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一日常行为在2020年对我们而言更加重要且特殊。疫情到来,隔离的状态把人推向了书,对新状态、新问题、新混乱的未知和惶恐把人推向了书,对在动荡剧变之下心中一分安宁和一分希望的渴求,也同样把人推向了书。
在这样一个仿佛正变得陌生的世界里,书成为了我们认识外界生活和内部自我的一条小径,我们或是独自一人,或者与友人一道走在上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悟、共鸣和开解。那些文学里的他者和历史中的往昔,仿佛因这一场危机而变得与今天的你我息息相关,休戚与共。阅读反过来让我们更理解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我们得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所经历的、所面对的、所错失的、所期盼的。
对于界面文化的各位同仁来说,2020也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较小的规模,竭尽所能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与大家一同阅读更丰富的书,探讨更多元的话题。界面文化编辑部私人书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16年,四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感谢读者朋友们多年以来的支持与喜爱,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喜爱的书。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编辑部书单是2020年界面文化年终盘点系列的第一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与大家一同从逝者、性别、劳动、教育、国际思想界及文学界等角度回首过去的一年,篇篇力作,敬请期待。
重点推荐
(排名不分先后)
1、《照护》
有一句意第续古语说,“生活就是与人同在。”人的境遇出现在人与人之间。我们不仅在健康的、富足的、清醒的时候与人同在,在萎靡、受苦、患病甚至失智之时依然处在一段段与人的关系之中。只不过,我们在前者的情境中是关爱他人的人,而当不幸降临,便成为了被照护的人。
精神病学家、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照护”(care)的意义。从初做医生时通过谈话安抚重度烧伤的7岁女孩忍受清创的巨大痛苦,到连续十年照料被阿尔兹海默症日复一日带向失能和衰弱深处的爱妻,他反思着照护对照护者和被照护者分别意味着什么(照护是一种道义互惠关系,一种捍卫道德承诺的存在性行动)、照护缺乏所暴露的医疗体系的缺憾(医疗不再关心使人患病的社会因素与生活困境,以表格和技术为主导的临床实践正日益将患者物化),以及家庭照护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支撑人性尊严,理解多元现实,以照护对抗分裂与破坏)。对于普通人来说,凯博文照顾妻子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除了亲情捆缚、彼此歉疚、互相消磨,这样漫长而苦痛的照护关系中还有其他可能,比如片刻的快乐、言语的激励以及深情的召唤。
在2020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在这样一个全世界暴露于脆弱无助之中,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照护病患,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参与进对他者的照护之中时,我们在生死交界的恐惧与痛苦间最终发现,人与人的联结是我们唯一可依存之物。照护指向的不仅仅是挽救,是善终,是陪伴,也是人之为人的希望所在。(推荐人 黄月)
2、《夜晚的潜水艇》
这是一本幻想之书,将它选为年度重点推荐,是因为它滋养了我日益干涸的想象。小说集中收录的多篇小说都有着类似的主题,主人公沉迷在某种技艺中,达到了与天地共通的忘我无我境界,一些细节书写得是如此优美(比如对对联的人,在对联完整之时,会听见凤凰的鸣叫,同时天降清霜),以至于故事真正的走向不再重要。这种写法被作者称为“技近于道”,这种主题其实并不新鲜,汪曾祺、阿城笔下都有类似的故事,然而作者确实有能力将读者卷入他编织的环境之中,感受到一种快被遗忘的玄妙味道。一个人可以山居裁云或是寻访古寺,可以研究海洋古生物学以及更多漫无边际的知识,可以掉入任何想要掉入的洞穴中,“荒废”一生。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想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但这还是以“知”为生命的目的,小说写出了比“知”更开阔的、那种以一门技艺的领悟通向世间万物的感受。
从小说集里,还读到了纯真与童趣,年轻的作者,保存着对精灵宝可梦的热爱,对一代人来说,正因为宝可梦确实伴随我们度过了童年,我们才知道宝可梦作为作为文学意象或许比任何东西都真实。比卡丘开口说,比卡比卡,妙蛙种子说种子种子(可以将它解读成你想要的所有意思),这难道不比装作老成继承道统要有趣得多吗?《夜晚的潜水艇》的趣味是独特的,与他相似的作品,我想到的不是中国当代大陆的作品,而是台湾作家吴明益的《天桥上的魔术师》、村上春树的《天天移动的肾形石》还有小川洋子的《米娜的行进》。(推荐人 董子琪)
3、《西中有东》
读完全书,一个直觉反应是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过“朴实”,称之为《论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也毫不为过。“欧洲中心主义”指的是将西方(主要是西欧)作为现代性和现代价值观唯一尺度的意识形态,与之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均为西方的“他者”与其文化与制度优越性的衬托物。近几十年来,西方汉学界已经出现了反对欧洲中心主义、主张拥抱文化多元性的范式转向。
美国汉学家、艺术史家包华石(Martin Powers)所著的《西中有东》从意识形态的最核心领域——政治思想——给予欧洲中心主义致命一击。他梳理了前工业化时代中西文字与视觉文本指出,诸如将平等、理性与事实作为判断标准,人民的幸福是执政者的目标,贤能才干对抗偏袒徇私,民意的自由反馈这些我们现如今视作西方核心价值之基础原则的主题实际上源自中国,迟至18世纪晚期,欧洲人对上述概念都很陌生。中国的政治理念通过中国典籍和政治文本(比如奏章)的译介或游历过中国的欧洲人所写的第一手资料在欧洲思想家之间广泛传播、讨论、激辩,并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
今年我和包华石讨论了欧洲中心论的谬误以及当下中美关系可能会对美国汉学研究未来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学者只能用事实和逻辑做出回应,中国研究者的责任是让公众意识到“中国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怪物,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它既有自己的错误,也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包华石对西方学术界被意识形态裹挟的批评,对我们也有启示意义。(推荐人 林子人)
4、《诗歌手册》
今年,不少国外的诗歌鉴赏指南被译介到中国,例如德国学者汉斯-狄特·格尔费特的《什么算是一首好诗》、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妮·伯特的《别去读诗》等。这些著作旨在告诉读者,诗歌并非难以捉摸之物,也不仅关乎灵感与天赋。无论是写作者还是读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理解诗歌的门道。
在这类教学指南中,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的《诗歌手册》最令我信服。她是美国当代最广为人知的诗人之一,曾在多所院校任教,主讲诗歌创作课程。在书中,奥利弗以自身六十年的创作经验,从声音、意象、诗行、节奏等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的创作过程。她还选取了数篇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逐一细读,教导初学写作者应当如何锤炼技艺,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
许多英文诗歌由于翻译而被削弱的妙处,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诗歌的双语对照、精心的编排,以及细致入微的标注,使得整本书更易读、易懂,消解了部分中文读者对英语诗歌的阅读障碍。奥利弗针对英语诗歌提出的判断和解析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中文写作者,如她所言,写诗就如同心灵与通过学习掌握的、有意识的技巧之间发生的一场可能的恋爱。这本创作指南提供的便是对各种技术才能的选择权。(推荐人 陈佳靖)
