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藏在丁真背后的牛人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藏在丁真背后的牛人们

丁真效应,最后其实转化成的是一项“扶贫工程”。

文|辣笔小尖椒 木舒

网红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最近一个被誉为“统一饭圈审美”的男人出现了!

四川甘孜藏族小伙子丁真,在买泡面的途中,被摄影师偶然抓到,几秒的怼脸视频,瞬间刷爆了全网。

网友称他叫“甜野男孩”,因为他是“野性”和“纯真”的完美结合体:粗犷的外形下,却有着一双纯净的眼睛。这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太少见了。

但是,和往常网红一夜爆火不同的是:我从见过如此统一的“反对之声”。

面对着大量网红机构蜂拥而至的抢人,各种电视台、综艺节目抛出的橄榄枝,网友们怒吼着:“资本去死!放过丁真!”

大家不想看到一个没上过学,没离开过家乡,靠放牛为生,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孩子,成为别人敛财的工具。

而这几天,大家终于等到了丁真的“归宿”:

没进网红机构,没签经纪公司,丁真签进了理塘县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国有企业,成为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旅游大使。

不仅有3500的保底收入直到退休,还交五险一金,公司还会上门教他写字、读书、说普通话。

网友调侃:别的网红签了公司都是到处捞钱,而丁真红了后,就被抓去学写字了。扫盲只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很诙谐,但在我看来,这对于丁真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归宿了吧?

毕竟这年头,我们看多了网红的爆火和消亡。网络的记忆只有几天,消费完之后,就只会消失。

而在这背后,今天我更想聊聊的是丁真背后的那些人。

网上有一句话看的我印象深刻:

看似满屏都是丁真,但其实是脱贫攻坚、国计民生、全面小康。

是的,丁真的走红是偶然,但理塘的“脱贫攻坚战”却不是一日之战。

他背后站着的那群人,为了这座城市默默努力这么多年的人,他们才更应该被看到!

最近几天网友都在感慨:杜冬真是人生赢家,抢赢了那么多资本大佬。

是的,杜冬,就是如今丁真的老板,理塘文旅体的负责人。

而他,曾经也是一个充满着浪漫气息的神仙人物。

杜冬最早被人熟知,是因为一本14万字的情书《康巴情书》。

13年前,杜冬还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英文翻译。

07年他到川藏旅行时,在理塘的赛马节上,见到了一位绝美的康巴少女曲西。

他深深地爱上了她,之后的三年,跨越三千多公里,6次往返上海和理塘,使尽浑身解数,只为了能追求到她。

13年的时候,他还出版了一本为曲西写的14万字的情书,第一时间将这本书寄给了曲西示爱。

可是或许是因为民族不同文化差异太大,曲西并没有和他在一起,这场单恋最终陷入终结。

但曲西对杜冬的影响不止于此。

因为曲西,杜冬深深的爱上了藏文化。他先是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定居拉萨,在西藏旅游杂志社工作。

后来,曲西结婚之后,杜冬又回到了理塘。

他的梦想女孩已为人妻,那他就把爱转移到对理塘上。

他成为了理塘文旅的负责人,开始为理塘脱贫以及旅游文化做贡献。

而如今,丁真的这条“特殊”的网红之路,就是出自他手。

一个曾为了爱情穿山越岭的人,注定不会太功利,而是天生就自带着温柔。

在丁真爆火之后,他的反应很快,在丁真还没被那些网红机构的人忽悠迷糊的时候,签下了丁真。

但签下丁真后,他没有着急的趁着热度开始炒作、带货,而是帮他暂拒了所有的综艺邀请。

因为在他看来,没读过书、没出过门、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丁真无论才、艺都还不够,所以他不适合现在就去做明星演艺。

而且他的年纪还小,价值观也还没形成,倘若来者不拒,那他或许会被舆论和关注绑架,可能会失去自己原本的自信,也可能助长虚荣心理。

他不想让丁真的名气像洪水一样,来得猛去得也快。更不想他被舆论所裹挟。

所以他开始安排丁真去读书、学习、写字、学普通话,只为他筛选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参加。

他想维护丁真的那份纯真,让他慢慢学习,慢慢成长,从长远的角度来给他更好的生活。

对待丁真,他是慢下来的。

但是面对着大家对于甘孜、理塘的关注度,他并没有慢。

短短几天时间,甘孜的文旅部门就推出了《丁真的世界》的旅游宣传片,并且还趁热打铁,宣布到明年2月份,全州所有景区门票全免、酒店半价、机票打折.......

