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光明科学城利好快速动工落地,能给深圳及世界带来多大的能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光明科学城利好快速动工落地,能给深圳及世界带来多大的能量?

光明常以网红打卡点被大众所记住,在去年深圳40周年庆典上,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也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讨论的焦点。

说起深圳光明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光明乳鸽?光明农场?还是最近火遍全网的红桥公园?

光明常以网红打卡点被大众所记住,在去年深圳40周年庆典上,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也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讨论的焦点。

光明的未来:99平方公里世界一流科学城

早在2018年,深圳人就知道未来是光明的。这是源于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出台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功能定位。现在有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的加持,未来看向光明已成定值。

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达99平方公里,覆盖光明区60%以上区域,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一心”是光明中心区,“两区”是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其中光明中心区规划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将作为深圳北部集商业娱乐、休闲文化于一身的城市新中心和科学城综合服务中心。

光明科学城 效果图

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圳北部中心则是要求建设一批城市级文化、体育、商业综合配套以及城市地标,以打造成多元融合的中央活力区和城市新中心。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光明科学城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落地重大创新载体

全区土地整备和工程建设迅速,光明科学城规划了以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建设,以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研究设施。

早在2018年4月,深圳市市委、市政府为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谋划和前瞻布局,决定在光明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布局五项大科学装置: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设施

现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这两大装置已动工建设,2021年1月主体封顶。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建,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第二批科学装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名校落地,加速集聚人才资源

光明科学城已引进两所高等学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园之一,将以医科和工科为主要学科,拥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以及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大学校区。学校占地约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2018年6月开工。已于2020年9月部分开学,现有学生逾3500名。全面投入使用后,在校师生约2万余人。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依托深圳先进院建设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校,目标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暂定),计划2021 年招生,预计师生规模约1万余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光明科学城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引进一流大学也是为聚集世界一流的高端科创人才做足功课。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效果图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光明科学城将初步形成规模;2035年,各项建设项目都应基本完成;205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届时,光明科学城将拥有世界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用于研究和发展重大前沿科技,同时成为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催生大批国际知名的新兴产业。

光明科学城不但能强化深圳的创新力,也能给深圳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对深圳人的生活、出行、教育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之城,毫无疑问,光明将成为下一个奇迹。

未来是光明的:筑“巢”引凤,打造科学城宜居源动力

近年来,光明区不断提升城市“软环境”,让“科学家的家”更加舒适。在城市配套建设方面,着力于打造独具风情的城市环境,规划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围绕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来布局,目前深圳科技馆(新馆)已经开工;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全域景观提升工作也正在快速推进。

完善医疗设施配套,保障民生健康

医疗设施方面,光明区正全面推进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加快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创建三甲医院,用医疗卫生高地建设相配套,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 效果图

生态环境资源改造,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光明区拥有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山、水、林、田、湖”相得益彰。现正对原有的山水田林资源进行规划布局,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需求相结合,“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融入。

规划2.2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公园”,拟建为集生态、科普、健康、娱乐、运动、休闲、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体现“科学+公园”主题,打造为深圳北部的“绿色生态心脏”。

占地5600亩的“光明小镇”,总投资300亿,打造以光明森林公园、光明农场滑草游乐场、光明农场大观园、光明高尔夫球场、光明名景花卉片区、光明畜牧场片区、古村落等为主的“文化+旅游”生态小镇。

未来,光明科学城将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可以在300米之内找到大型绿地,500米之内找到城市公园,1000米之内能够进入城市森林。

打通交通大动脉,服务光明科学城

交通上,在2020年8月,第一条通往光明的地铁线——地铁6号线通车。在6号线光明站站厅内,预留了与6号线支线的换乘条件。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6号线支线未来将独立成线,经过龙华中心区、香蜜湖,再连通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结光明科学城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未来将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线路。

6号线线路示意图

另外,13号线的二期(北延)线路也已开工,计划2022年通车。建成后将与一期串联,纵贯光明、宝安、南山三区,通过光明城站的地铁换乘,真正实现南连香港、北接东莞,加速光明科学城进入快通道。

13号线线路示意图

见所见,更要见未见。光明才刚刚发力,好戏还在后头,地铁、中小学、大学、产业和人口导入、城市规划、公共配套和服务等等,光明还只是站在起点的位置冲刺,深圳的未来,光明一定会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光明天安云谷:科学空间之下,未来创新型城市的“新形态”

在满足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完善提升光明区的配套及功能,才能不断满足各界对光明科学城的寄望和期许。作为光明科学城的综合配套区——光明云谷片区,也是光明中心区与科教融合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科学城一并规划,同步建设,全面衔接科学城发展和空间规划。

