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史上最强悍的创业者宝典,没有之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史上最强悍的创业者宝典,没有之一

要自救不等死,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向我们传达的精神,一种创业者精神。

作者:迟玉德

近来,随着经济形势下行,万众创业热潮降温,媒体上弥漫着一股悲观主义情绪,与此有关的某些文章读来甚至有如末日审判。今后经济走势如何见仁见智,但即便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难道大家就只能认命等死?或者,宏观经济转好了但个别创业者陷入到绝境,难道他们就只能唉声叹气?

今天,我们就讲一个流传了三百年的“创业者于绝境中自救”的故事,专治各种“等死病”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鲁滨逊,1632年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希望他将来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然而鲁滨逊天生就不安分,总想要出去闯世界,并在19岁那年,没跟父母打招呼就跟着一艘商船离开了家乡。

之后他做起了水手,其间倒卖一些东西,后来又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他拿这笔钱在巴西与人合办了种植园,种植粮食、烟草和甘蔗,发展得非常好;同时,他还利用人脉关系,贩卖从英国运来的工业品,获利甚丰。慢慢地,他在巴西站稳了脚跟,朋友圈也不断扩大,还拥有了一个黑奴和一个欧洲佣人。

可这时他又不安分起来,有几个朋友想弄一艘船去几内亚买黑奴,以缓解种植园的劳工荒,他们需要一个船务管理员,于是邀请鲁滨逊入伙并承诺事成后分给他一份。这个提议对鲁滨逊本没有太大吸引力,因为他若安心经营种植园,赚的钱足以购买所需黑奴,但他最终还是入伙了,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那种“定居动物”——若是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当初就会留在更繁华的英国,而不是千里迢迢跑到这荒僻之地办什么种植园。

入伙后,他们一行14人准备好船只和物资,起航前往几内亚。怎料中途遭遇到一场大风暴,他们被席卷到一座荒岛。当鲁滨逊登岸时,他的同伴都死了,而他身上也只剩下一把小刀。

遭逢如此大难,27岁的鲁滨逊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的教导: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相信每一位创业者都被亲人这样苦口婆心地规劝过。

言归正传,此刻自责已经没用了,鲁滨逊必须想办法活下去,并抓住一切机会离开这里。

要在一座荒岛上活下去,他必须找到可以维持生命的资源,包括食物、饮用水、防御武器和房舍。而且,他不能待在离海岸太远的地方,以免错过经过这里的船只。

鲁滨逊展开了行动,把目标首先锁定那艘停在近海的遇难船上,而船上的好东西还真不少:

有食物,包括一大桶面包、三块荷兰酪干、五块牛羊肉、三桶甘蔗酒、一箱砂糖、一桶上等的面粉和一些欧洲谷穗;

有工具,包括打火石、三袋钉子和螺丝钉、一把大钳子、两把小斧子、几把锯子和锤子、一个磨刀刃的砂轮、一些绳索和帆布、两三只起货的铁钩和一些船帆;

有武器,包括三支鸟枪、七支短枪、三把刀、两桶子弹和一小堆火药;

有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吊床、被褥、两三把剃须刀、一大把剪子、十几把刀子和叉子;

有文具和仪器,包括笔、墨水、纸、罗盘、数学仪器、日规、望远镜、地图和航海书籍;

此外还有许多钱币,包括欧洲币、巴西币、西班牙币、金币、银币和大约三十六英镑。

他跑了好几趟,将这些物资在大船沉没前运送到岸上,而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有了这些物资后,他就在一个有溪水且能看到大海的类似山洞的地方建起房舍,并把各种物资储藏好,做好防水措施。

起初,他很担心会有野人或野兽来攻击他,但后来他发现这座荒岛根本没有人影,也没有凶猛的动物。不过,另外一个东西却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他的生存——粮食,尤其是面包渐渐没有了。而此时,他所等待的救援船,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这就逼迫他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生存资源只能来自小岛之上。

