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起,吉利“博”字辈的车突然之间就火了起来,使吉利自收购豪车沃尔沃后又一次人气走俏。博瑞2015年4月上市,创造了9个月3万台的销量,于吉利来说堪称打破了一直以来自主品牌所谓“车价高了经销商就不自信”的桎梏,堪称业界奇迹。2015年末到2016年初,吉利首款紧凑级SUV博越逐阶段曝光,这台本月26日就要上市的新车,目前已然接棒博瑞成为下一个头条王,且在先期静态评测中,被媒体冠上“自主品牌SUV颜值担当”的美名。
关于能否胜任“颜值担当”的问题终究是主观评价,我们就不去讨论了。而吉利实际意图是博越不仅颜值高,且还要成为自主紧凑级最强SUV,这让我们就很有兴趣来一试究竟了。自博瑞起,吉利与博世深度合作,在博越身上,博世为吉利开发了ACC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道偏离警告、智能远光灯控制、预测性紧急制动,以及ESP衍生出来的autohold、上坡辅助、陡坡缓降等一系列功能。这些在博瑞身上已经出现的功能,在更晚开发和面世的博越身上,是否有提升?博越操控如何?综合性能是否强大?总之一句话:博越会是继博瑞之后下一个“博”字辈神车么?
博世东海测试场作为博世在中国的两大测试场之一,主要服务于ESP等在内的博世汽车安全技术及产品的本地化研发和匹配测试。在这个场地测试车辆,一台车的底盘性能、操控性能都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抑或说是让缺点暴露无遗。由于博越是与博世深度合作的车型,吉利在这个测试厂着实有着大客户般的地位和待遇。媒体测试当日吉利“包场”,上午着重测试了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和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并提供媒体实测体验。下午则测试了操控道、动态对比测试和对标测试、6种“烂”路(crude rode)三大科目。
对于博瑞为什么卖得好这个问题,驾仕派认为其市场化的导向和打法绝对功不可没。在博越身上,亦是如此。
把ACC演示和体验放在体验日的开局,绝对是“心机”啊“心机”!吉利以不低于合资大品牌厂商搞试驾的气势,拿出9台博瑞组成车队,花了半个小时,几近完整地演示了与博世深度合作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和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这其中包括时速30公里启动到最快时速150公里之间的自动巡航驾驶、降速跟车、自动提速、被插队并车状况,以及防追尾提醒、自动刹停几个科目。团队演示的流畅感、科目复杂性和气势,让人一上场就被洗了眼球。
不过车评人们当然也没那么容易糊弄——没见过宋仲基,还没见过胡歌么?随后的体验环节,一来看体验感,二来需要冷静思考,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首先,我们认为博越的ACC体验感很好,且比更早一些研发的车型博瑞做的更好。它响应迅速,而且工作流程、操作和仪表盘的显示也要更轻松和直观。第二,这并非是目前最强大的ACC,部分豪车品牌搭载的ACC已经做到了0-150公里时速之间的更宽工作区间。据吉利研究院领导胡峥楠讲,吉利的ACC其实有个三步走计划,目前的时速30-150公里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做到时速0-150公里运行,第三步还将做到自动刹停后自动跟车。
高阶功能AEB,其实也容易发生争议。作为博越主动安全技术的顶层项目之一,当博越距离前车1.5秒时,AEB会点刹和报警,据前车距离一秒时会自动刹车。而能否刹停不追尾呢?目前能给出的答案是,时速小于30公里时前方静止博越可刹停避免碰撞,而时速大于30公里时博越会刹车避免碰撞或减轻碰撞。
