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中,音乐财经讨论了音乐领域股权众筹的可能性。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盘点了全球市场上与音乐众筹相关的五大平台。
Kickstarter:22%为音乐众筹项目,脑洞大开!
10万个项目发起后成功筹资的项目、22亿美元的总筹资额、1000万人支持过Kickstarter的项目,这是Kickstarter自上线以来实现的里程碑数据。
而在这10万个成功筹资的项目中,22%的项目与音乐相关,这也说明尽管已经有以服务粉丝为核心的音乐服务平台PledgeMusic等,Kickstarter也仍然非常受音乐人的欢迎。
查阅平台,目前有4.46万个音乐类众筹项目有待成功,正在筹资中。而根据平安证券的研报(截至2015年7月28日),Kickstarter平台上音乐类项目众筹得成功率为50.76%。
Kickstarter上很多音乐众筹项目可谓脑洞大开,创意十足。
2015年下半年,美国音乐家David Teie在kickstarter上发起了一个名为“猫音乐”的项目,只为打造猫欣赏并喜欢的音乐。截至2015年11月28日,该项目获得了超过1万名用户的支持,筹得超24万美元的资金,而该项目原本计划筹2万美元。
此外,2015年还有一个筹得60万美元的新专辑案例,嘻哈界传奇三人组De La Soul在阔别乐坛11年后决定再发专辑,通过颇具有创意的众筹方案及丰厚的回报,一举解决了专辑制作、宣传和销售的问题。2012年,Amanda Palmer发起的众筹项目获得了100多万美元的筹款,这是目前平台音乐类筹资额排名第一的案例。
当然,Kickstarter也有失败的案例,比如2015年音乐益智游戏《Cadence》就失败了,原因包括奖励层面的问题,视频内容以及让人困惑的信息等。
去年9月,Kickstarter创始人Strickler和Chen宣布将公司改制成 “公益企业”(PBC,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并在特拉华州进行注册。这种PBC指的是那些既追求利益也追求社会价值的公司,它要求企业像传统的公司一样经营,但有着更高标准的企业宗旨、可问责制和透明度。
2009年4月28日,Kickstarter正式上线,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众筹平台,在全世界各地掀起了“众筹风暴”,是商业众筹领域全球性的标杆平台。Kickstarter的众筹项目被划分为15类:艺术、漫画、工艺品、舞蹈、设计、时尚、视频、食品、游戏、新闻、音乐、摄影、出版、技术和戏剧。
在所有的筹集资金中,Kickstarter将会收取其中5%作为服务费用,另有3%-5%的第三方支付费用需要项目发起人承担。
Indiegogo:让个人能在初创公司中获取股权收益
这家成立于旧金山的众筹网站于2008年1月开始在线上运营,起初主要针对电影类的众筹项目,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包括电影、音乐、科技、艺术、戏剧、舞蹈在内的综合性众筹平台。
Indiegogo近日进行了一波裁员行动,不过影响范围并不大,现在全公司大约有120人。在本次裁员事件发生不久前,Indiegogo刚刚换帅,前CEO Slava Rubin将大旗交给了原来公司的COO Dave Mandelbrot。
Indiegogo平台音乐项目看起来挺多。但翻阅一圈,发现与Kickstarter相比,平台上音乐项目的数量要少得多,而且总体筹资额多在1000美元到数万美元之间,成功筹得1-3万美元的项目较多。最近蒸汽朋克乐队Abney Par发起的众筹项目,原本计划融资3000美元,结果却在12天的时间里完成484%,获得超1.45万美元的众筹资金。
在Indiegogo用关键词“Music”搜索已成功项目,出现在首屏超募151%的一个项目竟然于2013年2月完成,而一个筹资额在15.8万美元左右的音乐项目也是在2012年完成的。
随着智能硬件的崛起,它已替代电影和戏剧成为该平台众筹的主力军,明星项目也多为硬件产品,比如智能手环Misfit曾筹集近85万美元的资金。
去年12月,Indiegogo首次来京,并发布China Pilot Program计划,旨在帮助中国智能硬件产品克服进入美国市场的各种挑战。该试点项目在众筹领域中实属创举,首批将会挑选10-15个中国创业公司。
2014年,Indiegogo完成B轮融资4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大名鼎鼎的KPCB,这比2012年的A轮1500万美元的融资高出不少。2011年9月,Indiegogo获得15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
Indiegogo平台数据显示,全世界每月有1500万用户访问其官网,47%的项目众筹成功,项目来自全球223个国家。成功的项目Indiegogo会收取4%的平台手续费,失败的项目则会收取9%。
(Indiegogo官网“Equity”频道关于股权众筹的页面截图)
Indiegogo已经把下一个目标瞄准了“股权众筹”。
2015年,Indiegogo联合创始人兼CEO Slava Rubin在接受《赫芬顿邮报》访问时表示,放松现在的监管,让个人能在初创公司中获取股权收益,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进行投资,进入“股权众筹”领域。
Patreon: 直奔粉丝经济,小额赞助“艺术家”
2013年5月,一家名为Patreon的美国艺术类垂直众筹网站横空出世。
Patreon由音乐家Jack Conte及开发人员Sam Yam成立,致力于成为一家赞助“艺术家”的网站。它的出发点是为艺术家们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只要艺术家有作品上传就可以向人们“索要”赞助费用。艺术家可以自由设置金额,如3美元、10美元,最低只需1美元。Patreon众筹方式的含义就是:小额赞助“人”,汇沙成塔。
