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孵化器,是指在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给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创业资源、管理等多种便利的场所。孵化器可以解决企业创立初期面临的多种难题,让企业能专注业务发展,逐渐成长。硅谷创业之父PaulGraham创办的初创企业孵化器YCombinator,孵化出的企业总价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价值超过4500万美元。其中,Dropbox、Airbnb等知名企业便出自YC。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孵化器产业已经有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截至目前,中国的孵化器规模已经是数千家的规模。尤其是在2013年“众筹”进入中国后,孵化器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的浪潮,孵化器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以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例,这里集聚了3W咖啡、天使汇、氪空间等数十家孵化器,日均孵化企业达到1.6家!从数量上看,整个孵化器产业可称得上如日中天。
然而,近日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国内多地孵化器出现“倒闭潮”趋势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那么,风头正盛的孵化器产业真的要垮了吗?当这个产业发展面临危机的时候,对创业者和股权众筹产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根据一两家企业倒闭就断言整个产业即将崩溃的做法显然不妥当。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孵化器产业或许正遭遇瓶颈,发展热度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短时间内大规模出现的“倒闭潮”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在“双创”的政策性指引下,孵化器的明显作用除了体现在对初创企业的扶持之外,还具备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小范围产业发展的功能。因此,各地方政府也对孵化器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和方针。
不过,受到“资本寒冬”的负面影响,孵化器基地数量减少也属于正常的市场发展现象。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孵化器产业的现状与P2P、众筹行业一样进入了“洗牌期”。要知道YC之所以能够孵化出Airbnb这样的独角兽,是因为YC孵化器本身能够真正提供创业公司所需的资源。从大的层面来说,YC是因为改变了以往硅谷中创业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不对等关系才大获成功的。
创业者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数孵化器都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孵化器产业基地、产业园所能提供的内容都是廉价场地、工商代理、项目路演、融资辅导等类似的内容。说实话,除了免费的场地,其它的用处基本上都不大。在笔者所接触过的企业孵化器当中,能把企业最为看重的资金、创业资源对接等关键因素摆上台面的屈指可数。
我们将目光再放到众筹行业上。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众筹行业尤其是股权众筹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寒冬”的影响。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有超过80家众筹平台停止运营、转型或者整改。而进入2016年以来,众筹行业的融资情况也并不乐观。因此,作为众筹项目主要载体的企业孵化器免不了受到拖累,毕竟企业入驻是孵化器的生命线。可以说,在“资本寒冬”阴影笼罩下的创业者出于对成本和资源对接等方面的考虑,在选择入驻的孵化器时比以往更加慎重,同时也加速了孵化器产业的优胜劣汰。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股权众筹行业与企业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唇齿相依的。孵化器产业的良好发展能给创业者和众筹平台带来更多选择,而众筹行业的持续冲劲能给孵化器产业带来更多优质的初创型优质企业。再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众筹平台、众筹项目还是孵化器产业,本身都带着浓重的创业色彩。从这个角度上来讨论,经历创业浪潮的波浪与沉浮成为了三者必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因此,可行的盈利模式就成为了各自能否继续在洗牌期内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当然了,三者的盈利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投资者和平台之间抽取佣金;融资方则要根据市场定位制定令投资人信服的盈利点;而孵化器产业则主要是初创企业的进驻。值得一提的是,孵化器是企业的载体,除了创新、到位的服务内容之外,还应该从选址、战略合作伙伴等方面多下苦功。
本文原创 版权属于众筹之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众筹之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