他发现,岛上虽然没有攻击型野兽,但有一些可以吃的动物、飞禽和海产,如山羊、野鸭、海豚、海龟以及海龟蛋。于是他打回一些野物来吃,并尝试驯养一些温顺的动物,逐渐有了稳定的肉奶供应。此外,他无意间还发现,从船上带下来的谷穗有一些竟然发芽了,于是他决定垦田种粮。这项行动也比较顺利,就是周期有点长,而且由于谷穗的储量非常有限,因此收获的粮食必须全部作为种子,而不能立马食用。就这样,他耐心地倒腾了三四年才有了多余的粮食,开始给自己烘焙面包和煮粥了。

食物的问题解决了,但海平面上仍然看不到来船的影子。渐渐地,鲁滨逊也不那么着急了,因为着急也没用,还不如把自己在岛上的日子先过好。

建起房舍后,他还缺少桌椅板凳,于是他利用从船上获得的工具制作这些用具,并用类似方法打造了一个羊圈。慢慢地,他的木工技巧越来越纯熟,后来还在岛的另一侧建了一座别墅。他偶尔会去那座别墅度假,并在那里配备一定物资和武器,作为应对非常情况的后手。

以上可见,任何绝境都是相对的,你的身边总还会有一些资源,要拯救自己先从搜集、开发和经营这些资源开始。

除了以上劳作外,他还开始写日记,让自己晚上既有事可做又能保持思考。另外,他发明了一种记录日期的方法,在屋前树起一个大柱子,用刀刻下自己登陆的日期,每过一天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个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有了这个“日历”,他就不至于迷糊,也不会感觉自己所受的劫难无始无终了。

为了调节身心,他还养起了宠物,包括从船上救下来的一条狗和两只猫,以及在岛上抓住的一只鹦鹉。那只鹦鹉是他在一次巡岛时发现的,他用了好多年才教会它说话,当他听到鹦鹉叫“鲁滨逊”时,自己简直要跳起来了。因为在这座荒岛之上,这可是唯一一个能喊他名字的活物。

与登岛时的窘境相比,他此时过的日子已经非常好了,完全实现了第一个目标——活下来,而且活得有滋有味。但他还是不时会发慌,尤其是年深日久,在这天地之间,他就像一个被遗忘的人,孤立无援,没有人安慰他、照顾他、忠告他。有几次他发疟疾,病得很厉害,只能自己一个人挺过去。对他而言,这座孤岛就像一座大监狱,难道他真要死在这里吗?每当想到这,他就痛苦不已,然后对着群山高声叫喊。

他意识到:必须要找一种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力量,于是他开始阅读《圣经》。在从船上带下来的所有书籍中,这一本最有趣也最重要。它通过一系列故事,帮助人们在最软弱的时刻获得慰藉和力量。对鲁滨逊而言,读《圣经》还有两个好处,一是构建起一个有丰富人物角色的世界,使自己不至于太孤独,效果类似单身汪看电视剧;二是让他始终通过阅读保持说话的状态,不至于失语,这一点对于他后来得救的意义重大。

▲图注:鲁滨逊阅读《圣经》

在《圣经》的鼓舞下,鲁滨逊对生活重新充满了热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积极了。他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并从中生发出一种幸福感。是的,他很不幸流落荒岛,但其他同伴都已葬身海底了!是的,他不能再安享以前那种植园主的逍遥生活,但他在这个岛上已积累起足够活下去的物资,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些来自船上的物资,而上帝原本是可以让那艘船,在他抢救下这些物资前就沉没的。此外,上帝还给他留下了猫、狗、鹦鹉等宠物,以及山羊、海龟和粮食种子,还有一本可资消遣以及求助的《圣经》。他深信,既然上帝能保佑他活下来,就能引导他离开这里。

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领鲁滨逊走出了那段最为心塞的岁月。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创业者永远看积极的那一面。

然而,就在他心绪平和下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了一个野人的大脚印!

