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2020年12月28日,长达42公里的苏州河滨水岸线基本贯通,这条连接黄浦、虹口、静安、普陀、嘉定的上海母亲河,正以新姿态亮相。
除了岸线空间被打通,两岸沿河建筑、绿化景观、跨河桥梁、防汛墙、码头设施均得到重新设计,以崭新面貌示人。
全线贯通后,界面新闻记者沿河逐一打卡扮靓后的苏州河岸线,整理出一份最新游览攻略,供市民游客参考。
一、“苏河之门”
位置:位于黄浦区段,全长2.1公里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拍照取景圣地
南苏州路、四川北路路口,一座加油站是苏州河黄浦段段必去之处。

这座加油站于1948年10月10日开幕营业,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便被命名为“第一加油站”,72年来临苏州河而居,如今焕然一新。

改造后的第一加油站呈折扇造型,整体设计语言是现代主义风格。一楼悬挂式加油机让人耳目一新。通过镌刻着历史的文化长廊拾级而上,进入的是河景开阔的咖啡厅。

据同济大学原作工作室建筑师王旭男介绍,第一加油站运用了“苏河折”的建筑设计理念,通过折板的结构设计,形成带有结构跨度的两个大棚子,前棚是加油站,悬挂式加油机可以同时给四辆车加油,提升了加油效率;后棚则是复合了精品超市、二楼咖啡厅、文化展厅、观景平台等功能的服务站,成为游客可以停留观景、获取知识的一大景点。
极简、工业风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座加油站上,而是这段岸线的整体设计语言。
王旭男透露,在未改造前,该段的河景被高耸的防汛墙遮挡,“近水不亲水”是这一段的特点,经过改造,在兼顾防汛功能的同时,抬升了观景台的高度,同时在绿植方面也做了文章,以现代主义的风格,搭建了多处亲水亭台。
记者体验下来,黄浦段的景色,开阔且通透,现代主义的装置,适合拍照打卡。王旭男同时透露,黄浦段的绿植中,种植了有樱花,因此3、4月份,将是这一段区域最美的时刻。
二、世纪同框
位置:位于虹口段,全场满1公路
关键词:姹紫嫣红、历史与现代同框、城市阳台

与黄浦段隔河相望,虹口段全场不足1公里。但与对岸的素色、极简相比,虹口段段风景在冬日,依旧姹紫嫣红,分外热闹。
虹口北苏州路滨河岸线全长约900米。它毗邻北苏州河,西接静安,北应四川北路商圈,南接老外滩,东至北外滩区域,处于“一江一河”这条“城市项链”的交汇处,坐拥陆家嘴天际线及外滩沿岸旖旎风光,堪称“最美上海滩河畔会客厅”。
这一段中的亮点,是整修一新的“世纪同框”观景平台。
站在上面,游客不仅能看到最具代表性的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等百年开埠的老上海景观与改革开放40余年浦东陆家嘴的新上海景观交相辉映,堪称“一江一河”最佳观景点。
这就是历史与现代的“世纪同框”。
虹口区透露,随着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大幕的拉开,根据“一心两片、新旧融合”的规划总体定位,虹口北苏州路将以“立足海派文化、融合外滩风貌、打造城市门户”为目标,计划对沿线所覆区域进行商业与文化内容的整体提升与改造,积极推动与全球商贸领域的优秀企业、知名品牌、专业机构共谋合作,对标国内外知名商业街区,在以文促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上做足文章,以风貌打造为主要牵引力,整体定位以“新创艺、旧情怀、慢生活、潮体验”着眼门户打造,南迎北渐、西汇东融,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提升与商业空间的延展。
三、多维感知苏州河美景
位置:北苏州路470号
关键词:多感感知苏州河、慢生活、海派情怀
苏州河静安段北岸,西起远景路、东至河南北路;南岸西起安远路、东至成都北路。
这段6.3公里的滨水空间沿线有上海总商会、四行仓库、福新面粉厂等旧址,历史底蕴丰厚。
负责苏州河静安段公共空间贯通提升工程的上海市政总院表示,这段设计充分挖掘此段苏州河文化内涵,提出“城市文化取样”的理念,以建筑历史、文学作品、苏州河往事为核心内容,进行“文化取样”,运用到苏州河沿线景观提升中,打造了置身苏州河边,看的不仅仅是苏州河,而是“阅读静安”的舒展画卷。
在静安段河畔空间大大小小的桌椅上,都附有二维码。扫码之后,市民耳畔可响起时传忠、曹雷、刘家祯等艺术大家、潘涛、吴斐儿、尹红、李元、赵覃等播音大咖以及“夏青杯”获奖残障人士团队朗读苏州河诗词赋声,这些诗词作品来自全国各地对苏州河贯通静安段的城市畅想。

