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以国家来区分车的重量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揣测,而用重量来区分飘与不飘也是伪科学的,也是非常无知的表现。

1.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汽车高速发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但是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有比较一致的认为,车重是影响车辆飘不飘的重要因素,车越重这辆车就越稳,反之则越飘,而日本车就是发飘的最典型代表。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这辆车是日本车,认为这辆车就是偷工减料,车轻薄无比,然后开起来自然就会飘,所以结论就是日本车高速就发飘。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但实际上这样的逻辑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想必很多人估计被洗脑了,很多时候,假话说上1000遍就变成了真话。但是我们ZOL作为汽车科技媒体,又是一档专门讲实话辟谣的栏目,必须要给网友们说说这背后的秘密。

……

2为什么你觉得会飘?

前面我们说了,高速觉得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的话,飞机都没法起飞。那么你为什么会觉得飘呢?

我觉得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感受上,首先是就是觉得车与地面贴合的不紧了,有一种要离地的感觉;其次就是转弯的时候,方向盘很飘很轻很“贼”,轻转一点,车就晃一大截;最后就是车身姿态,转弯出现严重的侧倾。这三点都会让你觉得“飘”,第一种感受是最明显的。

下面我们说说三个感觉出现的原因,第一点就是所谓的“离地”,这也是最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其实飘与飞机起飞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空气动力学的范畴。简单点说,飞机能够起飞,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出现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当这个升力大到可以克服引力的时候,飞机就起飞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所以汽车同样也有这样的情况,上面的空气流速更快,下面的空气流速相对慢一点,而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所以你自然就会觉得飘了。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方向盘飘”,那是因为现在的车,都有助力转向,说白了就是让打方向盘更加轻松,不那么费劲。但是大部分车是电动助力,而大部分低端车车是不配备可变转向助力的,高速的时候不会做出调整,所以就会有一种“方向盘飘”的感觉,而如果高速的时候还觉得稳,那么低速的时候和原地打方向盘就会变得很沉重。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助力转向

第三点就是所谓的“过弯侧倾”,这也是很常见的物理现象,汽车的侧倾就是指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外侧悬挂受力压缩,而形成车身向一侧倾斜的现象。这就好比人奔跑一样,跑的越快越不容易拐弯,道理是一样的。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侧倾

为什么你觉得日系车飘?

很多人眼中,日系、韩系那就是重量轻、偷工减料的代表,车也特别轻;而美系、德系那就是厚重用料的代表,车重,看起来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简直神奇!肉眼看耳朵听就能选出好车?

比如卡罗拉和朗逸,帕萨特和凯美瑞,这是两个A级车与B级车市场的主力军,两个对比还算公平。但是从结果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了由于不同发动机、不同配置的重量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日系车在重量上并没有明显低于德系车。所以大伙觉得日系车飘,并不是重量低导致的,而且重量也并不低。

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关于说日系车飘的人不在少数,让你觉得飘,转向手感是很重要的感观层面因素,日系车其实大部分主力车型都是日常家用,比较偏向于低速时候转向轻盈,而高速就会发虚,但是也有特例,比如老马6,高速很稳。而德国工程司的思维更加倾向于高速的稳定性,所以要保证高速上方向盘不会有发虚的感觉。

此外悬挂调教也是一方面,舒适性取向和运动型取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显然运动型取向的支撑更加到位,不容易侧倾,但是专注运动的日系也就是马自达和斯巴鲁,方向盘手感也更加沉稳些,但是在中国都比较小众,很难代表日系的风格。下面我们深入分析一下。

3“离地”和车重无关

我们首先说,这辆车是否容易“离地”与车重是的关系很小,不然飞机那么重就怎么还能飞呢。让你车感觉到快“离地”,主要是空气动力学。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离地”的原因

