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CC
7年前,江江成立博锐尚格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中国的建筑节能市场那么难做。
2004年,江江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便加入了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工作。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节能建筑”行业刚开始火起来。由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需求,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地产商都在拼命地盖房子,研究怎么去盖更好、更节能 的房子,自然而然地延伸出建筑节能市场。由此,一大批建筑节能公司在那时成立,包括玻璃厂商、地源热泵厂商以及太阳能公司等。
而江江在清华工作的时候,主要是做“能耗监测”工作,这是国家“十一五”科技项目。与一般建筑节能公司不同的是,他们做的事情不是研发节能材料,而是研发一 套监测和诊断建筑实际用能的自动化系统,以期通过实际能耗而不是节能技术应用多少来评价建筑是否节能,即用大数据的方式来监控管理建筑。他们也是国内最早 提出“能耗监测”的一帮人。
这个课题得到国家高度重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开始大力推广“能耗监测”,政府出资4个亿,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的地方政府楼去推广能源监测管理。
在这个机会下,江江团队决定成立一家公司,来参与这些政府大楼的竞标。公司的主要定位就是建筑能源设施管理,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他认为凭他们团队的实力,赚这4个亿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悲剧的是,到最后他们一个政府项目都没有拿到。博锐尚格2009年年初成立,到年底就面临着倒闭的局面。
必须要转型。政府市场做不了,江江决定试一下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商都是大金主,也是纯市场化竞争。江江发现,此时此刻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全是国外的500强,包括西门子、施耐德、霍尼韦尔、江森等等。
2009年底,万达集团开始招投标能源管理项目,要去竞标公司考察。在去博锐尚格之前,万达考察团去了一家法资世界500强集团的中国总部,由该集团的大老板亲自接待。排场可以说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而当时的博锐尚格仅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没有前台,大开间,连领导办公间都没有。可想而知这些领导们看到之后的心理阴影面积……考察团调头就要走。江江极力挽留,说:“起码给我们十分钟听了我们的方案再走。”
所幸考察团都是懂技术的人。原本计划只讲十分钟的方案讲了一个半小时,考察团当场对博锐尚格发出了招标邀请,并最终以技术评分第一名赢得了这个项目。
江江认为,博锐尚格的优势在于他们的能耗监测管理方案接地气。那些国外巨头的产品线均是由外国人设计,非常复杂,当时的一套解决方案需要有三种不同的产品组成,不集成,而其产品与技术也是通过收购其他厂商获得的。他们对理解国内地产商的需求存在很大劣势。
我们来看看博锐尚格的产品线到底怎么接地气。
博锐尚格有六条产品线。
一是iSagy能源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能耗能效对标、能耗报警、节能量核算、能耗分析等功能。
这个基于B/S架构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完成6个能源种类、33个设备分项、7种建筑类型的分类管理,从而实现水电煤气等不同能源的分项和分户计量。可以说,你所用的每一种能源都能够被精确计量纳入数据库。
二是智慧物业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总览、工作历系统、报表报告生成系统、全局报警系统、设备台帐管理系统。方便物业统一管理。
三是配电监控及用电安全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对高低压配电、变压器、配电辅助设备等运行参数进行监测,来保证用户配电系统的安全。
四是租赁空间管理与付费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完成商业租赁管理、能源 统计计费、实时在线监测。简单地说,租户使用的电水冷热能耗可以统一接入到一个平台,在同一个平台内完成远程抄表和收费统计。公共建筑的水电气费收取不像 住宅区,国家电网只会收到一栋大厦的电费,但大厦里面每一个租户的水电气费是由物业管的,而这非常麻烦。博锐尚格是国内惟一一家提供一体化收费平台的公司,一个软件就可以搞定水、电、冷、热费用的收取。
五是环境与健康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对温度、湿度、PM2.5浓度、CO 、CO、VOC指标等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六是Beecom BIM能源管理平台。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主要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来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来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而这个平台最大的功能就是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建造成本。
看起来就很酷炫的样子。而与世界五百强竞争的故事没有结束。同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在SOHO的能源管理项目招投标中。
有一天,江江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一家法资巨头跟SOHO签了能源管理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协议。本着巨头去哪儿博锐尚格就去哪儿的原则(→_→),江江决定 去找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潘石屹抱着给本土民营企业一个机会的想法,把同样的项目都给了两家公司,两家公司分别做一套能源管理系统,把双方的数据 结果放到网上PK,由老百姓决定哪家的方案比较好。
结果是,SOHO的第一个项目两家公司各占1/2,第二个项目博锐尚格占了2/3。最终博锐尚格凭借自身优势成功打赢了这一仗,而后SOHO所有的项目都交给博锐尚格来打理。
现在你翻潘石屹的微博,还可以看到他对博锐尚格的高度表扬。
现在,博锐尚格已经为全国近400座大型公共建筑提供能源管理服务。
比如......




如果说博锐尚格的成功靠的是技术实力或许还不足够。中国房地产发展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在那个时期,地产商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怎么拿更多的地、怎么建更多的房子以及把房子卖出去上。
然而随着扩张速度下降,房地产商已经越来越难以通过用增加房子数量的方法来实现收入增长。那怎么办?只能增加单价。通过提高房子品质的方法来提高单价,而能源管理恰恰就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商机。
对于江江来说,在中国房地产的低迷形态下,他的生意才刚刚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