5、《“民主”与“爱国”》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从战争与原子弹爆炸中活着回来的思想家丸山真男看到,日本战前的爱国主义产生的是把选择全部交给权威的忠实仆从,而不是承担政治责任的近代公民。所以,他从“我们日本人没有完全发挥出潜力”这句话来倡导民主,把民主和“真正的爱国”结合在一起。本书关注的是战争经历对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竹内好、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等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及促使他们引发的见解,这些见解和日本社会的集体性心情和主流言论是相关的。小熊英二意识到,那些发动战争的人、那些从战场活着回来的人、那些不了解战争的人,会因为不同“世代”的体验提出不一样的思想。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言论变化不仅是因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这本书常被拿来和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作比较,对我来说《拥抱战败》因为涉及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读起来更轻松,《“民主”与“爱国”》则是一部思想史,不仅和小熊英二的其他作品主题多有相通,而且涉及了几乎所有战后政治学者,如果想要了解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史以及社会运动,这本书值得多读。(推荐人 潘文捷)
6、《流溪》
曾经读到过一条微博,大意是,如果女性有机会在青春年少时读一些非男性视角的小说,那么她往后的生活(不管是恋爱、婚姻还是其他),就能少一些无谓的损耗。读文学是否能让人少走“弯路”,我存疑,但阅读《流溪》于我而言,确实是一次对自我的审视和梳理。这倒不是因为林棹补充了故事的另一端,让我看到独属于女性的家庭、恋情以及性爱“真相”——主人公张枣儿的叙述是不彻底的反思、坦白与自我欺骗,我想即便是她本人,也很难坚持自己的这套说法为真。但触动人的地方正在于,张枣儿摇摇晃晃的说辞,照见了女性很少被书写的一种真实生活状态。
比如,张枣儿清楚地知道,她的情人杨白马 “伪装细腻、不动声色、深谙欲擒故纵的真义”,却还是忍不住反复营造幻想,她把性的追求挑在明面上,一层一层地遮掩住自己对爱情急切而俗气的渴望;再比如,张枣儿说妈妈是海女巫,“凭一己之力造出一座无边苦海”,给自己套上了“泪水绞索”,而在对妈妈进行了长达五页的嘲讽控诉后,张枣儿同样把冰凉光滑的泪水绞索套在了读者的脖子上;最后,在一家人剑拔弩张的当口,张枣儿为了溜出去私会情人演了一出戏,她神志清醒,她酝酿情绪,她知道这出苦情戏不但能达成目的,还能叫在场的人羞愧难堪——多么精妙的计算。
林棹说,张枣儿是个深情的骗子,她讲自己的家庭悲剧、恋爱悲剧,不过是为杀人做开脱。张枣儿的深情,不在于她对杨白马那些繁复的形容和想象,对母亲的厌恶、同情、悲悯,才最有深情。因为母亲所遭受的压抑、无视和虐待,在女性间传递,套在张枣儿脖子上的泪水绞索是真的,而她对母亲的指责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演,用来掩饰自身的懦弱与恐惧。(推荐人 赵蕴娴)
7、《永恒之间》
一度犹豫是选《永恒之间》还是选《梦游人》作为年度重点推荐,最后前者占了上风,因为我觉得李炜是一位其才华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作家,当然这或许也没那么重要。
首先我敬佩李炜浩繁且巨大的阅读量,华人世界另一位有着如此阅读深度和广度的人是台湾作家唐诺,后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好几年只是专心阅读,一度连高等数学都不放过。而李炜呢?曾经听他讲起炖一锅牛肉汤吃半个月的故事,省下的时间皆用来阅读(生命很多时候是一种取舍,你选择更多的时间面对外在世界的时候,就得舍弃掉更多在书房里的时间)。所以一路走来读他的作品,是一再由他带领着打开边界的过程。
其次是他不走寻常路的构建作品的方式,上一次他写了本绝对不同于他者的艺术史,这一次他写了一本独一无二的西方诗歌史。他将切口置于一个个独立个体身上,由人带出史,以倒叙手法回溯过往三千年的文学风貌。这种微观史的写作方式,是有趣的也是有意义的,比各种“主义”的安插好看多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这些文字里,包含着李炜在阅读和写作里的许多深入思考,带领着作为读者的我也跟随着去往更深的地方。
还必须要提及的是,这本书中所有涉及到的诗歌,都是李炜先从其母语翻译为英文(除非其本来就是英语写就)再由本书译者翻译为中文。这些语言包括了法语、西语、葡萄牙语等。作为书写者,他总是力求准确,这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是今天很多人已经都做不到了。
如本书序言中所言,“文学——尤其是诗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样一个文学逐渐式微的时代,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作为读者,这是幸福的。(推荐人 姜妍)
分类书单
(排名不分先后)
原创文学
《灰阑中的叙述》
黄子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2月
很遗憾之前屡次错过这一本书,今年终于读到增订版,才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的写法,它是好的文学本身。黄子平行走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空隙与沉默之间,不走旁征博引或倚重理论的旧路,他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人如何以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文学,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把握文学与人自身、与政治运动、与时代议题的关联。洪子诚称他“如所有那些疑惑但执着的人那样,把问题的解决(或不能解决)交给‘过程’:在搜寻、拣选、评鉴之中,就已经在‘抗拒败坏和腐烂’,就已经在做‘一千零一次地重建某种价值标准’的尝试”。正是他这第一千零一次尝试,让原本粘附于具体文本的文学评论得以在莽莽世界中发出独特而独立的光亮。(推荐人 黄月)
《商禽诗全集》
商禽 著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这是“鬼才”诗人商禽的首部中文简体版作品,收录了诗人的所有作品。商禽的成名作多为篇幅不长的散文诗,无论在美学还是思想性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难度。在动荡的年代,商禽经历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漂泊,他的诗歌也始终弥漫着一种低沉的情绪,触及思想的禁锢、欲望的压抑和灵魂的无处安放。如台湾学者陈芳明所言,“诗人在紧锁的空间里酿造诗,是为了寻求精神逃逸的途径。”(推荐人 陈佳靖)
《我的乔治亚》
和西西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的乔治亚》中也蕴含着满满的童心。这本和娃娃屋有关的作品,西西从右手写到左手,看似写了好些日子。为何会换到左手?自然是因为患乳癌接受化疗后,西西右手逐渐失去知觉,也因此才有了后面缝制毛熊们的故事。西西对娃娃屋的兴趣尚在毛熊之前,她以娃娃屋切入,探讨了建筑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在居住的当下,你以为问题在屋外,其实问题同时就在屋内。(推荐人 姜妍)
《聊斋汊子》
董均伦 江源 整理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9月
西方的童话故事和民间神话从小读了很多,祖辈故乡的故事我却不知道几个。读《聊斋汊子》比读安徒生和格林童话的感受更复杂些,一方面为我失掉方言无法读出原乡的味道而感到遗憾,另一方面读罢也总不免为这些扎根土地的瑰奇想象叹上一口气,中国人骨子里对善良诚实、好人好报的坚信在持续的考验中被一再夯实,善者愈善,恶者愈恶,故事顺着人性的两沿来讲。民间故事的光彩在语言上,口头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存留历史传说的讲法,更在于对日常语言生命力与叙事力的葆有和更新。(推荐人 黄月)
《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再版)
