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穷,只因为缺少创业精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穷,只因为缺少创业精神

所谓创业精神,就是舍得把自己折磨的死去活来。

这几天写了一篇小说,但是没打算发布,原因是自己不满意。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小说版的珅珅日记长什么样吧?其实我也很期待。

一直在尝试变换不同的写作风格,每一次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都是一次痛苦的过程。

有朋友就抱怨说,珅珅你没事写什么文章呀?把自己搞的那么憔悴不说,都没时间和你一起浪了,每次找你都要提前打申请!

我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一不小心做起了自媒体。

回过头来想一下,是为了赚钱吗?

不是。

如果想赚钱,做自媒体绝对是下下策,投资回报周期太长,成功率太低。

别看自媒体是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其实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在自媒体一抓一大把的今天,想要真正做出点成绩来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今天看到了一个数据,说有三分之一的微信公众号停更了,不更新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恐怕再过两三年有一半多的微信公众号会死掉。

为什么会死掉?当然是不赚钱啦,天天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维护,结果赚的钱还不够买一份早餐,傻子才会继续做呢。

还好支撑我写下去的动力不是赚钱,而是自我提高的内在驱动。既然想要提高自己,就要努力地付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就要折磨自己。

有个朋友特想当明星,想要学表演,问我有什么建议。

我说明星的魅力在台上,功夫却在台下,你要舍得下苦功夫才行。每个人的成名之路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是无尽的汗水和泪水,还要忍受无穷的压力、寂寞、嘲讽、屈辱甚至谩骂,如果你真想学表演,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受住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多的是心理的压力。

魔术师刘谦在台上风风光光,台风幽默风趣,但在台下经常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钻研,走到后台一看就会发现别人都在谈笑风生,他却坐在角落里像傻子一样呆呆地思考,你一定想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刘谦其实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台上台下判若两人。郭德纲学艺的时候为了练习说话能力,天天早晨一个人对着镜子嘚啵嘚啵不停地说一个小时。

如果真想学表演,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在成为明星,那样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明星,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上面,即便再苦再累付出再多努力,即便一直默默无闻,也心甘情愿甚至乐此不疲。成名只是一个幸运的结果,自己永远要关注过程和细节。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看待明星,不要看台前,要钻过去看幕后,台前是包装出来的,幕后才是真实的他自己。

身边有个哥们特别崇拜刘德华,他可以说是刘德华的疯狂粉丝,不仅仅是铁粉了,简直是死忠粉,家里珍藏了一屋子刘德华的照片,光碟,签名册,墙上还挂了很多和刘德华的合影。我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追星心理,在我的概念当中,所有追星族都应该是那种盲目疯狂崇拜式的,但显然他不是那种人,因为平时打交道就能体会到,他是一个十分理智谨慎并且做事认真的人,这和生活中的他全然是联系不起来的。有一次我问他,刘德华的什么品质吸引了你?没想到他的回答是:“第一是他的普通,第二是他的才华,第三是他从普通到才华华丽转身背后那种拼了命的付出精神,刘德华的勤奋在娱乐圈是出了名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突然对追星族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不是所有追星的人都是盲目无脑的,或许大多数人的追星行为都是很理智的,是充满正能量的。

前两天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是卖手抓饼的,每个月基本能有1万以上的收入,保底也有8千,“竞争对手大多数用的都是批发的那种手抓饼,而我的每天都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无论从口感上还是从视觉上都比他们的那些好很多,为此,我也下了很大功夫钻研手抓饼的制作工艺,拥有了一些特别忠实的顾客群体,目前每天百分之九十的销量都是回头客。我就是从珅珅日记里发现了灵感,那就是在无处不在的竞争里除了价格战,还有要寻求差异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有稳定的收入,他依然想突破自己,却总是由于专注一些小事而始终无法让自己往前再迈出一步。在我看来,这就是缺乏了创业的精神,事业一旦进入稳定期,心态放松下来了,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不愿意再付出辛苦,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眼前的困难。我给开了一副药方,想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只需要给自己找点事做,有了方向、有了活干,自然就能激发出斗志,也自然就能重新焕发出创业精神。

既然是创业,就要经受雨打风吹日晒,而不是把自己置身在温室当中苟活。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很多人其实25岁就已经死了,只是到了75岁才埋葬而已,言外之意是50年的时间都白活了,只是一堆行尸走肉。这个观点虽然雷人了一点,但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不要提前让自己退休,因为生命还没有完全绽放。

大熊猫被圈养,对于保存这一珍稀物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渐渐的人们发现,大熊猫同时也退化了野外生存的技能,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未来要培养它的野生能力,最终放归大自然,因为这才是这一物种绵延不绝的唯一方式。没有被摧残过的人生,那还叫人生吗?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谈到了买房的话题。其中一个人就说,十年前如果有胆量在北京贷款买套房,这辈子就不用工作了。

的确是这样,不过仔细想一下,那些当初选择贷款买房的人,承受了怎样的压力,需要有多大的魄力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在他们做决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要不断偿还银行债务,要支付一大笔利息,以后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要承受房价下跌的不可预测性风险,有的甚至首付的钱都是借亲戚朋友的,这是多大的压力?需要多大的勇气?面对这样的形势,随便任何一个借口,都足以成为胆小者的拦路虎。

有时候,最痛苦的决定往往是最正确的,就像下棋一样,往往最险的一步棋,却是最有杀伤力的。

结果怎么样?那些真正勇敢的人,都笑到了最后;那些舍得折磨自己的人,都成了人生的最大赢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刘德华

  • 刘德华台北演唱《中国人》遭绿营攻击,国台办:以政治操弄干扰正常音乐交流
  • 《焚城》何止生不逢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穷,只因为缺少创业精神

所谓创业精神,就是舍得把自己折磨的死去活来。

这几天写了一篇小说,但是没打算发布,原因是自己不满意。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小说版的珅珅日记长什么样吧?其实我也很期待。

一直在尝试变换不同的写作风格,每一次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都是一次痛苦的过程。

有朋友就抱怨说,珅珅你没事写什么文章呀?把自己搞的那么憔悴不说,都没时间和你一起浪了,每次找你都要提前打申请!

