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GDP增速领跑北方,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源能量”何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GDP增速领跑北方,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源能量”何在

2020年,山东疫情之下逆势上扬,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今后疫情时代的山东数字,无疑进一步证明了山东的强劲实力。

文 | 崔京智

4月21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一季度山东省生产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5.4%。

2020年,山东疫情之下逆势上扬,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今后疫情时代的山东数字,无疑进一步证明了山东的强劲实力。

然而鲜亮的成绩背后,山东的发展历程却殊为不易。

任重道远,回升向好的山东GDP

山东经济的增长并非没有原因。今年年初,山东三大产业全面起势,均体现了强势的发展尽头。其中,一季度农业同比增长5.3%,工业增速突出,达到了惊人的23.6%,两年平均增速7.9%,而服务业尤为惊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同比增长3.6倍。

山东有着坚实的工业与农业基础,在第三产业也紧追全国发达地区,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短短几年间,一个没有短板的工业大省正在猛然崛起,正在成为北方经济的增长点。

去年年初,我国遭遇了疫情冲击,由于各地受影响程度不一,复工复产的程度也不进相同,故而2021年相对2019的增速更有比较意义。两年间,山东省GDP累积增长11.1%,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4%,比全国高0.4个百分比。即便是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山东GDP增速依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同体量的其他省份,又不难看出,山东也有着自己的不足。体量最庞大的广东省,增速却达到了惊人的18.6%,势头迅猛令人咋舌,同时也将与山东的GDP差距再次拉大至近万亿。而江苏的的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9.2%,浙江省一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想来也不会太低。

所以,当下的山东还远未到志得意满之时,不过,山东依旧是实至名归的北方第一,潜力与上限难以估量。

阵痛未过,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进行时

其实,山东GDP本应更高,只不过2021年的开局,并不算太平。

今年年初的栖霞矿难之后,山东开展了了安全大检查。从二月中旬开始,山东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对所有地下非煤矿山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整改,条令之严格,检察之彻底令人惊叹,这样的高压形势,对于工业的冲击在所难免。

4月12日,山东黄金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之间,直接原因则是从2月开始的山东安全检查,黄金产量同比下降约40%。而截至公告日,公司所属的三山岛金矿的主要矿区,新城金矿等矿区仍旧未到达征载能力,沂南金矿与蓬莱金矿等四家企业也还未复工生产。

不难看出,政策之下,山东省损失的是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而在4月21号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更是提出今年要加快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淘汰出清,确保全年淘汰炼钢产能465万吨,炼铁产能507万吨,地炼产能780万吨,焦化产能180万吨。

不仅立好了目标,连数字都清清楚楚。全年千万吨的产能,对于山东这样的工业强省而言,也依旧是个不小的数字。

然而这未尝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进一步落实。山东省的GDP的复苏与发展速度惊人,让人们看到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成效,而今年第一季度,山东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新旧动能转换在山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在整改之中,落后的不安全的企业必然淘汰,而高效的,现代的企业则逐步成为发展的主力所在,短期的阵痛,却为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也可一窥山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宏观层面来看,是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山东的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要向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高的领域延伸,更要向卡脖子技术领域突破。

所以,在“去旧”的同时,山东也在“迎新”,为产业的发展赋能。

一方面,今年山东将加快实施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等重点制造业项目。同时海上风电基地、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等12个支撑性引领性特大项目也在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除此之外,围绕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核电装备、智能家电、无人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山东也正投入优质资源,给予支持。

对于高新经济,山东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今年,山东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运营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带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赋能。

如果说,去年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前五年的默默积淀,那么如今的山东也在为今后经济的腾飞积蓄力量,坚实基础。

进中提质的高质量发展

山东的野心很大,可目光始终落在实处。

早在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投入实施之初,山东就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时间目标。用十年去等待一个政策的结果,这样的步伐未免太缓。

而今,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山东经济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快速增长之时,面对向好的形势,山东却始终保持着理性的认知。

4月19日上午,省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第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时指出,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绝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进行全面、客观、冷静地分析,既要看“形”又要看“势”,既要看宏观又要看微观,既要看自身又要看周边,既要看现在又要看发展过程。

脚步虽缓,然无日不进。

下一步,山东仍将紧抓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巩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全年的经济形势,山东也做出了规划,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基础上,二季度当季经济增速将回调趋稳、提质增效,预计下半年夯实巩固,全年呈现“前高后稳、进中提质”总体走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GDP增速领跑北方,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源能量”何在

