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希望金科:超七成技术人才占比,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希望金科:超七成技术人才占比,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2019年,成都高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58.6亿元,占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为13.66%。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30余家,各类金融从业人员约2.7万人。

文 | 马秋萍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提速器,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来源于此。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于“创新”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迭代的速度都在加快。掌握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一些差异化运营手段和市场策略,满足用户大量的新需求,往往是一些初创企业迅速崛起的关键。

对于新希望金科(全称:新希望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而言,这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产业互联网+金融,不仅在逻辑上让其形成了闭环,更为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生产力和思考。

“新希望”布局

2019年7月底,被誉为“盈创动力2.0版”的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大厦所在的新金融街区,正在形成成都新金融产业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出中国西部极具影响力的科技金融高地雏形。

新希望金科作为首批入驻企业,目前拥有两层共4000多平米的办公区域,可同时容纳400多人现场办公。此外,新的办公区域已在同步规划中。

从30人到350人,这家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并在前不久入选了IDC发布的金融科技50强榜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以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帮助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极大降低了金融机构运用AI的门槛,尤其在中小银行以及村镇银行快速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效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为北京新加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两家股东的实际控股人均是刘永好。

从创立之初,新希望金科就定位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行赋能,从而帮助银行实现普惠金融的愿景。这也诠释了刘永好这位实业派企业家对于新希望集团未来商业版图的期望。

10月底,刚刚在成都落幕的天府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发言数次被掌声淹没。这也是他第二次在大型论坛上提到这家企业:“我们成立了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把我们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的经验和能力向全国的中小银行推广。全国有4000多家,包括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等机构,我们用服务使得他们上个台阶。”

成立刚满两年,新希望金科签约的金融机构涵盖了大型国有银行、中小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徽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长沙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

但是,这样一家高速成长的企业却十分低调。公众对于新希望的认知,几乎仍然停留在农业、乳业、房地产等几个传统赛道上。

把时间线往回拉,不难发现,在新希望金科之前,刘永好已经多次展露出他对金融领域的兴趣和精准判断。

1995年,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他在同年举行的政协会议上提案,要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家投资的银行。议案通过后,民生银行成立。此外,新希望集团作为主发起股东还成立了中国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华创证券。

在新技术、新模式席卷而来的浪潮下,为加速普惠金融落地,刘永好出资9亿元,持股30%发起成立新网银行。这不仅是刘永好回馈农村、反哺农民的举措之一,更是立足互联网思维,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解决更广大用户在融资过程中的体验难题,不仅从作业效率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为长尾客群享受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末,新网银行累计服务客户已经超过2500万,累计放贷金额超过3568亿元。

外界普遍认为,新网银行的成功,也奠定了刘永好继续布局产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心。然而,新希望金科从创办到高速成长的深层原因,不止于此。

早在新希望布局之前,国内产业互联网赛道俨然是互联网巨头们的狂欢。依靠互联网浪潮中巨大的流量基础,互联网公司抢占了ToB的先发优势。这一行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信贷2.0时期,“互联网大厂”们依靠自身巨大的流量优势撬动了传统银行的蛋糕,但是风险并没得到有效兜底和控制。如何让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降低风险、提升自营和自主风险掌控能力、沉淀自有用户,是信贷3.0阶段,银行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另一个空间更加广阔的新赛道由此出现。

发力新赛道

你想赢,你的客户也想赢。

理论上来说,一家银行要实现数字化,就要同步解决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手段,从而对原有业务形态进行改革,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资金投入、开发时间、试错成本来看,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很难依赖自身快速实现。

那么,如何挑选到好的供应商?对于银行来说就成为一件“考脑花”的事情。

新希望金科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能力,开发了一系列标准化的产品系统,包括互联网核心系统、在线反欺诈系统、模型计算系统等十余套系统。这些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具有低耦合、高内聚、强扩展的特性,而且具有快速交付的能力。银行可以将这些系统高效应用于零售业务,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形成自己的整装零售生产力。

新希望金科相关负责人认为,任何银行数字化转型都不简单等同于线上化,更非要抛弃线下业态。上线数字化产品仅仅是银行转型的第一步,如何从整体的IT系统架构、系统间协同、业务开展、零售生态建设等环节精细化运作,要结合互联网思维,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市面上许多产品往往不能实际解决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这些痛点,或者说都不能做到完全解决。

“大厂”们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大厂通过平台,将流量和用户留存在自己的平台上,银行却在承担金融风险的同时并没有实现用户留存。另外很多IT企业提供的产品需要根据每家银行的需求进行单独开发交付,研发上线周期漫长,价格高,即便产品上线,也仅仅为银行解决了技术问题,后续基本没有业务运营的辅助支持,对银行来说,这相当于仅提供了分散工具,无法形成生产力,更不能建立起自有的数字化能力。

