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千块买4寸的iPhone SE?我当然选Android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千块买4寸的iPhone SE?我当然选Android啊

iPhone 6s/6s Plus的销量已经放缓,苹果此时正需要一款新产品去刺激市场从而增加营收。而小屏幕iPhone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所以若iPhone SE售价不高的话,相信大卖不是问题。

话说苹果刚刚发布了全新的iPhone SE,而这手机也一直被称为“小屏旗舰”,其实笔者认为,小屏旗舰这个形容词放在iPhone SE上并没有什么问题。而iPhone SE确实也拥有不少接近于旗舰的配置(例如A9处理器、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等等),4英寸屏幕的回归更有不少用户认为iPhone SE才是最适合单手操作的智能手机。但笔者认为,iPhone SE成在4英寸屏幕,败也在4英寸屏幕。

iPhone 6s/6s Plus的销量已经放缓,苹果此时正需要一款新产品去刺激市场从而增加营收。而小屏幕iPhone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所以若iPhone SE售价不高的话,相信大卖不是问题。既然4英寸的iPhone SE能给市场打鸡血从而增加营收,那为什么4英寸也是iPhone SE最失败的地方呢?请继续往下看。

iPhone手机屏幕尺寸发展史

iPhone从初代开始发展到4s,一直延续着3.5英寸屏幕的设计,而分辨率从最初的480x320,发展到960x640(也就是我们所称的Retina)。后来苹果由提姆厨师(Tim Cook)接管,然而,这位商业精英看到安卓阵营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同一时期三星Galaxy S3的屏幕增至4.8英寸,在12年的Q3销量超过了4s),可见,消费者对手机屏幕尺寸的需求变大,因此,苹果发布了突破性的iPhone 5:拥有4.0英寸屏幕。

接下来,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上游屏幕供应商开始着重 大屏幕面板的开发,生产线也更适应大屏的量产。加上屏幕增大让机身的体积也有所增大,机身内部元件之间的排列放置、PCB板布线也无需过度拥挤,在研发、生产的成本上也不见得比节省材料的小屏iPhone要多。而流媒体、网络的发展也让手机扮演着更多角色(游戏机、mp4、电视)。综合以上的总总因素,iPhone的屏幕理应越变越大。因此4.7英寸的iPhone 6/6s来了,5.5英寸巨屏的iPhone 6 Plus/6s Plus也诞生了。

而iPhone屏幕在变大的过程中,也衍生出相当多问题,例如大屏更费电、机身面积变大(同时变薄)更易弯折等等。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屏单手握持不方便。但iPhone为了单手操作就让SE回归4.0英寸屏幕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吗?或许答案是否定的。

不提高屏占比而去缩小屏幕这是在倒退

在详细解(kai)析(pen)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屏占比这玩意。我们从4s开始找同期(落后几个月)的安卓旗舰手机作对比,让大家知道iPhone设计上缺少什么东西。

iPhone与Galaxy S系列屏占比对比表格

从上面的对比表格我们可以看到,iPhone的屏占比 比同一时期的安卓旗舰手机都低上不少,而这也就代表着在同样的屏幕尺寸情况下,iPhone的整体机身体积要比其他手机大上不少,而屏占比也是影响用户单手操作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子理解:屏占比越高,单手操作越容易。而iPhone SE整体设计上和5s相似,相信其屏占比也在60%左右。依然相当低。

而此次iPhone SE把屏幕缩小至4.0英寸,虽然能保证单手握持操作,但如今流媒体那么发达,视频、影音资源已经相当丰富,过小的屏幕必然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而5G网络、物联网的发展也注定手机能充当的角色越来越多。另外。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功能的增多,4.0英寸屏的iPhone SE在设计研发、生产环节上的难度相信也更大。相信这也是SE没有配备3D Touch的重要原因之一(Taptic Engine需要占空间)。而机身面积的减少,导致电池也缩水严重,其能否hold住A9处理器的摧残,暂时只有苹果自己知道了。

所以说,提高屏占比才是保证单手操作的有效途径,试图仅通过缩小屏幕,屏占比却维持不变的行为都是科技发展的一种倒退,都是耍流氓。

如果我们把iPhone SE的屏占比提高至70%,那么和5s面积相当的SE屏幕又会多大呢?

