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非洲版“伊斯兰国”博科圣地残酷行为的真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非洲版“伊斯兰国”博科圣地残酷行为的真相

博科圣地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恐怖组织,诞生和成长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要详细了解这个恐怖组织,不妨先从它古怪的名字开始说起。

我们仔细看看“博科圣地”这四个字,前两个字“博科”看着很有文化感和科技感,三观正的都可以偷偷留着给二胎儿子起名字用,“圣地”这两个字那就更不得了,轻轻一念脑子里便被麦加的大清真寺霸屏,合起来怎么都无法让人跟恐怖组织联系到一起。

很多的恐怖组织比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也门的“胡塞武装”、伊拉克的“伊斯兰国”、阿富汗的“基地组织”等,光看名字就一目了然,唯独博科圣地这个恐怖组织的名字是那么另类和与众不同。

“博科圣地”来自豪萨语“Boko Haram”,Boko的意思广义上是指一切非伊斯兰教的文化,狭义的意思特指西方文化;Haram是反对,禁止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思。

那么“Boko Haram”的意思字面翻译就是“反对一切西方文化”的组织,也不知道哪位哥是这样翻译的:“Boko”音译成“博科”,但“Haram”又翻译了它本来的意思“圣地”,于是一个看名字觉得很奇葩的恐怖组织就这样传播开了。

(博科圣地的成员个个长得眉清目秀)

不过博科圣地干出来的事情可远不止用奇葩来形容,简直是残忍和恐怖。其它的武装组织也杀人放火,但是所谓盗亦有道,人家大多数是no woman no kid,目标很明确,是美军就是美军,是政府军就是政府军,不怎么因为滥杀无辜而扬名海外,而博科圣地恰恰相反,一直因为伤害无辜平民而臭名昭著。

假如恐怖分子有“恐德”的话,博科圣地的绝对是“恐德”最差的:汽车炸弹袭击五花八门一年到头没完没了,袭击监狱释放所有囚犯,袭击电视台杀死记者,袭击学校绑架杀害学生,袭击饮水点杀死村民,袭击投票点杀死候选人,甚至跑到邻居乍得和喀麦隆搞袭击;如果自己某个小首领被杀,为了复仇会宣称将杀50人,然后出门见人杀人见佛杀佛随机杀掉50个无辜的人,在这些施暴的过程中,对于女性则采用先奸后卖的无耻手段。

关于博科圣地喜欢攻击平民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其实该组织真正反对的目标是政府军,是尼日利亚政权的统治者,一开始也执着地攻击政府军来着,但是几次交手之后就发现自己太挫干不过政府军,跟政府军这样的专业选手比胜率不高,所以干脆躲开政府军对政府管辖之下的城市进行破坏,给政府军添麻烦给城市制造恐怖气氛,从而达到自己可以告人的目的。

(博科圣地在公交站台制造爆炸袭击)

那么博科圣地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他们为什么要反对一切西方文化呢?答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很多年前,尼日利亚是一个伊斯兰教野蛮生长的国家,国内经济在相对落后的状态下不温不火地发展着。

后来在某个众所周知的时期,欧洲列强国圈子里流行一个满世界占领殖民地抢土特产的游戏,那时候玩这个游戏的欧洲列强通常都是走水路,因此靠海的亚非拉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尼日利亚因为一面靠海所以变成了当年的大列强英国的殖民地。当然殖民尼日利亚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交通便利,而是因为尼日利亚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可以开采掠夺。

后来日不落帝国开始衰退,他们终于有一天提着蛇皮袋和铺盖卷离开了尼日利亚,却给尼日利亚留下了两样东西,两样如今国内不少网友眼里的好东西:三权分立总统制的民主制度和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

英国人走后尼日利亚人才发现四十多年的被殖民统治已经将祖国变成了一个几乎一半人口信仰基督教的总统制国家,这就让国内数量庞大的穆斯林群体非常不爽,基本将基督徒和接受西方思想的国民看成异教徒,看成文化入侵,而让他们更不爽的是这些基督徒都在富裕的南方,日子比他们过得好太多,所以在宗教对立和羡慕嫉妒恨的双重作用下,冲突就逐渐开始,北方穆斯林对南方基督徒的态度用文字来概括就是: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因此英国人一走,这种冲突就隔三年差五年地爆发。

(尼日利亚南边靠海,与乍得、喀麦隆、尼日尔接壤)

