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她说丨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她说丨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一位生于海南长于海南的女性创业者,赵应琼。她以自身力量刷新着我们对海南女性创业者的认知。卓越的成就背后,是这位“90后”女性创始人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回首以往,赵应琼说,“永远要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文丨史子杨

通过操持营造,攻坚克难,让海南肉粽生机盎然;创新创业,为团队掌舵带头,焕发品牌新春。在海南自贸港商业浪潮风起云涌的这三年里,一家名为“赵西施”的海南本土特产品牌,日渐茁壮,连续3年获得全国粽子一等奖,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这一切离不开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品牌创始人,一位生于海南长于海南的女性创业者,赵应琼。她以自身力量刷新着我们对海南女性创业者的认知,连续8次带着海南肉粽登上中央电视台《幸福账单》《致富经》《相聚中国节》《农广天地》多个节目。卓越的成就背后,是这位“90后”女性创始人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回首以往,赵应琼说,“永远要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赵西施”品牌创始人赵应琼。

她可能是海南最会做粽子的主持人

祖祖辈辈做粽子,传到“粽子西施”赵应琼这里,已经是第五代。

“人在听到西施这两字的时候,就能想到美” 赵应琼说,起源美人、深耕美食、传播美名、致敬美好,她希望消费者一听到她的特产品牌“赵西施”,感官就能接收到美的元素。要了解“赵西施”,要先从赵应琼的创业故事开始说起。

2014年,还是电视台主持人的赵应琼在机缘巧合下,提着自家的粽子去拍了组汉服写真,一时间走红,“粽子西施”的称号便传开了。这给了她一些灵感:“和汉服结合的海南土特产,好像可以做一些产业化的东西”。

那之后,赵应琼8次受邀上央视录节目、被各大媒体访谈、参加海南省内外各类创业比赛,奖项拿到手软。在一次录完节目后,她的微信号涌进一千多个好友申请,观众慕名订购,粽子的销量随之水涨船高。

赵应琼(右一)带着家乡肉粽登上央视。

生意翻腾起来后,赵应琼的粽子事业和为主持人工作使她分身乏术、无法调节。“粽子对我来讲是一种情怀,而不是一拍脑门说干就干的副业”。她要考虑曾经四代人一百年传承积累的粽子手艺,在她手上要不要继续得以发扬光大,于是,赵应琼从电视台辞职,全身心在老家万宁开设了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开始了自产自销之路。

“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这是赵应琼常常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赵应琼觉得,虽然已经辞职,但那曾被她视作终身热爱的主持梦却深深地烙在心里,让她记忆犹新:一个女孩为了执着地追求主持人梦想,四处求学进修,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累也快乐着,最终在舞台上散发光芒。

她甚至觉得,成为一名“主持人”的奋斗历程就是少年时代给她留下的烙印,让她成长,历练成一颗执着的心。这使她虽然告别了“高光”的主持人生涯,也不会让她觉得心理落差特别大,毕竟,她可能是海南做粽子的人里最会主持的。

“粽子西施”闯出新天地

第一次商业尝试如愿以偿,但创业不如意十有八九,成了家常便饭。

2017年,赵应琼十几万元的粽子订单从海南寄到内地,全部发霉变质,悉数化作水漂,和父母爆发了巨大争吵。深受打击的她一面照顾家人情绪,一面收拾残局,向客户退款、赔偿、道歉。

赵应琼谈到这件事,不禁笑了,“一开始,我高喊着要创业,好,一股脑嗡地人就投了进去,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往哪去。好,砸了几万几十万,难道失败就回去上班吗?”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赵应琼决定吸取教训采购先进的粽子生产设备,采用巴氏灭菌工艺,让粽子的保鲜期更加持久,这事才告一段落。但她在粽子生产工艺上栽的大跟头还不止于此,早期客户常常同她投诉粽子反生,吃着饭粒生硬咯嘴。

