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魏武挥:巨头都在扶持自媒体,但万千自媒体也换不来《焦点》里的深度报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魏武挥:巨头都在扶持自媒体,但万千自媒体也换不来《焦点》里的深度报道

互联网巨头从一开始的流量支持,发展到了现在的真金白银的支持,都声称要扶持优秀内容。但在我看来,一万个、十万个自媒体的优秀内容,比起《波士顿环球报》这样的极具震撼力的深度报道,还是相形见拙。

《聚焦》(英文名:Spotlight)是一部极佳的描述新闻行业的电影,无愧于获取电影业至高荣誉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有一个影评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这部电影的风格:性冷淡。这三个字有玩笑的成分,但意思却大致不错:形容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朴实的,现实主义的,几乎没有刻意制造任何调动观者情绪的环节——比如角色之间的激烈冲突,慷慨激昂的陈词,或司空见惯的男女恋情。

虽然没有刻意制造,但电影中的几位普通记者还是让观者感到,他们行动的结果是有英雄色彩的,而这份色彩,恰恰是新闻行业最本身的价值和理想。与美剧《新闻编辑室》那种华丽的辞藻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用的是细节。

比如聚焦团队的一位记者在苦苦守候多时费劲周折可以获取法院公开档案时,法庭工作人员告诉他:资料你不能带走,但复印室已经关门了。他掏出了钱包,说这里有八十三块钱,能不能借用你的复印机?八十三块钱这个细节足以说明,他掏出了他钱包里所有的现钞。这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细节,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过,我同样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巨大的广告牌,这是AOL(美国在线)的,第一代互联网巨头。2000年,它并购了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被当时惊呼为“蛇吞象”般的胜利。

就在片中生活在本世纪初的角色们还主要在使用笔、纸、剪报等工具时,互联网已经到来。

但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影评文章,我要探讨的问题,和电影的艺术性无关。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事件,片中角色,各有现实人物去一一对应。《波士顿环球报》也是一份现实世界存在的报纸,一份屡获殊荣的百年报纸。就在14年,经营不善的它,一个关于斯诺登的报道,还获得了普利策奖——这份报纸历史上获得过20次以上的普利策奖。

但就是这样一张报纸,商业命运却十分坎坷。93年的时候,它以1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纽约时报》,但到了13年,它就以区区7000万美元被《纽约时报》甩卖。当时,《纽约时报》不断售卖资产,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物业,以减轻亏损。在《纽约时报》手上这20年里,《波士顿环球报》不断被传出有裁员、劝退这样的新闻,甚至还有报社工会与《纽约时报》对抗的事件发生。

可以这么说,在传媒业巨变的今天,做出优秀报道和经营良好之间已经没有必然关系。史上20次获得普利策奖,并没有挽救该报日趋下滑的态势。这已经是今天新闻业痛苦不堪的纠结。

任何一个关心传媒业的人,都在探索内容和经营的关系,而且这么多年来,似乎并没有太好的解答。

3月1日,腾讯启动了一项名为“芒种”的计划,这项计划主要针对所谓自媒体,号称要投入2个亿的补贴来扶持自媒体发展。

这种巨资扶持自媒体,腾讯并不是第一家。

去年,今日头条也召开大会宣布其“千人万元”计划:一千个自媒体,每个一万元/月,一年下来就是1.2亿。还有一家巨头淘宝,也有类似的计划,主要由导购媒体构成的淘宝头条“三年预计发放20亿人民币”。

这两年,自媒体风起云涌,互联网巨头从一开始的流量支持,发展到了现在的真金白银的支持。他们都声称要扶持优秀内容。但在我看来,一万个、十万个自媒体的优秀内容,比起《波士顿环球报》这样的极具震撼力的深度报道,还是相形见拙。

在一个主要探讨媒体业务的群里,我提到了这样的观点:巨头们在拼命抢夺自媒体内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机构媒体那种需要长达数月的深度调查?这些调查有它足够的社会意义,但实践已经证明,它的确无法支持起一个媒体的商业经营。有价值但商业价值较少的内容,才是最需要补贴和扶持的。

《聚焦》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新闻业的现实:1、深度调查需要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用年来计算;2、深度调查需要团队,聚焦团队就由四个人组成,而且个个都是行家里手,绝不是什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其实已经是小型机构了。

这是实情。很少听说有人单枪匹马完成一项深度调查的,更是从来没听过过有人坐在电脑前面用一个晚上就写出篇深度调查的。

媒体有社会守望者的功能,这是经典的媒体功能论的结论之一。这个论点的延续就是:媒体是社会的看门狗。

看们狗很大一块通过“深度调查”来完成,因为一篇千把字的普通新闻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深度调查碰到了很大的麻烦。

在美国,三分之一的深调记者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在中国,媒体关闭深度调查部时有耳闻。如果说后者还有着特殊的国情因素的话,那么前者,纯粹是商业考量。

