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京智
4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设立。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
早在去年10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就被写入黄河战略规划纲要。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支持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流域支撑、国家赋能的效应更加凸显。
种种迹象表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已经逐渐登上了国家层面发展战略舞台。从先行区到起步区,既是定位之变,也是使命之变。
这意味着,继“强省会”战略,山东自贸经济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后,济南再一次迎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作为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济南也由此肩负起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的历史责任。
雏形初具,四年先行区成效显著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设立之前,济南市一直在筹划申报辖区内的第二个国家级新区。这个提议并非没有依据,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设立济南新区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黄河下游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示范。
但当时山东已经有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而全国还没有一个省拥有两个国家级新区的先例,济南申请国家级新区获批的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之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应运而生。
2017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正式启动建设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定位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示范区,辖区南至黄河、北至徒骇河,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共涉及308个村居,户籍人口约23.07万人。
迄今四年的时间里,先行区聚焦总部经济、高端会展、数字经济、氢能源、高端绿色建设等产业方向,按照“园区带动、产业支撑、开放赋能”思路,围绕高端优质四新产业开展招商,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据悉,2020年先行区全年引进优质项目47个,总投资672.6亿元,引进市外投资突破100亿元,增长60%,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及配套设施等为代表的四新产业投资占比高达71.1%。
而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周围,会展经济产业园也已初具雏形,一期N2-N7正在开展屋面施工,今年将投入使用,承办首届国际机床展;中通山东结算中心项目预计11月投用,将建成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自动化分拨中心;光大晶朗新钠灯项目一期已经落地先行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年内实现投产;世界五百强江森自控山东区域总部暨数字化低碳城市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已签约落地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年初以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以“十大建设工程”和“十件为民实事”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工程、产业园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完成进度全市居首,实现“开门红”
值得一提的是,3月2日,先行区集中开工以黄河大道一期项目为代表的20个重点项目,对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大推动作用,济南黄河绿色产业公司总部项目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保障工程也排上建设日程,陆续注资开建,为起步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
聚焦高端,打造改革创新的先行样板
先行区是济南今天的一面旗帜。“未来的起步区就是一个新济南,是济南的未来之城、希望之城。”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如是说。
对于先行区今后的发展,济南市做好了长远的规划,未来,济南将以高标准加快完善区域体系,同时加快拓宽发展新空间。对此政府提出了明确目标,年内完成22个村居、193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重点实施46个项目,总投资1229.4亿元,年度投资431亿元。济南还将建设总部经济启动区,完成“四纵四横”13公里园区道路,开工中电建市政山东总部、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总部、山东船员评估中心等总部项目。加快落地改革开放前沿举措和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全方位打造改革先行区、自主创新区、对外开放示范区。
与此同时,先行区也肩负着打造改革创新先行样板的重要使命。一是打造全国节水典范城市引领区,积极践行节约用水、集约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建设“河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二是建设绿色智慧城市。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运用BIM+CIM技术搭建绿色城市运营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和未来智能新城。三是激活制度创新活力。全面复制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经验政策,深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年内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事项。同时加快投融资机制创新,设立济南先行建设投资基金,争取银行授信500亿元,实现市场融资200亿元以上。
伴随着战略升级、使命升级、能级升级,先行区已经成为中央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最直接、最前沿、最基础的承载区。“十四五”期间,先行区将全面对标雄安、学习浦东,谋划起步区发展蓝图,加快跨河桥隧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导入高端高新产业,招才引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向起步区迈进,而随着骨干交通迅速完善,生态风貌高标准建成,高端产业加快集聚,一座国内面积最大的绿色城市示范区,碳中和试点城市也将崛地而起。
告别“十三五”,迎接“十四五”,济南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起步”,为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五年定下基调。承载济南乃至山东未来希望的黄河北岸,或将成为黄河流域崛起的新增长极,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汇聚黄河、流向山东,为今后的济南的发展之路创造更多的可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