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押中苹果的富士康,这次还能押中智能汽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押中苹果的富士康,这次还能押中智能汽车?

从传统汽车到新势力造车再到互联网造车,智能汽车正在经历新的一轮变革,或许颠覆掉传统汽车行业的力量将来自消费电子。

文|AutoR智驾  子晨

郭台铭没有想到有一天富士康将生产汽车。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能够走到现在是因为抓住了IT市场快速崛起,时至今日,当手机制造商苹果、小米被爆进军智能汽车市场之时,富士康也坐不住了。

上周六,富士康旗舰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Co.)董事长刘扬伟在位于台北郊区的公司总部对采访的媒体表示,“富士康将基于全新的MIH平台为基础推出三款新车。”

这标志着富士康在智能汽车领域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悉,富士康三款新车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亮相,其中两款车型为乘用车,一款为电动巴士。

这三款新车都将在台湾设计,未来将在不局限于台湾市场进行销售,包括中国大陆。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制造汽车上不会推出全新的品牌,更多的是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富士康造车终究还是代工厂模式为主。

刘扬伟强调道称,“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

在刘扬伟看来,“ICT产业大概会维持疫情后的这种态势,居家就业带来相关产业的兴起,除了ICT产业,对台湾来讲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就是EV。”

富士康第一款新车将在鸿海集团与裕隆集团共同发布MIH EV开放式电动车平台进行研发制造,并率先使用2021年1月底发布第一代电动车开发者工具平台EVKit。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首款「EV Kit」平台可为系统开发者提供 Drive-by-wire 的车端平台,此平台将开放车端通讯让开发者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动力系统上进行开发。

MIH走的是模块化路线,主要提供给产品开发者一个主架构,并结合联盟成员的专长来达到优势互补、降低开发费用和加速开发时程。

据悉,开发者拥有「EV Kit」后,可参与联盟讨论与规格制订,包含轴距、轮距、电池包、底盘悬架等都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以满足SUV、轿车等多款车型产品。

此外,「EV Kit」也将提供 Level 4 以上自驾技术,当前,ADLINK、AutoCore 及 Tier IV 都已加入 MIH,并在自动驾驶不同层面上进行分工。

例如 ADLINK 提供硬体和通讯模组,AutoCore 提供计算平台设计方案,Tier IV 负责定义软体应用层的功能需求。

与此同时,富士康还发布信息称,2025年将是电动车的关键之年,计划在2025-2027年拿下全球电动车10%市占率,也就是约300万辆。

对于这一判断,刘扬伟认为,2025年到2027年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00万辆,2025年是电动车商机关键之年。

在此次采访中,他认为电动车商机关键之年将提前到2024年。

他说,“我对电动车今年的进展持续看好。”

现在看来,鸿海精密全球10%的市占率的目标并没有改变,相反,这一数字还将增加。

尽管富士康在汽车领域数据表现突出,但刘扬伟预计富士康的电动汽车相关业务要到2023年才能开始对集团的整体营收做出明显贡献。

刘扬伟透露,“截至今天为止,MIH电动车平台联盟已有736个会员(全球厂商)加入,预计3月,富士康将召开MIH会员大会,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跟会员沟通MIH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富士康加大了对芯片的投入,面对汽车芯片的短缺,刘扬伟称,将会收购马来西亚的一家8英寸的晶圆厂。

刘扬伟表示,“对于新的收购,还在持续努力中,可能会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目前正在洽谈中。”

刘扬伟判断示,“持续的芯片短缺对公司主要客户的影响有限,由于本季度通常是淡季,预计不会出现低谷。”

富士康这次之所以能如此确定在新能源行业的路线,或许与今年签订的几个合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1月4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拜腾汽车以及南京经济开发区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富士康将会为拜腾汽车提供制造工艺、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加速推进拜腾汽车旗下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工作。

1月13日,富士康科技又与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随后在1月29日,吉利控股发布再次公告称,与FF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刘扬伟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与初创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以及吉利讨论电动车合作事宜。”

吉利-富士康代工FF正在快速推进中。

当然,富士康野心不止于此。

近日,自媒体《晚点Post》发布消息称,其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

虽然小米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本集团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道。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小米真迈入智能汽车领域,这对于富士康来说是个机会。

当前,汽车智能正处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当互联网公司赋予汽车一定的生态能力以及软件算法之后,整车制造不再向传统汽车一样重要。

流水线式的汽车制造由富士康代工或许是一种新选择。

就像富士康代工苹果手机一样。

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富士康不仅希望借此赛道完成转型,也希望能获得老合作伙伴苹果的认可,在汽车领域展开新的合作。

从传统汽车到新势力造车再到互联网造车,智能汽车正在经历新的一轮变革,或许颠覆掉传统汽车行业的力量将来自消费电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富士康

4.6k
  • 主力资金监控:非银金融板块净流出超175亿元
  • 富士康郑州工厂已累计生产智能手机超12亿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押中苹果的富士康,这次还能押中智能汽车?

