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千万不要接盘手机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千万不要接盘手机号

买到旧手机号带来的问题多到你想不到,而“二次放号”可能是最直观的原因。

图片来源:Pexels-Oleg Magni

文|互联网指北  指北BB组 Zhan

编辑|蒲凡

那些被停用了的手机号会去哪里?在网上,这个问题正在变成一个闹心的都市传说。

比如在微博、知乎上,搜索“旧手机号”、“顶号”等关键词,你会发现停用手机号带来的影响远远不仅限于“打电话”这么简单。有人因为旧手机号被接盘导致“第三方平台账号因为没有解绑手机号被异地登陆”,有人因为不小心接盘了其他人的旧手机号,发现自己失去了“注册账号”这个网上冲浪最基本的权利。

类似的问题包括且不限于“遇到二次放号,我的社交软件账号怎么办”“手机号不用了,以后微信会被人顶掉吗?”“我以前微博注册的手机号已经停用了,最近又有人用了,需不需要声明不是我?”“百度,京东都是上个号主的账号,如何更改?”

而更闹心的是,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答的很少。

评论区最直接有效的答案是“直接换号”、“再换个号”,有人则建议购买双卡双待手机,再启动新号码之前先预留“半年”时间来验证是否二手。而即使是这些热心答主,在提醒网友避坑二手手机号的同时,也会习惯性地问一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这些帖子散落于各个角落,在无时无刻不在积累和更新的信息流中存在感并不高,但它们的时间跨度从2014年到2021年,也许还有更早的——问题一直存在,但从没有接近过“妥善解决”。

旧手机号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多问题?“二次放号”可能是最直观的原因。

“二次放号”可以简单理解为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的一种机制。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段老号码重新进入运营商“号码池”的“空置期”通常为3个月。

机制采用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资源”。与网络IP地址类似,“码号资源(即由数字、符号组成的用于实现电信功能的用户编号和网络编号)”理论上属于稀缺资源——例如在国内,随着用户激增,以11位为主的手机号从最初的“13X”逐步扩展到“17X”“18X”“19X”等多个号段,其中部分号段已无新号可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定程度地进行“二次放号”,来保证“手机号”不会无限制地扩容。

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用户好”。毕竟即使运营商们愿意拿出足够的精力与成本来管理不断增加的号码段,去记住看起来无据可查、位数冗长的手机号码,对于不少人来说显然是个负担,微博、虎扑、贴吧的日经热门话题“你怎么念手机号(3-4-4还是4-4-3)”就是最好的证据。

(许多年电话卡买卖的无序,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码号资源的浪费)

然而盘活通信资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机制”的短板。尤其在“手机号”这样一个富有日常生活色彩的语境里,“二次放号”的短板很难弄仅仅停留在“业内”,这也意味着普通用户们将直接面对来自于产业上游的行业问题。

以至于棘手、无解的一面快速掩盖了其诞生之初的正面意义,定义了人们心中对于“二次放号”的全部印象。

比如原手机号的“附加资产继承权”问题。由于手机号通常会与银行卡、各种APP账号(尤其是充值会员服务等附加资产)等绑定,因此在“二次放号”的过程中,一旦操作流程出现遗漏或者不规范的地方,新号主将直接成为这个老号码附加资产的“继承者”——包括老号码的“各种不良资产”,比如“撸口子”。

文慧就有这样的遭遇,她在办理新手机号不久后发现自己的新号码原来是个“二手货”,并且前号主还是个老赖。

“我每天都会收到前号主的各种贷款逾期信息和车辆违章信息,好几百条,这些还是打开骚扰拦截之后的。”

她发来的截图显示,仅2020年9月10号这天,她就收到了来自不同发送方的六十多条验证码。这还不是全部,她时常接到催债电话,“有一次我说号码换人了,他可能一听是个小姑娘就跟我兜圈子,骚扰我,被我痛骂一顿挂了。太心酸了,后来我就没用那个号码了。”

还有无法享受号码完整使用权的问题。随着手机验证码的普及,几乎所有拥有会员系统的产品都设置了“手机号注册”选项,用户通过动态验证码确认用户身份,输入验证码即可登录,替代了“账号+密码”的传统模式,也因为省去了密码设置等繁琐环节、且能一次性帮助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从而进一步成为被确认的“真实用户”),而且常常被平台作为优先注册方式推荐。

但在“二次放号”的情形中,如果前号主没有解除自己在各大平台的旧手机号绑定,新号主用“复活”的旧手机号在微博、微信、淘宝、百度网盘等进行注册登录时,就会频繁遇到“此手机号已被注册过”的提示,导致自己无法正常使用相关服务。

有网友在知乎上倾诉自己的经历,表示自己跟运营商客服联系寻找解决办法,得到的答复是“第三方平台问题”,需要联系“号码被占用的第三方平台客服来寻求解决”——但这种显然是解决策略中的“笨办法”,毕竟没有人知道前号主到底注册了多少个平台、注册了哪些平台。

前号主同样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或者说更加棘手。

以“附加资产继承”为例。在二次放号、旧手机号易主后,由于大量第三方平台的会员系统设置了“手机验证码登录”选项,在前号主处理不得当的情况下,旧手机号所绑定的账号将成为一个“被迫共享”的账号,个人隐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非故意泄露”。

尤其是“非故意泄露”带来的影响常常被低估。相比于前不久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等平台泄露简历数据,圆通员工私自泄露40万条客户隐私等均属于“隐私故意泄露”等事件,由于泄露因为并非人为故意且恶意造成,而常常是系统或技术漏洞所致,因此弄清楚原理有一定专业门槛、缺乏明确的追责方,“隐私非故意泄露”天然缺少情绪煽动力,相关话题的关注度就惨淡得多。