SE若70%屏占比 则能拥有4.3英寸的屏幕

数学题:iPhone SE与5s机身尺寸相当,如今iPhone 5s的机身面积约为:7254mm2,那么70%的屏占比能算出屏幕的面积为5077mm2,又因为SE的屏幕采用16:9的设计,所以16x*9x=5077,求出x=5.9,再进行系列的计算,得出屏幕对角线距离约为108mm,也就是4.29英寸。这也就是说,只要把SE的屏占比提高到70%,就能塞进4.3英寸的屏幕。同理,若把屏占比增至Galaxy S7级别的73%,则能塞进4.38英寸的屏幕。无论是4.3英寸还是4.5英寸,都要比这么小的4.0英寸更合理。

计算过程:已知:1.iPhone SE机身面积约为7254mm2(数据来自5s面积),2.SE的屏占比为70%(假设值)。

S屏幕尺寸=7254*70%=5077.8mm2→16x*9x=5077mm2;x=5.9→所以屏幕边长:53.1mm、宽:94.4mm→则屏幕对角线长度为108.3mm=4.25英寸≈4.3英寸

所以笔者认为,苹果与其为了单手操作把屏幕缩小至4.0英寸,还不如把屏占比增高,让边框更窄,屏幕上下两端的面积更小,再配上个4.3或4.5英寸的屏幕。但遗憾的是iPhone有个大大的Home键,让屏幕下方的面积不能缩小。加之屏幕上方区域要和下方区域对称,所以Home键与大屏占比不能兼得。唯有期待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3D Touch压感屏的普及,那超占位置的集成指纹按压式物理Home才能退休。

SE没有3D Touch 价钱贵 还不如买iPhone 6

此次的iPhone SE没有配备3D Touch,整体上看来和iPhone 6最大的区别在于屏幕、摄像头以及处理器。屏幕上iPhone 6比SE大0.7英寸,分辨率也有所升高。而摄像头方面,无论800万像素还是1200万像素,它们之间可以说是互有胜负。而iOS系统向来优化好,相信降频版的A9和A8的差距也不大。所以说,两者在使用上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屏幕的大小了。

而价格方面,从发布会上得知,iPhone SE 64GB(16GB存储与4K视频搭配起来也是挺酸爽的)的售价为:499美元(国行为4088元),看回同为64GB的iPhone 6如今的售价才4488元,可以说差距不大。而从装bi的角度看来,“小三”般的iPhone SE(玫瑰金版)只能给80分,而作为“正室”的iPhone 6能给90。(满分只能给跑Android的水果手机)所以说,作为老旗舰的iPhone 6还是更值得购买的。

之前听说市场对iPhone 6s/6s Plus的需求下滑,导致苹果需求下调产能的需求,现在看来,iPhone SE上使用的A9处理器、摄像头、内存均与iPhone 6s/6s Plus相同,这些是不是iPhone 6s/6s Plus减产后剩余出来的呢?这也许只有苹果才知道。

说那么多,还不如买安卓,无论在外观还是性能上,都会有更好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千块买4寸的iPhone SE?我当然选Android啊

iPhone 6s/6s Plus的销量已经放缓,苹果此时正需要一款新产品去刺激市场从而增加营收。而小屏幕iPhone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所以若iPhone SE售价不高的话,相信大卖不是问题。

话说苹果刚刚发布了全新的iPhone SE,而这手机也一直被称为“小屏旗舰”,其实笔者认为,小屏旗舰这个形容词放在iPhone SE上并没有什么问题。而iPhone SE确实也拥有不少接近于旗舰的配置(例如A9处理器、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等等),4英寸屏幕的回归更有不少用户认为iPhone SE才是最适合单手操作的智能手机。但笔者认为,iPhone SE成在4英寸屏幕,败也在4英寸屏幕。

iPhone 6s/6s Plus的销量已经放缓,苹果此时正需要一款新产品去刺激市场从而增加营收。而小屏幕iPhone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所以若iPhone SE售价不高的话,相信大卖不是问题。既然4英寸的iPhone SE能给市场打鸡血从而增加营收,那为什么4英寸也是iPhone SE最失败的地方呢?请继续往下看。

iPhone手机屏幕尺寸发展史

iPhone从初代开始发展到4s,一直延续着3.5英寸屏幕的设计,而分辨率从最初的480x320,发展到960x640(也就是我们所称的Retina)。后来苹果由提姆厨师(Tim Cook)接管,然而,这位商业精英看到安卓阵营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同一时期三星Galaxy S3的屏幕增至4.8英寸,在12年的Q3销量超过了4s),可见,消费者对手机屏幕尺寸的需求变大,因此,苹果发布了突破性的iPhone 5:拥有4.0英寸屏幕。

接下来,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上游屏幕供应商开始着重 大屏幕面板的开发,生产线也更适应大屏的量产。加上屏幕增大让机身的体积也有所增大,机身内部元件之间的排列放置、PCB板布线也无需过度拥挤,在研发、生产的成本上也不见得比节省材料的小屏iPhone要多。而流媒体、网络的发展也让手机扮演着更多角色(游戏机、mp4、电视)。综合以上的总总因素,iPhone的屏幕理应越变越大。因此4.7英寸的iPhone 6/6s来了,5.5英寸巨屏的iPhone 6 Plus/6s Plus也诞生了。

