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起体育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一些伟大运动员和著名运动员,这其中就包括穆罕默德·阿里,他在所有运动员之中,最为杰出,名气也最大。他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在历史文化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更不用说他在当今拳坛的影响力了。
伦敦O2体育馆里,一场关于阿里人生的新展览正在举行。不出所料,它以“我是最棒的”为名,这是阿里曾经用来嘲笑对手的吹嘘之词,也是用于自我推销的部分。不过这话说得也没错,阿里的确是最伟大的。
不是因为他是史上最杰出的拳击手,尽管很多专家不赞成此观点,而是因为他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的影响力。在20世纪的某个时间,他完全可以说是全球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依靠着出色的才能、非凡的魅力,还有坚持不懈地为自己在世上创造一席之地,他得到了崇高的地位。不出所料,这些事迹引来大众强烈关注并掀起浪潮,呼吁给予阿里荣誉爵位。
“我必须证明可以成为一个不一样的黑人,”阿里曾经对作家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说,“我必须证明给全世界看。”
阿里原名卡修斯·克莱,1942年出生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当时社会上种族隔离严重,非裔美国人被教导,必须要知道自己低人一等,是被压制的。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编剧,但也是一个酒鬼和好色之徒。阿里天生智力敏锐,但他对学术研究并不感冒。
他之后说,接触拳击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对于一个黑人来说最快取得成功的方式”。18岁的时候,阿里在罗马奥运会赢得了轻重量级冠军,他的个人风格已经基本形成:蝴蝶舞步,闪电左刺拳,还有骄傲自大的赛场形象。拳击场之外,他仍然信心十足,称任何运动员如果想要见证伟大,那就等着他吧。这也是他极早展现的媒体技巧,他被称为奥运村的“村长”。之后,阿里也对黑色政治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他很快加入了“回教国家”组织。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建立起了作为一个重量级冠军的威望。他在比赛时如同一个轻量级的选手,一个大个子却有着舒格·雷·罗宾逊(Sugar Ray Robinson)的速度和移动。但许多观察家仍不信服。1963年,阿里在温布利与亨利·库珀( Henry Cooper)交战时被击倒,有传闻说,阿里的教练安杰洛·邓迪(Angelo Dundee)在比赛回合间隙的时候,把拳击手套分开来给阿里以便他有更多时间恢复。有时候反而会被忽略的是:阿里之后走出阴影,并在5回合里战胜了库珀。
那场比赛的手套和秒表都在本次展览的藏物之中。和绝大多数运动员一样,这样的收藏品看起来可能有点儿讽刺,或者更糟,就跟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不过阿里是造型研究的大师。他非常上镜,“我好看吗?”他会一边这样问,一边欣赏自己的照片,以确保在所有公众场合展示着戏剧内涵,最起码也得是场表演。
如果一个拳击手,或者任何运动员的首要工作是获胜,那么第二个任务就是卖票。阿里对于现代大众传媒所需要的一切有着很强的领悟能力。他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品牌”,多年以后贝克汉姆们才使用了这个词。这也不仅仅只是卖一张漂亮脸蛋。他的反抗、如痴如醉和索求,总是能引人注目。如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Joyce Carol Oates )所说的,如果是定义“公众名声方面“,阿里在体育界几乎难遇敌手。
1964年2月,在击败库珀后的首场比赛里,阿里赢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重量级冠军头衔,他所击败的索尼•利斯顿(Sonny Liston)是那个时代的迈克·泰森(Mike Tyson)。许多拳击学者本来预测,屡次坐牢、出拳凶狠的利斯顿,可以摧毁那时仍被称为“克莱”的阿里。利斯顿告诉这个年轻人,他打算杀了对方。而阿里也承认,那是他在拳击场上唯一一次真正感到恐惧。但22岁的阿里围着疲惫的利斯顿跳出他的“蝴蝶舞步”,让他看起来就像是另一个时代的废墟一样;然后,阿里在第六回合,用一次技术击倒赢得了比赛。
-
《When We Were Kings》(一代拳王)纪录片预告
