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楼婍沁
瑞典时尚集团H&M正因抵制新疆棉花在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
3月24日晚,瑞典快时尚集团H&M就“抵制中国新疆棉花”事件在微博发布回应,称一直只“通过全球认证的第三方采购棉花”,且“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国消费者”。
但这则回复并没有将它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或受相关舆情影响,该集团同名主品牌H&M已疑似被淘宝、京东及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下架。在这些平台,以H&M或HM等关键字进行搜索,都无法得到有效结果。
而H&M的线下门店似乎暂未受到太多影响。
3月25日上午十点三十分许,界面时尚实地探访上海世纪大道H&M门店时发现,开业时分店里已有零零星星的顾客走入进行挑选,且收银处还有顾客等待正忙于整理货架的店员前来结账。门店整体运作正常。
界面时尚留意到,有顾客曾向店员询问H&M淘宝店无法正常运行的事宜。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界面时尚表示,因为舆论的缘故近期不会再买H&M,也不敢穿着其产品出门。
与此同时,从长期看,H&M线下门店运营多少将被影响。
界面时尚发现,百度地图、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等出行导航、生活领域的App,均已无法搜索与H&M有关的地点或商铺。
而新疆汇嘉时代百货已暂闭H&M门店一天,并通过公众号发文要求品牌方道歉。
撇开对于H&M品牌门店影响,界面时尚已在此前报道中提及,H&M集团在中国的后续计划也可能受到阻碍。该集团旗下品牌& Other Stories与ARKET都计划于2021年内开设中国首店。
H&M在中国引发舆论的源头是一则发布于2020年3月20日关于中国新疆棉花的尽职调查公告。该公告中表示:“该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
此外,该公告还称,H&M集团在新疆采购的棉花一直都来自经“更好的棉花计划”(BCI) 认证的农场。由于BCI出于对该地区“强迫劳动”的“忧虑”而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该集团已经不再采购新疆棉花。
BCI是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非盈利性国际组织。据其官方介绍,该组织自称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可持续发展计划,有超过400个会员组织单位。
事实上,BCI中国团队都曾指出并未发现新疆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事件。
而且,关于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歧视少数民族”的言论已由中国外交部在多个场合多次、反复进行过澄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抵制新疆棉花事件波及到的不只是H&M一个品牌。
在微博上已有不少网友罗列出发布过类似声明的国外品牌,其中不乏将中国视为重点市场的国际知名服饰品牌,如优衣库(Uniqlo)、Gap、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等等。
界面时尚通过查询品牌官网发现,优衣库、Gap、Abercrombie & Fitch的官网上仍刊登有关于抵制新疆棉的表态声明。
这些声明中均明确提到,出于对新疆地区“强迫劳动”、“歧视少数民族”相关报道的顾虑,品牌保证产品和原料绝不生产或来源于新疆地区。
然而,Inditex集团疑似将相关声明悄悄撤下。在谷歌搜索的历史快照上仍可查询到相关内容,但点击进入官网后会显示,相关文件目前无法找到。
界面时尚亦对上述品牌门店进行了现场走访,发现相关门店也均处于正常运营的状态。
此次多个国际品牌被牵扯进抵制新疆棉花事件中,反映出了一些国际品牌在针对地区市场进行本地化运营工作时,仍停留在较浅层面,且本地团队与总部团队的沟通话语权仍有待加强。
国际品牌在面对国际意识形态冲突加剧时,易于陷入一方“政治正确”的阵营中。因而,跨国品牌在面对不同区域市场时,应格外注意和尊重当地的社会原则,也应与本地团队加强沟通,并给予本地团队一定的自主权。本土化的营销策略不能仅仅反映在广告投入上,还应对当地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做更深入的理解。
中国服装市场在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后,早已摆脱了盲目依赖和崇拜海外品牌的境地。界面时尚此前报道,H&M、Zara、Gap等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已然面临增长困境。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以及越来越多入局的竞争者使这些国际品牌不再享受早期入市的红利。
此外,随着中国供应链的升级发展,不断涌现的线上品牌和升级的本土品牌正成为新的有力竞争者。国潮风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中国消费者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正给予本土品牌崛起的机遇。
今日早盘,服装纺织概念股多股涨停,其中美邦服饰早盘股价大幅拉升10.6%,日播时尚大涨10.7%,而七匹狼、海澜之家、森马服饰等也纷纷大幅高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