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尔智家,降薪应对危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尔智家,降薪应对危机

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最常见的方式:裁员,降薪。

文丨诗与星空

2020年的疫情,对家电行业是个严峻的考验。大家都尽可能的不出门了,大件家电消费大大下降。

董明珠也频繁出现在各电商直播平台,为格力空调刷存在感。

同样坐立不安的,还有海尔。

由于董小姐特立独行的表现,大家都把目光定在格力的业绩上。格力距离董小姐的5年突破6000亿营收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较大差距落后于格力的海尔,近年来的营收规模已经开始超越格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初看起来,在大家电行业的超级马拉松比赛中,海尔后半程发力,正在形成超越之势。

然而,实际情况呢?

如果海尔不是大规模的进行了并购,尤其是对美国GAE(通用电器)的成功整合,海尔的营收规模依然会远远低于格力。

格力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和经营,而是股权结构问题,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董小姐没有多少经营之外的权限,很多并购都被股东会pass掉了。

换言之,无论是海尔还是格力,作为行业龙头,天花板级的存在,品牌的原生业务都发展到了瓶颈。

因此疫情来临的时候,海尔是非常紧张的。

业绩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

海尔智家(600690.sh)的年报显示,全年实现收入 2097.26亿元,增长 4.46%,全年实现净利润 113.23 亿元,下降 8.20%;全年持续经营净利润 113.22 亿元,同比增长 25.31%;全年归母净利润 88.77 亿元,增长 8.17%;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大部分投资者看到这里就迷糊了,这利润,到底是增加了还是下降了?

这里科普一下,净利润、持续经营净利润、归母净利润。

简单讲,营收减去成本费用,以及增减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再减去所得税,得到的数值,是净利润,这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最核心的指标。

但是,由于股权结构的原因,公司的并表子公司中,有一部分股权是“少数股东”的,而不是上市公司的,所以这部分子公司的净利润,有一部分是归少数股东的,剔除掉以后,就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这里的母,就是子公司的母公司的意思,也就是上市公司。

持续经营净利润的意思是公司正常经营的净利润,如果出现了出售、关停等原因导致不再并表的子公司,这部分净利润体现在终止经营净利润。因为海尔2019年存在出售子公司的情况,有33亿的终止经营净利润,所以2020年持续经营净利润增幅比较大。

在分析公司经营情况的时候,星空君一般推荐使用净利润这个指标,归母净利润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误导。

也就是说,海尔的净利润其实是下降的。

扣非净利润的烟雾

其实,在各种利润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参考价值,那就是扣非净利润。

所谓扣非净利润,就是剔除掉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以后的净利润,这个指标能更真实的反映公司通过经营赚取的利润。

2019年,海尔智家的扣非净利润57.65亿;2020年,增加到了64.58亿。

这是好事啊!

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损失,这两个真的是“非经常”的吗?

对于海尔这种超大型重资产企业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资产减值损失是必然的,甚至和产能息息相关有一定比例关系,而投资收益主要是来自参股公司的收益,这也是公司的势力范围。

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只是会计准则上的非经常,对于公司来说,却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扣非净利润的增加,是埋了一颗烟雾弹。

员工裁了,工资降了

华为刚刚发布了年报,并非常豪横的列出了员工薪酬,既没有减员,也没有降薪,反而又加薪了,大约人均年薪80万左右,让大部分打工人瞠目。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不会这么高调的亮出工资,但通过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大体推算出公司的薪酬情况。

比如,海尔2020年工资性支出220.84亿元,比2019年的222.81亿元还少了近2亿元。

这也说明,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最常见的方式:裁员,降薪。

年报显示,公司的员工人数虽然基本没有变化,但构成有了较大变化,生产人员少了1000多人,技术人员增加了1000多人,年底人员总数99299人。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简单计算一下,员工的年薪大约是22万元。

需要声明的是,这种计算方式有一定的误差,这是在2020年全年公司已经支出的全部薪酬性的现金,而不是员工真正的工资,不包括已经计提尚未支付的工资,比如2020年的年终奖通常会在2021年初发放,都不包括在内(2019年的年终奖包括在内)。

国内业务反弹乏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分区域看,公司2020年的增收主力来自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

这有点匪夷所思,GAE的团队,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

而国内市场增收乏力,从2018年以来,公司原地踏步已经三年。

品牌文化

2020年,公司推出了一个新品牌,叫三翼鸟,主要面向智能家居。

星空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山海经》里的三翼鸟:尚付(此处尚读chang)。

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卧。

这鸟吃了可以不眠不休… …

星空君借此吐槽一下,中国的企业在设计品牌标识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下本土文化,不要扔给老外的设计师就坐等结果了。

海尔的三翼鸟本来源于管理大师的一本书的封面。

但很显然品牌管理团队没有仔细调研中国传统文化,三翼(尚付)、四翼(嚣、帝江)、六翼(九鼎)等形象,在古籍里都有明确记载。

直接照搬西方的绚丽设计,拿过来就有可能造成品牌公关灾难。

当三翼鸟的品牌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国用户必然会好奇心爆棚去查:在山海经里有一种三翼鸟叫chang fu... ...