车好比就是飞机的尾翼,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上下就有气流穿过,流速不一样这时候就会产生压力差,让车辆“飘”,而空气动力学做的非常好的车,比如超跑,就会抑制这种现象,提高车辆的下压力,让车更加容易“粘”在地上。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空气动力学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我们从一辆车的外观上可以看出来很多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比如说汽车后面的尾翼,或者称为扰流板,它的作用就是提高下压力,让车辆在高速的时候更加稳定。而且有些超跑是可以根据速度调整开合角度的。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当然了像法拉利这种跑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几乎是贯穿全身的,比如汽车“屁股”那里,就是源自F1的技术,这种“T”型的扰流板配合比较平的底盘,可以提供非常高的下压力。再比如这种被称作“空气桥”的设计,或者称为导流槽,空气桥的应用能够引导车头空气进入两侧,并汇聚于车尾。通过复杂的风洞研究表明,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减小风阻,还能为车辆提升下压力做出贡献。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而我们一般的老百姓用车,不可能做到那样极致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无法提供那么高的下压力,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飘”的感觉。现在所有的车,如今都有一个趋势那就是“减重”,但是没听说减重了车就飞起来了。这么说吧,1.3吨的奥迪TT一定比1.8吨的奥迪A6稳。所以说这种“飘”的感觉,与车重关系真的很小,更多的是取决于空气动力学设计。

为什么你觉得日系车票?

很多人眼中,日系、韩系那就是重量轻、偷工减料的代表,车也特别轻;而美系、德系那就是厚重用料的代表,车重,看起来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简直神奇!肉眼看耳朵听就能选出好车?

比如卡罗拉和朗逸,帕萨特和凯美瑞,这是两个A级车与B级车市场的主力军,两个对比还算公平。但是从结果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了由于不同发动机、不同配置的重量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日系车在重量上并没有明显低于德系车。

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关于说日系车飘的人不在少数,而在外观上我们也很难说谁的空气动力学好,那么飘的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以下方面。除了说空气动力学之外,还有转向手感,日系车其实大部分主力车型都是日常家用,比较偏向于低速时候转向轻盈,而高速就会发虚,但是也有特例,比如老马6,高速很稳。而德国工程司的思维更加倾向于高速的稳定性,所以要保证高速上方向盘不会有发虚的感觉。

此外悬挂调教也是一方面,舒适性取向和运动型取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显然运动型取向的支撑更加到位,不容易侧倾,但是专注运动的日系也就是马自达和斯巴鲁,方向盘手感也更加沉稳些,但是在中国都比较小众。下面我们从转向和悬挂方面在深入分析一下。

4转向取决于方向盘

然后我们说说转向,有些人觉得高速方向盘就变得特别“贼”,这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车基本上都有助力转向,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打方向盘更加轻盈,降低疲劳感。

助力转向一般分为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电动助力。目前电动助力的车也很多了,比如卡罗拉、速腾、帕萨特、宝马3系、7系等,从低端到高端已经全部覆盖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液压助力转向(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关于助力转向是哪种形式的,我们不用太关注,因为如果不是开过很多车的人,他是分不出来哪种助力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转向手感如何调教以及转向模式是否可调。

关于转向手感,比如说原地拐弯的时候,有些车偏重,比如老马6,有些车偏轻,比如卡罗拉。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老马6高速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的“贼”,而卡罗拉原地轻盈,高速就特别“贼”,这就是很多人觉得飘的原因。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目前一部分高端车,是具备这种可调模式的,比如说舒适模式、运动模式,转换到运动模式,手感就偏沉重些。那你说为什么会出现方向盘变“贼”的情况呢,主要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点,那就是车产生了一定的升力,跑起来的时候没有在原地那么“重”了。

还有一种特例,那就是越野车,它的方向盘是有一定“框量”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轻轻转动,你的车基本上不会转弯,这样就会保证在越野的时候,遇到比较恶劣的非铺装路面,方向盘能够握的住。而如果转向很精准的车,比如宝马3系,方向盘就会来回的转。

5侧倾与悬挂/轮胎都有关

最后我们说说侧倾,严格来说侧倾对于“飘”的感受并不明显,但是既然车身姿态发生了改变,敏感的人依然会觉得有影响,所以我们还是简单说说。

不同的车型,发生的侧倾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而言,依然和车重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取决于悬挂的调教以及轮毂轮胎。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当然了悬挂调教很复杂,我们只能从一些简单方面去说。通常来说,一辆车的悬挂可以分为舒适性取向和操控性取向。而这两个取向是不可兼得的,说操控好又特别舒适那就是吹牛B。