经过分析,他觉得大脚印很可能来自远处那座大岛,他曾试图坐独木舟去那里,但始终没有成功,而他将这视为上帝对自己的保护。可是,此刻对岸野人却找上门来了,他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他开始更加重视粮食储备,而不仅仅是够吃就行;在房舍方面,他开始做更巧妙的伪装,并筑起防御工事;为了节省子弹,他更加依赖驯养山羊而不是打猎,而且将山羊分散饲养,以避免被野人一锅端掉;此外,他还加强了对海岸线的巡视,努力搜集敌情。

在一次巡海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了一群野人,而那群人正准备杀害和吃掉其中的两个。有一个野人跑了出来,这时鲁滨逊利用武器的优势,解救了这个人并杀死了前来追杀的两个野人。被解救的野人对鲁滨逊感激涕零,并愿意跟他一起生活。鲁滨逊收留了这个野人,取名“星期五”,让他帮自己工作,并在闲暇时教他英语、枪法、《圣经》和欧洲的故事。星期五很聪明,他的英语越来越纯熟,枪法甚至比鲁滨逊还好,更重要的是——星期五对鲁滨逊非常忠诚。

▲图注:鲁滨逊和他的仆人兼战士“星期五”

后来,他和星期五在巡海的过程中,又发起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与21个试图吃人的野人对战,打死了17人,解救了被俘虏的一名野人和一名白人。那名被解救的野人恰巧是星期五的父亲,而那名白人是一个西班牙人。就这样,鲁滨逊拥有了一个四人团队,他训练两名新成员打枪,以应对那些已逃跑的野人可能带来的大规模报复(虽然这种报复始终没有到来)。

通过两名新成员,鲁滨逊了解到对面岛上还有14个西班牙人,他们是因一艘商船遭遇风暴后漂流到对岸岛上的。那些西班牙人有枪支,却没有子弹和火药,也没有工具和粮食,因此只能寄人篱下,毫无获救的办法。鲁滨逊想,若是能够把对岸的西班牙人接过来,一起建造一艘大船,大家就肯定能够离开这里。

生出这个主意后鲁滨逊兴奋不已,但也有担心:他只有自己和星期五,而对方有15个人,万一这些人不听他的,还抢了他,岂不是引狼入室?他开始权衡利弊,但最终决定冒险试一下,毕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他知道,行动成功的关键在于物资的准备,尤其是食物,不然来那么多人,还要远航,肯定会为食物而打起来。他告诉三名成员,以一年半为期积累物资,之后去对岸。他制定了严格的预算,并为每位成员分配了工作:把粮食全部作为种子种下去,此外还促进羊群的繁殖,在岛上搜集葡萄并做成葡萄干。为了保证两名新成员的忠诚,他要求他们手按《圣经》向自己宣誓效忠。一年半后,他指示这两个人带着一支短枪、八份弹药、许多面包和葡萄干出发了。

命运已经展现出了转机,虽然前途尚不能完全预料。可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艘载有许多白人的小船出现在了小岛上!

这个消息是星期五告诉鲁滨逊的,当时他正在睡觉。你看,培养个助手多么重要,不然就错过了这次机会。星期五带鲁滨逊来到岸边侦查,他们发现岸边有11个英国人,其中有3个被绑着,他们之间似乎有重大矛盾。他们是搭乘一艘小船来到岸上的,而不远处还有一艘大船。

显然,这不是他们期待的西班牙人。由于对方来意不明,所以鲁滨逊不敢贸然行动,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毕竟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鲁滨逊为自己设定了两个目标:最低目标——夺取小船的控制权;最高目标——夺取大船的控制权。只要有了小船,他就可以和即将到来的西班牙人共同远航;而若能夺取大船,一切就一劳永逸,也会更加安全了。

不过,他们只有两个人,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利用这些人的矛盾,于是鲁滨逊决定营救那三个被绑架者。

行动很顺利,通过交谈他了解到,这是一艘英国商船,中途有几个船员带领大伙造反,被绑架的三人分别是船长、大副和一名旅客。鲁滨逊向那三人提议结盟,由他做最高指挥官,统一分配武器并指挥行动。行动若成功,对方就答应免费带他和星期五去英国。那三个人同意了结盟方案,于是他们开始行动了。