痛定思痛,赵应琼为了解决粽子反生的问题,她接连跑了浙江嘉兴、贵州、广东肇庆、北京。

“我要研究这个事,我要弄明白它”,跑遍全国,她带着经验回到海南,开始对生产线作出改良,放弃了沿袭大锅煮制粽子的传统,更换生产车间,尝试使用现代化的设备煮制粽子;着手规范化的管理,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才做厂长、技术员。

“2020年中国粽子市场98亿只,赵西施一年50万只”,赵应琼打趣,即使在粽子的市场里,“赵西施”的名气不值一提。如果只是进场后又失败离开,她不甘心,“我从来没有想过退缩,来了我就去面对它,来了我就去拥抱它,而且我要做的很好。”

创业是一场艰苦的修行,回顾这满地鸡毛的一年,她感叹,“我很感谢我吃过的亏,让我得以成长”。赵应琼肯定地说,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和进步,大不了就是重振旗鼓再出发。

筑巢引凤,产销分离

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赵应琼家的粽子渐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同时,她也发现了海南粽子的痛点之一:家乡的肉粽好吃是好吃,但却缺少有知名度的品牌,行业缺少标准清晰的产业链环节。

2018年伊始,赵应琼开始提出了公司产销分离的想法:“工厂归工厂后,运营归运营”。

在此之前,赵应琼辞职单打独斗了一年光景,生意长期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端午过季后很难再有起色。她在商业世界里蒙头乱飞,找不到方向,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不禁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没变化,才最可怕。”

于是在生产阶段稳定后,赵应琼着手招募合伙人和团队一块成立运营公司,品牌取名为“赵西施”。

这次艰难的转向,为赵西施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在这个品牌的运营团队中,既有电商主播、新品开发人员、也有营销人员、人事统筹,团队分工井井有条,一个人的对抗变成了八个人的共进退。未来,开始明朗可期。

“到了公司运营的层面,你就会发现企业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经过梳理,新品开发团队围绕着三大节庆两个单品,展开了以季节性礼品为主,流量型单品为辅的产品体系。“赵西施”的三大季节性礼品中就包含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马鲛鱼,再辅以海鸭蛋、盐焗文昌鸡此类全年可售卖,不受时令限制的单品。

“日常我们再做一些其他礼品去维护,慢慢让消费者形成‘赵西施’就是海南精致土特产的品牌形象。”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赵应琼又对产品开发板块做了一些调整和优化,另辟蹊径筹划更全面的 “海南美食地图”。

在这份“海南美食地图”里,北至临高乳猪,文昌糟粕醋,定安牛肉,东至琼海杂粮、温泉鹅,南至陵水酸粉,显然是一副琼岛做桌,名吃荟萃的“满汉全席”。赵应琼说,“‘赵西施’就是要去挖掘海南这些最本土最地道的美食,做成海南的手礼、名片。让消费者通过‘赵西施’去了解海南,吃遍海南”。

直播带货,拥抱新业态

反复的试错,使得赵应琼的步子迈得更大。2020年,“赵西施”品牌在海口n次方公园开始每一个季度举办一次产品快闪门店,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市场展开营销。马上到来的五月,赵应琼即将启动端午主题的走秀活动,让年轻人穿着汉服去打卡,为“赵西施”产品赋予深刻的社交属性。

在海口n次方公园的赵西施快闪门店。

2019年,赵应琼终于走到了直播带货最火热的年头,薇娅、李佳琦等搭上快车道的电商主播们,无一不赚得盆满钵满。那一年,她开始尝试通过电商直播,把偏隅一角的“赵西施”助推到市场更广阔的内地。

要完成预期目标,赵应琼要更勤快地更新作品,不间断、长时间地开展直播……直播带货的游戏套路赵应琼深谙于心,在镜头中兼具幽默热情的她成功吸引一大波的粉丝关注。

但赵应琼也慢慢发现,直播的观看人数永远不会像一开始那样多。“淘宝直播的弊端是会慢慢限制你的公域流量,不会运营的主播少了公域流量就难以变现。”这个规则对谁都是一样,做生意要和流量挂钩,尾部主播再不努力,就要被挤出食物链。在她看来,能接住并用好流量,需要复杂的支撑。只不过,赵应琼更加偏执,公域流量少了,那就靠自己创造出私域流量。