一般来说,悬挂的调教是偏向于操控取向的,比如马自达阿特兹、宝马3系(短轴版),那么它过弯的极限就会高,侧倾不那么严重。而悬挂调教是偏向于舒适性的,比如日产天籁、丰田凯美瑞,那么它的过弯极限就较低,侧倾较为严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说法是一种趋势,并不是绝对的,影响舒适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大家常常忽视的座椅,如果硬邦邦的,那么什么悬挂也舒适不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除了悬挂调教之外,影响侧倾还包括轮毂和轮胎,一般来说,选用大尺寸轮毂、较为扁平的轮胎会更加不容易侧倾,因为胎壁薄,越不容易形变,所以支撑的力量就更足,所以很多性能车都是采用了这样的搭配。而轮胎越宽,也会增加抓地力,不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比如很多超跑后胎宽度都超过了300mm,而很多家用车仅有200-250mm之间。

6以国家来区分车就是无知

写在最后: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所谓的发飘,与车是否更重重真的没有太大的关联。你觉得车辆有“离地”的感觉,那是空气动力学在作怪;而转向变得“贼”了,其实也是由于升力导致车辆的动态重量变低了,所以出现“贼”的情况;而侧倾,则更加与车重无关了。

现在轻量化车身是一个大趋势,不仅省油,而且开起来更快,比单纯的提升动力来的更实在。新奥迪Q7减重了300公斤,发动机没变,加速快了很多。但是奥迪肯定不会说因为减重了300公斤就让这辆车“飞”起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更注重性能的跑车,目前都是越来越多的碳纤维附体,想办法减重,但是没有说哪个车就“飞”起来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减重是一个目前的一个大趋势,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让我非常不明白的就是,是有人给洗脑了还是怎么的,怎么很多人就认为越重越好,轻就是偷工减料呢?难道汽车工程师都不如老百姓懂车?

日系车也好、德国车也罢都有让你觉得很飘的家用车,也有不飘的家用车,也有性能暴力的跑车,况且,用数据说话,卡罗拉与朗逸、迈腾与凯美瑞这些都是重量打平手的,并无法证明日系车就轻。以国家来区分车的重量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揣测,而用重量来区分飘与不飘也是伪科学的,也是非常无知的表现。

我们遇到某一种正常的现象,一定要能够理性思考,用科学的角度去合理解释,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还要加上民族情结,死板的认为哪个国家的车天生就具备某某特质,这就更加不合理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以国家来区分车的重量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揣测,而用重量来区分飘与不飘也是伪科学的,也是非常无知的表现。

1.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汽车高速发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但是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有比较一致的认为,车重是影响车辆飘不飘的重要因素,车越重这辆车就越稳,反之则越飘,而日本车就是发飘的最典型代表。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这辆车是日本车,认为这辆车就是偷工减料,车轻薄无比,然后开起来自然就会飘,所以结论就是日本车高速就发飘。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但实际上这样的逻辑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想必很多人估计被洗脑了,很多时候,假话说上1000遍就变成了真话。但是我们ZOL作为汽车科技媒体,又是一档专门讲实话辟谣的栏目,必须要给网友们说说这背后的秘密。

……

2为什么你觉得会飘?

前面我们说了,高速觉得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的话,飞机都没法起飞。那么你为什么会觉得飘呢?

我觉得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感受上,首先是就是觉得车与地面贴合的不紧了,有一种要离地的感觉;其次就是转弯的时候,方向盘很飘很轻很“贼”,轻转一点,车就晃一大截;最后就是车身姿态,转弯出现严重的侧倾。这三点都会让你觉得“飘”,第一种感受是最明显的。

下面我们说说三个感觉出现的原因,第一点就是所谓的“离地”,这也是最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其实飘与飞机起飞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空气动力学的范畴。简单点说,飞机能够起飞,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出现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当这个升力大到可以克服引力的时候,飞机就起飞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所以汽车同样也有这样的情况,上面的空气流速更快,下面的空气流速相对慢一点,而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所以你自然就会觉得飘了。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方向盘飘”,那是因为现在的车,都有助力转向,说白了就是让打方向盘更加轻松,不那么费劲。但是大部分车是电动助力,而大部分低端车车是不配备可变转向助力的,高速的时候不会做出调整,所以就会有一种“方向盘飘”的感觉,而如果高速的时候还觉得稳,那么低速的时候和原地打方向盘就会变得很沉重。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助力转向

第三点就是所谓的“过弯侧倾”,这也是很常见的物理现象,汽车的侧倾就是指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外侧悬挂受力压缩,而形成车身向一侧倾斜的现象。这就好比人奔跑一样,跑的越快越不容易拐弯,道理是一样的。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侧倾

为什么你觉得日系车飘?