并为科学城提供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企业与人才交流中心等科研配套服务设施,承载着科教成果转化、科研实验、学术交流等功能,同时提供高品质居住、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未来将成为具有光明特色的新型智慧园区、光明总部经济发展示范区、光明社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从全局来看,光明天安云谷是光明科学城的科学空间,从长期看,它更像是未来创新型城市的“新形态”。

光明云谷片区

聚焦五大产业,规划六大功能平台

在光明区“3+1”产业体系指导下,光明云谷将构建以AI+5G为基础,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材料协同发展的引领型产业生态体系。

为了更好的促进云谷片区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以TOD(公共交通)、SOD(人本服务)、EOD(绿色发展)为发展理念,规划了“未来创新、科技转化、研发交流、生态活力、国际医疗、宜居生活”六大功能平台。

打造产学城融合、立体集约高效、多元开放共享、全龄友好互联、绿色生态共栖的科技创新城区。

◇ 未来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展示体验,成为孕育行业冠军、研发中枢的总部集聚;

◇ 科技转化平台:聚焦成果转化,致力孵化加速、推动企业成长发展;

◇ 研发交流平台:国际会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助推行业发展交流;

◇ 生态活力平台:智慧公园、门户商业广场、交通枢纽,联通区域的活力磁极;

◇ 国际医疗平台:350亩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成就片区医疗产业发展磁极;

◇ 宜居生活平台:营造滨水而居的生活模式。

光明云谷一期1号产研楼   预计2022年中竣工

25万平智慧公园,健康生活环境

规划25.3万平米的智慧公园。通过新建新羌河,由北向南依次将尖领公园、石湖公园、陂头河干流连通,由东向西依次将圳美渠、荔山公园、尖领公园相连通,最终打造一个智慧复合型的生态海绵城市样本。

项目规划统筹面积约2.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30万㎡,是集科研、产业、商业、酒店、教育、医疗、文化、居住、生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智慧产学城社区。

整体分三期开发,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3万㎡,包括研发办公、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国际品牌酒店、科技主题商业等产业配套,将于2021年底至2022年中陆续竣工。

目前,国际会议中心、高端精品酒店等配套项目正加快建设,为打造一流科学城增添助力,为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会议中心及学术报告厅 预计2021年5月投入使用

 

科技主题商业

谋定而动,光明不远。光明科学城更像是一位先行示范的探索者,从概念到规划再到现实,承载起全面提升深圳科技创新能力的时代重任,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的创新发展,探路一种新的可能。相信美好终会如约而至,让我们静待光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光明科学城利好快速动工落地,能给深圳及世界带来多大的能量?

光明常以网红打卡点被大众所记住,在去年深圳40周年庆典上,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也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讨论的焦点。

说起深圳光明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光明乳鸽?光明农场?还是最近火遍全网的红桥公园?

光明常以网红打卡点被大众所记住,在去年深圳40周年庆典上,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项目,也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讨论的焦点。

光明的未来:99平方公里世界一流科学城

早在2018年,深圳人就知道未来是光明的。这是源于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出台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功能定位。现在有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的加持,未来看向光明已成定值。

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达99平方公里,覆盖光明区60%以上区域,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一心”是光明中心区,“两区”是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其中光明中心区规划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将作为深圳北部集商业娱乐、休闲文化于一身的城市新中心和科学城综合服务中心。

光明科学城 效果图

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圳北部中心则是要求建设一批城市级文化、体育、商业综合配套以及城市地标,以打造成多元融合的中央活力区和城市新中心。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光明科学城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落地重大创新载体

全区土地整备和工程建设迅速,光明科学城规划了以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建设,以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研究设施。

早在2018年4月,深圳市市委、市政府为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谋划和前瞻布局,决定在光明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布局五项大科学装置: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设施

现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这两大装置已动工建设,2021年1月主体封顶。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开建,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第二批科学装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名校落地,加速集聚人才资源

光明科学城已引进两所高等学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园之一,将以医科和工科为主要学科,拥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以及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大学校区。学校占地约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2018年6月开工。已于2020年9月部分开学,现有学生逾3500名。全面投入使用后,在校师生约2万余人。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依托深圳先进院建设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校,目标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暂定),计划2021 年招生,预计师生规模约1万余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光明科学城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引进一流大学也是为聚集世界一流的高端科创人才做足功课。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效果图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光明科学城将初步形成规模;2035年,各项建设项目都应基本完成;205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届时,光明科学城将拥有世界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用于研究和发展重大前沿科技,同时成为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催生大批国际知名的新兴产业。

光明科学城不但能强化深圳的创新力,也能给深圳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对深圳人的生活、出行、教育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之城,毫无疑问,光明将成为下一个奇迹。

未来是光明的:筑“巢”引凤,打造科学城宜居源动力

近年来,光明区不断提升城市“软环境”,让“科学家的家”更加舒适。在城市配套建设方面,着力于打造独具风情的城市环境,规划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围绕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来布局,目前深圳科技馆(新馆)已经开工;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全域景观提升工作也正在快速推进。