我不是不知道在中国完成一个社会性深度调查报道有着客观环境的困难,但商业性的,并没有社会性深调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其实有这样的商业深度调查。比如某门户的科技频道,他们曾经做过非常翔实的一次O2O企业的深度调查。至于杂志业,这样的商业深度调查并不罕见。我们并非没有这样的内容,但是:1、这样的内容比起真正优秀的深度调查,还是有可提高的空间;2、这样的内容,商业上对媒体帮助并不大。

我并不是想说自媒体没有价值——我自己还经常被人称呼为一个资深自媒体人,我想表达的是,整个舆论场,以主观观点、个人看法、坐在电脑前一晚上就能写就的自媒体内容,并不能成其为全部。自媒体从来以评论见长,但如果内容就是评论,优秀内容就是优秀评论,这是我万万不能同意的。

更何况,自媒体以个人、小型组织为主,他们并没有也很难有特别的伦理防火墙。自媒体领域中,不乏优秀的评论内容,但同样,软文黑稿,更是随处可见。而在这一点上,并不是说传统机构媒体没有,但总是比他们有所收敛。

我虽然在大学任教,但并不是一个书斋型的学者。我充分理解巨头青睐自媒体内容的原因:要说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公关因素,我是不信的。如果巨头对优秀的深度调查进行内容补贴,有没有公关效果?

从实操说,肯定有。我难以想象A巨头会给对自家企业做扒粪式的商业深度进行内容补贴。但这个市场并不是只有A巨头,还有B巨头会从竞争的角度去看待这样的现象。正如我一贯主张的是:没有一个媒体能做到纯粹的客观,谁来监督媒体?其它媒体。

财团、商业资本,入股媒体,以寻求一定的话语权,这件事古已有之,并不新鲜。媒体不说自家老板的坏话,也是实操层面的行业惯例。但这并不会构成媒体丧失监督职能。因为世上不是只有一个媒体,也不是只有一个巨头。

我们今天太需要对行业的商业深调,前文所提到的那一个O2O深调,虽然已然很不错,但还是不够。我理解商业公司在这种工作上出于经营考虑,难以再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做得更为完美。但恕我直言,这种事,自媒体压根无法承担其职责。

巨头们对自媒体如此慷慨大方,动辄以亿为计算单位,对商业深度调查,是不是能给出十分之一的大方呢?

难道我们真得要面对,一个资深的优秀深调团队,从此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结果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魏武挥:巨头都在扶持自媒体,但万千自媒体也换不来《焦点》里的深度报道

互联网巨头从一开始的流量支持,发展到了现在的真金白银的支持,都声称要扶持优秀内容。但在我看来,一万个、十万个自媒体的优秀内容,比起《波士顿环球报》这样的极具震撼力的深度报道,还是相形见拙。

《聚焦》(英文名:Spotlight)是一部极佳的描述新闻行业的电影,无愧于获取电影业至高荣誉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有一个影评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这部电影的风格:性冷淡。这三个字有玩笑的成分,但意思却大致不错:形容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朴实的,现实主义的,几乎没有刻意制造任何调动观者情绪的环节——比如角色之间的激烈冲突,慷慨激昂的陈词,或司空见惯的男女恋情。

虽然没有刻意制造,但电影中的几位普通记者还是让观者感到,他们行动的结果是有英雄色彩的,而这份色彩,恰恰是新闻行业最本身的价值和理想。与美剧《新闻编辑室》那种华丽的辞藻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用的是细节。

比如聚焦团队的一位记者在苦苦守候多时费劲周折可以获取法院公开档案时,法庭工作人员告诉他:资料你不能带走,但复印室已经关门了。他掏出了钱包,说这里有八十三块钱,能不能借用你的复印机?八十三块钱这个细节足以说明,他掏出了他钱包里所有的现钞。这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细节,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过,我同样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巨大的广告牌,这是AOL(美国在线)的,第一代互联网巨头。2000年,它并购了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被当时惊呼为“蛇吞象”般的胜利。

就在片中生活在本世纪初的角色们还主要在使用笔、纸、剪报等工具时,互联网已经到来。

但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影评文章,我要探讨的问题,和电影的艺术性无关。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事件,片中角色,各有现实人物去一一对应。《波士顿环球报》也是一份现实世界存在的报纸,一份屡获殊荣的百年报纸。就在14年,经营不善的它,一个关于斯诺登的报道,还获得了普利策奖——这份报纸历史上获得过20次以上的普利策奖。

但就是这样一张报纸,商业命运却十分坎坷。93年的时候,它以1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纽约时报》,但到了13年,它就以区区7000万美元被《纽约时报》甩卖。当时,《纽约时报》不断售卖资产,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物业,以减轻亏损。在《纽约时报》手上这20年里,《波士顿环球报》不断被传出有裁员、劝退这样的新闻,甚至还有报社工会与《纽约时报》对抗的事件发生。