很多人眼中,日系、韩系那就是重量轻、偷工减料的代表,车也特别轻;而美系、德系那就是厚重用料的代表,车重,看起来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简直神奇!肉眼看耳朵听就能选出好车?

比如卡罗拉和朗逸,帕萨特和凯美瑞,这是两个A级车与B级车市场的主力军,两个对比还算公平。但是从结果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了由于不同发动机、不同配置的重量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日系车在重量上并没有明显低于德系车。所以大伙觉得日系车飘,并不是重量低导致的,而且重量也并不低。

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关于说日系车飘的人不在少数,让你觉得飘,转向手感是很重要的感观层面因素,日系车其实大部分主力车型都是日常家用,比较偏向于低速时候转向轻盈,而高速就会发虚,但是也有特例,比如老马6,高速很稳。而德国工程司的思维更加倾向于高速的稳定性,所以要保证高速上方向盘不会有发虚的感觉。

此外悬挂调教也是一方面,舒适性取向和运动型取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显然运动型取向的支撑更加到位,不容易侧倾,但是专注运动的日系也就是马自达和斯巴鲁,方向盘手感也更加沉稳些,但是在中国都比较小众,很难代表日系的风格。下面我们深入分析一下。

3“离地”和车重无关

我们首先说,这辆车是否容易“离地”与车重是的关系很小,不然飞机那么重就怎么还能飞呢。让你车感觉到快“离地”,主要是空气动力学。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离地”的原因

车好比就是飞机的尾翼,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上下就有气流穿过,流速不一样这时候就会产生压力差,让车辆“飘”,而空气动力学做的非常好的车,比如超跑,就会抑制这种现象,提高车辆的下压力,让车更加容易“粘”在地上。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空气动力学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我们从一辆车的外观上可以看出来很多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比如说汽车后面的尾翼,或者称为扰流板,它的作用就是提高下压力,让车辆在高速的时候更加稳定。而且有些超跑是可以根据速度调整开合角度的。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当然了像法拉利这种跑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几乎是贯穿全身的,比如汽车“屁股”那里,就是源自F1的技术,这种“T”型的扰流板配合比较平的底盘,可以提供非常高的下压力。再比如这种被称作“空气桥”的设计,或者称为导流槽,空气桥的应用能够引导车头空气进入两侧,并汇聚于车尾。通过复杂的风洞研究表明,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减小风阻,还能为车辆提升下压力做出贡献。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而我们一般的老百姓用车,不可能做到那样极致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无法提供那么高的下压力,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飘”的感觉。现在所有的车,如今都有一个趋势那就是“减重”,但是没听说减重了车就飞起来了。这么说吧,1.3吨的奥迪TT一定比1.8吨的奥迪A6稳。所以说这种“飘”的感觉,与车重关系真的很小,更多的是取决于空气动力学设计。

为什么你觉得日系车票?

很多人眼中,日系、韩系那就是重量轻、偷工减料的代表,车也特别轻;而美系、德系那就是厚重用料的代表,车重,看起来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简直神奇!肉眼看耳朵听就能选出好车?

比如卡罗拉和朗逸,帕萨特和凯美瑞,这是两个A级车与B级车市场的主力军,两个对比还算公平。但是从结果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了由于不同发动机、不同配置的重量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日系车在重量上并没有明显低于德系车。

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关于说日系车飘的人不在少数,而在外观上我们也很难说谁的空气动力学好,那么飘的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以下方面。除了说空气动力学之外,还有转向手感,日系车其实大部分主力车型都是日常家用,比较偏向于低速时候转向轻盈,而高速就会发虚,但是也有特例,比如老马6,高速很稳。而德国工程司的思维更加倾向于高速的稳定性,所以要保证高速上方向盘不会有发虚的感觉。

此外悬挂调教也是一方面,舒适性取向和运动型取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显然运动型取向的支撑更加到位,不容易侧倾,但是专注运动的日系也就是马自达和斯巴鲁,方向盘手感也更加沉稳些,但是在中国都比较小众。下面我们从转向和悬挂方面在深入分析一下。

4转向取决于方向盘

然后我们说说转向,有些人觉得高速方向盘就变得特别“贼”,这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车基本上都有助力转向,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打方向盘更加轻盈,降低疲劳感。