彭剑斌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11月
在读过这本小说集中的三五个故事后,我开始体会到彭剑斌所说的那句话:“这些小说,对情节的安排,对应该展开的细节的选择,对应该摈弃的事物的摈弃,都是由语言决定的。”换句话说,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故事的情节如何起伏跌宕或充满悬念,而是这些故事是如何被一个个句子组织、安排和切换的。彭剑斌善于通过语言构建出不同的时空,也常常打破虚实的边界。当你踏入其中一个故事并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已经读到了不止一个故事。(推荐人 陈佳靖)
外国文学
《难民》
[美] 阮清越 著 陈恒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4月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封底没有写任何内容介绍,读者仅可以从三条引言中猜晓,书中的人物可能是生活在美国的越南人,长距离的迁徙从他们及他们的后代身上削下了一些什么,他们遗忘并警惕遗忘,他们活在此时却仿佛置身时间之外。阮清越的悲痛漂浮在隽永而克制的叙事之中,除了乡愁、孤独和种族间的陌生,他的小说真正有力量的核心在于面向历史的追索——什么是正义?谁赋予了施暴者使用暴力的权力?历史的错误谁来纠正?活着的人要如何超越创伤与鬼魂共存?(推荐人 黄月)
《我这样的机器》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周小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7月
在小说中,麦克尤恩设想了这样的一个世界:艾伦·图灵不仅没有被逼自杀,还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极大发展,让人们在1980年代就能买到与真人几乎一样的完美机器人。故事的男主角查理买下了一台仿真机器人亚当,与住在楼上的邻居米兰达共享机器人所有权。随着故事发展,亚当深深卷入了二人的生活,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意外与困境纷至沓来。
在对人工智能充满了期待和质疑的当下,麦克尤恩以小说家的身份探讨了其中一种可能性:由于人类本身常常处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模糊地带,这让被赋予至美至善道德规则的机器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他由此提出问题,即使技术进步,所谓完美的仿真机器人真的有可能存在吗?我特别感动的是这位年过七旬、早已功成名就的小说家依然在思考眼下人们最关注的社会议题(此前出版的《儿童法案》亦是如此),并用敏锐的观察和动人的文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推荐人 林子人)
《树民》
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厚的长篇小说了。安妮·普鲁有这样一种本领,让挑剔的戒备的读者安顿下来,“读”的行为在此时变成“听”,这样一种感受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读者除了能听到普鲁饶有特色的语言和哀歌般的讲述,亦能听见原始森林中的松涛与寒风,听见燃烧的树木和冻碎的石头。这个跨度300多年、绵延过两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越过森林,又消失于森林深处。人物暴烈,大自然更加暴烈,她以诡奇的方式挑战了现实主义甚至人类社会的边界。普鲁完成这部巨著时已是81岁高龄,而每一页都满溢着她以传奇书写旷野的激情。(推荐人 黄月)
《马可瓦尔多》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马小漠 译
译林出版社 2020年1月
这是卡尔维诺又一部关于城市空间的小说,与《看不见的城市》相比,这本书的简体中文姗姗来迟。小说开头,卡尔维诺告诉读者,马可瓦尔多长了一双“不适合城市生活”的眼睛,正是这种“不适”,让这名蓝领工人看到了另一个城市空间。每当马可瓦尔多睁开双眼,幻境的迷雾就在城市降下:广告牌组成了的森林、字母广告牌和月亮一起挂在空中、蓝色的河水是因为油漆厂,快要死了的绿植只需一夜的雨水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猫咪盘踞在高楼间的最后一片空地,把侯爵夫人围困于孤岛……在马可瓦尔多所看见的城市里,人和他的造物不再位于秩序的中心,就像这个春天,我们看见窗外的草木疯长,城市不属于人类。( 推荐人 赵蕴娴)
《移民》
[德]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著 刁承俊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3
塞巴尔德不是那种敞开大门欢迎你来作客的作家,但阅读他的作品会带来独特的体验。《移民》的四个短篇,讲述四个犹太男人的难民生涯。小说中的叙述者与这些大屠杀的幸存者有过很少的直接接触,却尽力在他人的讲述、恍如隔世的照片和当事人的文字记录中打捞起这些异乡人的过往。每个主人公都选择了死亡,在作者平缓节制的叙述中,他们温和地走入良夜,但读者依然感到寒风吹彻。(推荐人 潘文捷)
《梦游人》
[奥] 赫尔曼·布洛赫 流畅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9月
在《永恒之间》的序言中,李炜提到一个观点,即在文化领域里,一旦脱离了原始阶段,“进步”并不存在。比如我们无法说二十一世纪的古典音乐就超越了贝多芬,亦或野兽派建筑就比哥特式教堂更进步。技术层面当然在不断突破,但早期的艺术并不因此而过时,因为艺术体现的是其创造者所处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拥有的选择。这也是我在阅读三卷本《梦游人》时的感受。已经辞世近70年的奥地利作家布洛赫,和他笔下所描写的从1888年起跨越三十年时空背景所发生的故事,如今读来丝毫不觉陈旧,他的文字看似平静不动声色颇有些清淡,可却有一种让人想要一直读下去的魔力。不去谈其作品背后体现的超越文学的深意,但就语言上来说,这也是一部值得被赞美的作品。(推荐人 姜妍)
《遗忘通论》
[安哥拉]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著 王渊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
一个遭遇过性侵的女人为了躲避窗外的战乱而建起高墙,一个被殖民的非洲国家为了独立而革命,它的政权就和它的城市一样,一次次地建起,又一次次地被从世界各地贩来的枪炮所打倒。“如果我还有可用的地方、煤和墙壁,我本可以写一部关于遗忘的通论。”倘若这个女人写成了这部通论,那么它一定是遗忘的反面,因为在与世隔绝、靠焚书来取火的二十余年里,她从未忘记过在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而那些拼命想要藏匿自身罪孽的人却被无法斩断的记忆所铭记。
阿瓜卢萨是讲故事的高手,用一道墙将个体与民族、记忆与遗忘隔开,又借墙的打破来达成和解,清算过去的债孽。即使不了解安哥拉的历史,书里的世界也让人觉得十分熟悉。(推荐人 赵蕴娴)
《碎片》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哪怕你没有读过包括“那不勒斯四部曲”在内的任何费兰特小说,但对文学、对阅读、对家乡、对道德、对性别、对自我等等有许多疑惑,《碎片》就值得一读。我认为它不是一本小说背后的书,一本完全用以阐释小说为何这样书写、人物为何这样塑造、权力关系从何而来的书,它是一本可以置于小说之前的书,正因为费兰特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才写作了这样的故事。《碎片》令人感到自己在被批判的同时被拥抱,在被刺痛的同时被激励,犹如踩着碎片走过自我意识的冰原。(推荐人 黄月)
《行话》(再版)
[美]菲利普·罗斯 著 蒋道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5月
在书中,菲利普·罗斯采访了普利莫·莱维、艾萨克·巴什维什·辛格、米兰·昆德拉等作家,《行话》在2010年就曾引入中文版,而在菲利普·罗斯逝世两年之后,在疫情笼罩全世界的今日,重新看待《行话》是有意义的,书中涉及到很多艰难时世中作家的思考与反应。莱维以书写奥斯维辛集中营著名,在访谈中他讲到了集中营里人们对”出色工作“的要求,以至于在缺乏独创性的工作上也要求“出色工作”,伊凡·克里玛对卡夫卡有着精彩的点评,称卡夫卡的噩梦幻想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先见之明,那些看上去难以想象的幻觉和毫无希望的诡论正是构成我们现实的东西,卡夫卡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的诚实。昆德拉在与罗斯的对话里抱怨,小说教育读者将世界当成一个问题来看,这其中包含着智慧与宽容,而人们愚蠢地习惯了极度肯定的社会、给出答案的世界。访谈集里唯一的一位女作家爱德娜·奥布莱恩,对女作家与男作家有何不同的提问是这么回答的,一个男人,后方有一大群女人在等着你,她们是潜在的妻子、情妇、缪斯和护士,而女作家就没有这种“额外津贴”了。(推荐人 董子琪)