我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一不小心做起了自媒体。

回过头来想一下,是为了赚钱吗?

不是。

如果想赚钱,做自媒体绝对是下下策,投资回报周期太长,成功率太低。

别看自媒体是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其实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在自媒体一抓一大把的今天,想要真正做出点成绩来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今天看到了一个数据,说有三分之一的微信公众号停更了,不更新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恐怕再过两三年有一半多的微信公众号会死掉。

为什么会死掉?当然是不赚钱啦,天天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维护,结果赚的钱还不够买一份早餐,傻子才会继续做呢。

还好支撑我写下去的动力不是赚钱,而是自我提高的内在驱动。既然想要提高自己,就要努力地付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就要折磨自己。

有个朋友特想当明星,想要学表演,问我有什么建议。

我说明星的魅力在台上,功夫却在台下,你要舍得下苦功夫才行。每个人的成名之路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是无尽的汗水和泪水,还要忍受无穷的压力、寂寞、嘲讽、屈辱甚至谩骂,如果你真想学表演,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受住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多的是心理的压力。

魔术师刘谦在台上风风光光,台风幽默风趣,但在台下经常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钻研,走到后台一看就会发现别人都在谈笑风生,他却坐在角落里像傻子一样呆呆地思考,你一定想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刘谦其实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台上台下判若两人。郭德纲学艺的时候为了练习说话能力,天天早晨一个人对着镜子嘚啵嘚啵不停地说一个小时。

如果真想学表演,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在成为明星,那样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明星,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上面,即便再苦再累付出再多努力,即便一直默默无闻,也心甘情愿甚至乐此不疲。成名只是一个幸运的结果,自己永远要关注过程和细节。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看待明星,不要看台前,要钻过去看幕后,台前是包装出来的,幕后才是真实的他自己。

身边有个哥们特别崇拜刘德华,他可以说是刘德华的疯狂粉丝,不仅仅是铁粉了,简直是死忠粉,家里珍藏了一屋子刘德华的照片,光碟,签名册,墙上还挂了很多和刘德华的合影。我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追星心理,在我的概念当中,所有追星族都应该是那种盲目疯狂崇拜式的,但显然他不是那种人,因为平时打交道就能体会到,他是一个十分理智谨慎并且做事认真的人,这和生活中的他全然是联系不起来的。有一次我问他,刘德华的什么品质吸引了你?没想到他的回答是:“第一是他的普通,第二是他的才华,第三是他从普通到才华华丽转身背后那种拼了命的付出精神,刘德华的勤奋在娱乐圈是出了名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突然对追星族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不是所有追星的人都是盲目无脑的,或许大多数人的追星行为都是很理智的,是充满正能量的。

前两天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是卖手抓饼的,每个月基本能有1万以上的收入,保底也有8千,“竞争对手大多数用的都是批发的那种手抓饼,而我的每天都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无论从口感上还是从视觉上都比他们的那些好很多,为此,我也下了很大功夫钻研手抓饼的制作工艺,拥有了一些特别忠实的顾客群体,目前每天百分之九十的销量都是回头客。我就是从珅珅日记里发现了灵感,那就是在无处不在的竞争里除了价格战,还有要寻求差异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有稳定的收入,他依然想突破自己,却总是由于专注一些小事而始终无法让自己往前再迈出一步。在我看来,这就是缺乏了创业的精神,事业一旦进入稳定期,心态放松下来了,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不愿意再付出辛苦,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眼前的困难。我给开了一副药方,想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只需要给自己找点事做,有了方向、有了活干,自然就能激发出斗志,也自然就能重新焕发出创业精神。

既然是创业,就要经受雨打风吹日晒,而不是把自己置身在温室当中苟活。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很多人其实25岁就已经死了,只是到了75岁才埋葬而已,言外之意是50年的时间都白活了,只是一堆行尸走肉。这个观点虽然雷人了一点,但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不要提前让自己退休,因为生命还没有完全绽放。

大熊猫被圈养,对于保存这一珍稀物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渐渐的人们发现,大熊猫同时也退化了野外生存的技能,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未来要培养它的野生能力,最终放归大自然,因为这才是这一物种绵延不绝的唯一方式。没有被摧残过的人生,那还叫人生吗?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谈到了买房的话题。其中一个人就说,十年前如果有胆量在北京贷款买套房,这辈子就不用工作了。

的确是这样,不过仔细想一下,那些当初选择贷款买房的人,承受了怎样的压力,需要有多大的魄力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在他们做决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要不断偿还银行债务,要支付一大笔利息,以后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要承受房价下跌的不可预测性风险,有的甚至首付的钱都是借亲戚朋友的,这是多大的压力?需要多大的勇气?面对这样的形势,随便任何一个借口,都足以成为胆小者的拦路虎。

有时候,最痛苦的决定往往是最正确的,就像下棋一样,往往最险的一步棋,却是最有杀伤力的。

结果怎么样?那些真正勇敢的人,都笑到了最后;那些舍得折磨自己的人,都成了人生的最大赢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