新希望金科从创立之初,就实现了这个商业逻辑上的闭环。在产品研发阶段,针对客户已有和可能的业务痛点,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并高速迭代。

新希望金科提供的这套系统充分迎合信贷3.0对新技术的整合要求以及银行自有能力建设的刚需,既能实现标准化交付,又可进行个性化模块定制,能支撑客户的各项需求。银行和金融机构仅需进行简单配置、轻量化对接,即可满足各部门、多产品的业务需求。同时,结合新希望金科专业精细的咨询服务,为客户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快速形成整装零售生产力的同时,在硬件、软件、人力等层面,也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

因此,在公司内部,新希望金科配备了充足的高质量研发人员,目前,技术团队在公司人才结构上占到了75%,这甚至比许多互联网大厂的人员配比度还要高。其中不乏很多来自BATJ的工程师以及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毕业生。

稳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精细的运营支持服务,这让新希望金科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合作客户的认可和赞誉,真正为合作金融机构带来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

未来之争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按照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理念,加快建设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聚焦金融科技,培育产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

其中,新希望金科作为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不仅代表高新区金融科技的实力,也体现着高新区对相关产业板块未来发展方向的期望。

据了解,目前,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主要聚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圈,已吸引新希望金科、新腾数致、大家保险、朴素资本、趣链科技、北京银联等知名机构与企业入驻,入驻率超80%;其中,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孵化器入驻率达100%,入驻企业引进“四派”人才135人,新增或外地引进企业占比70%,累计获得融资超过2亿,总体估值超过15亿。

企业的聚集,也在增强交子金融产业发展轴活力。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新希望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希望金科有大量服务采购需求都是在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内完成的,也期待未来相关产业的聚集效应更明显,更多金融行业上下游的企业来高新区创业兴业,我们有信心能够带动或者说协同更多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和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成都高新区金融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019年,成都高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58.6亿元,占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为13.66%。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30余家,各类金融从业人员约2.7万人。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以新希望金科为例,两年时间,团队从30人扩张到350人,未来两年可能还要翻倍,人才成为极速扩张的企业最迫切的需求。

企业的需求,也是高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前,高新区出台《关于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围绕提升金融产业能级、聚集金融高层次人才、构建金融生态圈等方面,全力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耕产业服务,推进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交融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外界已经看到新希望金科等头部企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所释放出的强大能量,下一步,就是坚定不移地迈向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新希望

4k
  • 进口多元与技术替代,中国大豆玉米供应链正在重构
  • 新规之下的“希望”力作——锦官府2025昆明首映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希望金科:超七成技术人才占比,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2019年,成都高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58.6亿元,占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为13.66%。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30余家,各类金融从业人员约2.7万人。

文 | 马秋萍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提速器,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来源于此。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于“创新”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迭代的速度都在加快。掌握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一些差异化运营手段和市场策略,满足用户大量的新需求,往往是一些初创企业迅速崛起的关键。

对于新希望金科(全称:新希望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而言,这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产业互联网+金融,不仅在逻辑上让其形成了闭环,更为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生产力和思考。

“新希望”布局

2019年7月底,被誉为“盈创动力2.0版”的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大厦所在的新金融街区,正在形成成都新金融产业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出中国西部极具影响力的科技金融高地雏形。

新希望金科作为首批入驻企业,目前拥有两层共4000多平米的办公区域,可同时容纳400多人现场办公。此外,新的办公区域已在同步规划中。

从30人到350人,这家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并在前不久入选了IDC发布的金融科技50强榜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以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帮助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极大降低了金融机构运用AI的门槛,尤其在中小银行以及村镇银行快速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效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为北京新加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两家股东的实际控股人均是刘永好。

从创立之初,新希望金科就定位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行赋能,从而帮助银行实现普惠金融的愿景。这也诠释了刘永好这位实业派企业家对于新希望集团未来商业版图的期望。

10月底,刚刚在成都落幕的天府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发言数次被掌声淹没。这也是他第二次在大型论坛上提到这家企业:“我们成立了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把我们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的经验和能力向全国的中小银行推广。全国有4000多家,包括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等机构,我们用服务使得他们上个台阶。”

成立刚满两年,新希望金科签约的金融机构涵盖了大型国有银行、中小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徽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长沙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

但是,这样一家高速成长的企业却十分低调。公众对于新希望的认知,几乎仍然停留在农业、乳业、房地产等几个传统赛道上。

把时间线往回拉,不难发现,在新希望金科之前,刘永好已经多次展露出他对金融领域的兴趣和精准判断。

1995年,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他在同年举行的政协会议上提案,要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家投资的银行。议案通过后,民生银行成立。此外,新希望集团作为主发起股东还成立了中国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华创证券。