而iPhone屏幕在变大的过程中,也衍生出相当多问题,例如大屏更费电、机身面积变大(同时变薄)更易弯折等等。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屏单手握持不方便。但iPhone为了单手操作就让SE回归4.0英寸屏幕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吗?或许答案是否定的。

不提高屏占比而去缩小屏幕这是在倒退

在详细解(kai)析(pen)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屏占比这玩意。我们从4s开始找同期(落后几个月)的安卓旗舰手机作对比,让大家知道iPhone设计上缺少什么东西。

iPhone与Galaxy S系列屏占比对比表格

从上面的对比表格我们可以看到,iPhone的屏占比 比同一时期的安卓旗舰手机都低上不少,而这也就代表着在同样的屏幕尺寸情况下,iPhone的整体机身体积要比其他手机大上不少,而屏占比也是影响用户单手操作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子理解:屏占比越高,单手操作越容易。而iPhone SE整体设计上和5s相似,相信其屏占比也在60%左右。依然相当低。

而此次iPhone SE把屏幕缩小至4.0英寸,虽然能保证单手握持操作,但如今流媒体那么发达,视频、影音资源已经相当丰富,过小的屏幕必然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而5G网络、物联网的发展也注定手机能充当的角色越来越多。另外。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功能的增多,4.0英寸屏的iPhone SE在设计研发、生产环节上的难度相信也更大。相信这也是SE没有配备3D Touch的重要原因之一(Taptic Engine需要占空间)。而机身面积的减少,导致电池也缩水严重,其能否hold住A9处理器的摧残,暂时只有苹果自己知道了。

所以说,提高屏占比才是保证单手操作的有效途径,试图仅通过缩小屏幕,屏占比却维持不变的行为都是科技发展的一种倒退,都是耍流氓。

如果我们把iPhone SE的屏占比提高至70%,那么和5s面积相当的SE屏幕又会多大呢?

SE若70%屏占比 则能拥有4.3英寸的屏幕

数学题:iPhone SE与5s机身尺寸相当,如今iPhone 5s的机身面积约为:7254mm2,那么70%的屏占比能算出屏幕的面积为5077mm2,又因为SE的屏幕采用16:9的设计,所以16x*9x=5077,求出x=5.9,再进行系列的计算,得出屏幕对角线距离约为108mm,也就是4.29英寸。这也就是说,只要把SE的屏占比提高到70%,就能塞进4.3英寸的屏幕。同理,若把屏占比增至Galaxy S7级别的73%,则能塞进4.38英寸的屏幕。无论是4.3英寸还是4.5英寸,都要比这么小的4.0英寸更合理。

计算过程:已知:1.iPhone SE机身面积约为7254mm2(数据来自5s面积),2.SE的屏占比为70%(假设值)。

S屏幕尺寸=7254*70%=5077.8mm2→16x*9x=5077mm2;x=5.9→所以屏幕边长:53.1mm、宽:94.4mm→则屏幕对角线长度为108.3mm=4.25英寸≈4.3英寸

所以笔者认为,苹果与其为了单手操作把屏幕缩小至4.0英寸,还不如把屏占比增高,让边框更窄,屏幕上下两端的面积更小,再配上个4.3或4.5英寸的屏幕。但遗憾的是iPhone有个大大的Home键,让屏幕下方的面积不能缩小。加之屏幕上方区域要和下方区域对称,所以Home键与大屏占比不能兼得。唯有期待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3D Touch压感屏的普及,那超占位置的集成指纹按压式物理Home才能退休。

SE没有3D Touch 价钱贵 还不如买iPhone 6

此次的iPhone SE没有配备3D Touch,整体上看来和iPhone 6最大的区别在于屏幕、摄像头以及处理器。屏幕上iPhone 6比SE大0.7英寸,分辨率也有所升高。而摄像头方面,无论800万像素还是1200万像素,它们之间可以说是互有胜负。而iOS系统向来优化好,相信降频版的A9和A8的差距也不大。所以说,两者在使用上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屏幕的大小了。

而价格方面,从发布会上得知,iPhone SE 64GB(16GB存储与4K视频搭配起来也是挺酸爽的)的售价为:499美元(国行为4088元),看回同为64GB的iPhone 6如今的售价才4488元,可以说差距不大。而从装bi的角度看来,“小三”般的iPhone SE(玫瑰金版)只能给80分,而作为“正室”的iPhone 6能给90。(满分只能给跑Android的水果手机)所以说,作为老旗舰的iPhone 6还是更值得购买的。

之前听说市场对iPhone 6s/6s Plus的需求下滑,导致苹果需求下调产能的需求,现在看来,iPhone SE上使用的A9处理器、摄像头、内存均与iPhone 6s/6s Plus相同,这些是不是iPhone 6s/6s Plus减产后剩余出来的呢?这也许只有苹果才知道。

说那么多,还不如买安卓,无论在外观还是性能上,都会有更好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