2020年,山东疫情之下逆势上扬,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今后疫情时代的山东数字,无疑进一步证明了山东的强劲实力。

文 | 崔京智

4月21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一季度山东省生产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5.4%。

2020年,山东疫情之下逆势上扬,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今后疫情时代的山东数字,无疑进一步证明了山东的强劲实力。

然而鲜亮的成绩背后,山东的发展历程却殊为不易。

任重道远,回升向好的山东GDP

山东经济的增长并非没有原因。今年年初,山东三大产业全面起势,均体现了强势的发展尽头。其中,一季度农业同比增长5.3%,工业增速突出,达到了惊人的23.6%,两年平均增速7.9%,而服务业尤为惊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同比增长3.6倍。

山东有着坚实的工业与农业基础,在第三产业也紧追全国发达地区,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短短几年间,一个没有短板的工业大省正在猛然崛起,正在成为北方经济的增长点。

去年年初,我国遭遇了疫情冲击,由于各地受影响程度不一,复工复产的程度也不进相同,故而2021年相对2019的增速更有比较意义。两年间,山东省GDP累积增长11.1%,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4%,比全国高0.4个百分比。即便是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山东GDP增速依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同体量的其他省份,又不难看出,山东也有着自己的不足。体量最庞大的广东省,增速却达到了惊人的18.6%,势头迅猛令人咋舌,同时也将与山东的GDP差距再次拉大至近万亿。而江苏的的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9.2%,浙江省一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想来也不会太低。

所以,当下的山东还远未到志得意满之时,不过,山东依旧是实至名归的北方第一,潜力与上限难以估量。

阵痛未过,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进行时

其实,山东GDP本应更高,只不过2021年的开局,并不算太平。

今年年初的栖霞矿难之后,山东开展了了安全大检查。从二月中旬开始,山东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对所有地下非煤矿山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整改,条令之严格,检察之彻底令人惊叹,这样的高压形势,对于工业的冲击在所难免。

4月12日,山东黄金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之间,直接原因则是从2月开始的山东安全检查,黄金产量同比下降约40%。而截至公告日,公司所属的三山岛金矿的主要矿区,新城金矿等矿区仍旧未到达征载能力,沂南金矿与蓬莱金矿等四家企业也还未复工生产。

不难看出,政策之下,山东省损失的是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而在4月21号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更是提出今年要加快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淘汰出清,确保全年淘汰炼钢产能465万吨,炼铁产能507万吨,地炼产能780万吨,焦化产能180万吨。

不仅立好了目标,连数字都清清楚楚。全年千万吨的产能,对于山东这样的工业强省而言,也依旧是个不小的数字。

然而这未尝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进一步落实。山东省的GDP的复苏与发展速度惊人,让人们看到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成效,而今年第一季度,山东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新旧动能转换在山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在整改之中,落后的不安全的企业必然淘汰,而高效的,现代的企业则逐步成为发展的主力所在,短期的阵痛,却为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也可一窥山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宏观层面来看,是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山东的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要向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高的领域延伸,更要向卡脖子技术领域突破。

所以,在“去旧”的同时,山东也在“迎新”,为产业的发展赋能。

一方面,今年山东将加快实施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等重点制造业项目。同时海上风电基地、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等12个支撑性引领性特大项目也在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除此之外,围绕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核电装备、智能家电、无人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山东也正投入优质资源,给予支持。

对于高新经济,山东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今年,山东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运营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带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赋能。

如果说,去年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前五年的默默积淀,那么如今的山东也在为今后经济的腾飞积蓄力量,坚实基础。

进中提质的高质量发展

山东的野心很大,可目光始终落在实处。

早在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投入实施之初,山东就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时间目标。用十年去等待一个政策的结果,这样的步伐未免太缓。

而今,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山东经济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快速增长之时,面对向好的形势,山东却始终保持着理性的认知。

4月19日上午,省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第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时指出,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绝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进行全面、客观、冷静地分析,既要看“形”又要看“势”,既要看宏观又要看微观,既要看自身又要看周边,既要看现在又要看发展过程。

脚步虽缓,然无日不进。

下一步,山东仍将紧抓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巩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全年的经济形势,山东也做出了规划,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基础上,二季度当季经济增速将回调趋稳、提质增效,预计下半年夯实巩固,全年呈现“前高后稳、进中提质”总体走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