他们先是奇袭了看守岸边小船的人,然后击毙了两个造反的头头和几个死忠,制伏了其他人。他们还将小船上的所有物资都转移到自己的房舍里,并给小船凿了一个洞,以免大船上来找同伴的人发现情形不对会将小船拐走。之后,鲁滨逊又组织团队利用计谋和对地形的熟悉,战胜了前来找同伴的十几个有武装的敌人,同样杀死了抵抗派,将其余人分类处置——有的关起来,有的当看守,有的引为自己人,用以反攻大船。

此时,鲁滨逊已经有了两艘小船和一些新的物资,接下来,他自己和星期五以及几个可靠的人看守岛上的囚犯,而派船长带着一些亲信,驾着一艘小船反攻大船。这样,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他都能留有退路。船长成功夺下了大船,然后回到岛上接他和星期五。多年来魂牵梦绕的时刻终于来了,鲁滨逊走出了世外孤岛,而他为此奋斗了28年2个月零19天!

这次行动的成功有赖于鲁滨逊的高超指挥和对新团队的绝对掌控,而这是他之前保持语言能力、战斗能力以及通过阅读《圣经》培养出的智慧、乐观精神和领袖气质的一场大秀。

离开小岛前,他跟囚犯们沟通,劝说他们留下来,因为若回到英国或英国殖民地,他们都会被绞死。那些人没有别的出路,最后只好接受。鲁滨逊把自己在岛上的物资和武器几乎都留给了那些人,还跟船长要了两桶火药、一袋豆子和一些菜种。他耐心地给这些继承者上课,向他们介绍岛上情形和自己多年来的生存技巧,包括如何种庄稼、养牲畜、做面包和晒葡萄干。此外,他还告诉这些人:过几天对面岛上会过来16个人,嘱咐大家要平等互助。

▲图注:鲁滨逊培训留下来的俘虏

1687年,鲁滨逊回到了阔别35年之久的家乡,但父母已不在人世,也没有留给他遗产。而他从小岛上带回来的钱币眼看就要花光了,这时,那位被他搭救的船长送来了一些酬谢。他拿着这些钱去了巴西当时的宗主国葡萄牙,在那里了解了他种植园的现况。种植园发展得很好,他当年的合伙人已经是大富豪了,对他也很讲信义。根据当地法律,鲁滨逊可以获得近三十年来种植园经营的大部分利润,那已经是一笔巨款了。最后他将种植园全部变现,成了一个大富翁,回到英国并娶妻生子。

不过,他始终不能忘怀那座让他遇险又让他重生的小岛,脱险7年后他又多次回到那里,并为那里带去了日用品、衣服、工具、牲口(牛羊猪)以及人口(木匠、铁匠和女人)。他把全岛领土进行了划分,并订立了规矩,成为这座小岛的股东和董事长。

▲图注:英国作家笛福名著《鲁滨逊漂流记》

这个故事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去年,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拍了一部向其致敬的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一名宇航员因一次意外事故而被遗落在火星上,他像鲁滨逊一样设定自救计划,并最终重返地球。影片结尾,那名宇航员对着众人说:

“那里是太空,它是不会配合你的,在某个时刻,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糟。这时候,你可以绝望地说:‘这就是结局吧,我就要死了’;或者,你可以整合身边的资源,设计一套自救方案,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当解决的问题足够多时,你就可以回家了。”

当下,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都很不好,一些经济指标的下滑也都是真实的,就连新封“国民财神”马云近来都说,“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而且会持久的不好。”而中央政府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没有讳言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但我们可以选择看待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将决定我们能否走出当前困境。

西方有句俗语: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鲁滨逊的故事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他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把获救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而是始终为各种情况做准备,依靠对身边资源的经营和对真实人性的把控走出人生绝境。

要自救不等死,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向我们传达的精神,一种创业者精神。■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严禁私自转载。如需转载或有任何建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长按可复制)获取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史上最强悍的创业者宝典,没有之一

要自救不等死,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向我们传达的精神,一种创业者精神。

作者:迟玉德

近来,随着经济形势下行,万众创业热潮降温,媒体上弥漫着一股悲观主义情绪,与此有关的某些文章读来甚至有如末日审判。今后经济走势如何见仁见智,但即便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难道大家就只能认命等死?或者,宏观经济转好了但个别创业者陷入到绝境,难道他们就只能唉声叹气?

