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促进性别平等 可能推动28万亿美元的全球GDP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促进性别平等 可能推动28万亿美元的全球GDP增长

当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相同的经济参与机会时,她们将在2025年为全球年度GDP增加28万亿美元(约26%的增长率),这一数值大约相当于当下美国和中国的年度GDP之和。

来源:Google

在社交网络就“如何称呼三八这个特殊的日子”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我们想把话题拉回到男女平权问题。

此前界面新闻做过一系列关于职场性别平等的报道,探讨过促进职场性别平等对女性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的意义。其实,职场性别平等不仅对女性个人和企业有益,它的好处也会在宏观经济上体现出来。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于2015年9月发布《平等的力量:性别平等如何为全球经济创造12万亿美元的增长》报告。报告中最惊人的一个发现是,当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相同的经济参与机会时,她们将在2025年为全球年度GDP增加28万亿美元(约26%的增长率),这一数值大约相当于当下美国和中国的年度GDP之和。

麦肯锡调查了全球95个国家,在这些国家居住了全球93%的女性,并产生了97%的全球GDP。报告考察了这些国家的女性在职场、社会、政治、法律等15个方面的性别平等状况,并使用了性别平等分数(Gender Parity Score)来显示这些国家与性别平等的距离。麦肯锡将这些国家划分为10个区域,性别最不平等的3个区域分别为中东北非(0.48分)、印度(0.48分)和南亚(0.44分)。

图片来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调研发现,生活在这95个国家的女性虽然构成了全球一半的工作人口,但他们在当下只贡献了37%的全球GDP。按区域来看,印度女性的GDP贡献值只有17%、中东北非地区女性为18%、南亚地区女性为24%,北美与大洋洲、中国、东欧与中亚地区女性的GDP贡献值则在40%到41%之间。

女性工作人口与GDP贡献值的比例失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女性没有获得劳动应得的经济回报。全球75%的无偿护理工作是由女性完成的,这其中包括维持家庭正常运转所需的儿童护理、老人照料、烹饪和清洁打扫。传统意义上的GDP不会把这部分的贡献纳入计算。据麦肯锡保守估计,当下全球女性的无偿工作产生价值10万亿美元的劳动支出,大约相当于13%的全球GDP。

另外的因素包括,女性员工的工作时长比男性员工要短(因为许多女性不是全职员工);更多女性员工集中在农业等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而不是在商业服务等高生产率部门中。

为此,麦肯锡提出了两种未来场景,并据此估算出女性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种场景是“潜力完全开发场景”(full-potential scenario)。在这种场景下,女性的工作参与程度与男性一致,当下的劳动参与度、工作时长和各部门男女比例差异完全消解——这是劳动市场男女平等能带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情况。

在潜力完全开发场景下,麦肯锡预计全球最佳工作年龄段女性的经济参与度将从现阶段的64%上升至95%,并得出了女性在2025年为全球年度GDP增加28万亿美元的预测结论。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况——10年之间,女性在职场仍然会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否工作归根结底是一项个人选择。

因此,麦肯锡提出了另一种更加实际的场景:区域最佳场景(best-in-region scenario)。在该场景下,每个国家按照所在划分区域在性别平等表现最好的国家的发展速度缩小性别差异。比方说,西欧国家将按照西班牙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的性别平等经验以每年1.5%的速度提高最佳工龄女性的劳动力参与度;拉美国家将参照智利的年度增长率(1.9%);东亚与南亚国家将参照新加坡的年度增长率(1.1%)。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年龄段女性的全球平均劳动力参与度将在2025年提升至74%,上涨近10%。

在区域最佳场景下,全球年度GDP将在2025年增加12万亿美元,实现42%完全开发场景的目标。这相当于当前日本、德国和英国的年度GDP总和,是当前条件下女性员工在同等时间内工作产出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够从促进职场性别平等中获益。在74个国家中,潜力完全开发场景和当前状况相比能够在2025年提高20%以上的年度GDP,其中年度GDP提升潜力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为印度(60%)、南亚(48%)和中东北非(48%)。西欧、中国和北美及大洋洲的年度GDP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3%、20%和19%。

而在区域最佳场景中,所有地区在2025年都能够比当前状况增加至少8%的GDP增长。在46个国家,该数值超过10%。其中印度的增长幅度最大(16%),其次为拉美地区(14%),中国和撒哈拉以南地区并列第三(12%)。

鼓励更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将极大地帮助那些面临老龄化危机的国家。此前界面新闻报道过日本职场对女性员工的歧视偏见导致首相安倍晋三的“女性经济学”计划举步维艰,然而与此同时日本的劳动人口正在不断下降。麦肯锡估计,日本劳动人口将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从6500万下降至6300万,而在区域最佳场景中,劳动人口的下降幅度将减缓至100万。

麦肯锡指出,职场性别平等无法和社会层面的性别平等脱离开来。社会性别平等的内容包括获取经济机会的能力、法律保护、政治参与度、人身安全与自主——这些都是保障男性和女性获取人力资本、积累资源并过上自主选择的人生的前提。

社会性别平等对职场性别平等的影响深远。当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女婴因流产而未出生,2/3的全球文盲群体为女性。这些都是实现职场性别平等的障碍。消除职场性别差异不仅需要我们消除上述障碍,改变社会偏见,还需要我们改变女性取舍工作与家庭的立场与选择。我们也许可以用这个3月8日来提醒自己这一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促进性别平等 可能推动28万亿美元的全球GDP增长

