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王志云女士的演讲内容:
联劝公益基金会是上海第一家民间发起成立的资助型公募基金会,这里出现了两个比较生疏的词语:资助和公募。所谓资助,就是我们整合配置社会资源,去支持那些努力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试图用有效的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或者回应需求的公益组织;而公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社会公众传递公益的价值和声音,吸引和募集社会资源。
自2009年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我们的使命是“联合劝募,支持民间公益”;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愿景目标修订为“让更多人,更快乐、更自主地参与公益,成为美好社会+1的力量”。
当我们提到公益的时候,一般会想到“公共利益”,既然是公共利益,就事关我们每一个人;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公益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隐形的社会契约”;从个人角度,我觉得公益其实也是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私人表达。
不论从哪个层面看,公益都和社会朝向更公平更善意的方向发展有关,而我们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个体,自然地,每一个人都可以和公益产生连接;也因此,我们不认为公益只和社会上的特定群体,例如富人和弱势人群有关,而是普通公众的普遍参与更有价值。
在给各位诠释这个页面上的两张图的意义之前,我想先分享几个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挺有意思的客观数据:CAF连续多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世界捐助指数”排行,这个指标的构成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内容:过去一个月有没有帮助过陌生人?过去一个月有没有给慈善组织捐赠过?过去一个月有没有做过志愿者?
在当年的130-140余个被评价的国家中,中国的排名和咱们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等等的世界排名严重背离。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咱们国内,2008年大家知道因为汶川地震,出现了“公益元年”的说法,的确,当年我们国家的全社会捐赠总额第一次突破1000亿元。从08年到现在,12年过去了,这个数据一直没有实质变化,我们的全社会捐赠总额基本上就是在1000亿元上下徘徊。而在多年变化不大的全社会捐赠总额的占比中,来自公众的部分最多的时候也没有到30%。由此可知,在咱们国家,公众参与公益还远远没有形成蔚然成风的现象。
说到这,我们来看看这两张图,第一张是我们在过去10年中的筹款收入变化曲线,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个曲线是一直向上攀升的,从09年注册之初的40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接近1.5亿,增长了差不多37倍。虽然我们的资产总量还只是中等规模的基金会,不过筹款收入的增长变化比行业的整体增长态势要更突出;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看重的,更重要的是,支持这种增长变化趋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社会公众,连续6年我们筹款收入的构成中,普通公众的捐赠会占据至少一半以上。这一点,是令我们很骄傲的地方,说明在中国,在上海,公众参与公益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公益中,进而愿意用捐赠的方式表达对公益的支持呢?接下来,请大家看这个页面,在这其中,我罗列了一些不同的参与方式,应该说每一种参与方式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逻辑变化关系,也不存在优劣之分,但确实对参与者来说,不同的参与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也代表着参与者不同深度的投入,还是可以简单区分一下入门、进阶和高阶的参与方式。
最简单的就是随手公益,例如我们在淘宝上“买买买”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开了公益宝贝店铺的商家去消费;在蚂蚁森林种一棵树也是随手公益的体现。它的特点是:简单没有门槛!对于参与者而言,似乎没有额外地付出什么,但实际上,这种参与的背后可以直接让社会资源进入有需要的公益议题和项目。
参加公益活动也是比较简单的公益参与方式。说到公益活动,大家应该不陌生,不论在社区还是企业,大家都有机会多少接触和参与过一些公益活动;但在上海,能够让大家有记忆点和持续参与的公益活动,似乎还不是特别多;在这里,我可以提供几个渠道,例如公益上海,上海志愿者网,联劝公益的微信公号等,尤其是每年9月5号中华慈善日前后,“公益伙伴日”这样全市范围内的公益活动会比较多;还有类似我们上周六在公益新天地园区举办的“美好的一天”,欢迎大家多关注多参与。
成为专业志愿者。志愿者大家很熟悉,但如果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转变为志愿者行为,就可以获得长期持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对于公益组织而言,目前专业人才的储备和配置是不充分的,对于很多专业技能和经验的需求很旺盛;而对于大部分公众而言,也并不会选择公益组织从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愿意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能,包括法律、财务、人事、品牌、项目管理等等,给到公益组织,成为公益组织的专业顾问或者资深的专业志愿者,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公益参与方式。