完善医疗设施配套,保障民生健康

医疗设施方面,光明区正全面推进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加快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创建三甲医院,用医疗卫生高地建设相配套,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 效果图

生态环境资源改造,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光明区拥有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山、水、林、田、湖”相得益彰。现正对原有的山水田林资源进行规划布局,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需求相结合,“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融入。

规划2.2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公园”,拟建为集生态、科普、健康、娱乐、运动、休闲、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体现“科学+公园”主题,打造为深圳北部的“绿色生态心脏”。

占地5600亩的“光明小镇”,总投资300亿,打造以光明森林公园、光明农场滑草游乐场、光明农场大观园、光明高尔夫球场、光明名景花卉片区、光明畜牧场片区、古村落等为主的“文化+旅游”生态小镇。

未来,光明科学城将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可以在300米之内找到大型绿地,500米之内找到城市公园,1000米之内能够进入城市森林。

打通交通大动脉,服务光明科学城

交通上,在2020年8月,第一条通往光明的地铁线——地铁6号线通车。在6号线光明站站厅内,预留了与6号线支线的换乘条件。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6号线支线未来将独立成线,经过龙华中心区、香蜜湖,再连通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结光明科学城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未来将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线路。

6号线线路示意图

另外,13号线的二期(北延)线路也已开工,计划2022年通车。建成后将与一期串联,纵贯光明、宝安、南山三区,通过光明城站的地铁换乘,真正实现南连香港、北接东莞,加速光明科学城进入快通道。

13号线线路示意图

见所见,更要见未见。光明才刚刚发力,好戏还在后头,地铁、中小学、大学、产业和人口导入、城市规划、公共配套和服务等等,光明还只是站在起点的位置冲刺,深圳的未来,光明一定会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光明天安云谷:科学空间之下,未来创新型城市的“新形态”

在满足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完善提升光明区的配套及功能,才能不断满足各界对光明科学城的寄望和期许。作为光明科学城的综合配套区——光明云谷片区,也是光明中心区与科教融合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科学城一并规划,同步建设,全面衔接科学城发展和空间规划。

并为科学城提供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企业与人才交流中心等科研配套服务设施,承载着科教成果转化、科研实验、学术交流等功能,同时提供高品质居住、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未来将成为具有光明特色的新型智慧园区、光明总部经济发展示范区、光明社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从全局来看,光明天安云谷是光明科学城的科学空间,从长期看,它更像是未来创新型城市的“新形态”。

光明云谷片区

聚焦五大产业,规划六大功能平台

在光明区“3+1”产业体系指导下,光明云谷将构建以AI+5G为基础,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材料协同发展的引领型产业生态体系。

为了更好的促进云谷片区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以TOD(公共交通)、SOD(人本服务)、EOD(绿色发展)为发展理念,规划了“未来创新、科技转化、研发交流、生态活力、国际医疗、宜居生活”六大功能平台。

打造产学城融合、立体集约高效、多元开放共享、全龄友好互联、绿色生态共栖的科技创新城区。

◇ 未来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展示体验,成为孕育行业冠军、研发中枢的总部集聚;

◇ 科技转化平台:聚焦成果转化,致力孵化加速、推动企业成长发展;

◇ 研发交流平台:国际会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助推行业发展交流;

◇ 生态活力平台:智慧公园、门户商业广场、交通枢纽,联通区域的活力磁极;

◇ 国际医疗平台:350亩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成就片区医疗产业发展磁极;

◇ 宜居生活平台:营造滨水而居的生活模式。

光明云谷一期1号产研楼   预计2022年中竣工

25万平智慧公园,健康生活环境

规划25.3万平米的智慧公园。通过新建新羌河,由北向南依次将尖领公园、石湖公园、陂头河干流连通,由东向西依次将圳美渠、荔山公园、尖领公园相连通,最终打造一个智慧复合型的生态海绵城市样本。

项目规划统筹面积约2.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30万㎡,是集科研、产业、商业、酒店、教育、医疗、文化、居住、生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智慧产学城社区。

整体分三期开发,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3万㎡,包括研发办公、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国际品牌酒店、科技主题商业等产业配套,将于2021年底至2022年中陆续竣工。

目前,国际会议中心、高端精品酒店等配套项目正加快建设,为打造一流科学城增添助力,为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会议中心及学术报告厅 预计2021年5月投入使用

 

科技主题商业

谋定而动,光明不远。光明科学城更像是一位先行示范的探索者,从概念到规划再到现实,承载起全面提升深圳科技创新能力的时代重任,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的创新发展,探路一种新的可能。相信美好终会如约而至,让我们静待光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