今天,我们就讲一个流传了三百年的“创业者于绝境中自救”的故事,专治各种“等死病”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鲁滨逊,1632年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希望他将来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然而鲁滨逊天生就不安分,总想要出去闯世界,并在19岁那年,没跟父母打招呼就跟着一艘商船离开了家乡。

之后他做起了水手,其间倒卖一些东西,后来又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他拿这笔钱在巴西与人合办了种植园,种植粮食、烟草和甘蔗,发展得非常好;同时,他还利用人脉关系,贩卖从英国运来的工业品,获利甚丰。慢慢地,他在巴西站稳了脚跟,朋友圈也不断扩大,还拥有了一个黑奴和一个欧洲佣人。

可这时他又不安分起来,有几个朋友想弄一艘船去几内亚买黑奴,以缓解种植园的劳工荒,他们需要一个船务管理员,于是邀请鲁滨逊入伙并承诺事成后分给他一份。这个提议对鲁滨逊本没有太大吸引力,因为他若安心经营种植园,赚的钱足以购买所需黑奴,但他最终还是入伙了,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那种“定居动物”——若是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当初就会留在更繁华的英国,而不是千里迢迢跑到这荒僻之地办什么种植园。

入伙后,他们一行14人准备好船只和物资,起航前往几内亚。怎料中途遭遇到一场大风暴,他们被席卷到一座荒岛。当鲁滨逊登岸时,他的同伴都死了,而他身上也只剩下一把小刀。

遭逢如此大难,27岁的鲁滨逊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的教导: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相信每一位创业者都被亲人这样苦口婆心地规劝过。

言归正传,此刻自责已经没用了,鲁滨逊必须想办法活下去,并抓住一切机会离开这里。

要在一座荒岛上活下去,他必须找到可以维持生命的资源,包括食物、饮用水、防御武器和房舍。而且,他不能待在离海岸太远的地方,以免错过经过这里的船只。

鲁滨逊展开了行动,把目标首先锁定那艘停在近海的遇难船上,而船上的好东西还真不少:

有食物,包括一大桶面包、三块荷兰酪干、五块牛羊肉、三桶甘蔗酒、一箱砂糖、一桶上等的面粉和一些欧洲谷穗;

有工具,包括打火石、三袋钉子和螺丝钉、一把大钳子、两把小斧子、几把锯子和锤子、一个磨刀刃的砂轮、一些绳索和帆布、两三只起货的铁钩和一些船帆;

有武器,包括三支鸟枪、七支短枪、三把刀、两桶子弹和一小堆火药;

有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吊床、被褥、两三把剃须刀、一大把剪子、十几把刀子和叉子;

有文具和仪器,包括笔、墨水、纸、罗盘、数学仪器、日规、望远镜、地图和航海书籍;

此外还有许多钱币,包括欧洲币、巴西币、西班牙币、金币、银币和大约三十六英镑。

他跑了好几趟,将这些物资在大船沉没前运送到岸上,而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有了这些物资后,他就在一个有溪水且能看到大海的类似山洞的地方建起房舍,并把各种物资储藏好,做好防水措施。

起初,他很担心会有野人或野兽来攻击他,但后来他发现这座荒岛根本没有人影,也没有凶猛的动物。不过,另外一个东西却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他的生存——粮食,尤其是面包渐渐没有了。而此时,他所等待的救援船,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这就逼迫他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生存资源只能来自小岛之上。

