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楼宇经济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很给力,行业有作为,企业敢承担。”
张萍是中国楼宇经济核心理念“以楼聚产,以产兴城,以城悦人”首提者,中国楼宇经济三项国家标准主要牵头人、起草人之一,是中国楼宇经济多项创新工作发起者、推动者。连续两年获得“杰出女性”称号,2019年获“成都市国际营商环境先进个人”。
4月8日下午,#2021自贸港·第二届海口楼宇经济论坛#在海口香格里拉大酒店如约举办。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张萍为我们带来《以楼聚产 以产兴城 以城悦人》的主题分享。

成都发展楼宇经济的创新实践

成都楼宇经济为打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组合拳,贯彻实施了四大创新实践:一是创新组织建设,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二是创新标准体系,引导市场规范自律;三是夯实政策支撑,推动楼宇专业化发展;四是延伸服务末梢,推进公共服务全覆盖。
新阶段楼宇经济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楼宇经济从沿海向内地不断拓展。它起源于杭州,从成都开始创新探索,随后逐渐向全国延伸。从地域趋势来看,楼宇经济从市中心CBD到新区布局,过去注重盘活存量,而现在更倾向于从新区开发起就布局、研究楼宇规划。从内容趋势上看,楼宇经济从写字楼招商向城市更新、新区招引、TOD、绿色智能等方面衍化。从价值趋势上看,楼宇经济从关注楼宇坪效(租金)到土地坪效(税收贡献)。
潮声栏目·采访实录
1.核心是要把楼宇的母体做好
潮声:以成都楼宇经济发展为成功案例,您认为成都在成功打造这种模式的要素是什么?未来海口的楼宇经济发展,能借鉴哪些方面?
张萍:发展楼宇经济,核心是要把楼宇的母体做好,形成高端的产业楼宇集群,让入驻企业知道哪里适合办公,入驻后能享受到哪些政策和服务。近几年来,成都在标准引导、政策引导、标准服务、专家库建立,楼宇的定向打造和招商上给予了很大的工作支持,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工作体系,这是值得全国去学习和借鉴的。
2.海口发展楼宇经济的三点建议
潮声:关于海南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的升级变化,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或者有哪些期待?
张萍:自贸港的建立,赋予了海口国家级的经济定位,对海口从过去的本土化走向高端化,国际化的转变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在走向高端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未来产业的落地同样需要高端化、国际化的产业载体做配套。目前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建议是可以供海口相关政府和领导部门以及企业参考的。
第一,从人城产的角度做好自贸港的规划定位。未来,对商业人、商务人和居住人这三类人结构的研究,将定义未来产业载体的布局,即如何规划商圈、CBD集中区等产业楼宇。对政府而言,顶层设计是一大难题。从现在的规划来看,城市区域里还存在多个土地空白点,需要政府科学规划和分配这些土地以适应人城产的结构。
第二,完成前期楼宇的规划后,想要实现经济价值,需要对每一栋楼进行精准的产业定位。如今的楼宇经济呈现“同质化”,同一种产业多栋楼、多面、多区在进行产业增长,但是这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精准规划。对于金融、文化、商务、现代服务业等不同种类的楼宇,需要进行精准且科学的研究和配比,完成楼宇的精准配比后,还需精准的植入产业内容。
第三,头部企业依然是各地政府和各地合作伙伴最优的选择。很多地方有大批楼宇空置,原因多在于没有精准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发企业虽具有开发能力,但不具有长期运营和服务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运营楼宇经济的合作伙伴需要精准考虑和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