助力转向一般分为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电动助力。目前电动助力的车也很多了,比如卡罗拉、速腾、帕萨特、宝马3系、7系等,从低端到高端已经全部覆盖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液压助力转向(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关于助力转向是哪种形式的,我们不用太关注,因为如果不是开过很多车的人,他是分不出来哪种助力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转向手感如何调教以及转向模式是否可调。

关于转向手感,比如说原地拐弯的时候,有些车偏重,比如老马6,有些车偏轻,比如卡罗拉。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老马6高速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的“贼”,而卡罗拉原地轻盈,高速就特别“贼”,这就是很多人觉得飘的原因。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目前一部分高端车,是具备这种可调模式的,比如说舒适模式、运动模式,转换到运动模式,手感就偏沉重些。那你说为什么会出现方向盘变“贼”的情况呢,主要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点,那就是车产生了一定的升力,跑起来的时候没有在原地那么“重”了。

还有一种特例,那就是越野车,它的方向盘是有一定“框量”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轻轻转动,你的车基本上不会转弯,这样就会保证在越野的时候,遇到比较恶劣的非铺装路面,方向盘能够握的住。而如果转向很精准的车,比如宝马3系,方向盘就会来回的转。

5侧倾与悬挂/轮胎都有关

最后我们说说侧倾,严格来说侧倾对于“飘”的感受并不明显,但是既然车身姿态发生了改变,敏感的人依然会觉得有影响,所以我们还是简单说说。

不同的车型,发生的侧倾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而言,依然和车重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取决于悬挂的调教以及轮毂轮胎。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当然了悬挂调教很复杂,我们只能从一些简单方面去说。通常来说,一辆车的悬挂可以分为舒适性取向和操控性取向。而这两个取向是不可兼得的,说操控好又特别舒适那就是吹牛B。

一般来说,悬挂的调教是偏向于操控取向的,比如马自达阿特兹、宝马3系(短轴版),那么它过弯的极限就会高,侧倾不那么严重。而悬挂调教是偏向于舒适性的,比如日产天籁、丰田凯美瑞,那么它的过弯极限就较低,侧倾较为严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说法是一种趋势,并不是绝对的,影响舒适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大家常常忽视的座椅,如果硬邦邦的,那么什么悬挂也舒适不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除了悬挂调教之外,影响侧倾还包括轮毂和轮胎,一般来说,选用大尺寸轮毂、较为扁平的轮胎会更加不容易侧倾,因为胎壁薄,越不容易形变,所以支撑的力量就更足,所以很多性能车都是采用了这样的搭配。而轮胎越宽,也会增加抓地力,不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比如很多超跑后胎宽度都超过了300mm,而很多家用车仅有200-250mm之间。

6以国家来区分车就是无知

写在最后: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所谓的发飘,与车是否更重重真的没有太大的关联。你觉得车辆有“离地”的感觉,那是空气动力学在作怪;而转向变得“贼”了,其实也是由于升力导致车辆的动态重量变低了,所以出现“贼”的情况;而侧倾,则更加与车重无关了。

现在轻量化车身是一个大趋势,不仅省油,而且开起来更快,比单纯的提升动力来的更实在。新奥迪Q7减重了300公斤,发动机没变,加速快了很多。但是奥迪肯定不会说因为减重了300公斤就让这辆车“飞”起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更注重性能的跑车,目前都是越来越多的碳纤维附体,想办法减重,但是没有说哪个车就“飞”起来了。

就爱说实话[18] 日本车一定高速发飘?

减重是一个目前的一个大趋势,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让我非常不明白的就是,是有人给洗脑了还是怎么的,怎么很多人就认为越重越好,轻就是偷工减料呢?难道汽车工程师都不如老百姓懂车?

日系车也好、德国车也罢都有让你觉得很飘的家用车,也有不飘的家用车,也有性能暴力的跑车,况且,用数据说话,卡罗拉与朗逸、迈腾与凯美瑞这些都是重量打平手的,并无法证明日系车就轻。以国家来区分车的重量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揣测,而用重量来区分飘与不飘也是伪科学的,也是非常无知的表现。

我们遇到某一种正常的现象,一定要能够理性思考,用科学的角度去合理解释,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还要加上民族情结,死板的认为哪个国家的车天生就具备某某特质,这就更加不合理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