总结

从数字上看,海尔智家的2020年年报是一份表现不错的成绩单,但仔细拆解,会发现公司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国内业务增收乏力,品牌上升空间遇到了瓶颈(当然也是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四季度恢复较好);

二是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公司采取了简单粗暴的裁员降薪策略;

三是海外业务增收过多依赖美国市场…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尔智家,降薪应对危机

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最常见的方式:裁员,降薪。

文丨诗与星空

2020年的疫情,对家电行业是个严峻的考验。大家都尽可能的不出门了,大件家电消费大大下降。

董明珠也频繁出现在各电商直播平台,为格力空调刷存在感。

同样坐立不安的,还有海尔。

由于董小姐特立独行的表现,大家都把目光定在格力的业绩上。格力距离董小姐的5年突破6000亿营收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较大差距落后于格力的海尔,近年来的营收规模已经开始超越格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初看起来,在大家电行业的超级马拉松比赛中,海尔后半程发力,正在形成超越之势。

然而,实际情况呢?

如果海尔不是大规模的进行了并购,尤其是对美国GAE(通用电器)的成功整合,海尔的营收规模依然会远远低于格力。

格力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和经营,而是股权结构问题,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董小姐没有多少经营之外的权限,很多并购都被股东会pass掉了。

换言之,无论是海尔还是格力,作为行业龙头,天花板级的存在,品牌的原生业务都发展到了瓶颈。

因此疫情来临的时候,海尔是非常紧张的。

业绩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

海尔智家(600690.sh)的年报显示,全年实现收入 2097.26亿元,增长 4.46%,全年实现净利润 113.23 亿元,下降 8.20%;全年持续经营净利润 113.22 亿元,同比增长 25.31%;全年归母净利润 88.77 亿元,增长 8.17%;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大部分投资者看到这里就迷糊了,这利润,到底是增加了还是下降了?

这里科普一下,净利润、持续经营净利润、归母净利润。

简单讲,营收减去成本费用,以及增减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再减去所得税,得到的数值,是净利润,这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最核心的指标。

但是,由于股权结构的原因,公司的并表子公司中,有一部分股权是“少数股东”的,而不是上市公司的,所以这部分子公司的净利润,有一部分是归少数股东的,剔除掉以后,就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这里的母,就是子公司的母公司的意思,也就是上市公司。

持续经营净利润的意思是公司正常经营的净利润,如果出现了出售、关停等原因导致不再并表的子公司,这部分净利润体现在终止经营净利润。因为海尔2019年存在出售子公司的情况,有33亿的终止经营净利润,所以2020年持续经营净利润增幅比较大。

在分析公司经营情况的时候,星空君一般推荐使用净利润这个指标,归母净利润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误导。

也就是说,海尔的净利润其实是下降的。

扣非净利润的烟雾

其实,在各种利润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参考价值,那就是扣非净利润。

所谓扣非净利润,就是剔除掉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以后的净利润,这个指标能更真实的反映公司通过经营赚取的利润。

2019年,海尔智家的扣非净利润57.65亿;2020年,增加到了64.58亿。

这是好事啊!

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损失,这两个真的是“非经常”的吗?

对于海尔这种超大型重资产企业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资产减值损失是必然的,甚至和产能息息相关有一定比例关系,而投资收益主要是来自参股公司的收益,这也是公司的势力范围。

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只是会计准则上的非经常,对于公司来说,却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扣非净利润的增加,是埋了一颗烟雾弹。

员工裁了,工资降了

华为刚刚发布了年报,并非常豪横的列出了员工薪酬,既没有减员,也没有降薪,反而又加薪了,大约人均年薪80万左右,让大部分打工人瞠目。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不会这么高调的亮出工资,但通过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大体推算出公司的薪酬情况。

比如,海尔2020年工资性支出220.84亿元,比2019年的222.81亿元还少了近2亿元。

这也说明,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最常见的方式:裁员,降薪。

年报显示,公司的员工人数虽然基本没有变化,但构成有了较大变化,生产人员少了1000多人,技术人员增加了1000多人,年底人员总数99299人。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简单计算一下,员工的年薪大约是22万元。

需要声明的是,这种计算方式有一定的误差,这是在2020年全年公司已经支出的全部薪酬性的现金,而不是员工真正的工资,不包括已经计提尚未支付的工资,比如2020年的年终奖通常会在2021年初发放,都不包括在内(2019年的年终奖包括在内)。

国内业务反弹乏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分区域看,公司2020年的增收主力来自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

这有点匪夷所思,GAE的团队,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

而国内市场增收乏力,从2018年以来,公司原地踏步已经三年。

品牌文化

2020年,公司推出了一个新品牌,叫三翼鸟,主要面向智能家居。

星空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山海经》里的三翼鸟:尚付(此处尚读chang)。

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卧。

这鸟吃了可以不眠不休… …

星空君借此吐槽一下,中国的企业在设计品牌标识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下本土文化,不要扔给老外的设计师就坐等结果了。

海尔的三翼鸟本来源于管理大师的一本书的封面。

但很显然品牌管理团队没有仔细调研中国传统文化,三翼(尚付)、四翼(嚣、帝江)、六翼(九鼎)等形象,在古籍里都有明确记载。

直接照搬西方的绚丽设计,拿过来就有可能造成品牌公关灾难。

当三翼鸟的品牌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国用户必然会好奇心爆棚去查:在山海经里有一种三翼鸟叫chang fu... ...

总结

从数字上看,海尔智家的2020年年报是一份表现不错的成绩单,但仔细拆解,会发现公司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国内业务增收乏力,品牌上升空间遇到了瓶颈(当然也是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四季度恢复较好);

二是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公司采取了简单粗暴的裁员降薪策略;

三是海外业务增收过多依赖美国市场…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