我们知道,基督徒对伊斯兰教是一种你磕你的头我唱我的诗的态度,但是穆斯林对基督教这种异教徒的态度就会丰富很多,温和穆斯林还好恨在心里不付诸行动,而极端穆斯林则抱着安拉让你四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的态度。

穆斯林是温和还是极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被人公平对待了。尼日利亚的穆斯林基本都生活在北方,而基督徒大多生活在南方;尼日利亚的油田矿产大部分集中在南方,而尼日利亚政府因为贪污腐败政策不当等原因对卖油卖矿的收入的分配就不那么均衡,导致北方贫穷南方富裕,北方整体文盲较多医疗条件差失业率高生活贫困,还不等政府给他们解释清楚什么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共同富裕”这个道理,大量的温和穆斯林已经成了极端穆斯林,这些穆斯林天真地认为自己悲惨的生活都是英国当年留下的西方文化造成的,而消灭这些文化就能改善现有的悲惨生活,于是“反一切西方文化组织”博科圣地就这样诞生了,反对现有政权和国内的西方文化就是他们的目标。

博科圣地一直渴望像伊朗沙特那样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实现磕头合法化磕头国有化卧榻之侧不容他人唱诗的大好局面,但是如今国家是西方那一套总统制,基督教也颇具影响力,让他们的渴望一次次变成绝望,经过绝望一次次洗礼的博科圣地慢慢变了,从成立至今10多年间,越来越残忍,越来越恐怖。

越长大越孤单,越绝望越恐怖,但偏偏有人就看上了博科圣地在制造恐怖混乱方面的能力,这些人就是现有政权的其它反对势力,他们暗中出钱出力支持和指导博科圣地,然后通过博科圣地造成的混乱指责统治者不作为,甚至在将来上位时依靠博科圣地的力量,这些政客真是无耻的不要不要的。

(博科圣地制造的恐怖爆炸案现场)

说了这么多也该点题了,为什么说博科圣地是非洲的“伊斯兰国”呢,因为博科圣地遵守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跟ISIS遵守的一样;二者都是极端穆斯林,对待异教徒的手段都是先斩后埋;其实这些理由都不重要,最最最重要的是现任博科圣地的头目曾于2015年3月份宣称效忠伊斯兰国,而且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一周之内也宣称接受博科圣地的效忠,还有什么比你情我愿更完美的合作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非洲版“伊斯兰国”博科圣地残酷行为的真相

博科圣地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恐怖组织,诞生和成长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要详细了解这个恐怖组织,不妨先从它古怪的名字开始说起。

我们仔细看看“博科圣地”这四个字,前两个字“博科”看着很有文化感和科技感,三观正的都可以偷偷留着给二胎儿子起名字用,“圣地”这两个字那就更不得了,轻轻一念脑子里便被麦加的大清真寺霸屏,合起来怎么都无法让人跟恐怖组织联系到一起。

很多的恐怖组织比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也门的“胡塞武装”、伊拉克的“伊斯兰国”、阿富汗的“基地组织”等,光看名字就一目了然,唯独博科圣地这个恐怖组织的名字是那么另类和与众不同。

“博科圣地”来自豪萨语“Boko Haram”,Boko的意思广义上是指一切非伊斯兰教的文化,狭义的意思特指西方文化;Haram是反对,禁止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思。

那么“Boko Haram”的意思字面翻译就是“反对一切西方文化”的组织,也不知道哪位哥是这样翻译的:“Boko”音译成“博科”,但“Haram”又翻译了它本来的意思“圣地”,于是一个看名字觉得很奇葩的恐怖组织就这样传播开了。

(博科圣地的成员个个长得眉清目秀)

不过博科圣地干出来的事情可远不止用奇葩来形容,简直是残忍和恐怖。其它的武装组织也杀人放火,但是所谓盗亦有道,人家大多数是no woman no kid,目标很明确,是美军就是美军,是政府军就是政府军,不怎么因为滥杀无辜而扬名海外,而博科圣地恰恰相反,一直因为伤害无辜平民而臭名昭著。

假如恐怖分子有“恐德”的话,博科圣地的绝对是“恐德”最差的:汽车炸弹袭击五花八门一年到头没完没了,袭击监狱释放所有囚犯,袭击电视台杀死记者,袭击学校绑架杀害学生,袭击饮水点杀死村民,袭击投票点杀死候选人,甚至跑到邻居乍得和喀麦隆搞袭击;如果自己某个小首领被杀,为了复仇会宣称将杀50人,然后出门见人杀人见佛杀佛随机杀掉50个无辜的人,在这些施暴的过程中,对于女性则采用先奸后卖的无耻手段。

