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三省都获批有了国家级新区 如何把经济拉出泥潭仍是难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三省都获批有了国家级新区 如何把经济拉出泥潭仍是难题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成立长春新区,这是今年首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也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专家认为,东三省新区建设是东北振兴新的节点。

长春市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继大连金普新区和哈尔滨新区后,长春新区于近日获批,东北三个省份都有了国家级新区。

据中国政府网2月15日的消息,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成立长春新区,范围包括长春市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九台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

大连金普新区和哈尔滨新区分别于2014年7月和2015年12月获批设立,长春新区是今年首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也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

研究人士认为,东三省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对振兴东北而言意义重大。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也将东三省新区的建设纳入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轨道上。

国家级新区意味着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定位由国务院统一规划审批。一般而言,新区内会有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此外,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国家级新区也容易获得更多财力支持。

在三个新区相继获批之时,东三省的经济也正步入泥沼,亟待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经济活力。

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为5.7%、6.5%和3%,其中辽宁省的增速更是创23年以来的最低值。

要扭转经济发展局势,东北地区需要培育出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之中,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为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及扩大开放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平台。

根据规划,长春新区将重点打造四大基地。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二是汽车、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三是运输、航空综合服务业等临空经济产业基地;四是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这些国家级新区会实行新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使其能打破常规,融合周边的生产要素,打破地区行政区划的局限。梁启东认为,新区建设是东北振兴新的节点。

比如,2014年发改委发布的《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中提到,要研究在新区重点先行先试城乡管理、金融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涉外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创新。

除此之外,东三省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也是这一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等城市在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辽满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中扮演着节点城市的重要角色。专家指出,国家级新区有利于经济走廊的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的融入,也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交流。

然而,对于振兴东北这盘大棋来说,国家级新区的建设能否有效地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还有待观察。目前国内一些国家级新区热也存在不少问题。2015年7月一财网的报道曾指出,诸如规划执行不严、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于新区的管理建设,梁启东也认为,地方应加强指导,真正地把省级管理权限用好用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三省都获批有了国家级新区 如何把经济拉出泥潭仍是难题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成立长春新区,这是今年首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也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专家认为,东三省新区建设是东北振兴新的节点。

长春市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继大连金普新区和哈尔滨新区后,长春新区于近日获批,东北三个省份都有了国家级新区。

据中国政府网2月15日的消息,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成立长春新区,范围包括长春市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九台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

大连金普新区和哈尔滨新区分别于2014年7月和2015年12月获批设立,长春新区是今年首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也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

研究人士认为,东三省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对振兴东北而言意义重大。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也将东三省新区的建设纳入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轨道上。

国家级新区意味着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定位由国务院统一规划审批。一般而言,新区内会有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此外,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国家级新区也容易获得更多财力支持。

在三个新区相继获批之时,东三省的经济也正步入泥沼,亟待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经济活力。

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为5.7%、6.5%和3%,其中辽宁省的增速更是创23年以来的最低值。

要扭转经济发展局势,东北地区需要培育出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在这之中,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为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及扩大开放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平台。

根据规划,长春新区将重点打造四大基地。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二是汽车、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三是运输、航空综合服务业等临空经济产业基地;四是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这些国家级新区会实行新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使其能打破常规,融合周边的生产要素,打破地区行政区划的局限。梁启东认为,新区建设是东北振兴新的节点。

比如,2014年发改委发布的《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中提到,要研究在新区重点先行先试城乡管理、金融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涉外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创新。

除此之外,东三省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也是这一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等城市在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辽满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中扮演着节点城市的重要角色。专家指出,国家级新区有利于经济走廊的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的融入,也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交流。

然而,对于振兴东北这盘大棋来说,国家级新区的建设能否有效地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还有待观察。目前国内一些国家级新区热也存在不少问题。2015年7月一财网的报道曾指出,诸如规划执行不严、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于新区的管理建设,梁启东也认为,地方应加强指导,真正地把省级管理权限用好用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