在新技术、新模式席卷而来的浪潮下,为加速普惠金融落地,刘永好出资9亿元,持股30%发起成立新网银行。这不仅是刘永好回馈农村、反哺农民的举措之一,更是立足互联网思维,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解决更广大用户在融资过程中的体验难题,不仅从作业效率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为长尾客群享受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末,新网银行累计服务客户已经超过2500万,累计放贷金额超过3568亿元。

外界普遍认为,新网银行的成功,也奠定了刘永好继续布局产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心。然而,新希望金科从创办到高速成长的深层原因,不止于此。

早在新希望布局之前,国内产业互联网赛道俨然是互联网巨头们的狂欢。依靠互联网浪潮中巨大的流量基础,互联网公司抢占了ToB的先发优势。这一行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信贷2.0时期,“互联网大厂”们依靠自身巨大的流量优势撬动了传统银行的蛋糕,但是风险并没得到有效兜底和控制。如何让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降低风险、提升自营和自主风险掌控能力、沉淀自有用户,是信贷3.0阶段,银行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另一个空间更加广阔的新赛道由此出现。

发力新赛道

你想赢,你的客户也想赢。

理论上来说,一家银行要实现数字化,就要同步解决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手段,从而对原有业务形态进行改革,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资金投入、开发时间、试错成本来看,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很难依赖自身快速实现。

那么,如何挑选到好的供应商?对于银行来说就成为一件“考脑花”的事情。

新希望金科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能力,开发了一系列标准化的产品系统,包括互联网核心系统、在线反欺诈系统、模型计算系统等十余套系统。这些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具有低耦合、高内聚、强扩展的特性,而且具有快速交付的能力。银行可以将这些系统高效应用于零售业务,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形成自己的整装零售生产力。

新希望金科相关负责人认为,任何银行数字化转型都不简单等同于线上化,更非要抛弃线下业态。上线数字化产品仅仅是银行转型的第一步,如何从整体的IT系统架构、系统间协同、业务开展、零售生态建设等环节精细化运作,要结合互联网思维,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市面上许多产品往往不能实际解决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这些痛点,或者说都不能做到完全解决。

“大厂”们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大厂通过平台,将流量和用户留存在自己的平台上,银行却在承担金融风险的同时并没有实现用户留存。另外很多IT企业提供的产品需要根据每家银行的需求进行单独开发交付,研发上线周期漫长,价格高,即便产品上线,也仅仅为银行解决了技术问题,后续基本没有业务运营的辅助支持,对银行来说,这相当于仅提供了分散工具,无法形成生产力,更不能建立起自有的数字化能力。

新希望金科从创立之初,就实现了这个商业逻辑上的闭环。在产品研发阶段,针对客户已有和可能的业务痛点,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并高速迭代。

新希望金科提供的这套系统充分迎合信贷3.0对新技术的整合要求以及银行自有能力建设的刚需,既能实现标准化交付,又可进行个性化模块定制,能支撑客户的各项需求。银行和金融机构仅需进行简单配置、轻量化对接,即可满足各部门、多产品的业务需求。同时,结合新希望金科专业精细的咨询服务,为客户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快速形成整装零售生产力的同时,在硬件、软件、人力等层面,也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

因此,在公司内部,新希望金科配备了充足的高质量研发人员,目前,技术团队在公司人才结构上占到了75%,这甚至比许多互联网大厂的人员配比度还要高。其中不乏很多来自BATJ的工程师以及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毕业生。

稳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精细的运营支持服务,这让新希望金科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合作客户的认可和赞誉,真正为合作金融机构带来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

未来之争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按照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理念,加快建设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聚焦金融科技,培育产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

其中,新希望金科作为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不仅代表高新区金融科技的实力,也体现着高新区对相关产业板块未来发展方向的期望。

据了解,目前,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主要聚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圈,已吸引新希望金科、新腾数致、大家保险、朴素资本、趣链科技、北京银联等知名机构与企业入驻,入驻率超80%;其中,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孵化器入驻率达100%,入驻企业引进“四派”人才135人,新增或外地引进企业占比70%,累计获得融资超过2亿,总体估值超过15亿。

企业的聚集,也在增强交子金融产业发展轴活力。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新希望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希望金科有大量服务采购需求都是在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内完成的,也期待未来相关产业的聚集效应更明显,更多金融行业上下游的企业来高新区创业兴业,我们有信心能够带动或者说协同更多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和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成都高新区金融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019年,成都高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58.6亿元,占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为13.66%。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30余家,各类金融从业人员约2.7万人。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以新希望金科为例,两年时间,团队从30人扩张到350人,未来两年可能还要翻倍,人才成为极速扩张的企业最迫切的需求。

企业的需求,也是高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前,高新区出台《关于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围绕提升金融产业能级、聚集金融高层次人才、构建金融生态圈等方面,全力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耕产业服务,推进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交融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外界已经看到新希望金科等头部企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所释放出的强大能量,下一步,就是坚定不移地迈向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