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万科集团在深圳总部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继续停牌的议案。投票结果显示,参加投票87亿股,同意的有84亿股,占总数的97.13271%,这意味着包括宝能、安邦、华润等在内的多位股东都投了赞成票。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如上股东已经与万科管理层达成了关于万科股权归属的协议,抑或默契。股东大会刚刚结束,一向被外界视为支持万科管理层的华润,态度大变,率先以“程序”问题发难万科管理层。
华润派出的股东代表单独会见媒体表示,万科与深圳地铁合作公告,没有经过董事会的讨论及决议通过,是万科管理层自己做的决定。“为了避免股价波动和市场混乱,华润认为万科股票继续停牌更符合股东利益。华润派驻万科的董事已经向有关监管部门反应了相关意见,要求万科经营依法合规。”
以上表态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华润对万科管理层的某些做法不满,而不是如外界认为的一如既往的支持;二,华润已经先“告状”,向监管部门反映了相关意见。
随后,万科方面以“签署无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并不是必需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的事项”予以公开回应。
万科在发给界面新闻的回复中表示,就此次重组事宜,公司早就和华润董事进行过沟通。春节前,公司管理团队拜会华润董事时,曾经明确提到公司有意和深圳市地铁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并提到了存在向地铁集团增发股票的可能性。
万科的意思是,于情于理,华润都不应该以此责难万科管理层。万科和华润各执一词,单纯就是否应该经过董事会讨论这一法律问题,界面新闻采访了几位法律界人士。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认为,如果华润方面认为程序上有瑕疵,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签署和审阅该备忘录万科高管的责任,但这并不影响第三方(深圳地铁)签署该备忘录的法律效力。如果后续定增方案出台后,华润仍然可以在董事会用实际行动进行表决。
一位要求匿名的律师则认为,目前尚不能判定这是否违背程序,但后续方案的推进,必须通过董事会审议以及股东大会决议。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原则上不用通过审议,但万科备忘录内容涉及了增发,于理不违规,但打了个擦边球。
由此看来,程序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是华润揪住了它,并借此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华润与万科管理层有矛盾,华润主动把它公开化了;央企华润正式宣布加入这场万科股权世纪大战,这并不突然。
就在3月8日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在被询问有关万科股权之争的事情时表示,现在市场比较敏感,不想多说,但认为万科是个好企业,华润集团会全力支持。
但傅育宁的表态里并未提到会支持万科管理层。2月20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万宝之争)这件事,获得了资本市场关注,是因为股东方和管理层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发生了争执。”
他强调,从第二大股东华润的角度,最重要的是用依法合规的方式,通过协商把矛盾解决好。由此看来,华润今天此番关于程序问题的责难,就是在傅育宁提出的“依法合规的方式”框架内。
作为央企,华润师出有名,绝不会说莫名其妙的话,也不会打无准备之仗。而且,不仅宣战,“已经向监管部门反映了相关意见”,表明华润已经把战斗提升到了监管层介入的层次。以央企的行事逻辑和风格,华润可能已经得到了监管层明确授意,以程序问题为借口,强势介入万科股权争夺,目标:重新控股万科。
众所周知,华润一直想整合万科。王石2014年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曾提及:当时华润入主万科是有一个全盘的计划,“第一步是成为大股东,第二步是能跟旗下的华润置地合并报表,并表后达到49%最好。”后因为种种原因,计划并未实现。
万科向深圳地铁定增之后,华润持有的万科股份会被稀释,最后沦为第三大股东,这肯定不是华润想要的结果。华润的参战,直接将局势拉入到了更加复杂的三足鼎立局面:华润代表的央企势力,宝能代表的民营资本,以及深圳地铁代表的地方国资,三方都想控股,注定你死我活。
当然,这还没考虑到另一个危险角色,安邦。今天,在回答股东代表关于万科与安邦是否为一致行动人的提问时,王石称,“双方发表了声明,在态度方面并未改变。”郁亮紧接着解释称,“安邦发表的是友好声明,与形成一致行动人没有关系,一致行动人需要法律严格界定。”
目前安邦并未有任何表态,按兵不动,难以捉摸。但目前至少能明确一点,万科管理层在选择自己大股东这件事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诚然,无论哪一方最终控制万科,都必须依靠管理层的力量才能坐稳江山。但在这之前,万科作为标的物,一块美味的“唐僧肉”,无论谁吃到口,都似乎不用征得唐僧的同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