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石一瑛
2020年12月15日,国内运动品牌巨头安踏通过和运动数据app咕咚的合作、以及安踏A-tr∞n“创”跑鞋平台问世后的首发产品,同时安踏品牌发布对国内跑步品类的布局和规划。
对于安踏跑步品类来说,与咕咚的合作,看中的正是咕咚过亿的用户数据。资料显示,咕咚app的定位是互联网运动社交品牌,其app主要用于用户运动健身时的纪录、分享,进而可以带来定制化健身计划和运动装备推介。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咕咚app的用户数量达1.8亿。
此次发布的创1.0跑鞋,出自安踏全新的A-tr∞n “创”跑鞋平台,也就是安踏出专业研发技术,以咕咚提供的数据作为研发起点,带来的创跑鞋系列首代产品。据介绍,明年还将推出的两款专业跑鞋:三碳板鞋C100 ADV和全掌立体碳板鞋C202 GT。
安踏跑步篮球事业部总经理蔡之本告诉界面新闻:“咕咚拥有庞大的全民运动大数据,更能够360度去服务中国跑者的方式。去年安踏卖出了2000万双跑步鞋 ,我们当然也希望在此基础上,知道谁是安踏跑鞋的顾客,并对消费者要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
在负责跑步事业部之前,加入安踏五年的蔡之本,一直是安踏主品牌最成功的品类——篮球品类的掌舵者。正是篮球品类的成功,让安踏主品牌在2019年中开始了“品类事业部制”的尝试,彼时四大品类事业部分别是篮球事业部、跑步事业部、综训事业部和运动生活事业部。
“我同时负责篮球跟跑步两个品类,我认为这也是公司给我更多的责任和期待,”蔡之本表示,“篮球更多是通过明星,通过产品、科技、故事去跟年轻消费者和篮球爱好者对话。而跑步面向更广,产品必须更有说服力,创新功能性本身必须要更有说服力,而且使用场景更广泛,所以我们会加大跑步的投入,希望通过提高产品力的同时,也提高安踏的市场占有率。”
实际上,跑步装备在国内市场是运动品牌的“必争之地”。过去五到十年的维度里,马拉松热度不减,而对于服饰和场地等没有太高要求的跑步,也是受众面最大的群众运动首选。目前,国内跑步的群体超3亿人。
受到疫情影响的2020年,跑者们在社交媒体平台最常用的表述就是“憋坏了”。在马拉松逐渐开启的第四季度,国内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不止一场马拉松赛事,并且大都呈现一个名额难求的盛况。
对于稳坐国内运动品老大位置的安踏,篮球品类是其过去五年的亮点,而相较于稳定的综训和运动生活品类,跑步品类确实有足够巨大的市场供其挖潜。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跑鞋的技术运用一直站在运动产品的尖端,比如缓震技术方面,耐克的Air气垫和后来的React技术,还有阿迪达斯此前赖以翻身的boost技术。因此,对于国产运动品牌来说,真正的高精技术,还是得先从跑鞋入手。
此次发布的创1.0跑鞋,加入了三重减震设计,从吸震、缓震和抓地三方位入手,全面实现震感降维。“黑科技”名为Smart S.A.M,该材料来自目前国内唯一可以做防弹衣材料的供应商,其材料特性意味着跑步落地瞬间可大幅吸收震感,有效减少运动伤害。
在后跟Smart S.A.M强吸震效果作用的同时,中底的A-FLASHEDGE材料亦有缓震性能作用,达到“先吸震,后缓震”的效果。
安踏跑步高级设计师李帆向界面新闻介绍:“通过咕咚所提供的跑者数据,我们了解到超七成跑者有后跟落地的习惯,因此针对性地在后跟补强处加入了今年六月新推出的智能吸震技术Smart S.A.M。这款跑鞋的研发,经过了四个阶段的设计优化,测试了超70个研发样本,以及进行了无数次的3D动态数据收集。”
据悉,此次安踏和咕咚app首期三年的合作,双方计划共同推出六双跑鞋,均是缓震类跑鞋。这六款产品,合作双方都强调了“为中国消费者的脚型打造”这一概念。
这来自于一个常识,人的脚不可能是标准的,同样尺码的脚型可能千差万别,每个人的两只脚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鞋子的消费是最需要线上线下联动的,因为无论如何不能避免“试穿”这一步骤。
此前耐克曾有一个“黑科技”名为Fit,通过3D建模,让进入店铺和使用耐克app的消费者可以通过Nike Fit来全方位扫描自己的脚,然后获得不同款式的推荐尺码。Nike Fit的一个难点同样是大数据,也就是有足够体量的消费者数据。
而此次安踏和咕咚的合作,则更强调先获取大量用户数据,不管这些用户穿着什么品牌的跑鞋,然后再进行更定制化的设计。而当数据体量够大的时候,能够形成一整个大数据系统的时候,产品的精细调整,乃至整个品牌策略的调整都将更有针对性。
蔡之本告诉界面新闻:“现在跑步可以知道跑了多久、多远、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再先进一点可能会知道心跳,还有现在已经可以实时监控跑步时足底压力的技术。接下来我们希望建成整套生态系统——从零售体验,到回家后的app数据监控,以及产品本身的使用情况。”
据介绍,安踏品牌在跑鞋方面的布局,将细分产品的不同功能性,主要包含四大家族的产品,每个都将有一款旗舰产品。
比如最重要的速度家族,其领导产品就是明年上半年将面世的C202 GT,而缓震家族的旗舰产品就是创系列,以及概念版的缓震跑鞋已经亮相,而越野跑和跑步文化的家族,目前还没有敲定旗舰产品。
技术方面,此次创1.0跑鞋的核心“黑科技”是Smart S.A.M强吸震,明年的跑鞋产品则将主推氮气加速的新技术——通过氮气的生成,让一种弹性材料更弹,使缓震的材料缓震性能更好。同时,其本身生产的过程更环保,被认为是未来鞋中底发泡技术的全面革新。
蔡之本说:“过去六年我们操盘篮球鞋,确实从原本一年销售不到200万双,到现在一年接近600万双。单价从300多元,到现在KT系列已经卖到899元,甚至限量款可以到1000多元。这其中当然还有进步的,但我希望把篮球品牌升级跟打开价位段的成功模式,让跑步品类也能够借鉴。篮球比的是代言人、说的故事和品牌力,当然也有产品的创新能力,而跑步则是很重视产品和功能的品类,不可能是签一个明星,然后跑者就开始追捧你的跑鞋,所以打法会完全不一样。”
价格方面,此次创1.0跑鞋的市售价格是469元,按照安踏跑步品类的计划,这个缓震系列,随着功能、性能提升,价格也会有一定的提升。明年的二代、未来的N代,价格可能会更高,但其他跑鞋,安踏会坚持有500元以内的大众版本,以确保让更多大众消费者能够承受和体验。
在安踏集团完成对包括FILA、可隆体育、迪桑特和亚玛芬集团等运动品牌的收购之后,一直在强调“多品牌”的集团策略。但这一策略之下,实际上真正的跑步品类只有安踏品牌有。因此,主品牌的跑步品类,是整个安踏面对跑步市场的重要窗口,因此此次加码跑步品类的布局,自然也是最为看重。
蔡之本最后补充到:“我们自己深刻知道,跑步受众群更广,是科技含量需要更高的品类。我们接下来会提高跑步的战略地位,在安踏主品牌应该是第一大的战略品类,在科技创新以及受众面上都代表了这个品牌面向消费者的能力,战略上也会有这样的调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