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问策山东③ | 临沂:新经济圈时代下的“沂蒙使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问策山东③ | 临沂:新经济圈时代下的“沂蒙使命”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单烁

今天,一场以“圈”为关键词的蝶变,正在临沂这座红色革命老城中悄然进行。

随着“城市经济圈”竞争在国内国际环境中趋于白热化,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加速形成,以临沂为代表的山东城市,也在经年的实践中,成功探索到以“一群两心三圈”为核心的独具齐鲁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新思路;而临沂也因此有了2020年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对其提出的目标定位——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这或许也是临沂首次以一个“经济圈领军者”的角色,来审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要城市使命。

随着“十四五”的大幕徐徐拉开,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布局被再次强调,新的阶段里鲁南经济圈崛起势在必行;而以鲁南经济圈“排头兵”为目标的临沂,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释放着这座红色革命老城在新时代下格局下的澎湃活力。

鲁南经济圈的“排头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城市经济圈”为方式谋求发展,是当下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的共识。

这也让山东城市构建“圈”式区域发展格局成为必然。

2020年6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山东省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从这一刻起,临沂也正式迈上了以城市经济“圈”的形式,合作共谋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鲁南经济圈的“排头兵”,这是历史赋予临沂的全新时代使命;而在这一点上,临沂有着从历史沿革到地理区位乃至战略地位的天然优势——它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处于山东和江苏两大经济大省的交界之地,坐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等多重战略利好;

在此基础上,临沂还拥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等政策集成优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更是为临沂更好进入东盟市场打开了窗口;

2019年,临沂迎来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鲁南高铁日曲段的正式通车,让本就拥有“中国物流之都”称号的临沂正式步入高铁时代,拥有了更内通外达的优秀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

而这里八百里沂蒙孕育的红色精神,更成为临沂实现城市蜕变的内生力量,驱动着这座革命老城勇敢地在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带着成为鲁南经济圈“排头兵”这一清晰的目标,今天的临沂反求诸己,以精准的自我剖析,从产业、城镇化乃至文化振兴等多个方面做着不懈努力。

“全市上下要抢占先机、变中求机、化危为机,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突破。”

“蜕变”中的临沂

2020年11月11日,天猫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1日零时,兰山区在天猫发货量居全省第四位,消费排名居全省第二位。

这只是临沂蓬勃发展的直播行业的一个缩影。2019年,临沂市快手直播电商注册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仅兰山区就已建成顺和、惟业快手等13处电商直播产业基地,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电商直播基地。截至2020年9月底,兰山商城实现电商交易额约386.4亿元。

作为一座传统产业大市,临沂积极探索破局之路,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它所实现的这种进阶式的转变也让它为整个鲁南经济圈的崛起起到了表率作用。

此外,临沂还在探索着新兴产业上的更多可能。2020年8月24日下午,为期三天的首届山东(临沂)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

本次博览会是山东省首次开展的体育产业类大型展销活动,是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产业繁荣发展、刺激体育消费的一项具体的措施。同时,本届博览会还发挥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同步启动云端体博会,开启网上展厅、网红带货新模式,组织参展企业直播专访、线上带货,打造掌上精品博览会。

据大数据统计,开展3天,登记入场的专业采购商共有1.62万人,展会现场人流量达4万人次,意向及合同额近12亿元。

借由这些积极的探索创新,十三五期间,临沂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八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成功由2015年的9.1:42.7:48.2调整为2020年的9.2:37.3:53.5。

另外,“十三五”期间临沂省定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贫,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0亿斤以上,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高铁梦”变成现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沂蒙精神广为弘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临沂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预计二〇二〇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50亿元。而且事实上,前三季度临沂的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位于在山东省内城市前三名,尤其是税收收入增幅全省第一。

新经济圈时代的“沂蒙使命”

2020年是鲁南经济圈启动开局之年,而接下来的2021,临沂仍要充分发挥首任轮值推进市作用,研究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编制一体化发展规划,积极探索跨市域共建共享新模式新路径。

这是身为鲁南经济圈的“排头兵”,临沂所必须承担起的时代使命。

据中共临沂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临沂市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是:在区域发展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社会治理水平、民生建设等八个主要领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同时,临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加快“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在“六强、六富、六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大到强”就是紧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跃升、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跃升、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跃升、由传统产业大市向产业强市跃升、由商贸物流大市向商贸物流强市跃升、由交通大市向交通强市跃升,实现由大变强、以强促大、大强并举;“由美到富”就是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财政富、百姓富、村居富、企业富、城乡富、精神富,实现由美变富、以富促美、美富一体;“由新到精”就是聚焦全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城市建设更精致、生态环境更精美、政务服务更精细、社会治理更精准、能力本领更精湛、群众生活更精彩,实现由新变精、以精促新、新精并重。

这是全球经济圈大势对沂蒙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也是沂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更高的自我要求。

告别“十三五”,面向“十四五”,即将迈入“经济圈时代”的山东与临沂,或将从这一刻开始,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书写一段独具沂蒙特色的鲁南经济圈历史新篇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问策山东③ | 临沂:新经济圈时代下的“沂蒙使命”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单烁