从传统汽车到新势力造车再到互联网造车,智能汽车正在经历新的一轮变革,或许颠覆掉传统汽车行业的力量将来自消费电子。

文|AutoR智驾  子晨

郭台铭没有想到有一天富士康将生产汽车。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能够走到现在是因为抓住了IT市场快速崛起,时至今日,当手机制造商苹果、小米被爆进军智能汽车市场之时,富士康也坐不住了。

上周六,富士康旗舰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Co.)董事长刘扬伟在位于台北郊区的公司总部对采访的媒体表示,“富士康将基于全新的MIH平台为基础推出三款新车。”

这标志着富士康在智能汽车领域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悉,富士康三款新车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亮相,其中两款车型为乘用车,一款为电动巴士。

这三款新车都将在台湾设计,未来将在不局限于台湾市场进行销售,包括中国大陆。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制造汽车上不会推出全新的品牌,更多的是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富士康造车终究还是代工厂模式为主。

刘扬伟强调道称,“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

在刘扬伟看来,“ICT产业大概会维持疫情后的这种态势,居家就业带来相关产业的兴起,除了ICT产业,对台湾来讲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就是EV。”

富士康第一款新车将在鸿海集团与裕隆集团共同发布MIH EV开放式电动车平台进行研发制造,并率先使用2021年1月底发布第一代电动车开发者工具平台EVKit。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首款「EV Kit」平台可为系统开发者提供 Drive-by-wire 的车端平台,此平台将开放车端通讯让开发者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动力系统上进行开发。

MIH走的是模块化路线,主要提供给产品开发者一个主架构,并结合联盟成员的专长来达到优势互补、降低开发费用和加速开发时程。

据悉,开发者拥有「EV Kit」后,可参与联盟讨论与规格制订,包含轴距、轮距、电池包、底盘悬架等都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以满足SUV、轿车等多款车型产品。

此外,「EV Kit」也将提供 Level 4 以上自驾技术,当前,ADLINK、AutoCore 及 Tier IV 都已加入 MIH,并在自动驾驶不同层面上进行分工。

例如 ADLINK 提供硬体和通讯模组,AutoCore 提供计算平台设计方案,Tier IV 负责定义软体应用层的功能需求。

与此同时,富士康还发布信息称,2025年将是电动车的关键之年,计划在2025-2027年拿下全球电动车10%市占率,也就是约300万辆。

对于这一判断,刘扬伟认为,2025年到2027年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00万辆,2025年是电动车商机关键之年。

在此次采访中,他认为电动车商机关键之年将提前到2024年。

他说,“我对电动车今年的进展持续看好。”

现在看来,鸿海精密全球10%的市占率的目标并没有改变,相反,这一数字还将增加。

尽管富士康在汽车领域数据表现突出,但刘扬伟预计富士康的电动汽车相关业务要到2023年才能开始对集团的整体营收做出明显贡献。

刘扬伟透露,“截至今天为止,MIH电动车平台联盟已有736个会员(全球厂商)加入,预计3月,富士康将召开MIH会员大会,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跟会员沟通MIH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富士康加大了对芯片的投入,面对汽车芯片的短缺,刘扬伟称,将会收购马来西亚的一家8英寸的晶圆厂。

刘扬伟表示,“对于新的收购,还在持续努力中,可能会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目前正在洽谈中。”

刘扬伟判断示,“持续的芯片短缺对公司主要客户的影响有限,由于本季度通常是淡季,预计不会出现低谷。”

富士康这次之所以能如此确定在新能源行业的路线,或许与今年签订的几个合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1月4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拜腾汽车以及南京经济开发区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富士康将会为拜腾汽车提供制造工艺、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加速推进拜腾汽车旗下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工作。

1月13日,富士康科技又与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随后在1月29日,吉利控股发布再次公告称,与FF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刘扬伟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与初创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以及吉利讨论电动车合作事宜。”

吉利-富士康代工FF正在快速推进中。

当然,富士康野心不止于此。

近日,自媒体《晚点Post》发布消息称,其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

虽然小米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本集团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道。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小米真迈入智能汽车领域,这对于富士康来说是个机会。

当前,汽车智能正处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当互联网公司赋予汽车一定的生态能力以及软件算法之后,整车制造不再向传统汽车一样重要。

流水线式的汽车制造由富士康代工或许是一种新选择。

就像富士康代工苹果手机一样。

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富士康不仅希望借此赛道完成转型,也希望能获得老合作伙伴苹果的认可,在汽车领域展开新的合作。

从传统汽车到新势力造车再到互联网造车,智能汽车正在经历新的一轮变革,或许颠覆掉传统汽车行业的力量将来自消费电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