而在ACC运行中,博越的ACC跟车距离控制分为3挡,分别是1秒、1.5秒和1.9秒。当设定最短跟车距离1秒时,AEB能否让前车在高速行驶时刹车甚至刹停的情况下,博越也靠AEB而自动刹停呢?这是一个较为极端但高速上肯定有几率发生的问题,从测试现场看,吉利方的测试人员其实也并不敢去试这个情况,不过胡院长的答案还是让人对安全性能的信心有提升:以博越研发的AEB设定与测试来看,如前车刹车能力与博越相同或逊色于博越,在38公里每小时下且满足雷达的正常工作工况,是一定能刹停的。不过也提醒车主们,在高速上使用ACC很容易溜号,还是要提点神,只靠电脑的话,面对前方直接踩死刹车行驶的急刹,八成你还是会撞上去的。
性能测试的另一重点是操控性能,下午的体验环节还是很让媒体过瘾,第一个项目就是与途观的动态操控进行对比。
在设置的桩桶赛道中,涉及绕桩、突然变向、大S、紧急变向、U型弯等内容。其实敢拿这个级别SUV比较公认的市场王牌车型对标,绝对能看出吉利对博越的自信。从书面看博越底气还是很强的,博越的底盘调教来自于英国老牌MIRA的加持,悬挂结构上则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悬挂。对比测试表现上,由于开的圈数较少,我在此不能保证给出绝对准确和全面详细的答案。但通过短测试能体验出的差别,应该也就是较大的差别。
第一,博越的动力配置是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同等1.8T动力源的对比测试,博越动力表现略优(现在各家1.8T甚至1.5T的动力都是拿大众的1.8T虐,这一点不能当成多大的吹牛点),但变速箱表现要逊色于途观,途观刹减速和加速时的档位响应要比博越快;第二,抑制侧倾能力途观在驾驶者的感觉上胜出分毫,不过博越绕桩桶时亦做到支撑干脆到位,信心很强;第三,方向的精准性上,博越要更出色一点。
而操稳道上,2800米板油路面,直道弯道都比较极致,博越过弯极限很高,转向准,正常的侧倾下,感受不到多余的震颤,越过弯信心越足。
此外,博世测试场还提供有包括颠簸幅度不同的比利时路、搓衣板路、“减速带”路等不同路况的“烂路”,比利时路即类似于下雨后泥土露出的那种坑洼严重的路面,在这个路况下,基本能把悬挂用尽,此时博越无任何异响,而减速带路和搓衣板路,能体验出博越的悬挂调教相比德系途观,要更照顾到舒适性。
整体来看,博越的操控表现和安全性表现都是极佳的,甚至可以说性能和配置“武装到牙齿”,以至于体验360度全景摄像系统时我们已经提不起太大兴趣,这种所有窗子都蒙得密不透风、但依旧能靠摄像头开车的绝活儿通常是属于高配豪车的,博越演示时已经无需多言,倒是也意味着此时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将博越归类到合资SUV中去了。
驾仕点评:
据经销商反馈,当前不少店内收取订金预订博越的台数都已超过100台,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以往大多数吉利4S店的淡季全店的单月销量。“博”字辈出爆品,我们认为是吉利懂市场和重精品的表现。这两年自主品牌“堆砌配置”的现象泛滥,吹牛固然方便,但中看不中用反而影响了车主感受。反看吉利,技术上找博世来站台,经验上逐年吸收沃尔沃的精髓,让“博”字辈们在高配置下也做到了高质量和良好体验性。
另一方面,吉利可以在定价和成本上准确找到一个市场的痛点,这是民企的优势。类似东风A9“追梦动力和责任动力大于市场动力”这样的情况,就必须要承担高成本而追求尽善尽美,但吉利就很接地气。可以看到,博越的车内外材料和做工,在保证精细和质量的同时,和“奢华”、“豪华”这些字眼没什么关系,做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并把钱花在设计、安全性和操控性的刀刃上,这点很重要。这样做不至于让博越直接因为高成本而插在途观等合资紧凑级SUV的主力价格区间里面临围剿。
这句话也意味着,博越不是神车,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价格一分货是买方需遵循的基本态度,博越做到的,不是以它的价格让你买到等同于途观价值的车,而是以它的价格,让你买到成本构成最合理且可能略高于你所期待的车。
撰稿:密斯特张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