今天,一场以“圈”为关键词的蝶变,正在临沂这座红色革命老城中悄然进行。

随着“城市经济圈”竞争在国内国际环境中趋于白热化,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加速形成,以临沂为代表的山东城市,也在经年的实践中,成功探索到以“一群两心三圈”为核心的独具齐鲁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新思路;而临沂也因此有了2020年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对其提出的目标定位——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这或许也是临沂首次以一个“经济圈领军者”的角色,来审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要城市使命。

随着“十四五”的大幕徐徐拉开,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布局被再次强调,新的阶段里鲁南经济圈崛起势在必行;而以鲁南经济圈“排头兵”为目标的临沂,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释放着这座红色革命老城在新时代下格局下的澎湃活力。

鲁南经济圈的“排头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城市经济圈”为方式谋求发展,是当下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的共识。

这也让山东城市构建“圈”式区域发展格局成为必然。

2020年6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山东省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从这一刻起,临沂也正式迈上了以城市经济“圈”的形式,合作共谋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鲁南经济圈的“排头兵”,这是历史赋予临沂的全新时代使命;而在这一点上,临沂有着从历史沿革到地理区位乃至战略地位的天然优势——它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处于山东和江苏两大经济大省的交界之地,坐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等多重战略利好;

在此基础上,临沂还拥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等政策集成优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更是为临沂更好进入东盟市场打开了窗口;

2019年,临沂迎来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鲁南高铁日曲段的正式通车,让本就拥有“中国物流之都”称号的临沂正式步入高铁时代,拥有了更内通外达的优秀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

而这里八百里沂蒙孕育的红色精神,更成为临沂实现城市蜕变的内生力量,驱动着这座革命老城勇敢地在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带着成为鲁南经济圈“排头兵”这一清晰的目标,今天的临沂反求诸己,以精准的自我剖析,从产业、城镇化乃至文化振兴等多个方面做着不懈努力。

“全市上下要抢占先机、变中求机、化危为机,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突破。”

“蜕变”中的临沂

2020年11月11日,天猫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1日零时,兰山区在天猫发货量居全省第四位,消费排名居全省第二位。

这只是临沂蓬勃发展的直播行业的一个缩影。2019年,临沂市快手直播电商注册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仅兰山区就已建成顺和、惟业快手等13处电商直播产业基地,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电商直播基地。截至2020年9月底,兰山商城实现电商交易额约386.4亿元。

作为一座传统产业大市,临沂积极探索破局之路,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它所实现的这种进阶式的转变也让它为整个鲁南经济圈的崛起起到了表率作用。

此外,临沂还在探索着新兴产业上的更多可能。2020年8月24日下午,为期三天的首届山东(临沂)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

本次博览会是山东省首次开展的体育产业类大型展销活动,是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产业繁荣发展、刺激体育消费的一项具体的措施。同时,本届博览会还发挥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同步启动云端体博会,开启网上展厅、网红带货新模式,组织参展企业直播专访、线上带货,打造掌上精品博览会。

据大数据统计,开展3天,登记入场的专业采购商共有1.62万人,展会现场人流量达4万人次,意向及合同额近12亿元。

借由这些积极的探索创新,十三五期间,临沂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八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成功由2015年的9.1:42.7:48.2调整为2020年的9.2:37.3:53.5。

另外,“十三五”期间临沂省定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贫,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0亿斤以上,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高铁梦”变成现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沂蒙精神广为弘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临沂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预计二〇二〇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50亿元。而且事实上,前三季度临沂的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位于在山东省内城市前三名,尤其是税收收入增幅全省第一。

新经济圈时代的“沂蒙使命”

2020年是鲁南经济圈启动开局之年,而接下来的2021,临沂仍要充分发挥首任轮值推进市作用,研究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编制一体化发展规划,积极探索跨市域共建共享新模式新路径。

这是身为鲁南经济圈的“排头兵”,临沂所必须承担起的时代使命。

据中共临沂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临沂市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是:在区域发展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社会治理水平、民生建设等八个主要领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同时,临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加快“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在“六强、六富、六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大到强”就是紧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跃升、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跃升、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跃升、由传统产业大市向产业强市跃升、由商贸物流大市向商贸物流强市跃升、由交通大市向交通强市跃升,实现由大变强、以强促大、大强并举;“由美到富”就是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财政富、百姓富、村居富、企业富、城乡富、精神富,实现由美变富、以富促美、美富一体;“由新到精”就是聚焦全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城市建设更精致、生态环境更精美、政务服务更精细、社会治理更精准、能力本领更精湛、群众生活更精彩,实现由新变精、以精促新、新精并重。

这是全球经济圈大势对沂蒙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也是沂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更高的自我要求。

告别“十三五”,面向“十四五”,即将迈入“经济圈时代”的山东与临沂,或将从这一刻开始,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书写一段独具沂蒙特色的鲁南经济圈历史新篇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