他发现,岛上虽然没有攻击型野兽,但有一些可以吃的动物、飞禽和海产,如山羊、野鸭、海豚、海龟以及海龟蛋。于是他打回一些野物来吃,并尝试驯养一些温顺的动物,逐渐有了稳定的肉奶供应。此外,他无意间还发现,从船上带下来的谷穗有一些竟然发芽了,于是他决定垦田种粮。这项行动也比较顺利,就是周期有点长,而且由于谷穗的储量非常有限,因此收获的粮食必须全部作为种子,而不能立马食用。就这样,他耐心地倒腾了三四年才有了多余的粮食,开始给自己烘焙面包和煮粥了。

食物的问题解决了,但海平面上仍然看不到来船的影子。渐渐地,鲁滨逊也不那么着急了,因为着急也没用,还不如把自己在岛上的日子先过好。

建起房舍后,他还缺少桌椅板凳,于是他利用从船上获得的工具制作这些用具,并用类似方法打造了一个羊圈。慢慢地,他的木工技巧越来越纯熟,后来还在岛的另一侧建了一座别墅。他偶尔会去那座别墅度假,并在那里配备一定物资和武器,作为应对非常情况的后手。

以上可见,任何绝境都是相对的,你的身边总还会有一些资源,要拯救自己先从搜集、开发和经营这些资源开始。

除了以上劳作外,他还开始写日记,让自己晚上既有事可做又能保持思考。另外,他发明了一种记录日期的方法,在屋前树起一个大柱子,用刀刻下自己登陆的日期,每过一天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个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有了这个“日历”,他就不至于迷糊,也不会感觉自己所受的劫难无始无终了。

为了调节身心,他还养起了宠物,包括从船上救下来的一条狗和两只猫,以及在岛上抓住的一只鹦鹉。那只鹦鹉是他在一次巡岛时发现的,他用了好多年才教会它说话,当他听到鹦鹉叫“鲁滨逊”时,自己简直要跳起来了。因为在这座荒岛之上,这可是唯一一个能喊他名字的活物。

与登岛时的窘境相比,他此时过的日子已经非常好了,完全实现了第一个目标——活下来,而且活得有滋有味。但他还是不时会发慌,尤其是年深日久,在这天地之间,他就像一个被遗忘的人,孤立无援,没有人安慰他、照顾他、忠告他。有几次他发疟疾,病得很厉害,只能自己一个人挺过去。对他而言,这座孤岛就像一座大监狱,难道他真要死在这里吗?每当想到这,他就痛苦不已,然后对着群山高声叫喊。

他意识到:必须要找一种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力量,于是他开始阅读《圣经》。在从船上带下来的所有书籍中,这一本最有趣也最重要。它通过一系列故事,帮助人们在最软弱的时刻获得慰藉和力量。对鲁滨逊而言,读《圣经》还有两个好处,一是构建起一个有丰富人物角色的世界,使自己不至于太孤独,效果类似单身汪看电视剧;二是让他始终通过阅读保持说话的状态,不至于失语,这一点对于他后来得救的意义重大。

▲图注:鲁滨逊阅读《圣经》

在《圣经》的鼓舞下,鲁滨逊对生活重新充满了热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积极了。他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并从中生发出一种幸福感。是的,他很不幸流落荒岛,但其他同伴都已葬身海底了!是的,他不能再安享以前那种植园主的逍遥生活,但他在这个岛上已积累起足够活下去的物资,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些来自船上的物资,而上帝原本是可以让那艘船,在他抢救下这些物资前就沉没的。此外,上帝还给他留下了猫、狗、鹦鹉等宠物,以及山羊、海龟和粮食种子,还有一本可资消遣以及求助的《圣经》。他深信,既然上帝能保佑他活下来,就能引导他离开这里。

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领鲁滨逊走出了那段最为心塞的岁月。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创业者永远看积极的那一面。

然而,就在他心绪平和下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了一个野人的大脚印!

