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截止到2月2日,除黑龙江、河北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召开了2021年地方“两会”并提出了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从各地公布的信息来看,所有省份均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或以上水平,其中,湖北、海南设定的目标在10%以上。
地方“两会”是观察地方经济的重要窗口,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如何布局经济更是备受关注。大多数省份提出今年经济增长在6%-8%之间。
“由于有去年的‘坑’,多数省份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集中在6%-8%这个范围内,其实并不高。另外,这个范围也反映出今年的经济工作重心仍然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是高增长。”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称。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上涨2.3%,较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地方层面,多数省份经济增速在3%-4%之间。
去年湖北省GDP较上年下降5%,是全国31个省份中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地区。1月24日,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1年GDP增长目标在10%以上。他指出,今年是湖北省经济恢复重振的关键之年,要拿出“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在“稳”的前提和基础上奋力求“进。
“即便2020年全年负增长,湖北的经济总量依然处于4万亿元以上的高位,说明湖北经济还是具有雄厚的基础的。在经历了去年一年的相对低迷后,湖北更有动力和意愿在2021年重振经济,考虑到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10%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很有希望实现的。”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
除湖北外,海南是另一个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在10%以上的省份。1月24日,海南省代省长冯飞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五年,海南将推动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
借着自贸港政策的“东风”,海南2020年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全年经济增长3.5%,比全国高出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对经济贡献达到9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2%,化妆品类增长132.9%,金银珠宝类增长102.8%。
付一夫指出,2020年,海南享受了自贸港的政策红利,以及免税经济引发的大规模消费回流。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外贸与免税经济的进一步放开,海南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在海外疫情依然严峻的当下,海南又将作为国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与之相应的是各种消费领域都有望迎来可观的增长,实现10%的目标并非不可能。”他说。
近年来经济增长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中西部省份也给出了较高的增速预期。例如,西藏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9%以上,云南为8%以上,贵州和江西在8%左右,安徽和山西定在8%。
江西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开展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重点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等。经济增长明星省份贵州提出了五个“狠抓”,表示其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包括狠抓传统优势产业挖潜升级,狠抓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狠抓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狠抓产业园区提质发展,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
和上述省份相比,经济发达的“京沪粤”则稍显“落寞”,三地GDP增长目标均设在6%以上,是已公布增长目标的地区中较低的安排。
在付一夫看来,北京、上海、广东的经济规模已经足够大,产业体系与发展现状也都足够发达成熟,注定了这些地区经济增速不会太高。同时,这些地区服务业和外贸较为发达,餐饮、旅游、酒店等线下服务业的增长态势更易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
“基于这些现实状况,将增长目标设定在6%,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抉择,这可以更好地平衡局部疫情的反复与经济发展的推进,并更能着手发力解决民生问题,以及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继而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付一夫说。
针对今年地方经济增长的具体发力点,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促进消费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是两大主线。
作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促进消费是地方政府202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有关“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表述频繁出现。
北京市政府提出,要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发展格局,今年将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月12日,在北京市“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恩全表示,未来五年,北京将围绕环球主题公园打造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建设。
凭借免税店在消费上大步迈进的海南省准备在2021年更上一层楼。海南提出,加快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将把环岛旅游公路、中部热带雨林发展为新的旅游吸引物,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游客人均停留天数和消费额显著提高,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
广东省政府提出,接下来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着力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等。
“当前,消费已经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对GDP贡献率超过50%,如果消费需求收缩,势必会制约各行各业生产端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重回正轨的步伐。”付一夫表示。
他认为,当前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全球供应链体系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将在较长时间里制约中国的外需市场。因此,地方势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发展。
除了促进消费,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大热词,与“创新”相关的表述均摆在报告的显眼位置。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突出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重庆市指出,“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推进11个方面的工作,首当其冲的便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具体来看,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新型研发机构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4.5万家。
广东省提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等先行启动区以及南沙科学城联动协同发展区,做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争取在新材料等领域启动新一轮部省联合重点专项。
付一夫指出,地方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有很强的现实考量。中国大多数产业还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位置,尤其是在芯片、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依然面临着被“卡脖子”的情况,容易在关键时刻处于被动局面。
此外,新冠疫情让数字经济展现了关键作用,也成为各地今年和长远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
北京提出,今年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广应用千兆固网、新增5G基站6000个,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一体化开放服务平台建设等。
上海提出,将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推动城市整体迈向数字时代,着力构建战略新优势。坚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福建省也提出,深化数字福建建设,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河南省也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数字河南”,全面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