那时的她更勤快了,有时候一天做直播能达到12个小时,给粉丝互动抽奖送福利,和观看者聊聊掏心窝的暖话,也会跑去其他主播的直播间,相互串门,互蹭流量。生意红火的日子里,一天的产品销售额能达到五十万。

有的时候,团队伙伴也不知道她是精力充沛还是拿着精神头硬抗。怀孕期间,赵应琼大着7个月的肚子直播、跑场,从来没断过。支撑她的,还是对于品牌质变的迫切渴望——那源于量的积累。她预想的是,在流量变现后,公司资金短缺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

“微商、公众号的时代慢慢过去,我们必须开始拥抱短视频直播的新业态。”不断刷新的成交量、不断涌进直播间的观众,似乎都在回应着赵应琼试水直播这件事的正确性。事实也证明这个成立仅仅四年的品牌,每一步都踩在了关节眼上。

“总有人认为,创业女性的努力和她们的成功是没有关系的,一定有后台,有背景。”赵应琼坦言,年少成名,蜚语不断,这却没有给她的成长带来压力,“打不败我,只会让我更强大” 。

“女性没有什么不行的”,撇去性别差异,赵应琼自身的亲和力、细心耐心感性,反而加速了“赵西施”的迅速成长。4月22日,赵应琼的新品即将上市,她对此信心满满。她说,做粽子是情怀,未来的事,还没来得及想那么远。可以确定的是,往后她还会坚持做下去,继续试错,继续成长。

赵应琼相信这个商业世界的逻辑:谁能在赛道上踩准风口,把握新消费趋势,谁就能站稳脚跟。她淡然地笑了,“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未来的路,慢慢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她说丨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一位生于海南长于海南的女性创业者,赵应琼。她以自身力量刷新着我们对海南女性创业者的认知。卓越的成就背后,是这位“90后”女性创始人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回首以往,赵应琼说,“永远要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文丨史子杨

通过操持营造,攻坚克难,让海南肉粽生机盎然;创新创业,为团队掌舵带头,焕发品牌新春。在海南自贸港商业浪潮风起云涌的这三年里,一家名为“赵西施”的海南本土特产品牌,日渐茁壮,连续3年获得全国粽子一等奖,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这一切离不开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品牌创始人,一位生于海南长于海南的女性创业者,赵应琼。她以自身力量刷新着我们对海南女性创业者的认知,连续8次带着海南肉粽登上中央电视台《幸福账单》《致富经》《相聚中国节》《农广天地》多个节目。卓越的成就背后,是这位“90后”女性创始人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回首以往,赵应琼说,“永远要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

“赵西施”品牌创始人赵应琼。

她可能是海南最会做粽子的主持人

祖祖辈辈做粽子,传到“粽子西施”赵应琼这里,已经是第五代。

“人在听到西施这两字的时候,就能想到美” 赵应琼说,起源美人、深耕美食、传播美名、致敬美好,她希望消费者一听到她的特产品牌“赵西施”,感官就能接收到美的元素。要了解“赵西施”,要先从赵应琼的创业故事开始说起。

2014年,还是电视台主持人的赵应琼在机缘巧合下,提着自家的粽子去拍了组汉服写真,一时间走红,“粽子西施”的称号便传开了。这给了她一些灵感:“和汉服结合的海南土特产,好像可以做一些产业化的东西”。

那之后,赵应琼8次受邀上央视录节目、被各大媒体访谈、参加海南省内外各类创业比赛,奖项拿到手软。在一次录完节目后,她的微信号涌进一千多个好友申请,观众慕名订购,粽子的销量随之水涨船高。