《越过时间的边界》
[英] 珍妮特·温特森 著 于是 译
企鹅兰登中国·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11月
这又是一本非常典型的温特森的作品,英文版出版已经是二十余年前,所以其语言和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写在身体上》等作品一样炽热。读这本书时,本是平静的心绪难免会因为她的文字而波动起伏,这正是她语言的最大魅力,如烈酒般不敢多饮。作为读者可以享受,却也不免会想到作为作者的她,那一颗心是否够强壮,可以禁得起一次次的破碎和重组。除了巨大的语言辨识度,这本书里还试图讨论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她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推荐人 姜妍)
非虚构
《护士的故事》
[英] 克里斯蒂·沃森 著 王扬 译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
因为疫情,我开始阅读医疗主题的书籍,《护士的故事》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感人的一本。本书作者克里斯蒂·沃森在今年3月响应号召重返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一线担任护士,从书本到现实,都在提醒我们护士工作为整个社会福祉做出的重大贡献。沃森在书中详细讲述了护士工作的日常,她对护理工作本质的思考,以及对英国医疗行业现状的忧虑。我为她优美的文笔所折服,读到结尾处,更是感动到泪流不止:
“我不知道在未来,情况是否会更加糟糕。医生和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是否会越来越恶劣。我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戴上了玫瑰色的眼镜,来看待昔日的护理时光。我想知道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正在经历集体性的同情疲劳……我希望我们可以回到善良之中,如果它真的存在过。而倘若人类从来都不曾善良,我希望我们可以像琼斯太太一样咆哮,怒斥光明的消逝。”(推荐人 林子人)
《孟买》
[印] 苏科图·梅塔著 金天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4月
孟买土生土长的梅塔,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后回到故土,以外来者和本地人的双重眼光重新审视孟买以及印度文明,其中的一些观察非常奇妙,比如在贫民窟自学编程的青少年印证了印度作为IT外包大国的事实;印度人对科技进程保持乐观,甚至相信可以绕开最基本的公共需求实现科技上的飞跃;虽然有全球第三大的科技人才市场,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还是文盲,手工艺人还依靠口耳相传的习俗。但作者并不赞成这样的传承方式,他说,真正的教育需要抽象概念与更高级的思维能力。
这本书还包含“一线城市值不值得”的角度。孟买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孟买,忍受着糟糕的空气和水质,居住在没有自来水和厕所的贫民窟中,即使无法融入都市生活,也要搏一搏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他们要忍受这一切来到孟买?这是因为大家依然相信,小我做的一切是为了让全家人过得更好,个体应当为家人牺牲享乐。从农村走向孟买,再从孟买走向新泽西,过上好日子,今天吃的苦是对明日的投资——这难道不令人联想起我们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们的信念吗?(推荐人 董子琪)
《知晓我姓名》
“她不知检点。”“她有妄想症。”“她是个疯子。”如果有女性站出来说自己遭受了性侵犯,这些话可能会砸在她身上,击垮她的自信,剥夺她的过去。“斯坦福性侵案受害者”,我不想这样介绍香奈儿;我想说她是个作家,是个画家,是个真诚友好的聊天对象。但事实就像香奈儿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所说的,没有什么彻底的结尾、鼓舞人心的胜利,事情就是发生了、改变了,“悲伤永远存在于任何形式的失去当中”,作为性侵受害者、幸存者的经历已然改变了香奈儿的人生轨迹。
我们既能从她的故事里看到一个女性受害者在法庭和日常生活中到底会遭遇什么样的质疑、诋毁和自我分裂,又能从她的叙事中看到一个女性在同自我与社会的战斗中不断地倒下又重新站起——这是女性个体的命运,又是女性集体的命运。我曾担心一次次地回忆和讲述会对香奈儿造成二次伤害,她也承认采访的确曾给她带来过困扰,但这些有意义的对话能不断提醒她,自己站出来是为了什么。从2016年公开发表受害人陈述,到2019年出版这本书,香奈儿鼓舞了许多生活在暗处的人,世界各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像她一样站出来,她们的声音坚定勇敢,这是群山间的回唱。(推荐人 赵蕴娴)
《白沙》
[英] 杰夫·戴尔 著 王晓英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年6月
《白沙》书写了杰夫·戴尔在世界各地漫游朝圣(包括北京故宫)又复归生活之地加州海岸的生活。就像《一怒之下》《懒人瑜伽》一样,《白沙》将游记、小说、论文各种文体杂糅一体——也就是说,作者根本不在乎它属于哪一门文类。虽然总是自黑无所事事、四处闲逛,但他其实上是一个时刻进行痛苦思考的滑稽作者,正因为思考得太痛苦了,所以对读者而言才会显得那么好笑。为什么说他严肃,我们可以来检阅他的书单,他阅读阿多诺,并结合洛杉矶的圣莫妮卡海滩总结阿多诺关于肌肉男女如同僵尸的观点;也可以为他的朝圣之旅作总结,他在乎名人故居,去过劳伦斯故居、高更故居,而他对这些圣地的唯一感觉就是没有感觉。当然,戴尔也有他的严肃之处,《白沙》中,最为严肃的片段莫过于他对沃茨塔建设历史的回顾。洛杉矶的罗迪亚用一生建设沃茨塔,这是一条路走到黑,他说,也许像罗迪亚那样的人必须处于一种近乎持续的绝望状态中,因为那些有退路有依靠的人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退路。(推荐人 董子琪)
《失落的卫星》
刘子超 著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0年7月
我还记得读这本书时的遐想与神往——在全球流动性戛然而止的时刻,关于异域的描写是多么诱人,况且还是对中国人来说无比陌生的中亚。这是我读过的第一部由当代中国作家书写的第三世界国家游记作品。普通中国人开始大规模走出国门已有近20年的时间,然而我们对外界(特别是不在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与地区)的兴趣,究竟有多少?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意识到我们与远方人的生活、思考和情感,其实共性大于特性?
我乐于见到刘子超开启了某种属于当代中国的“壮游”传统,他曾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作家去书写外国,我深以为然。某种程度上现代世界版图的“边缘地区”比“中心”更值得我们关注,正如印度裔英国作家拉纳·达斯古普塔在《资本之都》中阐述自己为何要书写德里, “这些‘新兴’的中心错过了对国际资本主义最具包容和希望的20世纪中期,而似乎只有在这些中心,人们才能更好地观察全球最新的脉动。我觉得,不再是在西方,而是在这样的地方,来自全世界的人才能找到对自己命运最清晰的书写。”就这本书而言,它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流动性的目的地之一,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能提供一种替代性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意义目标,让来到这里的人实现自我?与此同时我们是否能够妥善处理好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的共处关系?(推荐人 林子人)
《巴黎记》
于坚 著
楚尘文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年1月
这是一本关于巴黎散步的书。于坚在书中做出了漫游相当于收藏、收藏等于包浆的比喻,收藏与包浆意味着将物件从日常功用的劳役中解脱出来,具有审美的维度。巴黎是旧的,而旧赋予巴黎美感,于坚相信,旧物比新物更加珍贵,旧世界比新世界更有美感,在“新的压倒一切”的当下,这样的见解显得珍贵。毫无目的地漫游于巴黎,还有一个文学上的象征意义,那就是承认那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诗意与细节有存在的意义,《追忆似水年华》不就是这样的产物吗?难道要用效率来衡量睡意与回忆吗?