在总商会区段,防汛墙部分顶面被刻上了建筑故事的铭牌,并配有盲文,让视障人士能通过触摸感受苏州河的文脉。

此外,在亲水台上,设计团队还搭建了投影装置,在夜间,波浪、河水等形式各异的影像将投影到地面。
在“摩登花街”上,花坛的设计中融合了华侨城建筑立面的色彩元素,花池用玫瑰金色挡板勾勒、铺装用复古马赛克点缀,增添了韵味,也与周边环境浑然天成。
在花街上的咖啡店小憩一会儿,体验魔都“慢生活”,是这段空间的不二选择。
四、沿河满步,读中国近现代商业史
位置:普陀段
关键词:以史为脉、以民生福祉为本、宜乐宜游的慢行空间
苏州河普陀段,撑起了此次全线基本贯通“半壁江山”。
约21公里岸线改造围绕长寿路、曹家渡、长风生态商务区、长征镇4个主题区段,实现了沿河居民小区、文创产业园区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融合共生。特别是把岸线贯通与居民小区品质提升、临河地块功能转型结合,重塑了生活亲水岸线,也打造出活力空间示范区。
河滨香景园是苏州河(普陀段)北岸西段的一处小区。小区边的一段岸线位于云岭西路与上海烟草储运仓库之间,长340米。2004年小区刚建成时,所谓“河滨”二字,仅仅是一条圈在小区内、宽不足两米、长不过300米的“沿河瓷砖道”。
此次苏州河北岸贯通及防汛墙改建中,该小区滨河绿带打通了原有两侧围墙,释放了闲置的绿地,惠及周边更多小区。建设公共绿地时,以“海洋”为主题构建了一系列景观设施,提升改造了沿河步道及栏杆。融入雨水自然积存等措施,实现生态循环利用。

苏州河在普陀的十八湾,见证了上海历史上11个“第一”,包括远东第一啤酒厂——上海啤酒厂、第一家机器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近代第一所昆曲学校——南伶传习所、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地——上海印钞厂、解放后的第一座跨河桥梁——长寿路桥、解放后的第一座重建的清真寺——沪西清真寺、上海第一个活水公园——梦清园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苏州河从工业生产岸线逐渐转变成为生活休闲岸线,成为城市最宝贵的公共资源。
如今,矗立在苏州河畔的这些建筑,有的已经在历史中华丽转身,有的则屹立不倒。
沿河看建筑,阅读城市,是市民追忆往昔的好去处。
五、桥
位置:苏州河全线
关键词:一桥一策,一桥一风景
苏州河上共有33座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桥梁。他们不仅承担了苏州河两岸人民的通勤功能,还是百年上海滩历史的见证者。

这些桥梁中,不仅有笑看万国建筑、睥睨风云的城市地标—外白渡桥,也有白天看桥身,通体洁白。

到了晚上,彩灯亮起,桥身变成跨越苏河两岸的一只色彩变幻的明眸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河之眼长平路桥,还有相距不过95米、宛如一对姐妹四川路桥和乍浦路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