽刺的是,在这过程中金融科技公司主要依赖跟传统银行一样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即信贷报告上的信息)来筛选优质贷款者;其借款人,更容易陷入债务泥潭,也因此比传统银行更容易违约;至于信贷服务,金融科技公司的融资成本要高于传统银行,而且会“诱使”借款人更频繁借贷。
总结而言:在美国,金融科技公司抢夺的主要是传统银行的客户;同时,其吸引的其他贷款者群体和行为,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整个金融体系,都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哈佛商学院Di Maggio, Marc和乔治亚州立大学的Vincent Yao,标题是,《金融科技借款人:放宽甄别还是撇油脂?》(Fintech Borrowers: Lax-Screening or Cream-Skimming?),于2020年10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上。
作者利用的数据样本来自美国三大信贷公司之一的个人消费贷,包括2012-2017年超过370万笔贷款业务,涉及超过188万个借款人。作者还跟踪了所有借款人的贷款发生前以及15个月后的信贷表现,并与传统银行的类似借款人群体做了对比。
作者发现,金融科技公司倾向于先从信用状况不那么好、很难从传统银行获得贷款的个体开始拓展市场,一旦站稳脚跟,他们的贷款客户群体就转向更优质的借款人,也就是传统银行的主要借款人。
但跟传统银行相比,金融银行科技公司向信贷报告(硬信息)体现出的更优质客户收取的利息要低1.5%左右;而对较差的借款人,其利息水平比传统银行高出5%。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硬信息”可以解释金融科技公司利息差异水平的大部分,但对传统银行来说不是这样。也就是说,金融科技公司比传统银行更依赖信贷报告里的“硬信息”而不是“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来进行放贷决定。而所谓的“大数据或者科技手段”似乎并没有派上用场。
15个月后,谁更容易违约?答案是,金融科技公司的贷款者,其违约几率比传统银行高出1.1%,“考虑到样本的平均违约率是1.4%,这个数值非常高,”作者称。在控制了贷款的地区、时间、借款人的异质性等,结论依旧如此。
也就是说,金融科技公司不仅没能识别出被传统银行忽略的优质借款人,其借款人的整体素质比传统银行的还要差。
为什么金融科技公司的违约率会如此高?作者称,一个原因是,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借款人贷款是为了继续消费,比如,相比传统银行借款人,拿了金融科技公司贷款的人更可能会用这笔钱去购买汽车。这些人的负债因此更大、也更容易违约。这也导致这些人的信贷积分,先是因最初的债务加固(debt consolidation)而增加,但随即稳步下跌。
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那些信贷评分低、贷款利息高、信贷报告比较薄(thin file)的借款人身上,这进一步说明,金融科技公司在筛选借款人方面比传统银行做得更差。
不过高违约率对金融科技公司本身并不是个大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高风险借款人收取的利息非常高,另一方面,考虑到网贷的便利、易得和借款人的特征,一旦转向网贷,借款人就很可能继续依赖同一家平台,因此其“终身价值”更高。
但对整体的金融体系却是个风险,因为那些倾向于使用贷款维持消费的人,更可能被吸引到网贷平台,而这些人的财务状况只会越来越脆弱。
作者最后指出,这些结论指向了监管的必要性。在传统银行受制于类似多德·弗兰克法案等约束的情况下,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缺乏更明确的规则和更有效的约束。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只针对美国的金融科技信贷平台,考虑到不同国家具体情况不同和数据的限制,其结论不应轻易泛化。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的Stijn Claessens等人2018年发现,一个经济体的金融科技信贷市场规模跟其国民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跟其银行体系和银行监管的严格程度呈负相关。他们还发现,金融科技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而且确实可能改善了某些在银行拿不到贷款的群体的融资渠道,不过在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方面也有很多负面影响凸显出来,给监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作者也强调,考虑到这个行业还太“年轻”,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信贷周期的考验,现在想恰当评估其对用户、对借款人和银行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更不用说对金融稳定和整个经济的影响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