Patreon与其他众筹网站以“产品”为核心不同,它的核心是“人”,它旨在帮助艺术家和内容制作者们实现他们的梦想,艺术家们主要是音乐人、YouTube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作家、漫画家、摄影家等。
目前平台上已经有17,000名艺术家,一个又一个艺术家组成了一个一个的项目,艺术家们来自15个艺术门类,包括视频/电影、写作、音乐、绘画、摄影、游戏、科学、教育、舞蹈等。2015年,平台的艺术作品数量增长了80%。
目前,Patreon的盈利模式是收取5%的手续费,并且发起人承担4%的信用卡交易费,也就是说,发起者可以得到总筹资额的91%的资金。
2016年初,Patreon宣布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Thrive Capital领投,Allen and Company、Charles River Ventures和Index Ventures等跟投,此轮资金将用于雇佣更多的工程师,做团队人才建设和产品的进一步优化。
至此,Patreon的融资总额已达4710万美元。此前A轮融资Patreon获得1500万美元,2013年8月获得共计210万美元的天使融资。
2015年,该平台与另一比自己规模小很多的艺术家众筹平台Subbable合并,其实是收购,交易金额未知。
Plegemusic:更专注更高效,为音乐人预售及营销
Pledgemusic上线于2009年,是音乐领域最高效的众筹网站,比Kickstarter和Indiegogo这样的综合平台要更专注。
PledgeMusic认为他们只是一个直接面向乐迷的平台而并非是一个众筹网站。他们只专注于为音乐人筹集资金,不保留在该平台创建的音乐的任何所有权,不处理任何资金交易,直到项目达到筹资目标。
2013年6月,加拿大环球音乐(UMC)与PledgeMusic成为合作伙伴,新闻报道显示,作为一家直接面对粉丝的国际性音乐公司,PledgeMusic将为UMC的艺人提供自身的平台和营销资源, 帮助其推广音乐。
2014年,PledgeMusic与数字音乐分销商CD Baby及其姐妹公司、光盘制造商Disc Makers成立合作联盟,为独立音乐人提供唱片生产、包装和数字分销服务。
这一合作关系建立后,若音乐人或厂牌在PledgeMusic上发起项目的时候选择CD Baby或Disc Makers的相关服务,将会获得一定的优惠。
2014年8月,摇滚乐队二手玫瑰在美国纽约著名的Webster Hall等演出场馆举办巡回演唱会,并与PledeMusic合作发起众筹项目,歌迷们在PledgeMusic就可以预购到演唱会的门票。
PlegeMusic平台提供两种筹资模式——预售模式以及固定筹资模式。在固定筹资模式中,如果项目达不到计划额度则会全额退款给支持者。在预售模式中,支持者则被要求直接支付,很像传统的零售项目。
韩MyMusicTaste:玩转韩流,粉丝自己决定演唱会!
“停止许愿,开始行动!”这是韩国演唱会众筹平台MyMusicTaste的宣传口号之一。
今年1月,韩国粉丝票选演出平台MyMusicTaste获得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软银韩国领投,该轮还有三星风投、硅谷著名风投Formation 8、金门风投、Timewise投资、Partners投资、Bokwang风投和德通资本跟投。
本轮融资完成后MyMusicTaste想要更多的与欧美、日本、泰国的明星合作,向全球扩张,并且已经在中国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
MyMusicTaste于2013年在首尔成立,是一个满足用户的平台,粉丝可在线投票选出自己想看到的明星,然后该平台将联系明星协商演出事宜,是一个完全以粉丝为主导的粉丝经济产品。
从成立至今,MyMusicTaste已经在32个城市组织过了80场演唱会,官网显示平台正在为超过2.76万场演唱会进行“票选”。
目前该公司拥有50万用户,但其中90%的用户来自韩国之外的地区,韩国本土只有5万用户,足见韩流的影响力。
MyMusicTaste在整理网站投票数据时,不仅可以看到票选某一明星的粉丝数有多少,同时还可以获取粉丝为演唱会花费金额的数据,这些信息不仅降低了演唱会主办方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驱动演唱会的成功举行。
为了确认这些数据的可行性,MyMusicTaste的调查问卷非常直白简单,比如问用户愿意花多少钱购买门票。另外它还要求粉丝们需要有“社交使命”,有时候需要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明星的视频短频,以此来进一步判断该粉丝是否真的喜欢被投票的明星。
MyMusicTaste的收入来源是通过这个平台举办的演唱会门票佣金。在这个平台最初建立之时,演唱会观众规模为200-300人,不过现在该平台票选举办的演唱会观众规模已经上涨到1.5万人。
据创始人Jaeseok Lee透露的数据,他自己为建立这一平台投资了5万美元。2014年,该平台的营收为25万美元,2015年预期营收达150万美元,2016年他希望交易量能做到1000万美元,实现快速发展。
MyMusicTaste已经不再是小公司。前不久,其CEO Ethan Jaeseok Lee表示Live Nation是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
不过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并不是帮助那些明日之星,而是与已经有名气的艺人合作。另外公司的重心也是帮助演唱会组织者,而不像Live Nation那样既经营艺术家又主办音乐现场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