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国内买车都嫌“太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国内买车都嫌“太短”?

这么多品牌蜂拥摘取“L情结”,其实一切都是惟利是图。

在中国,基本都是一样的钱,买三厢不会买两厢,能买B级车绝不会多看A级车一样。一台车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工具,更多是“面子”,从各大厂商加“L”就可以看出来。从奥迪A4L、A6L,到奔驰E级L、宝马5系Li再到雷克萨斯LS460L等可以看出,车尾“L”不仅仅代表个头,更多代表一种需求,更是一种文化。

中国特有的“加长”,实际上是海外品牌中国本土化开发的重头戏,一般是通过实质性轴距加长,或者车身拉皮手术的“伪加长”。对于本土化来说,轴距改变难度系数要比车身外形变化难度大很多。因为轴距改变,相应的动力参数、底盘调校、操控性等都要调整。

而这“加长”的风波都要归结于1999年奥迪A6加长版的出现。轴距加长100mm的A6L,以奢侈的后排空间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加长”。从那之后,中国市场如同大河绝提一样一发不可收。如果你是豪车,你又想征战中国市场,那么“L情结”是必属标签。

这么多品牌蜂拥摘取“L情结”,其实一切都是惟利是图。让我们来看看这么多年过来,这些加长的家伙,到底混得怎么样?

奥迪A6在加长的17年,热卖了17年;奔驰E级在奥迪A6L压迫多年后,终于不得不推出适合中国式的E200L、E260L、E300L。而在这之后,销量自然立竿见影,从原来的1000辆水准,迅速提升到月销5000辆的;而向来以运动性能著称的宝马,也效仿奥迪在2006年推出宝马5系Li。在轴距提升140mm的同时,销量也由原来月均大约1000辆提升到2000辆。

其实也不止豪华品牌钟爱“加长”情怀,普通品牌也颇爱。比如上海大众的途观,通过将海外Tiguan加长80mm,使得整车更加大气宽敞。

很多人不理解,在欧美市场为何不“加长”,中国却要鹤立独群?

其实在中国,汽车不只是个人交通工具,更是家庭出行的载体,“一家老小齐上阵”是常见的。所以在消费者眼中,后排乘坐空间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对于厂商来说,加长是最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加长车腿部空间增大。一般情况下,轴距的增加会同时增加轮距,比如2010款宝马的轴距是3028mm,前后轮距分别是1558mm和1581mm,而2011款宝马的轴距是3108mm,前后轮距分别是1600mm和1627mm。这样就意味着车辆越胖越长,空间也就增大了。

第二,乘坐舒适性提升。很容易理解,如果你躺在2m的床上,床一头被抬起1m,你很容易被“滚”下去;但是如果10m的床,你抬起床头1m,那么估计你还能继续熟睡。同样道理,越长越宽的车,在遇到相同的颠簸时,内部的变化越小,因此越舒适。

对于车辆来说,加长并不是“百利无一害”,而是“爱恨并存”。因为车辆加长后,在同样的弯道上,轴距越大的车,所需要转向轮角越大,因为转向角=轴距/转弯半径。其实你可以回忆一下,当车辆高速转弯,乘客会被外甩的感觉,而汽车前后轮也同样有这种感觉。这样就会导致前后轮都变成“外八字”。当前轮“外八”的程度比后轮“外八”的程度大时,车辆就会发生“推头”相信,标准术语“转向不足”。

简单总结,轴距改变对操控性的影响,主要是:轴距加大-转过相同的弯道时需要的转向轮转角越大-转角越大就是受到向外推的力越大-前轮外八越严重-越容易推头。

大部分消费者都钟爱“L情结”,因为大气而又舒服,但是这中市场趋势能持续多久?想想停车位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拥堵,你还会爱“L情结”吗?

文/挺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奥迪

4.9k
  • AUDI联合Momenta推出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 13款新车带你看上海车展最热车型|2025上海车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国内买车都嫌“太短”?

这么多品牌蜂拥摘取“L情结”,其实一切都是惟利是图。

在中国,基本都是一样的钱,买三厢不会买两厢,能买B级车绝不会多看A级车一样。一台车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工具,更多是“面子”,从各大厂商加“L”就可以看出来。从奥迪A4L、A6L,到奔驰E级L、宝马5系Li再到雷克萨斯LS460L等可以看出,车尾“L”不仅仅代表个头,更多代表一种需求,更是一种文化。

中国特有的“加长”,实际上是海外品牌中国本土化开发的重头戏,一般是通过实质性轴距加长,或者车身拉皮手术的“伪加长”。对于本土化来说,轴距改变难度系数要比车身外形变化难度大很多。因为轴距改变,相应的动力参数、底盘调校、操控性等都要调整。

而这“加长”的风波都要归结于1999年奥迪A6加长版的出现。轴距加长100mm的A6L,以奢侈的后排空间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加长”。从那之后,中国市场如同大河绝提一样一发不可收。如果你是豪车,你又想征战中国市场,那么“L情结”是必属标签。

这么多品牌蜂拥摘取“L情结”,其实一切都是惟利是图。让我们来看看这么多年过来,这些加长的家伙,到底混得怎么样?

奥迪A6在加长的17年,热卖了17年;奔驰E级在奥迪A6L压迫多年后,终于不得不推出适合中国式的E200L、E260L、E300L。而在这之后,销量自然立竿见影,从原来的1000辆水准,迅速提升到月销5000辆的;而向来以运动性能著称的宝马,也效仿奥迪在2006年推出宝马5系Li。在轴距提升140mm的同时,销量也由原来月均大约1000辆提升到2000辆。

其实也不止豪华品牌钟爱“加长”情怀,普通品牌也颇爱。比如上海大众的途观,通过将海外Tiguan加长80mm,使得整车更加大气宽敞。

很多人不理解,在欧美市场为何不“加长”,中国却要鹤立独群?

其实在中国,汽车不只是个人交通工具,更是家庭出行的载体,“一家老小齐上阵”是常见的。所以在消费者眼中,后排乘坐空间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对于厂商来说,加长是最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加长车腿部空间增大。一般情况下,轴距的增加会同时增加轮距,比如2010款宝马的轴距是3028mm,前后轮距分别是1558mm和1581mm,而2011款宝马的轴距是3108mm,前后轮距分别是1600mm和1627mm。这样就意味着车辆越胖越长,空间也就增大了。

第二,乘坐舒适性提升。很容易理解,如果你躺在2m的床上,床一头被抬起1m,你很容易被“滚”下去;但是如果10m的床,你抬起床头1m,那么估计你还能继续熟睡。同样道理,越长越宽的车,在遇到相同的颠簸时,内部的变化越小,因此越舒适。

对于车辆来说,加长并不是“百利无一害”,而是“爱恨并存”。因为车辆加长后,在同样的弯道上,轴距越大的车,所需要转向轮角越大,因为转向角=轴距/转弯半径。其实你可以回忆一下,当车辆高速转弯,乘客会被外甩的感觉,而汽车前后轮也同样有这种感觉。这样就会导致前后轮都变成“外八字”。当前轮“外八”的程度比后轮“外八”的程度大时,车辆就会发生“推头”相信,标准术语“转向不足”。

简单总结,轴距改变对操控性的影响,主要是:轴距加大-转过相同的弯道时需要的转向轮转角越大-转角越大就是受到向外推的力越大-前轮外八越严重-越容易推头。

大部分消费者都钟爱“L情结”,因为大气而又舒服,但是这中市场趋势能持续多久?想想停车位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拥堵,你还会爱“L情结”吗?

文/挺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