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这位在北京当过名医,他是古今中外最著名的医药学家,是屠呦呦的前辈。先卖个关子……
上个月京城传奇讲到了明朝的大清官海瑞。
海瑞在历史上很有名,除了清廉自律,还有一大原因是他敢骂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嘉靖皇帝,皇帝一怒之下,将海瑞打入大牢。古话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海瑞能够待着看守所,而没有被处死,算是捡了一条命,但是他内心里还是挺害怕的,谁知道哪天皇帝不会来处死他。
话说,有一天,牢房的狱卒送来饭菜,四菜一汤,有鱼有肉,海瑞一算,太上老君的生日还差得远,自己的生日更不靠谱,明白了,这是最后的晚餐,黄泉路上的断头饭。
海瑞二话不说,提起筷子就刨,狼吞虎咽,连添两碗米饭。吃完了,搁墙脚一靠,“你们动手吧。”
没想到狱卒小心翼翼地对他说:
“海大人,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已经驾崩了,您很快就能出去了。”
在听到这句话后,海瑞呆了一会,然后突然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把吃的饭菜都吐出来了。
海瑞是真哭,嘉靖死了,他很悲伤。嘉靖活着的时候,海瑞骂他,是尽职,嘉靖死的时候,海瑞哭他,这是作为臣子的忠孝。
话说,当所有人听到嘉靖皇帝驾崩时,都一脸惊讶,皇帝在位都48年了,早已修成正果,位列仙班,怎么突然死了呢?只有一个人的反应很平静,对于这个大明朝最大的头条新闻,这个人只说了“呵呵”。
此人是湖广蕲州(今天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平民,因为十几年前,当他见到尚在壮年的嘉靖时,就已经料定,这位嗑药的皇帝是撑不了多久的。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回到简陋的小屋里,继续写他的那本书。
三十年多前,1518年,西方正处于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作家托马斯摩尔写了一本叫《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大作。而在东方,一位将要写出同样伟大著作的人物出生了。
这个人年轻时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他曾三次参加乡试,不过运气不太好,总是考不上,于是一气之下,便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行医。
他的名字叫李时珍。
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因为他的父亲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也有点钱,但在那年头,考科举才是正道,医学算是三教九流。
所以李时珍的老爹千叮咛万嘱咐,将来千万不能从医。李时珍本来是很听话的,但就是考不上,有什么办法?他对父亲说:
“爹,我不是考状元的命,请将医术传给孩儿吧。”
父亲想了一下,哎,只能如此了。
虽说读书不在行,但摆弄药材,李时珍还是很有点天赋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见过的怪病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
如果就这样一直当个乡野郎中,吃碗太平饭,救济一方百姓也挺好的。不过,要能流芳百世,你得去朝廷,跟大人物打交情。你看,中国古代的名医都或多或少给皇帝看过病,比如扁鹊与蔡恒公,华佗与曹操。
李时珍的人生转变发生在他的33岁那年。在这一年,湖北武昌的楚王请他当私人医生。
能吃饱饭,还有无数的医书和药材资源,李时珍不是傻瓜,他答应了。在楚王府,李时珍干得很不错,治好了很多人,被称为神医,名震天下。
听说湖北出个了神医,追求长生不老的嘉靖皇帝高兴坏了,他对楚王说,“你另外找一个医生,把李时珍给我送过来。”
就这样,李时珍来到北京,进入了太医院,他服务的对象是大明朝最高级的病人嘉靖皇帝。
明朝太医院位于故宫东侧的南三所以东,后院为御药房。
其实能进入太医院,李时珍是很高兴的,能做到太医,就像今天学医的考上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样。
但没过多久,他就想走了。
是不是太医们排挤他呢,还是公务员待遇比不上自由职业呢?还是发现这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
都不是,李时珍是神医,在那个年头,只要不是天花、肺结核之类的绝症,他基本上都能搞定,可问题在于,他那位唯一的病人嘉靖皇帝是没病找病。
嘉靖其实身体很好,只要能够坚持锻炼,每天早上跑跑步打打太极拳,活个七八十岁应该不成问题,可他的目标是要长生不老。从秦始皇开始,历朝皇帝以吃金丹来追求长生不老。金丹含有重金属铅、砷和水银,吃多了会中毒。
李时珍倒是劝过皇帝,却毫无用处。
没办法,李时珍看到自己在太医院学的东西已经足够了,就打起背包,收拾行囊,离开了京城。
关于李时珍在北京太医院工作的经历,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正六品的院判,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正八品的御医。不管怎样,这段北京的经历对他一生影响巨大。
在太医院期间,李时珍有机会进入御药库,他还有机会比较、鉴别从全国各地进贡的药材,同时他还能翻阅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这让李时珍眼界大开,也为以后《本草纲目》的问世奠定了基础。谈到这一点,就必须谈到明代另一部著名本草书籍——《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是明孝宗(1503年)8月下诏太医院编修的一部国家药典。但是,此书完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意外“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而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遭到查办,于是这部明代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一直封藏在宫中内库里。
李时珍是在距此事约50年后左右进入太医院任职的,他不可能对前朝旧事一无所知。但是都过了半个世纪了,朝廷上下谁还会关心这件事呢。所以,小奇怀疑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期间可能悄悄地偷窥了封藏在宫中的国家机密文件《本草品汇精要》,并做了拷贝,因此总担心人身不安全,这也可能是他托病辞职离开北京的原因吧。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李时珍用了二十六年,走遍了全国各地,尝遍了无数植物药材,查遍了世上的所有医书,最终完成了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这本书后来传遍了全世界,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早创造植物分类法,考订详细的药物学著作。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世界上有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俄文、西班牙文、朝鲜文等八种文字的译本流传。被誉之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还把它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也就是这本书,让李时珍的声望在他那个时代超越了皇帝嘉靖、名臣海瑞、张居正,成为被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