在花鸟市场和菜市场都逐渐消失的今天,我们还能去哪儿散步,去哪儿包浆?由这本书,我又开始阅读梭罗的《漫步》和伍尔夫的《街头徘徊》,梭罗漫步于美国荒野,伍尔夫在伦敦街头散步——散步都提供了室内苦读之外的诗意与开阔,伍尔夫感慨道,社会环境为了便利要求一致性,而散步可以进入一个开阔的流动的空间,一个人不必非要是银行家和好父亲,也可以是游民和浪子,梭罗则在思辨野性与驯服的关系,他说,“真正的文明并不是要让野性的老虎变得驯服,也不是要让温顺的绵羊变得凶残。把它们的皮革鞣制后拿来做鞋,并不是最佳的使用方式。” (推荐人 董子琪)
《亚洲家族物语》
[日]濑户正人 著 林叶 译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3月
这本书是日本摄影家濑户正人记录其家族变迁史的私语录。与多数日本摄影家不同,濑户正人在血缘上和地理上都有着极为广泛的跨度——他继承日本与越南的血统,出生于泰国,又在日本生活、学习。在这部随笔集里,读者将跟随濑户正人的人生足迹,游走于泰国乌隆、曼谷,日本福岛、东京,以及越南河内之间,并通过这个特殊的“亚洲家族”的所见所闻,回看二战后的历史对东南亚及日本的影响。(推荐人 陈佳靖)
社科历史
《伦敦文稿》
[法]西蒙娜·薇依 著 吴雅凌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9月
薇依说,没有什么比不思考更舒服的了,显然,她主动选择了一种不舒服的生活。《伦敦文稿》让我们看到在整个世界陷入战争和混乱之时,一个人可以在巨大的孤独、悔恨、盼望之中以怎样的努力把思考推进到怎样的深度。《伦敦文稿》的前半部分,薇依站在一无所有者的立场之上探究本心的“真”,关于灵魂的根基,关于反抗的本质;而后半部分“掺假”的书信更加引人泪下,她苦心隐瞒自己的病情,虚构伦敦生活的欢乐,在最后一封长信的末尾,她只是对亲人交代:保存希望,但要适度。(推荐人 黄月)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日] 上野千鹤子 著 邹韵 薛梅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3
相较《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更加系统地介绍了上野千鹤子的理论。原作虽是30年前写就,但其观点相当程度上也适用于今日的中国。父权制下的性统治存在于家族集团中男性成员与女性成员之间,以及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中的、作为阶层的男女关系之间。随着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市场的形成,企业纷纷开始避讳招收女性劳动者,而偏好男性劳动者。在父权制支配的家庭形态和资本主义支配的市场的双重控制之下,让我们一起思索女性的解放道路通往何方。(推荐人 潘文捷)
《城市的语言》
[英] 迪耶·萨迪奇 著 张孝铎 译
东方出版社 2020年5月
城市在各种不同的尺度范围内被定义着,常见的尺度包括人口密度、交通和经济等可以被量化的指标,另一些要素则与数字无关,譬如塑造了当地历史和物理空间的纪念建筑、居民的生活方式、对不同群体的包容力等。在本书中,作者考察了遍布世界的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同,试图探寻城市何以形成、运转,又如何进化或衰落。21世纪,数字革命使新的城市空间——有物理的,也有虚拟的——成为可能,也对当下的城市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荐人 陈佳靖)
《回归故里》
[法] 迪迪埃·埃里蓬 著 王献 译
后浪·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年7月
《回归故里》很像是法国知识分子版的《乡下人的悲歌》——迪迪埃·埃里蓬和J.D.万斯一样,在左翼政治力量式微,新自由主义席卷全球的时代中成为突破原生家庭阶层的少数幸运儿。这本书打动我的是作者的坦诚,是他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严肃反思。
两个主要感想:第一,尽管出身是作者几乎从出生起就有所体认的、形塑自己人生的重要力量,但他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羞于谈论阶级,宁愿用同性恋来作为身份构建的武器,因为后者更政治正确、更便于公开讨论——这一点佐证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是如何消解阶级动员能力、左翼是如何背离初衷,沉迷于身份政治的。第二,远离了研究对象的理论意义是有限的,正如年轻时的作者一方面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另一方面却疏离身为工人阶级的家人,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推荐人 林子人)
《心灵的整饰》
[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著 成伯清、淡卫军、王佳鹏 译
雅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当“人生不过演技”成为对职场行为的主流解释后,首先被消解的,就是服务业劳动者的工作,他们的付出似乎都成了“表演”,一到上班时间,就挂上微笑面具,对顾客无微不至,服务结束后,便立马换上冰冷面孔。在美国社会学家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看来,这种表层扮演只涉及了情感劳动的很小一部分,事实上,人的情感不可能收发自如,我们都在通过深层扮演机制为自己制造幻象,诱发情感,例如恋爱时对对方的美化,而这种深层扮演的机制,早已被公司所掌握和利用——一个餐厅服务员在遭受了顾客的无端羞辱后,可能需要通过假想对方今天诸事不顺来舒缓自己的愤怒,维持业务水平,而非牢记“时刻保持微笑”那么简单。
作为情感劳动研究的开山者,霍克希尔德还注意到了情感劳动在群体间的不平等:尽管长期以来,情感劳动都被遮蔽在体力和智力的付出之下,妇女、有色人种、儿童的情感劳动却因社会地位低而更被忽视,同时,他们也缺乏应对较差情感遭遇的地位防护罩。(推荐人 赵蕴娴)
《娇惯的心灵》
今年,尤其因为J.K.罗琳关于跨性别群体的言论遭到大量攻击,“抵制文化”(cancel culture)成为了热门现象。本书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警惕立场的同质化,对经验保持开放,聆听新的观点,否则可能只看到真理的半边。两位作者还认为这种现象和父母对安全主义的迷恋,造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密切相关。(推荐人 潘文捷)
《第三帝国的到来》
[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著 赖丽薇 译
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2020年2月
常常感到第三帝国是历史的魔多飞地,如同黑暗世界的核心,散发着毁灭的气息,亦有着蛊惑和召唤的力量。是哈夫纳的个人回忆录让我最终获得勇气翻开埃文斯这近3000页的“第三帝国三部曲”,使我迫切想要走到这不可思议又注定到来的历史后面去,理解灾难的铸成。很难不被震撼,尤其是这历史的废墟烟雾缭绕,似乎内里的鬼火仍未全然熄灭。埃文斯不断重申,教训不是作者直接提供的,而是读者自己从书中汲取的。这一努力之所以重要,或许正是因为纳粹的胜选和帝国的兴起与每一个人有关。(推荐人 黄月)
《肇造区夏》
[瑞士]谭凯 著 殷守甫 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6月
这本书填补了我对中国民族主义形成史的理解空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19-20世纪由欧洲定义的“民族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的问题充满疑惑,《肇造区夏》印证了我的推测,即宋代政治社会精英群体中已经萌发了一种“国族意识”(national consciousness),形成了一种宋代形式的“中国”概念(a Song form of the Chinese nation)。
宋人的国族意识自然和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认同不是一回事,然而许多关键要素是十分相近的,比如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属于同一个族群,有共同的祖先、语言和文化;同一族群的人应该向自己所属的、超越王朝更替的政治实体效忠;一个国家应该有明确的国境线,国境线内构成了一个同质的“华夏”文化空间;有一系列能够唤起身份认同感的文化符号;应当收复“故土”,即使是前朝时就失去的土地。谭凯认为从宋代开始,出现了这样一种与之前的“天下主义世界观”截然不同的国族意识,其中的许多要素甚至至今仍在影响我们,比如“长城”“燕云十六州”的意象和“华人都应心系故土”的概念。(推荐人 林子人)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日]王柯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3月
