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清皓
编辑:谭秀平
设计:张 越
据了解,由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电影,从年初上映至今,票房已过30亿元。高票房背后,一场关于资本市场的运作大片在演绎。
各方纷纷出手玩新招
MC创投学院通过挖掘公开资料发现,《美人鱼》电影在信托方面开拓了新的玩法:
资方联合保底,信托风控,发行方 “豪赌”《美人鱼》。
经各方综合考量院线和影院的票房能力、上映档期、排片率、上座率、主创影响力、粉丝群体、题材属性等多个因素,认为《美人鱼》电影最低票房为26.5亿元。纵观整个电影界,《美人鱼》可谓是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如此高票房的一部电影,各方自然不会错过投资。
因此在《美人鱼》上映之前,通过五矿信托影视投资基金,和和影业、光线传媒和龙腾艺都(北京)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为《美人鱼》承担保底发行,保底金额在16亿~18亿元。
据悉,上海和和影业既是影片联合出品方,也是影片的主保底方,保底金额通过其发起成立的一个基金来运作,而其负责全部保底资金的筹划支付,其他保底公司都是这支基金的认购方。
而五矿信托影视投资基金运作项目的平台公司正是和和影业,信托资金通过股权和债权的形式投入到和和影业中,信托计划将持有投资平台公司约90%的股权,再由和和影业投入具体影视项目。
通过信托对平台公司的掌控,在项目运作中的投资方的话语权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制作方保证收益,稳赚不赔
据MC创投学院了解,《美人鱼》电影资本大戏上演前,制片方制定了一个数额。该数额为18亿元。假设《美人鱼》电影的内地最终票房低于18亿元,保底方必须按18亿元跟制作方结算,但如果超过18亿元,保底方就会获得更具优势的分成收入。
其实,周星驰主导的这部戏在上映前已是稳赚不赔。从外部渠道得知,这部影片制作成本为4亿元,而星爷当时就已锁定收入7亿元。
股市联动,资本溢价
上市公司参投电影,除了能拿到投资回报外,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助于促进股价的上涨。
在MC创投学院看来,即使《美人鱼》票房超过30亿元,最后光线能赚到的利润也就2亿元左右。而其股市波动很大。
所以《美人鱼》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后,在2月16日,光线传媒一度上涨近8%,最后收盘涨幅5.85%,仅一日就上涨了近20亿元市值,相当于《美人鱼》电影票房的10倍!此外,2月17日在新三板上市的龙腾影视单日交易均价上涨39.53%。所以从《美人鱼》电影最后盈利来看,最大的赢家并非星爷,而是享受到资本市场带来的超级红利的各方资本。
《港囧》背后资本和影视市场的左右互博
资本大戏,不仅在《美人鱼》电影背后上演,也在《港囧》电影背后上演。经了解,《港囧》电影票房为16.13亿元,而徐峥仅仅凭借一部《港囧》身价已暴增超20亿元(1.5亿元+0.1亿元+超18亿港元)!
该影片上映前,21控股(现已更名为“欢喜传媒”)宣布与北京真乐道签订协议,21控股将以1.5亿元的价格向北京真乐道购买即将上映的《港囧》电影47.5%的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而光线传媒的投资比例与北京真乐道一样,也是47.5%。北京真乐道在获取《港囧》电影的收益时,并没有投入现金,而是徐峥通过知识产权及个人服务(剧本写作、导演及演出工作)获得的。
通过把票房占比卖给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借壳),同时持有21控股19%的股份,徐峥在《港囧》电影上映前就拿到1.5亿元的纯利润。而这只是变卖票房净收益部分。《港囧》电影版权属于真乐道,可见网络版权等收入仍归徐峥。该收入保守预估5000万元,目前已有2亿元入账!
最值得称道的是,截止2015年9月25日,21控股收盘价为4.12港元,徐峥以0.4港元配股成功,已坐收930%涨幅!其个人拥有21控股18亿港元市值!
仅凭《港囧》一部影片,通过资本界和影视界相互借力、控股公司左右互搏,对比《泰囧》电影只拿的导演费和光线老板王长田给的10%利润分成赏赐,此次徐峥完胜,成为资本大赢家!
MC创投梦工场结论
两部影片均为业内资本运作成功经典案例,资本运作共同点如下:
1、投资方和制作方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
2、制作方提前保底覆盖成本 ;
3、制作方保底后依然获得票房收益 ;
4、资本方借力电影助推上市公司股票 。
原创声明:本文由创投梦工场原创,转载请注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