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矮容易托底,好烦恼啊!怎么解决啊?这不废话嘛,升高呗!可是车子矮,样子帅、重心低、操控精准,好处无穷根本无法戒除那咋办?剩下的路子貌似就只剩下两条,一是妥协路线,割地赔钱,换套昂贵的气动避震;二是给你看看什么叫态度,用死磕底盘来成全人类最伟大的坚持不懈精神。我去!那有折中点的办法吗?只要您的底盘不是低得无可救药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稍微在驾驶技术和底盘设定上进行补救滴。
如何技术补救?一般来说伐,就是一字真言:“斜”!低底盘遭遇了人行道路肩咋办?斜切着上!低底盘遭遇了停车场的小斜坡咋办?斜切着上!遭遇大块减速带?斜切着过!但是如何斜切?也有一定讲究。
图:车头来个帅气的包围装饰下必不可少,但是目前主流经适车型都是长前悬的FF设定,车头长了再加上包围装饰就非常容易刮到下唇。
图:所以养成避免打直上斜坡的好习惯,是改装人士必备。
图:那么底盘低的车子该怎么上斜坡呢?请继续往下看。
图:条件允许的话尽量打斜上,车头低就尽量避开车头,想办法让轮子尽早压上斜面。
图:保证两个前轮贴着斜面,在两只驱动前轮都有附着力的情况下,便可轻松征服这种小院门口的斜坡。
图:但是这样的斜坡打斜上对于后驱车型却有个BUG,如果角度不够斜,避震行程太短,单边后轮离开了地面,没有限滑差速装置的后驱车型就会发生后轮空转的情况,例如微型卡车、微面、老式面包车等等。
斜坡还好办,上路肩才是低趴族大敌。对于低底盘的车斜着上路肩,一般做法可以避开车头较低的前唇或者包围,先将一只轮子搭上路肩,再缓慢的将后轮和另一侧车轮收上去。但关键一点还是,在碾压上路肩之前,先判断清楚路肩跟底盘高度的比对,如果路肩远高于底盘,建议您还是别做挣扎,停别地儿去吧!
图:路肩太高的话,还是另觅较矮或者有斜坡的路肩上吧!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即使斜切合理高度的路肩可以避免磕到底盘,但角度不当的话还是会刮花您那引以为豪的大抛边轮圈的边缘,怎么破?应该这样破,斜切上路肩时注意一定要先用一只前轮胎的胎面去碾压路肩边缘,而不是用侧面的胎壁部分,不但能够保护轮圈边缘,还能避免胎壁太薄而被刮破漏气的悲剧。上了一只前轮后,将斜切角度适当减少一点,让另外一只前轮也尽量垂直路肩的方向缓慢压上路肩,然后将车子进一步拉直,让两个后轮也垂直路肩然后压上去。假如车子中部的底盘较矮,那么可以选择先上内侧前轮,然后上内侧后轮,再让外测的前轮上,最后上外侧后轮。
图:避免刮到轮圈边缘和轮辐的上路肩技巧,必须让轮胎胎面先接触路肩,可以一定角度一边拐弯一边上路肩。
如果要通过比自己底盘高度稍微高的减速带咋办?是不是应该立即放弃?未必,先观察一下是什么样子的减速带。减速带越宽,其实越好过,当然好过的前提是必须斜着过。如果减速带的宽度能够容纳您三只车轮子同时搭在上面,那么放心好了,即使比底盘高,咱也有可能非常“技巧”的跨越过去。方法也不难,首先打斜压一只前轮上去,然后在第一只前轮达到减速带另一端之前,将另一只前轮和对角的后轮压上减速带。如果能做到这个动作而还没磕到底盘,那么您已经接近成功了,剩下的就是保持两只对角车轮在减速带上的基础下,缓慢通过减速带即可。当然最难对付的,还是那些又窄又高的减速带,如果发现底盘高度不足以跨越,那还是早早放弃,另觅他径为好。
图:宽的减速带无需惧其高,只要能够顺利把对角的车轮同时压上减速带,那么通过则不成难事。
低底盘的车通过障碍路面,理论再多远远不够,还是多操来得实际。通过障碍,不但要看地形更要看底盘的状况,无论障碍还是底盘,学会避矮就高,利用底盘稍高的部分就着障碍来通过,必须是“态度”人士必须普及的基础观念。
图:如果您是个有态度的HellaFlush信徒,坚持用绞牙来降低车身,那么为了您的爱车请尽量学会选择地形出行。
图:如果您是个有态度的HellaFlush信徒,坚持用绞牙来降低车身,那么为了您的爱车请尽量学会选择地形出行。
最后一问,有可能在不降低避震高度的基础上,通过避震和车轮的一些设定来减少托底的机会吗?当然是可以有的。第一,同样高度,避震弹簧硬比弹簧软更不容易蹭底。道理也很简单,就好比把车子从路肩开下去的时候,软弹簧都会缓冲一下,车子会往下一沉,明明底盘够高的,都可能无辜磕到,而硬弹簧缓冲小,车子下沉幅度也小,反而不容易磕到底盘。第二,如果有看官追求并不是真正的“态度”,只是想车轮子稍微填满一点轮拱,轮子上面不要露出恶心的缝隙。那就更好办了,直接上个大轮子呗!将尺寸放大两到三寸,只要车子的轮拱容纳得下。而且轮子直径变大,底盘也会跟着升高,通过性反而更强大!
图:在绞牙避震和气动避震都还没流行起来的远古时代,机智的人是会用改回13、14寸小车轮的办法去Low低底盘的,这必然是一种需要态度的办法。
图:想帅又不想太贴地,折中的设定就是用巨大性感的抛边轮圈去搭配美轮美奂的车体套件。
图:你觉得热衷DUB的人会忧愁托底的问题吗?
图:Low Rider的精神就是让避震开挂。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难道您不知道放大车轮直径,同时会改变传动比导致起步无力吗?增加车轮直径还会导致速度表不准,导致实际速度比仪表速度偏高。关键车轮直径增加,不但要换轮圈和轮胎,以后替换大尺寸轮胎的钱也会更贵,而且更宽更大的轮胎也有可能导致油耗上升,还是建议看着钱包办事。
图:噢忘了补充一下,加大车轮直径的的方法除了加大轮圈尺寸,也可以只更换外径更大的轮胎而不更换轮圈,说不定能获取意想不到的颜值表现呢!
方法笔者已与各位分享,好与不好,最终还是得车主自己衡量,觉得如果牺牲金钱、加速力、仪表准确度等等东西,就可以换来兼顾通过性的美观是非常值得的,那么赶紧换吧,笔者不敢阻扰您呀,嘿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