经过分析,他觉得大脚印很可能来自远处那座大岛,他曾试图坐独木舟去那里,但始终没有成功,而他将这视为上帝对自己的保护。可是,此刻对岸野人却找上门来了,他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他开始更加重视粮食储备,而不仅仅是够吃就行;在房舍方面,他开始做更巧妙的伪装,并筑起防御工事;为了节省子弹,他更加依赖驯养山羊而不是打猎,而且将山羊分散饲养,以避免被野人一锅端掉;此外,他还加强了对海岸线的巡视,努力搜集敌情。

在一次巡海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了一群野人,而那群人正准备杀害和吃掉其中的两个。有一个野人跑了出来,这时鲁滨逊利用武器的优势,解救了这个人并杀死了前来追杀的两个野人。被解救的野人对鲁滨逊感激涕零,并愿意跟他一起生活。鲁滨逊收留了这个野人,取名“星期五”,让他帮自己工作,并在闲暇时教他英语、枪法、《圣经》和欧洲的故事。星期五很聪明,他的英语越来越纯熟,枪法甚至比鲁滨逊还好,更重要的是——星期五对鲁滨逊非常忠诚。

▲图注:鲁滨逊和他的仆人兼战士“星期五”

后来,他和星期五在巡海的过程中,又发起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与21个试图吃人的野人对战,打死了17人,解救了被俘虏的一名野人和一名白人。那名被解救的野人恰巧是星期五的父亲,而那名白人是一个西班牙人。就这样,鲁滨逊拥有了一个四人团队,他训练两名新成员打枪,以应对那些已逃跑的野人可能带来的大规模报复(虽然这种报复始终没有到来)。

通过两名新成员,鲁滨逊了解到对面岛上还有14个西班牙人,他们是因一艘商船遭遇风暴后漂流到对岸岛上的。那些西班牙人有枪支,却没有子弹和火药,也没有工具和粮食,因此只能寄人篱下,毫无获救的办法。鲁滨逊想,若是能够把对岸的西班牙人接过来,一起建造一艘大船,大家就肯定能够离开这里。

生出这个主意后鲁滨逊兴奋不已,但也有担心:他只有自己和星期五,而对方有15个人,万一这些人不听他的,还抢了他,岂不是引狼入室?他开始权衡利弊,但最终决定冒险试一下,毕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他知道,行动成功的关键在于物资的准备,尤其是食物,不然来那么多人,还要远航,肯定会为食物而打起来。他告诉三名成员,以一年半为期积累物资,之后去对岸。他制定了严格的预算,并为每位成员分配了工作:把粮食全部作为种子种下去,此外还促进羊群的繁殖,在岛上搜集葡萄并做成葡萄干。为了保证两名新成员的忠诚,他要求他们手按《圣经》向自己宣誓效忠。一年半后,他指示这两个人带着一支短枪、八份弹药、许多面包和葡萄干出发了。

命运已经展现出了转机,虽然前途尚不能完全预料。可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艘载有许多白人的小船出现在了小岛上!

这个消息是星期五告诉鲁滨逊的,当时他正在睡觉。你看,培养个助手多么重要,不然就错过了这次机会。星期五带鲁滨逊来到岸边侦查,他们发现岸边有11个英国人,其中有3个被绑着,他们之间似乎有重大矛盾。他们是搭乘一艘小船来到岸上的,而不远处还有一艘大船。

显然,这不是他们期待的西班牙人。由于对方来意不明,所以鲁滨逊不敢贸然行动,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毕竟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鲁滨逊为自己设定了两个目标:最低目标——夺取小船的控制权;最高目标——夺取大船的控制权。只要有了小船,他就可以和即将到来的西班牙人共同远航;而若能夺取大船,一切就一劳永逸,也会更加安全了。

不过,他们只有两个人,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利用这些人的矛盾,于是鲁滨逊决定营救那三个被绑架者。

行动很顺利,通过交谈他了解到,这是一艘英国商船,中途有几个船员带领大伙造反,被绑架的三人分别是船长、大副和一名旅客。鲁滨逊向那三人提议结盟,由他做最高指挥官,统一分配武器并指挥行动。行动若成功,对方就答应免费带他和星期五去英国。那三个人同意了结盟方案,于是他们开始行动了。

