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股份”)希望借收购完成曲线上市,以此圆九年IPO之梦。
若红星股份能够借助此次收购成功上市,则会在成为第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同时,也成为了第二家二锅头上市公司。这也意味着,红星股份将在资本市场正面迎战牛栏山。
排头兵沦为追随者
从筹划收购到如今拟收购一轻控股,仅历时不到半个月时间,而借助此次收购,红星股份或将成功实现曲线上市。
12月8日,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豪科技”)(603025)发布公告称,拟向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北京一轻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向北京京泰投资管理中心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45%股份,向北京鸿运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1%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针对收购成功后对未来红星股份的影响,红星股份相关部门在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仍未接到确切通知,一切以公告为主。
相对于红星股份的上市,作为二锅头品类的另一品牌牛栏山早在1998年便已成功登陆A股,从上市时间来看,红星股份登陆资本市场晚了22年。
资本市场“姗姗来迟”的红星股份回首70年前,却是行业内的“老师傅”。
上世纪60年代,作为新中国首批核准注册的商标之一的企业,红星股份对北京19家郊县酒厂进行扶持管理,传授二锅头技艺,这其中就包括牛栏山。
然而,时过境迁,红星股份却在业绩以及市场表现等多方面落后于牛栏山,从此前二锅头品类的“引导者”逐渐变为“追赶者”。
以2019年全年业绩计算,红星股份当年营收仅为牛栏山的25.64%。
2%市场占有率
经过十年发展,曾经作为二锅头老大的红星股份不得不面临掉队的窘境。究其原因,仍在于红星二锅头错失了发展良机,导致品牌结构张性以及省外市场拓展频频受阻。
长期以来,红星股份终端主要销售产品为低端二锅头为主,主要产品价格带在20-30元。然而,随着消费升级不断释放出的高端红利,使得目前以牛栏山、玻汾为代表的光瓶酒纷纷布局高端价格带。
近日,界面记者抽样走访了北京西城、东城以及朝阳区部分商超渠道发现,光瓶酒品类中,牛栏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红星股份产品。另外,从价格带布局来看,牛栏山二锅头、玻汾产品价格在50及以上区间内,而红星二锅头产品主要在20-30元价格区间。
尽管,此前红星股份也曾在2019年以及2020年分别推出"红星高照·宗师1949系列"以及"红星1949·大师传承",分别定价850元、699元,但似乎该产品并未能解高端发力之渴。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向界面记者指出,红星股份目前仍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尚处于产品升级与泛全国化市场布局的阶段。此次“借壳上市”,虽然可以通过资本化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某种程度上可缓解企业的资金问题。但考虑到红星股份整体产品结构与品牌认知,其追赶牛栏山的道路依然漫长。
除产品布局外,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红星股份远落后于牛栏山,且后者得益于推进全国化进程、铺设线下渠道,在整体光瓶酒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根据国盛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牛栏山、老村长、龙江家园、红星在光瓶酒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6%、2%、2%,牛栏山的市场占有率高出红星8个百分点。
“红星落后于牛栏山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牛栏山较早有大商服务于市场终端管理而言,红星股份全国性渠道建设存在滞后性,加之由于是老名酒,自身战略与发展相对保守,品牌全国性影响力推广不足,品质与口感教育也相对滞后,因此在中低端市场萎缩与品牌化升级过程中,被牛栏山超越。”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指出。
差距不止22载
若此次“借壳”上市成功,红星股份虽获资本加持,但其与牛栏山之间的差距却不止22年之遥。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红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54亿元、26.38亿元以及18.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9亿元、4.91亿元、2.5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亿元、4.17亿元、5.48亿元。
据东方证券研报援引欧睿国际统计数据,2015年至2019年间,牛栏山销量年均增长25%,而同一时期,红星二锅头的销量年均增速为-12%。
尽管现在看似差距较大,但早在2009年-2010年期间,红星股份也及曾一度超越牛栏山。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2010年,红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亿元、18亿元;而同年,牛栏山母公司顺鑫农业白酒业务,合计销售收入分别为13亿元、16.99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中低端白酒市场萎缩严重,存量挤压明显,红星股份想在这个市场超越牛栏山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更多的竞争焦点应该是在中端与中高端价格带。
除业绩以及市场表现外,将获得资本加持的红星股份也逐步开启了与牛栏山在资本市场的较量。但红星资本“依靠”的资本,却并非“优质资本”。
对此,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向界面记者表示,任何品类均有双寡头格局,在二锅头品类中有牛栏山以及红星股份两大品类。随着红星股份的上市,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大市场影响力,并且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扩大红星二锅头的市场占有率。上市之后,北京白酒产业也将形成强势的二锅头版块。
作为此次“借壳”的主体,大豪科技并非“优质资本”。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9月,大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下降24.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降43.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67亿元,同比下降71.48%。
对比红星股份的而言,大豪科技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仅为红星股份的30.68%。尽管如此,红星股份资本化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问题。“资本化可以解决红星全国性扩张的资金问题,也有利于提升其品牌价值。如果红星能够真正借助这次上市实现品牌与营销的整体提升,那么红星作为中国老名酒,在民酒市场依然可以占据重要的位置,有机会与牛栏山成为同一量级的酒企。”蔡学飞坦言。
尽管将要完成曲线上市,但对于此前错失过一波市场红利的红星而言,未来仍面对诸多挑战。“对于红星来说,已经错失了二锅头品类的全国性爆发机会,目前只有扎实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品牌价值感,并且强化核心市场的终端管理,利用自身老名酒背书,在名酒华进程中,逐渐扩大优势市场机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强体验等创新营销来实现差异化发展,在存量竞争中获得新的增长点。”蔡学飞进一步指出,“资本市场只是解决了背书问题,关键还是全国性渠道的开发与管理,更多的是企业品牌势能与品质推广的落地工作,这些细节才是红星真正实现二次发展的关键所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