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洋人销售卖的好?! 沃尔沃销量内外有别深挖剖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洋人销售卖的好?! 沃尔沃销量内外有别深挖剖析

这个现象是沃尔沃独有的,与很多豪华品牌的增长往往源于在华销量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

2015年结束,沃尔沃的成绩单有两份数据。一份是全球的,很爽很可观——2015财年盈利66.2亿瑞典克朗,较2014年增加300%,市场销量也实现89年成立以来对50万辆大关的首次突破。一份是在华市场的,8.16万辆的成绩与去年持平,结束了之前两年的增长步伐。应该说这个现象是沃尔沃独有的,与很多豪华品牌的增长往往源于在华销量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对如此之怪现象,元芳,你怎么看?

沃尔沃这个“内外有别”,越是在高端车型上显得越是突出。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XC90。这款由沃尔沃十多年磨一剑的新车可不光是沃尔沃大型豪华SUV的首次更新,更是沃尔沃车型设计、技术应用全面更新的开始。

大家是否注意到,从沃尔沃XC90开始,沃尔沃从设计思路上与以往车型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只包括雷神之锤车灯,也不光是那个竖着的9寸大屏。因此我们反复强调,XC90对于沃尔沃至关重要,它的受欢迎与否,直接影响到沃尔沃下一步的命运。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步沃尔沃新推出的车型,都会照着这个路子走。新的S90如此,接下来的其他新车也不会例外。

就是这样一款新车,它在中国内外市场的境遇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都不过分。在外,2015年它获得了8.8万份订单。在华,它的月销量却一直在200台以下徘徊。

关于品牌对于产品销量的影响我们讨论过很多次。包括对于奇瑞捷豹路虎的车型卖不好,根源在不在奇瑞,这些都探讨过。在此之前我们的观点,是国产极光滞销并不完全因为奇瑞,而更多是因为这种特殊产品的特殊定位造成的。然而在沃尔沃这儿,情况就不一样了——它的内外有别,真有很大程度上是“吉利闹的”。

例如前面所说的XC90。很多人认为这款车在国内的境遇,完全是失败定价造成的。其实,每一款车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策略。新XC90这款车,就是按照略低于BBA同级车的定位推出的,而并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应该与大切、雷克萨斯RX之流对标。参考一下欧洲、北美市场新XC90的价格,大体也是相当于同等配备奥迪Q7的9折左右。看看新XC90在国内的价格,并没有高过这个范畴。

既如此,为何XC90国内外境遇差别如此之大呢?品牌。本来在中国,沃尔沃就是一个不高不低、不尴不尬的“二线豪华品牌”。原来基于安全和北欧风格,还有一些觉得BBA俗气的买家会考虑沃尔沃。自打被吉利收购以后,很多并不坚定的买家会自然而然地易帜。这其中,又以不差钱的高端买家尤为突出。

那为何吉利收购在国外没那么大影响呢?不是说外国人就比咱懂车,主要是相比国内,国外了解吉利的人很少,自然也就对“吉利收购”的敏感度要低得多。类似的例子国内也有——当初塔塔收购捷豹路虎的时候,见过哪个国内土豪因此而不买揽胜吗?

有些东西,是可以伴随时间而渐渐被冲淡的。就如同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事儿,人们的敏感度就在下降。2010年刚收购那会儿彻底不考虑沃尔沃的人,在六年后的今天如果发现沃尔沃的产品对自己的胃口,完全有可能在态度上有所转变。那么从2010年到现在这五六年时间,就可以视作沃尔沃在华品牌建设的蛰伏期——不指望有多少上升,不下降就OK了。

这个状况,其实正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年是沃尔沃品牌在华重塑的关键时机。好在从产品的角度看是很配合的——从新XC90的设计、技术应用和海外反馈来看,这种新的家族元素相比过去有了质的改变,并且明显更受欢迎。虽然XC90在国内的境遇可能无法改变,但基于这种设计之下推出的主流新品,如下一代S60、下一代XC60,以及可能出现的新一代S40、V40等等,都会理所当然地比现款产品更有竞争力。

好的产品是沃尔沃欧洲团队努力的结果,但并不代表有了它,就一定能够实现沃尔沃品牌的在华重塑。这个品牌在中国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包装和宣传都是极为关键的,好的代言人更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Anyway,一方面沃尔沃在全球的确是开始走出低谷、甚至渐入佳境;另一方面沃尔沃在华却面临着决定成败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轮产品顺周期的支撑之下,沃尔沃还不能在华完成它品牌重塑的任务,那目前沃尔沃的“好转”恐怕只能是昙花一现。相反,如果沃尔沃能够借助这个时机完成品牌重塑,避开与BBA正面交锋的锋芒,确定好属于自己的细分人群,让沃尔沃不再受吉利的影响,那么沃尔沃的春天可能就真的到来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有可能因此成为汽车史上最成功收购案例而被载入史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沃尔沃