关于博科圣地喜欢攻击平民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其实该组织真正反对的目标是政府军,是尼日利亚政权的统治者,一开始也执着地攻击政府军来着,但是几次交手之后就发现自己太挫干不过政府军,跟政府军这样的专业选手比胜率不高,所以干脆躲开政府军对政府管辖之下的城市进行破坏,给政府军添麻烦给城市制造恐怖气氛,从而达到自己可以告人的目的。

(博科圣地在公交站台制造爆炸袭击)

那么博科圣地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他们为什么要反对一切西方文化呢?答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很多年前,尼日利亚是一个伊斯兰教野蛮生长的国家,国内经济在相对落后的状态下不温不火地发展着。

后来在某个众所周知的时期,欧洲列强国圈子里流行一个满世界占领殖民地抢土特产的游戏,那时候玩这个游戏的欧洲列强通常都是走水路,因此靠海的亚非拉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尼日利亚因为一面靠海所以变成了当年的大列强英国的殖民地。当然殖民尼日利亚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交通便利,而是因为尼日利亚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可以开采掠夺。

后来日不落帝国开始衰退,他们终于有一天提着蛇皮袋和铺盖卷离开了尼日利亚,却给尼日利亚留下了两样东西,两样如今国内不少网友眼里的好东西:三权分立总统制的民主制度和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

英国人走后尼日利亚人才发现四十多年的被殖民统治已经将祖国变成了一个几乎一半人口信仰基督教的总统制国家,这就让国内数量庞大的穆斯林群体非常不爽,基本将基督徒和接受西方思想的国民看成异教徒,看成文化入侵,而让他们更不爽的是这些基督徒都在富裕的南方,日子比他们过得好太多,所以在宗教对立和羡慕嫉妒恨的双重作用下,冲突就逐渐开始,北方穆斯林对南方基督徒的态度用文字来概括就是: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因此英国人一走,这种冲突就隔三年差五年地爆发。

(尼日利亚南边靠海,与乍得、喀麦隆、尼日尔接壤)

我们知道,基督徒对伊斯兰教是一种你磕你的头我唱我的诗的态度,但是穆斯林对基督教这种异教徒的态度就会丰富很多,温和穆斯林还好恨在心里不付诸行动,而极端穆斯林则抱着安拉让你四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的态度。

穆斯林是温和还是极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被人公平对待了。尼日利亚的穆斯林基本都生活在北方,而基督徒大多生活在南方;尼日利亚的油田矿产大部分集中在南方,而尼日利亚政府因为贪污腐败政策不当等原因对卖油卖矿的收入的分配就不那么均衡,导致北方贫穷南方富裕,北方整体文盲较多医疗条件差失业率高生活贫困,还不等政府给他们解释清楚什么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共同富裕”这个道理,大量的温和穆斯林已经成了极端穆斯林,这些穆斯林天真地认为自己悲惨的生活都是英国当年留下的西方文化造成的,而消灭这些文化就能改善现有的悲惨生活,于是“反一切西方文化组织”博科圣地就这样诞生了,反对现有政权和国内的西方文化就是他们的目标。

博科圣地一直渴望像伊朗沙特那样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实现磕头合法化磕头国有化卧榻之侧不容他人唱诗的大好局面,但是如今国家是西方那一套总统制,基督教也颇具影响力,让他们的渴望一次次变成绝望,经过绝望一次次洗礼的博科圣地慢慢变了,从成立至今10多年间,越来越残忍,越来越恐怖。

越长大越孤单,越绝望越恐怖,但偏偏有人就看上了博科圣地在制造恐怖混乱方面的能力,这些人就是现有政权的其它反对势力,他们暗中出钱出力支持和指导博科圣地,然后通过博科圣地造成的混乱指责统治者不作为,甚至在将来上位时依靠博科圣地的力量,这些政客真是无耻的不要不要的。

(博科圣地制造的恐怖爆炸案现场)

说了这么多也该点题了,为什么说博科圣地是非洲的“伊斯兰国”呢,因为博科圣地遵守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跟ISIS遵守的一样;二者都是极端穆斯林,对待异教徒的手段都是先斩后埋;其实这些理由都不重要,最最最重要的是现任博科圣地的头目曾于2015年3月份宣称效忠伊斯兰国,而且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一周之内也宣称接受博科圣地的效忠,还有什么比你情我愿更完美的合作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