当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相同的经济参与机会时,她们将在2025年为全球年度GDP增加28万亿美元(约26%的增长率),这一数值大约相当于当下美国和中国的年度GDP之和。

来源:Google

在社交网络就“如何称呼三八这个特殊的日子”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我们想把话题拉回到男女平权问题。

此前界面新闻做过一系列关于职场性别平等的报道,探讨过促进职场性别平等对女性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的意义。其实,职场性别平等不仅对女性个人和企业有益,它的好处也会在宏观经济上体现出来。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于2015年9月发布《平等的力量:性别平等如何为全球经济创造12万亿美元的增长》报告。报告中最惊人的一个发现是,当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相同的经济参与机会时,她们将在2025年为全球年度GDP增加28万亿美元(约26%的增长率),这一数值大约相当于当下美国和中国的年度GDP之和。

麦肯锡调查了全球95个国家,在这些国家居住了全球93%的女性,并产生了97%的全球GDP。报告考察了这些国家的女性在职场、社会、政治、法律等15个方面的性别平等状况,并使用了性别平等分数(Gender Parity Score)来显示这些国家与性别平等的距离。麦肯锡将这些国家划分为10个区域,性别最不平等的3个区域分别为中东北非(0.48分)、印度(0.48分)和南亚(0.44分)。

图片来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调研发现,生活在这95个国家的女性虽然构成了全球一半的工作人口,但他们在当下只贡献了37%的全球GDP。按区域来看,印度女性的GDP贡献值只有17%、中东北非地区女性为18%、南亚地区女性为24%,北美与大洋洲、中国、东欧与中亚地区女性的GDP贡献值则在40%到41%之间。

女性工作人口与GDP贡献值的比例失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女性没有获得劳动应得的经济回报。全球75%的无偿护理工作是由女性完成的,这其中包括维持家庭正常运转所需的儿童护理、老人照料、烹饪和清洁打扫。传统意义上的GDP不会把这部分的贡献纳入计算。据麦肯锡保守估计,当下全球女性的无偿工作产生价值10万亿美元的劳动支出,大约相当于13%的全球GDP。

另外的因素包括,女性员工的工作时长比男性员工要短(因为许多女性不是全职员工);更多女性员工集中在农业等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而不是在商业服务等高生产率部门中。

为此,麦肯锡提出了两种未来场景,并据此估算出女性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种场景是“潜力完全开发场景”(full-potential scenario)。在这种场景下,女性的工作参与程度与男性一致,当下的劳动参与度、工作时长和各部门男女比例差异完全消解——这是劳动市场男女平等能带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情况。

在潜力完全开发场景下,麦肯锡预计全球最佳工作年龄段女性的经济参与度将从现阶段的64%上升至95%,并得出了女性在2025年为全球年度GDP增加28万亿美元的预测结论。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况——10年之间,女性在职场仍然会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否工作归根结底是一项个人选择。

因此,麦肯锡提出了另一种更加实际的场景:区域最佳场景(best-in-region scenario)。在该场景下,每个国家按照所在划分区域在性别平等表现最好的国家的发展速度缩小性别差异。比方说,西欧国家将按照西班牙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的性别平等经验以每年1.5%的速度提高最佳工龄女性的劳动力参与度;拉美国家将参照智利的年度增长率(1.9%);东亚与南亚国家将参照新加坡的年度增长率(1.1%)。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年龄段女性的全球平均劳动力参与度将在2025年提升至74%,上涨近10%。

在区域最佳场景下,全球年度GDP将在2025年增加12万亿美元,实现42%完全开发场景的目标。这相当于当前日本、德国和英国的年度GDP总和,是当前条件下女性员工在同等时间内工作产出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够从促进职场性别平等中获益。在74个国家中,潜力完全开发场景和当前状况相比能够在2025年提高20%以上的年度GDP,其中年度GDP提升潜力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为印度(60%)、南亚(48%)和中东北非(48%)。西欧、中国和北美及大洋洲的年度GDP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3%、20%和19%。

而在区域最佳场景中,所有地区在2025年都能够比当前状况增加至少8%的GDP增长。在46个国家,该数值超过10%。其中印度的增长幅度最大(16%),其次为拉美地区(14%),中国和撒哈拉以南地区并列第三(12%)。

鼓励更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将极大地帮助那些面临老龄化危机的国家。此前界面新闻报道过日本职场对女性员工的歧视偏见导致首相安倍晋三的“女性经济学”计划举步维艰,然而与此同时日本的劳动人口正在不断下降。麦肯锡估计,日本劳动人口将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从6500万下降至6300万,而在区域最佳场景中,劳动人口的下降幅度将减缓至100万。

麦肯锡指出,职场性别平等无法和社会层面的性别平等脱离开来。社会性别平等的内容包括获取经济机会的能力、法律保护、政治参与度、人身安全与自主——这些都是保障男性和女性获取人力资本、积累资源并过上自主选择的人生的前提。

社会性别平等对职场性别平等的影响深远。当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女婴因流产而未出生,2/3的全球文盲群体为女性。这些都是实现职场性别平等的障碍。消除职场性别差异不仅需要我们消除上述障碍,改变社会偏见,还需要我们改变女性取舍工作与家庭的立场与选择。我们也许可以用这个3月8日来提醒自己这一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