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网讯】3月13日消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谈到近期备受关注的医改时表示,“国家的医改,一言难尽。”
(图为:北大教授李玲)
医改现状:政府很努力,状态很尴尬
李玲教授认为,中国医改是要改医院的创收机制,不能把来的病人当成创收工具。医院要创收,所以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过去北京大概一个普通门诊100块钱就可以搞定了,现在北京一个普通门诊的费用已经500块,就算医保给报销50%,自己还是要花250,费用还是比原来高。”
据李玲教授介绍,医改改到今天确实是很尴尬,政府这些年真的很努力。政府每年对医疗卫生的投入都是两位数的增长,1978年中国各级政府医疗费用投入一百亿;2003年非典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是八百亿;2015年已经达到一万亿。
“可能大家问要钱到哪儿去了?变成了药、变成了检查。因为我们医院体制没改,医生创收的机制没改,大量的钱是无效的支出。我们吃了太多不该吃的药、做了太多不该做的检查,这也就是老百姓的不满。”
在李玲教授看来,现在医院的发展进入一个歧途:变成病人很多,就得买更多仪器设备,盖更多的楼来应付;楼盖得越大,设备仪器越好,招的医生越多,成本越高,所以要更加创收。
直面黄牛:行政手段、价格机制均无法根治
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挂号政策,李玲教授表示,“实事求是地说,光靠目前行政的方法是很难解决挂号黄牛的问题,现在大医院为什么人满为患?因为我们对看病就医的定位不对,医疗信息完全不对称,治病救人本是很神圣的事业,现在反而把它变成一个餐饮业服务,只要去排队,只要付钱就能得到。”
目前有一些专家提出要提高挂挂号费用,李玲教授认为这解决不了问题。据李玲介绍,中国挂号费用涨的非常快,1978年挂号费只要5分钱,后来涨到5毛钱、1块、5块钱,日前网上流传的视频中,那个姑娘要挂的专家号是300块,未来就算涨到5000块也能炒到50000块。“因为我们整个体制都是一个逐利、趋利的体制,所以通过价格机制解决不了问题,你越想用价格调解,可能越会吸引更多患者跑去大医院,因为患者会越来越觉得便宜没好货。最后就变成大医院越来越紧,患者越来越多,费用也越来越高。”
医改下一步:政府痛下决心,三医联动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医疗的学者之一,李玲教授认为,未来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必须要政府痛下决心改变机制,不要让公立医院成为逐利创收的机构。对于医生来说,待遇上、社会地位上要体面起来,建立健全可以保障医生人身安全的机制体制。
从严格监管角度,可以高效利用信息手段。让医生更好、更便捷处理医疗信息,同时也是对医生做全面的、长期的、全方位的考核。
下一步的医改将主要集中在“三医联动”,即医疗、医保和医药三方面。
福建省三明市是“三医联动”最早的试点单位。据亿邦动力网了解,福建省三明市自2012年起探索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医改四年以来,三明市经过测算累计节约药费17.95亿元,医院收入中医务性收入占比由2011年的39%上升到2015年的65%,药占比由46.77%下降到25.74%。医务人员年人均工资由3万多元增长到8万多元,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的金额分别下降了203元和437元,医保基金统筹部分由改革前的亏损变为现在的盈余。
在李玲教授看来,未来“三医联动”其实是三医合一,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就需要医保、医疗和医药合起来,利用好医疗信息化,才能真正对制度有所触动,改善百姓就医难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