可以这么说,在传媒业巨变的今天,做出优秀报道和经营良好之间已经没有必然关系。史上20次获得普利策奖,并没有挽救该报日趋下滑的态势。这已经是今天新闻业痛苦不堪的纠结。

任何一个关心传媒业的人,都在探索内容和经营的关系,而且这么多年来,似乎并没有太好的解答。

3月1日,腾讯启动了一项名为“芒种”的计划,这项计划主要针对所谓自媒体,号称要投入2个亿的补贴来扶持自媒体发展。

这种巨资扶持自媒体,腾讯并不是第一家。

去年,今日头条也召开大会宣布其“千人万元”计划:一千个自媒体,每个一万元/月,一年下来就是1.2亿。还有一家巨头淘宝,也有类似的计划,主要由导购媒体构成的淘宝头条“三年预计发放20亿人民币”。

这两年,自媒体风起云涌,互联网巨头从一开始的流量支持,发展到了现在的真金白银的支持。他们都声称要扶持优秀内容。但在我看来,一万个、十万个自媒体的优秀内容,比起《波士顿环球报》这样的极具震撼力的深度报道,还是相形见拙。

在一个主要探讨媒体业务的群里,我提到了这样的观点:巨头们在拼命抢夺自媒体内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机构媒体那种需要长达数月的深度调查?这些调查有它足够的社会意义,但实践已经证明,它的确无法支持起一个媒体的商业经营。有价值但商业价值较少的内容,才是最需要补贴和扶持的。

《聚焦》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新闻业的现实:1、深度调查需要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用年来计算;2、深度调查需要团队,聚焦团队就由四个人组成,而且个个都是行家里手,绝不是什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其实已经是小型机构了。

这是实情。很少听说有人单枪匹马完成一项深度调查的,更是从来没听过过有人坐在电脑前面用一个晚上就写出篇深度调查的。

媒体有社会守望者的功能,这是经典的媒体功能论的结论之一。这个论点的延续就是:媒体是社会的看门狗。

看们狗很大一块通过“深度调查”来完成,因为一篇千把字的普通新闻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深度调查碰到了很大的麻烦。

在美国,三分之一的深调记者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在中国,媒体关闭深度调查部时有耳闻。如果说后者还有着特殊的国情因素的话,那么前者,纯粹是商业考量。

我不是不知道在中国完成一个社会性深度调查报道有着客观环境的困难,但商业性的,并没有社会性深调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其实有这样的商业深度调查。比如某门户的科技频道,他们曾经做过非常翔实的一次O2O企业的深度调查。至于杂志业,这样的商业深度调查并不罕见。我们并非没有这样的内容,但是:1、这样的内容比起真正优秀的深度调查,还是有可提高的空间;2、这样的内容,商业上对媒体帮助并不大。

我并不是想说自媒体没有价值——我自己还经常被人称呼为一个资深自媒体人,我想表达的是,整个舆论场,以主观观点、个人看法、坐在电脑前一晚上就能写就的自媒体内容,并不能成其为全部。自媒体从来以评论见长,但如果内容就是评论,优秀内容就是优秀评论,这是我万万不能同意的。

更何况,自媒体以个人、小型组织为主,他们并没有也很难有特别的伦理防火墙。自媒体领域中,不乏优秀的评论内容,但同样,软文黑稿,更是随处可见。而在这一点上,并不是说传统机构媒体没有,但总是比他们有所收敛。

我虽然在大学任教,但并不是一个书斋型的学者。我充分理解巨头青睐自媒体内容的原因:要说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公关因素,我是不信的。如果巨头对优秀的深度调查进行内容补贴,有没有公关效果?

从实操说,肯定有。我难以想象A巨头会给对自家企业做扒粪式的商业深度进行内容补贴。但这个市场并不是只有A巨头,还有B巨头会从竞争的角度去看待这样的现象。正如我一贯主张的是:没有一个媒体能做到纯粹的客观,谁来监督媒体?其它媒体。

财团、商业资本,入股媒体,以寻求一定的话语权,这件事古已有之,并不新鲜。媒体不说自家老板的坏话,也是实操层面的行业惯例。但这并不会构成媒体丧失监督职能。因为世上不是只有一个媒体,也不是只有一个巨头。

我们今天太需要对行业的商业深调,前文所提到的那一个O2O深调,虽然已然很不错,但还是不够。我理解商业公司在这种工作上出于经营考虑,难以再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做得更为完美。但恕我直言,这种事,自媒体压根无法承担其职责。

巨头们对自媒体如此慷慨大方,动辄以亿为计算单位,对商业深度调查,是不是能给出十分之一的大方呢?

难道我们真得要面对,一个资深的优秀深调团队,从此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结果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