而之后,丁真的老家理塘县,还开展了理塘旅游线路推荐,最大程度的吸引全国民众,来到理塘旅行。

 

一个丁真带来的流量,比花了上百上千万营销的效果还要好。

而在这背后,丁真的流量也已经不是服务于一个人了。

你看,倘若丁真是签约的MCN机构,那或许,能成功“脱贫”的只有他。

但是,当因为他让所有人都知道理塘,关注理塘之时,改变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命运了。

因为丁真,大家突然知道了理塘这个地方。

但鲜少有人知道,今年2月,理塘才刚刚脱贫。

而这,不是丁真的功劳,而是一批扶贫干部,绞尽脑汁的筹划。

前两天,在微博看到一位大V发文:她从6月开始,微博私信里就会经常收到一个女孩给她发来的风景照片。

询问了才知,这个女生是四川理塘县下汝村的第一书记任敏,92年出生。

除了风景图之外,她还给这位大V快递了很多当地特产:牦牛肉、绿萝花、雪菊、贝母、黑枸杞等等。

她的目的就是,能借助大V的流量帮忙带货,带动着贫困村成功脱贫。

这位大V被她感动,所以618的时候,帮忙给她做了宣传推广。

很巧,理塘,就是如今丁真的家乡。

其实,在2000年,理塘县农村总人口的96.75%几乎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在国家将理塘县纳入贫困县,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后,很多村民才吃得上干净的饭,喝的上卫生的水,有灯照明,有屋居住,有路可走。

而为了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一大批扶贫干部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任敏刚到任的时候,根本不懂藏语,只能在休息间隙,苦学藏语。

过了语言关后,任敏就背着背包一家家的走访,3年累计入户走访1200余人次。

之后,她又带领村民建起了蔬菜小棚,修建牲畜暖棚,做蒲公英茶.....自己种植,自己包装,再想方设法的售卖。

 

都说:真正的扶贫从不是给钱,而是教他们怎么赚钱。

像任敏这样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

没有镜头对准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关注和赞扬包裹着他们,但他们却在认认真真的为这座小城做着贡献。

其实,如果网红的价值能像丁真这样,那我想所有人都会期盼,“丁真”能越来越多。

因为在网络时代,丁真们的流量,可以飞快带动一个城市、一个产业的发展。

丁真效应,最后其实转化成的是一项“扶贫工程”。

因为一个人,知道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建设一座城。

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杜冬们的浪漫,十几年后再次重演。

只是这次,和他并肩作战的,还有很多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界面财经号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界面财经号由界面新闻JMedia联盟升级而来,集结财经、商业领域优质原创微信公众号,分享、解读最新财经热点和商业新闻。

下载界面新闻

那些藏在丁真背后的牛人们

丁真效应,最后其实转化成的是一项“扶贫工程”。

文|辣笔小尖椒 木舒

网红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最近一个被誉为“统一饭圈审美”的男人出现了!

四川甘孜藏族小伙子丁真,在买泡面的途中,被摄影师偶然抓到,几秒的怼脸视频,瞬间刷爆了全网。

网友称他叫“甜野男孩”,因为他是“野性”和“纯真”的完美结合体:粗犷的外形下,却有着一双纯净的眼睛。这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太少见了。

但是,和往常网红一夜爆火不同的是:我从见过如此统一的“反对之声”。

面对着大量网红机构蜂拥而至的抢人,各种电视台、综艺节目抛出的橄榄枝,网友们怒吼着:“资本去死!放过丁真!”

大家不想看到一个没上过学,没离开过家乡,靠放牛为生,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孩子,成为别人敛财的工具。

而这几天,大家终于等到了丁真的“归宿”:

没进网红机构,没签经纪公司,丁真签进了理塘县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国有企业,成为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旅游大使。

不仅有3500的保底收入直到退休,还交五险一金,公司还会上门教他写字、读书、说普通话。

网友调侃:别的网红签了公司都是到处捞钱,而丁真红了后,就被抓去学写字了。扫盲只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很诙谐,但在我看来,这对于丁真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归宿了吧?

毕竟这年头,我们看多了网红的爆火和消亡。网络的记忆只有几天,消费完之后,就只会消失。

而在这背后,今天我更想聊聊的是丁真背后的那些人。

网上有一句话看的我印象深刻:

看似满屏都是丁真,但其实是脱贫攻坚、国计民生、全面小康。

是的,丁真的走红是偶然,但理塘的“脱贫攻坚战”却不是一日之战。

他背后站着的那群人,为了这座城市默默努力这么多年的人,他们才更应该被看到!