何谓“中国”?只有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才能轻而易举地下定义。王柯在这本书中考察了“中国”一词自先秦到20世纪的变化:从一个表明方位、指涉文化类型的概念走向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简称,“中国”内涵流变背后所隐藏的,是历代王朝在处理民族和边疆问题时的理想态度和具体实践。本书的后半部分尤为精彩,可以看到清代民族隔离政策如何为后世埋下隐患、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使“中华民族”一词的建构充满波折与反复。王柯指出,20世纪初期的中国思想家们在努力将中国团成Nation State时,只侧重了“民族”的一面,太过强调“血同源、人同种、文化同质”,而遗漏了“国民”的一面,忽视了现代型国家中个人与国家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对民族的塑造。(推荐人 赵蕴娴)
《有思想的历史》
王立新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年7月
这本书的宣传不多,但非常好看。王立新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他如此阐述书名:一方面历史学家应该揭示历史行动者背后的思想和深层次动力;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应屈从政治权力。作者提出,必须要在现实关怀和尊重历史中保持良性的张力。在学界,很多人关心中国的外国史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难免有竞争心理,王立新认为人们应该警惕其中的大跃进式民族主义情绪,因为外国史研究最终的目标依然是立足中国的需要。书中还收录了美国史、美国对外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等领域的随笔和杂感,基本上每篇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推荐人 潘文捷)
新思
《现代性的性别》
[美]芮塔·菲尔斯基 著 陈琳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书中的女性与怀旧(女性为何被视为非历史的、非现代的),女性读者(包法利夫人=幼稚型读者,娜娜的文学品味:读=食),男性创作者的女性化三章都非常精彩。其中女性读者的一节,以包法利夫人的形象为例,讲述女性读者是如何被想象成无法控制自我的、抵抗不了感官诱惑、缺乏理性认知的、出于自恋的、非常幼稚的、极度功利主义的群体。她们站在男性读者的对面,更像是消费者而并非审美者。
书中一个核心观点是,将女性成为消费性读者,这显现出处于经济边缘的知识分子的焦虑,因为他们的精神与社会身份是通过自我克制的道德观与对女性情感的拒斥而获得的。也就是说,所谓理性的现代性是有性别的,那就是男性,而这种所谓的理性时刻带着将女性看作是非理性的、感官的、自恋的、野蛮的的焦虑和恐惧,拒斥“这样的女性”是建立理性、克制等等优良品质认同的基础。这就把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女的都是非理性的消费者”、“女粉丝都是意淫追星”、“女读者都热爱言情小言”的观点连起来了。(推荐人 董子琪)
《阅读浪漫小说》
[美]珍妮斯·A.拉德威 著 胡淑陈 译
译林出版社 2020年7月
今年我读过不少女性主义书籍,比如《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性别是流动的吗?》《男性的衰落》,而《阅读浪漫小说》是其中给我冲击最强烈的一本,也是我在撰稿时不断引用的一部作品。本书描述了美国八十年代浪漫小说女性读者的情感结构与价值取向,此类小说对“浪漫爱情”的定义其实一直延续到21世纪,通过以美国好莱坞为首的全球文化工业达到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暮光之城》《五十度灰》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这部作品最大的价值是让我们看到女性闲暇活动中的政治性——她们以迂回的方式反抗不如意的现实,与此同时她们也需要不断去自证此类活动的合理性。在我们讨论粉丝文化、言情小说和韩剧的流行以及爱情观保守化趋势等话题时,这本书将提供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视角。(推荐人 林子人)
《爱说教的男人》
[美]丽贝卡·索尔尼特 著 张晨晨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5月
这本书的诞生源自作者丽贝卡·索尔尼特经历的一次“男性的说教”(mensplain)。由此出发,索尔尼特进一步检视了男性和女性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错位,并探讨了这种误差认知的成因。作者的旁征博引让我们看到,从过去到今天,男性始终霸占话语权,扮演着说教者和审判者的角色,而女性的声音则在制度性地暴力下一次次被打断、攻击、扭曲,最终连发声都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事实上,不允许女性发声的权力和对女性施加身体暴力的权力是同一种。本书旨在打破女性被动沉默的诅咒,让身体和思想的解放成为可能。(推荐人 陈佳靖)
《救赎者》
[墨西哥]恩里克·克劳泽 著 万戴 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年8月
本书可与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对读。加莱亚诺着眼于不平等的国际秩序,讲述了新旧殖民主义如何掠夺拉美的财富,留下贫困和暴力。在反帝国主义的激进左翼视角下,革命似乎是唯一的出路,20世纪的拉美也确实遍燃革命之火,却鲜有成功,更遑论将国家拖出苦难的泥沼。克劳泽溯因于内,从拉美内部传统去思索混乱持续的原因。在他看来,拉美革命的死循环,是因为在天主教文化和君主制传统的影响下,这片土地上“具有宗教情怀的救赎者太多,能够付诸实践的思想家又太少”,那些有志于解放故土、建立新秩序的人很少务实地从事建设工作,妄想革命身后便是新而全的天地。这本书由9篇传记组成,有中国读者熟悉的切·格瓦拉、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也有不太熟悉的拉美思想家,如何塞·罗多、何塞·巴斯孔塞洛斯等,不论他们有没有直接投身革命,这些知识分子毕生都与政治的烈火相纠葛,如果你在思考人应当如何在权力的天罗地网中行动、文学艺术应当站在离权力多远的地方,他们的故事或许有所助益。(推荐人 赵蕴娴)
《故土的陌生人》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著 夏凡 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2020年美国大选在民意前所未有分裂对立的环境中进行,于上一届大选前夕出版的《故土的陌生人》依然是我们理解美国社会现状的重要文本。美国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在书中提出情感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她发现,美国右翼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日益增长的被剥夺感是他们感到自己是“故土的陌生人”、转向反对左翼倡导的平等、自由和多元包容的原因。为此,她呼吁自由派跨越“同理心之墙”,去理解保守派的忧虑与关切,去讲述自己的愿景,去重建社会共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拜登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如何应对政治极化和共和党选民的失望与愤怒,将极大地左右美国政治的走向。(推荐人 林子人)
《动情的理性》
钱永祥 著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9月
如台湾学者钱永祥所言,这本书志在讨论政治哲学领域里一些棘手的学术议题,这些议题虽属学术研究范畴,但他关注它们却是源于现实关怀。在书中,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道德重要并非源自优越感,而是唯有此,政治人才不会沦为政治运作的刍狗。正是因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法割舍的对现实的强烈关怀,钱永祥才努力在一篇篇文章中试图告诉人们,要如何借助道德才可以从一个实然的世界过渡到应然的状态。(推荐人 姜妍)