赵应琼(右一)带着家乡肉粽登上央视。

生意翻腾起来后,赵应琼的粽子事业和为主持人工作使她分身乏术、无法调节。“粽子对我来讲是一种情怀,而不是一拍脑门说干就干的副业”。她要考虑曾经四代人一百年传承积累的粽子手艺,在她手上要不要继续得以发扬光大,于是,赵应琼从电视台辞职,全身心在老家万宁开设了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开始了自产自销之路。

“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这是赵应琼常常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赵应琼觉得,虽然已经辞职,但那曾被她视作终身热爱的主持梦却深深地烙在心里,让她记忆犹新:一个女孩为了执着地追求主持人梦想,四处求学进修,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累也快乐着,最终在舞台上散发光芒。

她甚至觉得,成为一名“主持人”的奋斗历程就是少年时代给她留下的烙印,让她成长,历练成一颗执着的心。这使她虽然告别了“高光”的主持人生涯,也不会让她觉得心理落差特别大,毕竟,她可能是海南做粽子的人里最会主持的。

“粽子西施”闯出新天地

第一次商业尝试如愿以偿,但创业不如意十有八九,成了家常便饭。

2017年,赵应琼十几万元的粽子订单从海南寄到内地,全部发霉变质,悉数化作水漂,和父母爆发了巨大争吵。深受打击的她一面照顾家人情绪,一面收拾残局,向客户退款、赔偿、道歉。

赵应琼谈到这件事,不禁笑了,“一开始,我高喊着要创业,好,一股脑嗡地人就投了进去,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往哪去。好,砸了几万几十万,难道失败就回去上班吗?”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赵应琼决定吸取教训采购先进的粽子生产设备,采用巴氏灭菌工艺,让粽子的保鲜期更加持久,这事才告一段落。但她在粽子生产工艺上栽的大跟头还不止于此,早期客户常常同她投诉粽子反生,吃着饭粒生硬咯嘴。

痛定思痛,赵应琼为了解决粽子反生的问题,她接连跑了浙江嘉兴、贵州、广东肇庆、北京。

“我要研究这个事,我要弄明白它”,跑遍全国,她带着经验回到海南,开始对生产线作出改良,放弃了沿袭大锅煮制粽子的传统,更换生产车间,尝试使用现代化的设备煮制粽子;着手规范化的管理,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才做厂长、技术员。

“2020年中国粽子市场98亿只,赵西施一年50万只”,赵应琼打趣,即使在粽子的市场里,“赵西施”的名气不值一提。如果只是进场后又失败离开,她不甘心,“我从来没有想过退缩,来了我就去面对它,来了我就去拥抱它,而且我要做的很好。”

创业是一场艰苦的修行,回顾这满地鸡毛的一年,她感叹,“我很感谢我吃过的亏,让我得以成长”。赵应琼肯定地说,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和进步,大不了就是重振旗鼓再出发。

筑巢引凤,产销分离

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赵应琼家的粽子渐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同时,她也发现了海南粽子的痛点之一:家乡的肉粽好吃是好吃,但却缺少有知名度的品牌,行业缺少标准清晰的产业链环节。

2018年伊始,赵应琼开始提出了公司产销分离的想法:“工厂归工厂后,运营归运营”。

在此之前,赵应琼辞职单打独斗了一年光景,生意长期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端午过季后很难再有起色。她在商业世界里蒙头乱飞,找不到方向,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不禁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没变化,才最可怕。”

于是在生产阶段稳定后,赵应琼着手招募合伙人和团队一块成立运营公司,品牌取名为“赵西施”。

这次艰难的转向,为赵西施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在这个品牌的运营团队中,既有电商主播、新品开发人员、也有营销人员、人事统筹,团队分工井井有条,一个人的对抗变成了八个人的共进退。未来,开始明朗可期。

“到了公司运营的层面,你就会发现企业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经过梳理,新品开发团队围绕着三大节庆两个单品,展开了以季节性礼品为主,流量型单品为辅的产品体系。“赵西施”的三大季节性礼品中就包含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马鲛鱼,再辅以海鸭蛋、盐焗文昌鸡此类全年可售卖,不受时令限制的单品。