最近几天网友都在感慨:杜冬真是人生赢家,抢赢了那么多资本大佬。

是的,杜冬,就是如今丁真的老板,理塘文旅体的负责人。

而他,曾经也是一个充满着浪漫气息的神仙人物。

杜冬最早被人熟知,是因为一本14万字的情书《康巴情书》。

13年前,杜冬还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英文翻译。

07年他到川藏旅行时,在理塘的赛马节上,见到了一位绝美的康巴少女曲西。

他深深地爱上了她,之后的三年,跨越三千多公里,6次往返上海和理塘,使尽浑身解数,只为了能追求到她。

13年的时候,他还出版了一本为曲西写的14万字的情书,第一时间将这本书寄给了曲西示爱。

可是或许是因为民族不同文化差异太大,曲西并没有和他在一起,这场单恋最终陷入终结。

但曲西对杜冬的影响不止于此。

因为曲西,杜冬深深的爱上了藏文化。他先是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定居拉萨,在西藏旅游杂志社工作。

后来,曲西结婚之后,杜冬又回到了理塘。

他的梦想女孩已为人妻,那他就把爱转移到对理塘上。

他成为了理塘文旅的负责人,开始为理塘脱贫以及旅游文化做贡献。

而如今,丁真的这条“特殊”的网红之路,就是出自他手。

一个曾为了爱情穿山越岭的人,注定不会太功利,而是天生就自带着温柔。

在丁真爆火之后,他的反应很快,在丁真还没被那些网红机构的人忽悠迷糊的时候,签下了丁真。

但签下丁真后,他没有着急的趁着热度开始炒作、带货,而是帮他暂拒了所有的综艺邀请。

因为在他看来,没读过书、没出过门、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丁真无论才、艺都还不够,所以他不适合现在就去做明星演艺。

而且他的年纪还小,价值观也还没形成,倘若来者不拒,那他或许会被舆论和关注绑架,可能会失去自己原本的自信,也可能助长虚荣心理。

他不想让丁真的名气像洪水一样,来得猛去得也快。更不想他被舆论所裹挟。

所以他开始安排丁真去读书、学习、写字、学普通话,只为他筛选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参加。

他想维护丁真的那份纯真,让他慢慢学习,慢慢成长,从长远的角度来给他更好的生活。

对待丁真,他是慢下来的。

但是面对着大家对于甘孜、理塘的关注度,他并没有慢。

短短几天时间,甘孜的文旅部门就推出了《丁真的世界》的旅游宣传片,并且还趁热打铁,宣布到明年2月份,全州所有景区门票全免、酒店半价、机票打折.......

而之后,丁真的老家理塘县,还开展了理塘旅游线路推荐,最大程度的吸引全国民众,来到理塘旅行。

 

一个丁真带来的流量,比花了上百上千万营销的效果还要好。

而在这背后,丁真的流量也已经不是服务于一个人了。

你看,倘若丁真是签约的MCN机构,那或许,能成功“脱贫”的只有他。

但是,当因为他让所有人都知道理塘,关注理塘之时,改变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命运了。

因为丁真,大家突然知道了理塘这个地方。

但鲜少有人知道,今年2月,理塘才刚刚脱贫。

而这,不是丁真的功劳,而是一批扶贫干部,绞尽脑汁的筹划。

前两天,在微博看到一位大V发文:她从6月开始,微博私信里就会经常收到一个女孩给她发来的风景照片。

询问了才知,这个女生是四川理塘县下汝村的第一书记任敏,92年出生。

除了风景图之外,她还给这位大V快递了很多当地特产:牦牛肉、绿萝花、雪菊、贝母、黑枸杞等等。

她的目的就是,能借助大V的流量帮忙带货,带动着贫困村成功脱贫。

这位大V被她感动,所以618的时候,帮忙给她做了宣传推广。

很巧,理塘,就是如今丁真的家乡。

其实,在2000年,理塘县农村总人口的96.75%几乎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在国家将理塘县纳入贫困县,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后,很多村民才吃得上干净的饭,喝的上卫生的水,有灯照明,有屋居住,有路可走。

而为了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一大批扶贫干部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任敏刚到任的时候,根本不懂藏语,只能在休息间隙,苦学藏语。

过了语言关后,任敏就背着背包一家家的走访,3年累计入户走访1200余人次。

之后,她又带领村民建起了蔬菜小棚,修建牲畜暖棚,做蒲公英茶.....自己种植,自己包装,再想方设法的售卖。

 

都说:真正的扶贫从不是给钱,而是教他们怎么赚钱。

像任敏这样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

没有镜头对准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关注和赞扬包裹着他们,但他们却在认认真真的为这座小城做着贡献。

其实,如果网红的价值能像丁真这样,那我想所有人都会期盼,“丁真”能越来越多。

因为在网络时代,丁真们的流量,可以飞快带动一个城市、一个产业的发展。

丁真效应,最后其实转化成的是一项“扶贫工程”。

因为一个人,知道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建设一座城。

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杜冬们的浪漫,十几年后再次重演。

只是这次,和他并肩作战的,还有很多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