他们先是奇袭了看守岸边小船的人,然后击毙了两个造反的头头和几个死忠,制伏了其他人。他们还将小船上的所有物资都转移到自己的房舍里,并给小船凿了一个洞,以免大船上来找同伴的人发现情形不对会将小船拐走。之后,鲁滨逊又组织团队利用计谋和对地形的熟悉,战胜了前来找同伴的十几个有武装的敌人,同样杀死了抵抗派,将其余人分类处置——有的关起来,有的当看守,有的引为自己人,用以反攻大船。

此时,鲁滨逊已经有了两艘小船和一些新的物资,接下来,他自己和星期五以及几个可靠的人看守岛上的囚犯,而派船长带着一些亲信,驾着一艘小船反攻大船。这样,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他都能留有退路。船长成功夺下了大船,然后回到岛上接他和星期五。多年来魂牵梦绕的时刻终于来了,鲁滨逊走出了世外孤岛,而他为此奋斗了28年2个月零19天!

这次行动的成功有赖于鲁滨逊的高超指挥和对新团队的绝对掌控,而这是他之前保持语言能力、战斗能力以及通过阅读《圣经》培养出的智慧、乐观精神和领袖气质的一场大秀。

离开小岛前,他跟囚犯们沟通,劝说他们留下来,因为若回到英国或英国殖民地,他们都会被绞死。那些人没有别的出路,最后只好接受。鲁滨逊把自己在岛上的物资和武器几乎都留给了那些人,还跟船长要了两桶火药、一袋豆子和一些菜种。他耐心地给这些继承者上课,向他们介绍岛上情形和自己多年来的生存技巧,包括如何种庄稼、养牲畜、做面包和晒葡萄干。此外,他还告诉这些人:过几天对面岛上会过来16个人,嘱咐大家要平等互助。

▲图注:鲁滨逊培训留下来的俘虏

1687年,鲁滨逊回到了阔别35年之久的家乡,但父母已不在人世,也没有留给他遗产。而他从小岛上带回来的钱币眼看就要花光了,这时,那位被他搭救的船长送来了一些酬谢。他拿着这些钱去了巴西当时的宗主国葡萄牙,在那里了解了他种植园的现况。种植园发展得很好,他当年的合伙人已经是大富豪了,对他也很讲信义。根据当地法律,鲁滨逊可以获得近三十年来种植园经营的大部分利润,那已经是一笔巨款了。最后他将种植园全部变现,成了一个大富翁,回到英国并娶妻生子。

不过,他始终不能忘怀那座让他遇险又让他重生的小岛,脱险7年后他又多次回到那里,并为那里带去了日用品、衣服、工具、牲口(牛羊猪)以及人口(木匠、铁匠和女人)。他把全岛领土进行了划分,并订立了规矩,成为这座小岛的股东和董事长。

▲图注:英国作家笛福名著《鲁滨逊漂流记》

这个故事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去年,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拍了一部向其致敬的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一名宇航员因一次意外事故而被遗落在火星上,他像鲁滨逊一样设定自救计划,并最终重返地球。影片结尾,那名宇航员对着众人说:

“那里是太空,它是不会配合你的,在某个时刻,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糟。这时候,你可以绝望地说:‘这就是结局吧,我就要死了’;或者,你可以整合身边的资源,设计一套自救方案,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当解决的问题足够多时,你就可以回家了。”

当下,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都很不好,一些经济指标的下滑也都是真实的,就连新封“国民财神”马云近来都说,“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而且会持久的不好。”而中央政府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没有讳言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但我们可以选择看待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将决定我们能否走出当前困境。

西方有句俗语: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鲁滨逊的故事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他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把获救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而是始终为各种情况做准备,依靠对身边资源的经营和对真实人性的把控走出人生绝境。

要自救不等死,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向我们传达的精神,一种创业者精神。■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严禁私自转载。如需转载或有任何建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长按可复制)获取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