“日常我们再做一些其他礼品去维护,慢慢让消费者形成‘赵西施’就是海南精致土特产的品牌形象。”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赵应琼又对产品开发板块做了一些调整和优化,另辟蹊径筹划更全面的 “海南美食地图”。

在这份“海南美食地图”里,北至临高乳猪,文昌糟粕醋,定安牛肉,东至琼海杂粮、温泉鹅,南至陵水酸粉,显然是一副琼岛做桌,名吃荟萃的“满汉全席”。赵应琼说,“‘赵西施’就是要去挖掘海南这些最本土最地道的美食,做成海南的手礼、名片。让消费者通过‘赵西施’去了解海南,吃遍海南”。

直播带货,拥抱新业态

反复的试错,使得赵应琼的步子迈得更大。2020年,“赵西施”品牌在海口n次方公园开始每一个季度举办一次产品快闪门店,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市场展开营销。马上到来的五月,赵应琼即将启动端午主题的走秀活动,让年轻人穿着汉服去打卡,为“赵西施”产品赋予深刻的社交属性。

在海口n次方公园的赵西施快闪门店。

2019年,赵应琼终于走到了直播带货最火热的年头,薇娅、李佳琦等搭上快车道的电商主播们,无一不赚得盆满钵满。那一年,她开始尝试通过电商直播,把偏隅一角的“赵西施”助推到市场更广阔的内地。

要完成预期目标,赵应琼要更勤快地更新作品,不间断、长时间地开展直播……直播带货的游戏套路赵应琼深谙于心,在镜头中兼具幽默热情的她成功吸引一大波的粉丝关注。

但赵应琼也慢慢发现,直播的观看人数永远不会像一开始那样多。“淘宝直播的弊端是会慢慢限制你的公域流量,不会运营的主播少了公域流量就难以变现。”这个规则对谁都是一样,做生意要和流量挂钩,尾部主播再不努力,就要被挤出食物链。在她看来,能接住并用好流量,需要复杂的支撑。只不过,赵应琼更加偏执,公域流量少了,那就靠自己创造出私域流量。

那时的她更勤快了,有时候一天做直播能达到12个小时,给粉丝互动抽奖送福利,和观看者聊聊掏心窝的暖话,也会跑去其他主播的直播间,相互串门,互蹭流量。生意红火的日子里,一天的产品销售额能达到五十万。

有的时候,团队伙伴也不知道她是精力充沛还是拿着精神头硬抗。怀孕期间,赵应琼大着7个月的肚子直播、跑场,从来没断过。支撑她的,还是对于品牌质变的迫切渴望——那源于量的积累。她预想的是,在流量变现后,公司资金短缺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

“微商、公众号的时代慢慢过去,我们必须开始拥抱短视频直播的新业态。”不断刷新的成交量、不断涌进直播间的观众,似乎都在回应着赵应琼试水直播这件事的正确性。事实也证明这个成立仅仅四年的品牌,每一步都踩在了关节眼上。

“总有人认为,创业女性的努力和她们的成功是没有关系的,一定有后台,有背景。”赵应琼坦言,年少成名,蜚语不断,这却没有给她的成长带来压力,“打不败我,只会让我更强大” 。

“女性没有什么不行的”,撇去性别差异,赵应琼自身的亲和力、细心耐心感性,反而加速了“赵西施”的迅速成长。4月22日,赵应琼的新品即将上市,她对此信心满满。她说,做粽子是情怀,未来的事,还没来得及想那么远。可以确定的是,往后她还会坚持做下去,继续试错,继续成长。

赵应琼相信这个商业世界的逻辑:谁能在赛道上踩准风口,把握新消费趋势,谁就能站稳脚跟。她淡然地笑了,“带着执着的心,选择热爱的事,未来的路,慢慢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