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月27日,华丽转身的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月27日,华丽转身的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终于等到你,4月27日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是一片片历史碎片”

“见证着石浦这座古渔镇的时光记忆”

终于等到你,4月27日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让您在海量的渔文化实物遗存,与高科技视觉盛宴中进一步感受历史与文明,跟着小编先去一睹为快吧~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位于象山县石浦镇渔港南路177号,原为象山第一冷冻厂,是石浦渔业生产加工的重要遗存和地标性建筑。为了延续石浦历史记忆,传承和发扬渔文化,发展滨海城市旅游业,以海洋文化为主线,以科技为手段,以历史演绎为载体,充分展现海洋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渔 海 传 颂 

沿海遗址

中国沿海地区有两个对华夏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始文化区,即淮河以北以泰沂山区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以太湖为中心的环太湖文化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江淮地区的薛家岗、龙虬庄等遗址;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三星村等遗址;太湖流域的马家浜、良渚等遗址;宁绍地区的河姆渡等遗址;钱塘江下游的跨湖桥等遗址。

象山第一冷冻厂

象山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冷库。1972年3月批准建设,1975年5月正式投产。占地0.43公顷,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投产后实际冷冻贮藏能力1500吨/次,最高冷藏量1800吨/次。

渔 海 印 记

渔村

海洋渔村形成于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早期,是地处沿海且以海洋资源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村落,有城郊渔村、海边渔村和海岛渔村。传统海洋渔村,多为捕捞型、农渔结合型,今演化出养殖型渔村。基于海洋渔业生产活动,人们形成特定的海洋信仰、海洋民俗和海洋文化。

公所会馆

清乾隆三年(1738),东门渔帮在岱山首创“太和渔业公所”。其后,象山渔帮参与或在象山辖地设立安澜公所、黄岩渔业公所等众多公所,皆为议事机构。石浦又多同乡会馆,有闽广会馆、台州同乡会等。

渔 海 华 章

渔家婚嫁

东南沿海渔家有“公鸡代拜堂”婚俗。婚礼当天,如新郎出海遇上风暴等,不能如期赶回,便由小姑手抱系红布的公鸡代替新郎拜堂,并与新娘入洞房,直到新郎归家。民谚谓之:“公鸡代拜堂,小姑陪洞房”。

渔海风情长卷

“渔文化源于鱼,起于捕,成于养,化于俗”,《渔海风情长卷》以民国时期石浦中街为主轴,以石浦鱼市为蓝本,以象山地区海洋沿岸生活为内容,艺术地展现象山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通过技术的手段,让人物和场景变得栩栩如生,展现出了渔港十二时辰的场景。仔细听,吴侬软语倾入耳畔。

渔 海 畅 想

多功能互动展厅

临展厅活态传承象山非遗文化,多功能互动展厅着重立体化展示多项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非遗课堂、非遗竞赛、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让非遗文化真正得以发展延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驾一舟而放眼大洋,偏一隅而胸怀天下。中国海洋渔文化馆4月27日正式开馆,更多精彩等您亲自来揭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宁波文旅
界面城市号
IP属地:浙江
以近日宁波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要闻信息为主,结合栏目特点,定期深入集纳这些行业的标杆企业的具体做法。

下载界面新闻

4月27日,华丽转身的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终于等到你,4月27日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是一片片历史碎片”

“见证着石浦这座古渔镇的时光记忆”

终于等到你,4月27日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将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让您在海量的渔文化实物遗存,与高科技视觉盛宴中进一步感受历史与文明,跟着小编先去一睹为快吧~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位于象山县石浦镇渔港南路177号,原为象山第一冷冻厂,是石浦渔业生产加工的重要遗存和地标性建筑。为了延续石浦历史记忆,传承和发扬渔文化,发展滨海城市旅游业,以海洋文化为主线,以科技为手段,以历史演绎为载体,充分展现海洋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渔 海 传 颂 

沿海遗址

中国沿海地区有两个对华夏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始文化区,即淮河以北以泰沂山区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以太湖为中心的环太湖文化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江淮地区的薛家岗、龙虬庄等遗址;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三星村等遗址;太湖流域的马家浜、良渚等遗址;宁绍地区的河姆渡等遗址;钱塘江下游的跨湖桥等遗址。

象山第一冷冻厂

象山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冷库。1972年3月批准建设,1975年5月正式投产。占地0.43公顷,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投产后实际冷冻贮藏能力1500吨/次,最高冷藏量1800吨/次。

渔 海 印 记

渔村

海洋渔村形成于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早期,是地处沿海且以海洋资源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村落,有城郊渔村、海边渔村和海岛渔村。传统海洋渔村,多为捕捞型、农渔结合型,今演化出养殖型渔村。基于海洋渔业生产活动,人们形成特定的海洋信仰、海洋民俗和海洋文化。

公所会馆

清乾隆三年(1738),东门渔帮在岱山首创“太和渔业公所”。其后,象山渔帮参与或在象山辖地设立安澜公所、黄岩渔业公所等众多公所,皆为议事机构。石浦又多同乡会馆,有闽广会馆、台州同乡会等。

渔 海 华 章

渔家婚嫁

东南沿海渔家有“公鸡代拜堂”婚俗。婚礼当天,如新郎出海遇上风暴等,不能如期赶回,便由小姑手抱系红布的公鸡代替新郎拜堂,并与新娘入洞房,直到新郎归家。民谚谓之:“公鸡代拜堂,小姑陪洞房”。

渔海风情长卷

“渔文化源于鱼,起于捕,成于养,化于俗”,《渔海风情长卷》以民国时期石浦中街为主轴,以石浦鱼市为蓝本,以象山地区海洋沿岸生活为内容,艺术地展现象山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通过技术的手段,让人物和场景变得栩栩如生,展现出了渔港十二时辰的场景。仔细听,吴侬软语倾入耳畔。

渔 海 畅 想

多功能互动展厅

临展厅活态传承象山非遗文化,多功能互动展厅着重立体化展示多项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非遗课堂、非遗竞赛、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让非遗文化真正得以发展延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驾一舟而放眼大洋,偏一隅而胸怀天下。中国海洋渔文化馆4月27日正式开馆,更多精彩等您亲自来揭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