《文化失忆》
[澳] 克莱夫·詹姆斯 著 丁骏 / 张楠 / 盛韵 / 冯洁音 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年10月
有点难把克莱夫的这本书进行归类,或许叫它大散文更合适,他把自己多半生的阅读素材(当然也有从别的领域汲取的营养)进行重组,于是有了这样一篇篇以不同人物(这里既有如本雅明、卓别林、希特勒在内的名人,也有些鲜有人知的名字)为主题的看似无限蔓延开,却又最终会回归的作品。那么这些文字随其主人回归到了哪里呢?应该就是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的——新人文主义。这是一本遗忘之书,因为里面的内容都是基于早已被说过的话。但这也是一本这个时代所需之书,因为人们如此擅长遗忘。(推荐人 姜妍)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5月
人们追求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高的kpi,总而言之日子要越过越好,可是好日子应当是我们全部的目标吗?陈嘉映说,好日子不应当压倒一切,一种单纯地、由升职加薪结婚生子组成的、缺乏德性与政治层面的良好意义的好日子是值得怀疑的;过去人们的好日子曾经与信仰和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而今天的好日子已经剥去了神圣的意义,虽然我们仍然有艺术哲学与社会理想,但它们都已经失去了提升生活的作用,只有好日子的生活是乏味的,我们的人性要求比好日子更丰富也更深刻的活法。
书中还收录了陈嘉映为海德格尔《林中路》写的导读,讲到艺术的本质的部分——“在我们的日常世界里,到处都是磨破了的物体,灰头土脸,不再闪耀,也不再照耀他者的个性”,而艺术的作用就在于为人们打开了看到万物生机的眼镜。由此说来,能否给予世界新的光照、让世界崭新显现,或许是区分通俗小说与艺术作品的关键。陈嘉映此前书中“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的说法——意思是不断地借由实践来反复验证、关照、审视此前的想法,而不仅仅倚靠着空洞的理想或者是一头扎进现实中,对我也很有启发。(推荐人 董子琪)
《末日松茸》
读这本书的感受,不像是坐在桌前啃一本人类学著作,而是跟随作者走进林间,循着松茸的踪迹,去思索一种缺乏稳定、充满麻烦的生活。松茸是珍贵的食材、有利可图的商品,它诞生于严重受人类干扰的森林,又拒绝规模化的培植。2020年,人类可能正式失去了叙述未来方向的能力和信心,资本主义的机器还在轰隆作响,但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遽然崩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有人都是松茸采摘者,过着生计不稳、安全匮乏的生活。然而,松茸不是末日的寓言,它诞生自干扰的生命是一种启示,毕竟,生命与其他生命、非生命的缠绕纠葛才是常态,把一种生命从它本来的生存环境里拆解出来,加以转移,才是异样。( 推荐人 赵蕴娴)
《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飙 吴琦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7月
这本谈话录是人类学家项飙与《单读》主编吴琦历时三年漫谈的结果,二人以坦诚开放的姿态,从个人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谈起,试图在流动的思想和语言的碰撞中洞察自我及周围的环境,进而延展至更普遍的社会议题。书中触及的许多话题在当下都有广泛共鸣:个人危机、阶层流动、民族与民粹、全球化……许多问题继续触发新的问题,也将答案延伸至书本之外,但通过“把自己作为方法”,我们或许会找到重拾人生疑难并与之抗衡的可能。(推荐人 陈佳靖)
《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美] 斯科特·塞缪尔森 著 张佩 译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0年6月
哲学教育家塞缪尔森曾经在爱荷华州的监狱里为服刑犯人上过哲学课,这也成为了这本书的缘起。在疫情及其带来的悲剧中,思考痛苦也十分应景。人们总是想要“和痛苦作斗争”,就好像我们是某种机器,通过修理一定可以重新振作。可是作者看到,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我们必须直面、无法躲避的“无意义痛苦”(pointless suffering)。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明白,苦难袭来时人依然可以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推荐人 潘文捷)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法] 雅克·朗西埃 著 赵子龙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这是一本颠覆认知且极为感人的作品。“谁若从不平等的状态出发,将平等作为目的,就只能将平等无限推迟。”朗西埃意识到,一个教师越专注于滔滔不绝讲解知识,就越会把不平等灌输到被教导者的头脑当中,因为这样做潜藏的意味是“你是无能的,你需要我(高人一等的)解惑”。所以,比起讲解,教师更应该驱动意志。这本书可以作为理解朗西埃思想的起点——他提倡民主运动应该以平等作为预设和前提,而不是作为结果。这意味着不用期待着社会统治权力把平等给予我们,因为平等的力量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推荐人 潘文捷)
艺术
《醉钢琴与地下蓝调》
这本书是美国音乐人汤姆·威茨的访谈录集结。阅读的时候,我不断地想起汤姆·威茨与五条人仁科的相似性:他们都出生于南方,在成名之前都有丰富的街头生活的经验,都热爱阅读并会从文学中汲取灵感,创作中都有舞厅、街头、醉汉的意象,也都被批评过“粗鲁”或者“音乐性不强”。而且,他们都喜欢挑衅采访者,如果你带着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试图为他们总结陈词,会发现有点自取其辱,他们不仅生活经验丰富,还阅读广泛,有各种方法从那些标签下溜走。有人曾说,威茨的作品中体现着一种大城市漂泊者的视角,这是十分难得的,那么五条人呢?《烂尾楼》和《上县城》又多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不足?这可能也是聆听或阅读威茨时,我会感受到紧密的相关性的原因。此外,汤姆·威茨对艺术的见解也相当深刻,他说,爱好艺术的人是给艺术家开一张通往地狱的门票,让人家为自己体验地狱。看来,这位被称为“为贫民窟罗曼史歌唱”的音乐人,十分清楚人们的赞美里虚伪的成分。(推荐人 董子琪)
《雕刻大地》
林璎 著 陈晓宇 译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8月
1980年,时年21岁的林璎以一张极其简洁的设计草图,拿下了美国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建筑项目,一时间轰动全美。自此之后,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这本作品集涵盖了林璎迄今为止的50多件作品,包括其代表作户外景观项目《河流》系列、为母校耶鲁大学设计的《女性之桌》等,另附有300余幅照片、草稿和手绘图,以及多位艺术博物馆馆长、艺术策展人撰写的评论文章。(推荐人 陈佳靖)
《余下只有噪音》
[美] 亚历克斯·罗斯 著 郭建英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3月
翻开这本书一定会被野心震撼,但作者的学识、聪明和勤奋让人心悦诚服。书种讲述的是作曲艺术在20世纪的命运,总体而言就是直线下跌。世纪之初,作曲家是公众和媒体追逐的对象,到世纪末,著名作曲家在街头走过,很可能无一人察觉。现代音乐的噪音如何传递不安的涟漪,时间的噪音之上艺术怎样低语,关于这些主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满足自己喜好的内容,因为本书作者、《纽约客》乐评人亚历克斯·罗斯把整个20世纪的历史和音乐交织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作曲家与作曲家之间、作曲家与更大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背景之间的巨幅图景。(推荐人 潘文捷)
《日本营造之美(第一辑)》