不久之后,阿里抛弃了他称作“奴隶名字”的原名,以穆罕默德·阿里的形象广为人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参加了一系列的赛事,并在50年内依然可以吸引众人关注。不过所有比赛里最艰难的,可以说,是与美国建设霸业相关。
在越南战争如火如荼之时,阿里拒绝了服役,他说:“越南人从来没有叫过我’黑鬼’”。他的头衔被剥夺,并被禁止参加1967-1970年间的比赛,也就是他25岁到28岁之间,那正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
而当他重返赛场时,他的形象出现了分裂。许多美国人视他为叛徒,认为阿里让祖国失望并蒙羞。但对其他很多反战的美国民众,对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说,阿里是一个英雄,他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他的速度下降了,但他的赛场经验和足以击败绝大部分对手的精神力量,弥补了速度上的不足。然而,这对乔•弗雷泽(Joe Frazier)来说不起作用,至少在他们之间“三番对决”中的第一场比赛里没有任何作用。那场比赛被称之为“世纪之战”,一点都不夸张。阿里对弗雷泽用尽办法,甚至是最为贬低的侮辱,称对方是一个“汤姆叔叔”,“白人统治的一个工具”。这些垃圾话没办法击败弗雷泽,毕竟他不像阿里,他是真的来自贫民窟。然后反击来了,弗雷泽就像一个统治者一样战斗,双方缠斗了15个回合。在最后一个回合里,阿里被击倒后仍有战斗力,但裁判一致判定他输掉了比赛。
很少会有拳击手在遭遇了那样的挫败之后重返赛场。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这都是职业生涯的终结。但三年半之后,经过数场惨烈的比拼,阿里用体育比赛中最伟大的还击,在“丛林之战”中击败了巨人乔治·福尔曼(George Foreman),再次夺得世界冠军。
这场比赛,以及它非常奇怪地在蒙博托治下的扎伊尔共和国举行,都成为了优秀纪录片《一代拳王》的主题。这部电影纪录了这个非洲孩子高唱自己名字的场景,捕捉到了阿里的非凡魅力。拳击运动的反对者可能就会认为,比赛正是电影展示的那样,并且认为弗雷泽还有其他人,都是这项运动有时会达到暴力致死水平的例证。人们也有着充分的理由相信,阿里1984年被诊断患有的帕金森综合症,就是他的身体,尤其是头部,在这么多比赛中遭受重创的结果。
在阿里用“倚绳战术”击败福尔曼的比赛中,阿里忍受了大个子对手导弹般的7个回合进攻,终于在第8个回合里将对手击出场外。回顾这这场比赛,人们都会惊叹于阿里的勇气,以及他所有夸夸其谈背后的坚持。
海明威给“勇气”的定义是“重压之下不失风度”。阿里无疑承受着重压,尽管他从不是海明威所夸耀的那种谦卑君子,但他始终保持着举动上的优雅。如今,他的行动严重受到帕金森综合症的影响,但他在与疾病抗争时展现了另一种优雅,最显著的就是,随着明显的身体抖动,阿里点燃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火炬。
阿里有9个孩子,他和第四任妻子朗尼(Lonnie)住在亚利桑那州。他很少在公开场所露面,尽管有人说他会在伦敦的展览8月闭幕前去参观。无论他会不会去,阿里已经给这个世界提供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他改变了他接触的一切:拳击、体育、名誉、黑暗经历、自我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因此,当然他也改变了世界。我们难以想象20世纪没有穆罕穆德·阿里。那将会在历史上出现一个巨大的空缺,就算是最全面的展览也无法动手填补。
-
穆罕默德·阿里的人生经历
原名卡修斯·克莱,1942年出生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他的父亲是一名编剧,母亲是名清洁工人。阿里有过四段婚姻,9个儿女。
尖峰时刻:也许应该是在1974年“丛林大战”中击败乔治·福尔曼,夺回被美国当局剥夺的称号。但阿里对在1996年奥运会中充当的火炬手角色尤为自豪,当时他明显饱受帕金森症晚期的病痛折磨。
低谷时刻:1976年由于拒绝前往越南战场服役,阿里被剥夺了称号,之后终于获准再次参加拳击比赛时,他败给了弗雷泽。
阿里语录:“我知道我前进的目标,我知道真相。我不必成为你们希望我变成的那个人。我不受拘束,变成我自己希望的样子。”
-
他人评价
“美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即兴创作者,好比大卫·克洛科特、沃尔特·惠特曼,还有艾灵顿公爵。”--大卫·雷德尼克(David Redneck)
“我从来都不喜欢他的那些自吹自擂。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克莱在跟谁说话。他在自言自语。”--弗洛伊德·帕特森(Floyd Patterson)
(翻译:黄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