在互联网上进行捐赠,互联网公益是目前我们国家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公益参与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咱们有9亿网民,在各种手机应用的日活用户数也动辄6亿、7亿。这些在网络上的公众,参与公益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捐赠,看到希望捐赠的项目,30秒就可以完成捐赠动作,应该是一种很轻量便捷的参与方式。
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们的互联网公益的参与率是比较低的,可能还是因为大部分网民在互联网上冲浪,并不是为了参与公益,而公益组织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连接能力,能够让公众可以很方便地和线上公益联系起来;但整体趋势确实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以及公益组织,努力在互联网上搭建容易让公众参与公益的渠道,提供丰富的公益参与体验,希望这种参与方式,能够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公众参与的流行选择。
成为月捐人。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开启了月捐的探索和尝试,也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到月捐人的行列中来。所谓月捐,就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和认同的公益议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和信任的公益组织,持续地源源不断地通过每个月固定捐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支持。事实上,月捐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大家知道上海是全国人均咖啡消费量最大的城市,对于我们而言,每个月捐赠出一杯星巴克咖啡的钱,其实是没有负担感的,所以大家也可以体验一下这样的公益参与方式。
建立捐赠人建议基金(DAF)和捐赠圈(Giving Circle),这是公益参与的高阶版本,是“我的捐赠我做主”和“策略捐赠”的最直接的表现。我们发现,一些公众,在参与公益或者思考公益一段时间之后,希望可以更自主更持续更策略地支持公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她们)可能不希望简单地看到一个公益项目就直接进行捐赠,而是希望让自己的捐赠选择的过程,变得更加理性和有思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可以获得更多专业的公益慈善咨询顾问的服务和支持。那么发起设立捐赠人建议基金,就特别地合适。
而捐赠圈,是大家在熟悉的社交生活或者兴趣团体中,增加一个公益属性,实际上是丰富了自己原来的兴趣团体(例如滑雪爱好者社群、登山俱乐部等)和社交圈层(例如校友会、妈妈群)的话题层次和集体行动的维度。
当然,这样的公益参与方式,之所以是高阶版本,因为参与者对于社会议题的把握能力和智慧捐赠的能力要更高,参与者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关注思考也更多。但与之相应地,参与公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会更加强烈。
前面介绍了很多公众参与公益的方式选择,回到核心需求,我们必须要回答,对于公众而言,参与公益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
接下来,我会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就此问题的观察和经验。
首先,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在更公平善意的世界,当我们参与公益的时候,事实上也是推动社会朝向我们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式前行的最有效的方式;换句话说,我们希望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就应该表达出什么样的关怀感和实际的参与。另外,国外大量的心理学、生命伦理学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发现,给予和利他这种行为,成为我们持续的行为范式的时候,我们会收获实实在在的身心两个方面的益处:可以让我们的免疫力更高、让我们的心脏更健康、让我们更能平衡压力,甚至经常给与的人,会更加长寿。
其次,也是最有趣的一点,参与公益,尤其是深度参与,会让我们个人发挥对他者(这里的他者包括公益项目的实际受助人、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员和公益机构等)很明显的影响力,这是在其他任何行业,除了个别顶尖高影响力的人士,普通人很难想象可以具有的影响力。
最后,我想分享我很尊重和敬仰的一位,在美国西雅图地区具有很高的社区影响力的女士,在她84岁那年对我说的一句话,公益,就是爱人类!这是我们参与公益之后,可以获得的最高的心理奖赏。
“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句话;而“百川归海,一波一漾皆能乘风破浪”,不管每一个公众参与公益的方式是什么,给予的力量是多少,只要我们心里有爱,就应该相信我们给予的这些,都可以变成巨大的善意,最终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变成美好社会+1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