(日) 西冈常一 宫上茂隆 等著 穗积和夫 绘 张秋明 王蕴洁 等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日本建筑普及性读物,如果你对日本的人文历史和包括法隆寺、桂离宫等在内的建筑结构有些兴趣的话,应该会喜欢上这套书。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双重使用,让本来没那么容易理解的一些建筑术语变得清晰起来,从匠人们使用的工具到接榫处的各个部件;从建筑物的剖面图到其中的力学原理,都可以在绘图中进行直观感受。读完这套书,下一次去日本旅行的时候,再看到书中这些建筑,你的体悟一定会有所不同。(推荐人 姜妍)
《谁在看中国画》
柯律格是我最欣赏的中国艺术史学者之一,他对“习以为常”下隐藏之物的求索,对历史复杂性的正视态度,一直以来为我理解中国艺术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在这本书中,他引导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画”的意义,指出它其实是一个在过去五个世纪的时间里被中国内外的观众共同塑造的一个概念:一方面,18世纪末开始西方世界对“差异”有了需求,于是抢先创造出了“中国画”的概念,也就是发明出了一个“文化他者”;另一方面,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也需要一种纯粹本真的“中国性”,所以强调“我们是独特的,和西方不一样”也变得很重要。
对中国来说,西方就是那个“他者”,“中国画”就是一个用来说明“中国独一无二”的道具。这种中国内部自发性的,对中国艺术边界的收紧是19世纪中国直面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后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很大程度上来说,直至今日这种思维方式依然存在。(推荐人 林子人)
《竹不如肉》
张宇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月
这本书讲述的是西方古代艺术史上有关权力与身体的故事,特别是身体、性别、情欲等观念的演化及其与权力和政治的关系。相比常规的艺术史读物,作者张宇凌更强调个人化叙述。在书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选取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系列名作,例如古埃及的《纳芙蒂蒂王后胸像》、古罗马的《忧郁的罗马人》雕像、中世纪的《夫人与独角兽》壁毯、文艺复兴时期的耶稣造像等,试图以小说般的笔触为艺术爱好者解读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文化。(推荐人 陈佳靖)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
[英]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 著 王隽妮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5月
加德纳笔下,巴赫就像你我身边的普通人——脾气不好,不善社交,畏惧除了讨论音乐以外的任何论战。他一方面总是想要“为了上帝的荣耀,同时为了造福他人”认真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持续的烦恼、嫉妒和迫害”。但不论境遇如何,他总是给自己布置艰巨任务,让自己的作品熠熠生辉,远远超出了那些契约和听众的要求和应得的水准。更专业的读者可以从加德纳本人作为音乐家和指挥家的视角,感受和理解他的个人特质如何从音乐当中浮现,成为在康塔塔、经文歌、受难曲、弥撒曲等作品里展现出来的锐利轮廓、奥妙和声、乐章中的流动性和潜在的韵律。(推荐人 潘文捷)
新知
《人类大瘟疫》
[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 著 谷晓阳 李曈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5月
在这本书中,英国医疗史学者马克·霍尼斯鲍姆梳理了从20世纪初至今全球爆发过的九种流行病,呈现了人们在未知疾病爆发时的第一反应、恐慌焦虑和应对之策。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瘟疫的发展总是比人的反应快了那么一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科学的局限,与此同时还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干预,最重要的是人类活动正在颠覆人与病毒之间的脆弱平衡——人员全球流动为新型病原体的扩增和传播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新冠肺炎就是最新的案例。
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永远保持警惕;不要认为一时的胜利就是剧终,人与瘟疫的斗争永无止尽;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被意识形态蒙蔽双眼。迄今仍未平息的新冠疫情可以说是再次加深了我们对这些教训的印象。 (推荐人 林子人)
《复杂生命的起源》
[英] 尼克·莱恩 著 严曦 译
后浪·贵州大学出版社 2020年11月
地球上的复杂生命是如何从简单的细菌演化而来?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在40亿年里这种演化只出现过一次?地球生命为何如此?我们为什么存在?这些直逼人之为人的存在核心的问题,虽然听起来形而上甚至有些诗意,解答起来却是复杂和艰难的。《复杂生命的起源》写得精彩极了,但读起来并不简单,手头需常备维基百科。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从细胞层面理解自己,更让我们理解地球上一切生命,理解你与一丛珊瑚或一朵蘑菇之间的异同;不仅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源头与荣光,也更理解世间的衰老和死亡。(推荐人 黄月)
《永不停歇的时钟》
[美]杰西卡·里斯金 著 王丹 朱丛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7月
里斯金所拥有的哲学、历史学和科学研究综合背景,让她在写作这本科学史的作品时,带出了不同的观察视角。这本书从17世纪牛顿的机械论开始追溯,彼时科学与神学平分秋色,现代科学到底是机械式的,如钟表运作无需外力或超能力就可以自主运行,还是有钟表就一定会有钟表匠呢?一路走来,这样的讨论从未停止,在三个半世纪过去之后,这种模糊性依旧存在。通过这本书,重温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争论,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讨论中的局限性。(推荐人 姜妍)
个人书单
(排名不分先后)
姜妍(界面文化总监)
《永恒之间》
《越过时间的边界》
《日本营造之美(第一辑)》
《文化失忆》
《动情的理性》
《我的乔治亚》
《梦游人》
《遗忘通论》
《永不停歇的时钟》
《谁在看中国画》
《娇惯的心灵》
黄月(界面文化编辑)
《照护》
《灰阑中的叙述》
《难民》
《树民》
《碎片》
《伦敦文稿》
《聊斋汊子》
《把自己作为方法》
《第三帝国的到来》
《复杂生命的起源》
林子人(界面文化记者/编辑)
《西中有东》
《回归故里》
《我这样的机器》
《失落的卫星》
《阅读浪漫小说》
《肇造区夏》
《故土的陌生人》
《谁在看中国画》
《护士的故事》
《人类大瘟疫》
潘文捷(界面文化记者)
《“民主”与“爱国”》
《有思想的历史》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末日松茸》
《无知的教师》
《娇惯的心灵》
《移民》
《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
《余下只有噪音》
董子琪(界面文化记者)
《夜晚的潜水艇》
《巴黎记》
《孟买》
《现代性的性别》
《回归故里》
《走出唯一真理观》
《马可瓦尔多》
《醉钢琴与地下蓝调》
《行话》
《白沙》
赵蕴娴(界面文化记者)
《流溪》
《心灵的整饰》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末日松茸》
《救赎者》
《知晓我姓名》
《灰阑中的叙述》
《马可瓦尔多》
《遗忘通论》
陈佳靖(界面文化视频/运营编辑)
《诗歌手册》
《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
《商禽诗全集》
《亚洲家族物语》
《城市的语言》
《雕刻大地》
《竹不如肉》
《把自己作为方法》
《爱说教的男人》
《知晓我姓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