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毛华江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提到“毛边书”,多少有些“古早味道”。这种起源于欧洲,盛行于法国,之后又流传到我国的“舶来品”,指的是书本装订之后“不施刀削,三面任其本然,页与页相连“的书本。看书时,需要用木质裁纸刀一页页裁开来看,因此,书页会变得毛茸茸的,“毛边书”因此得名。
这种“原生态”的书籍装帧美学,让沉迷于此的读书人自诩“毛边党”——边裁边看,于是阅读有了延迟性和期待感,让看书过程少了一份浮躁,多出一番情趣。
而在成都市区的府青路街道怡福社区,就坐落着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在全国书迷圈享有盛名的书局——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毛边书局的过去:老小区里的“旧书迷天堂”
毛边书局的主理人名叫傅天斌,他与“毛边书”结缘已有20多年。最开始,他是在湖北十堰的新华书店工作。为了解决广大顾客“想找早些时候出版发行书籍,却求而不得”的问题,书店负责人决定由傅天斌来开辟一个特色服务窗口,通过《书友》报刊刊载相关的图书信息,并开设邮购业务,于是有了“毛边书局”的雏形。
在工作中,傅天斌接触到了毛边书,并为之着迷。后来,他离开武汉十堰新华书店,在四川师范大学龚明德教授的指导下,开设了自己的“毛边书局”,专营各式毛边书和签名本。2001年,他又将书局迁至成都市内一个老旧小区,并在此扎根近20年。
那时候的毛边书局,面积只有100平方米左右,常年堆放了约8万册旧书。在这一方空间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堆积如山的各式旧书,以及必须侧身才能挤进去的书架过道。
为了打理好这一方天地,傅天斌颇费心思——在书籍的分类整理上,如何归大类,再在大类里细分领域,把有关联的书放在一格;其他的旧书店都喜欢在书的封底页,用铅笔标明价格,而傅天斌则是给每本书做了一张小纸条,标明上架时间及价格,小心的夹在书的顶端;每一本收回来的旧书,都是经过二次清理消毒才上架的……细微之处,处处可见店主爱书的真心。
曾经到访过“毛边书局”旧址的书友们表示,在层层叠叠的书海中书局的空间显得有些逼仄,但所有的书都在架上排列得整整齐齐,清清爽爽。那里的书虽然旧,但不脏,在岁月历练和打磨下,竟然更多出几分沉稳的意味。在这里,能让爱书淘书之人寻得一份久违的归属感,也是十分独特的体验。
公开数据显示,1998-2017年,毛边书局流动图书近百万册,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过百场,直接服务世界各地华人读者近百万人,“毛边书局”渐渐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全国知名书店。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的现在:家门口的“社区美空间”
据界面四川了解,曾经有想要和“毛边书局”合作的投资人,愿意出资几十万并提供场地,让傅天斌把书局迁移过去,但都被他婉拒,只是因为“纯商业化路子,违背了我办书局的初衷。”
然而,在拒绝投资人抛来的橄榄枝后,2018年3月,毛边书局与成华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并于同年10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家将政府公共文化资源与民间社会组织资源创新结合而组建的多功能、高品质阅读、创作场所。
究其双方合作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府青路街道辖区内无综合性大图书馆,社区规划设计师、社区规划众创组综合1万多份群众问卷调查和随访结果,发现该辖区42%的群众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而毛边书局作为国内知名的旧书店,也迫切需要升级优化自身发展平台,于是,府青路街道决定联合毛边书局打造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界面四川在现场看到,如今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占地1500平方米,为一座三层仿古式的建筑空间,一层作为公共阅读空间,有80多个座位,分为少儿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图书阅览区、报刊阅览区。二层是成都桃蹊画院所在地,引进了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工作室和书画展厅,平常会定期举办国学讲堂,也举办一些摄影展及画展。
三层为“毛边书局”,馆内陈列的都是旧书及旧物,主要功能是研究地方文化,还可举办哲学、医学、自然科学等各类学术读书会。在书院里,随处可见看书以及借书还书的居民,人们或站或坐,都沉浸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之中。
2021年3月3日,成都首批十个“社区美空间”名单公布,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也位列其中。
运营之道:激活社区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傅天斌曾坦言,“以前的毛边书局更多的是个人情怀,如今和政府合作开书院,我既高兴又有压力。”确实,面对如今1500多平方米的书院,书籍管理、环境维护、活动开展等都是很具体的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化运营,十分考手艺。
据界面四川了解,在合作方式上,书院由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场地、水电等硬件条件由桃蹊街道提供,毛边书局则提供书籍资源、人脉资源和专业经验等软性资源。
为实现可持续化运营,让书局真正成为居民们“愿意来、喜欢来”的文化传播中心,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结合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积极策划组织各类文化活动。
书院不仅有多项文化服务项目,如书香桃蹊·阅享人生、红色粮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季微学堂、“莲心”文德等,还会邀请川菜老字号名店的老师傅,走进书院讲述川菜演变史,通过主题展览、书籍售卖,更立体地呈现传播川菜文化。
此外,陆续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贯穿全年的亲子阅读、百姓讲堂、创意集市、诗歌朗诵、书画展览、新书发布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也让这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数据显示,自2018年6月书院正式挂牌以来,坚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成立至今已举办100余场读书会、书友会、阅读会,累计服务读者(居民)十多万人次;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60余场。
“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清晨”,当人们徜徉在在毛边书局•桃蹊书院这片有温度的阅读空间中,切身体会到的,是成都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的蓬勃生长,是社区文化生活全新方式的徐徐铺陈。而在成都推进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进程中,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作为社区公共文化创新坐标的定位,也将愈发明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