5k
  • 汽车早报|大众汽车与优步合作,将在美国部署自动驾驶货车;受关税影响,现代汽车考虑转移汽车生产地
  • 沃尔沃汽车任命弗雷德里克·汉森为首席财务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洋人销售卖的好?! 沃尔沃销量内外有别深挖剖析

这个现象是沃尔沃独有的,与很多豪华品牌的增长往往源于在华销量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

2015年结束,沃尔沃的成绩单有两份数据。一份是全球的,很爽很可观——2015财年盈利66.2亿瑞典克朗,较2014年增加300%,市场销量也实现89年成立以来对50万辆大关的首次突破。一份是在华市场的,8.16万辆的成绩与去年持平,结束了之前两年的增长步伐。应该说这个现象是沃尔沃独有的,与很多豪华品牌的增长往往源于在华销量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对如此之怪现象,元芳,你怎么看?

沃尔沃这个“内外有别”,越是在高端车型上显得越是突出。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XC90。这款由沃尔沃十多年磨一剑的新车可不光是沃尔沃大型豪华SUV的首次更新,更是沃尔沃车型设计、技术应用全面更新的开始。

大家是否注意到,从沃尔沃XC90开始,沃尔沃从设计思路上与以往车型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只包括雷神之锤车灯,也不光是那个竖着的9寸大屏。因此我们反复强调,XC90对于沃尔沃至关重要,它的受欢迎与否,直接影响到沃尔沃下一步的命运。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步沃尔沃新推出的车型,都会照着这个路子走。新的S90如此,接下来的其他新车也不会例外。

就是这样一款新车,它在中国内外市场的境遇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都不过分。在外,2015年它获得了8.8万份订单。在华,它的月销量却一直在200台以下徘徊。

关于品牌对于产品销量的影响我们讨论过很多次。包括对于奇瑞捷豹路虎的车型卖不好,根源在不在奇瑞,这些都探讨过。在此之前我们的观点,是国产极光滞销并不完全因为奇瑞,而更多是因为这种特殊产品的特殊定位造成的。然而在沃尔沃这儿,情况就不一样了——它的内外有别,真有很大程度上是“吉利闹的”。

例如前面所说的XC90。很多人认为这款车在国内的境遇,完全是失败定价造成的。其实,每一款车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策略。新XC90这款车,就是按照略低于BBA同级车的定位推出的,而并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应该与大切、雷克萨斯RX之流对标。参考一下欧洲、北美市场新XC90的价格,大体也是相当于同等配备奥迪Q7的9折左右。看看新XC90在国内的价格,并没有高过这个范畴。

既如此,为何XC90国内外境遇差别如此之大呢?品牌。本来在中国,沃尔沃就是一个不高不低、不尴不尬的“二线豪华品牌”。原来基于安全和北欧风格,还有一些觉得BBA俗气的买家会考虑沃尔沃。自打被吉利收购以后,很多并不坚定的买家会自然而然地易帜。这其中,又以不差钱的高端买家尤为突出。

那为何吉利收购在国外没那么大影响呢?不是说外国人就比咱懂车,主要是相比国内,国外了解吉利的人很少,自然也就对“吉利收购”的敏感度要低得多。类似的例子国内也有——当初塔塔收购捷豹路虎的时候,见过哪个国内土豪因此而不买揽胜吗?

有些东西,是可以伴随时间而渐渐被冲淡的。就如同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事儿,人们的敏感度就在下降。2010年刚收购那会儿彻底不考虑沃尔沃的人,在六年后的今天如果发现沃尔沃的产品对自己的胃口,完全有可能在态度上有所转变。那么从2010年到现在这五六年时间,就可以视作沃尔沃在华品牌建设的蛰伏期——不指望有多少上升,不下降就OK了。

这个状况,其实正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年是沃尔沃品牌在华重塑的关键时机。好在从产品的角度看是很配合的——从新XC90的设计、技术应用和海外反馈来看,这种新的家族元素相比过去有了质的改变,并且明显更受欢迎。虽然XC90在国内的境遇可能无法改变,但基于这种设计之下推出的主流新品,如下一代S60、下一代XC60,以及可能出现的新一代S40、V40等等,都会理所当然地比现款产品更有竞争力。

好的产品是沃尔沃欧洲团队努力的结果,但并不代表有了它,就一定能够实现沃尔沃品牌的在华重塑。这个品牌在中国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包装和宣传都是极为关键的,好的代言人更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Anyway,一方面沃尔沃在全球的确是开始走出低谷、甚至渐入佳境;另一方面沃尔沃在华却面临着决定成败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轮产品顺周期的支撑之下,沃尔沃还不能在华完成它品牌重塑的任务,那目前沃尔沃的“好转”恐怕只能是昙花一现。相反,如果沃尔沃能够借助这个时机完成品牌重塑,避开与BBA正面交锋的锋芒,确定好属于自己的细分人群,让沃尔沃不再受吉利的影响,那么沃尔沃的春天可能就真的到来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有可能因此成为汽车史上最成功收购案例而被载入史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