但对前号主来说,“二次放号”的“智商税”一旦涉及个人敏感信息也算一笔昂贵的学费。

浩楠在一天晚上和好友分享知乎收藏时,突然发现自己知乎的头像和昵称都变了,但收藏内容没有变动。

“我当时以为是系统Bug,暂时串了号,没想到过了几天还是这样”,他发现收藏夹里多了一些陌生内容,感兴趣的推荐走向也很奇怪,“那不是我!我没有恋爱烦恼和社恐,但是收藏还有推荐内容好多都是如何交友、女孩喜欢什么样的男生之类的,这肯定不对劲了”。

浩楠立马去查看“账号与安全”页面,发现手机号码绑定的是旧号码、微信绑定是自己现在用的、QQ绑定是别人的,也就是旧号码的新号主在浩楠微信登录的同时,通过手机号码或QQ保持登录状态。

“既然我能看到他所有的浏览记录,那他一定也能看到我的,我在上面查过一些比较私密的问题,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要是别人拿这些隐私来要挟我怎么办?就算没有,这些搜索历史都能拼出半个我了,被一个陌生人知道,怎么都不舒服。”

浩楠的朋友建议他直接注销账号,但他还不想放弃自己原来的收藏夹和粉丝,而且“共享”的现状也让单边直接注销账号缺乏正当性,因此他最终决定换绑手机号。

(知乎官方总结出来的账号丢失常见情况)

但“换绑”也需要是一件麻烦事。

按照正常的流程,一个知乎账号的换绑首先需要通过安全验证,即系统会发送验证码到绑定手机号,如果手机号已无法使用则需要通过“人工申诉”来换绑。

人工申诉包含以下三个流程:第一尽量回想用过的密码、常访问地区、常用设备品牌及型号、常用PC操作系统、常用PC浏览器等,完成必填信息填写;第二是选填信息,包括购买Live或电子书的交易凭证、注册时间、注册方式、一句话介绍等;三是留下联系手机用来接收处理结果的短信通知,审核结果将在3个工作日内告知。

“老实说,好多我都记不清了,本来心情也不好,还得耐着性子填这填那。我当时真想找个人工客服电话,一吐为快,至少有个交待。现在这个申诉都不知道对面(新号主)是人是狗,还得等个两三天,隐私等不起啊!“

浩楠最后选择在账号里抹去自己,放弃了所有内容,通过网易云音乐私信辗转联系上新户主,拜托对方解绑自己的微信。之后浩楠退出登录,切断和旧帐号的一切联系,把账号还给了新号主,但痕迹无处不在,恐怕自己在旧帐号也没有被完全抹去。

正如开头所说“二次放号”的麻烦事儿在新老号主处持续不断,涉及“短信轰炸”、“账号占用”、“隐私泄露”等各种方面,且并不算冷门——十多年来,用户反映问题的声量持续不断,知乎上相关的问题浏览量能够超过5万——但真正支招的声量长期呈现出不对称的微弱状态。

在微博和知乎上,点赞数、评论数以及回答量、转发量为0的发帖俯拾皆是,问题经常只是被不起眼地提出、被共情,至于解决和担责,现实是尚无对策、无人认领。积极发声的用户频繁@第三方和运营商官方账号,希望推动解决,最后变成投入大海的一粒石子,只见下沉和累积,鲜见波澜和浪花。

实际上,不管是运营商还是第三方平台也并非做到全身而退——“二次放号”的污名化正成为现象,认为双方“踢皮球”的观点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问题必须要解决,但问题能被解决吗?

有人认为 “二次放号”还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建议手机号从11位扩展到20位,增加号码资源,但这个观点遭遇了很直观的反驳:这样用户拨号又会更麻烦。

更多人建议是在 “二次放号”的框架里想对策。

比如,目前“二次放号”的一大问题就是用户在注销手机号之后,运营商只能删除自己系统里用户的相关数据,无法一并删除用户手机号绑定的其他账号信息,因此用户没有自行解绑、注销,就会产生受访者遇到的各种问题。

与此同时,因此面对用户的有关申诉,第三方给出的回复通常是“运营商二次放号的问题,我们暂无法处理”,只能提供修改绑定手机的途径,比如提供个人资料和账号使用信息证明自己是账号所有人、好友辅助认证,前一种方式可能因为用户回忆的准确信息不足而行不通,后一种在没有“我的好友”嵌入的平台上毫无意义。

因此有人建议如果能一定程度打破数据壁垒,让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共享,或许能缓解“二次放号”带来的问题——但至于“共享”到哪种程度,这似乎又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

(关于数据共享,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如果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那预防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各家拥有会员系统的平台们正在增加多因素验证方式来改善安全保障,比如登录设备验证、人脸识别、设置问题等,但大多都需要用户手动开启,用户是否知道有这些安全设置、是否知道如何开启、是否认同和信任这些信息收集等等问题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争议。

(央视新闻官方贴吧里的一名网友发言)

另外,考虑到验证方式增加的同时,登录入口的增加(像微信、qq一键登录),第三方的安全防护效果难免会打折扣——上面提到的浩楠的遭遇对应着这一做法的风险——各个绑定在户主身份上并不相互排斥,登陆的大门就同时向二次放号后的前号主和新号主敞开,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平台的补救似乎也只能隔靴搔痒。

总之由于“二次放号”的利益相关方较为多元,看起来似乎是个多解方程,却一下排除了两个可能解,剩下的就是用户。

在网上,不少自媒体都针对“二次放号”现象给出过“防雷指南”,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尽量选用4G/5G新号段,如176、177、178等;避免选用旧号段,如130-139;

-号码在入网前自己先尝试一下注册一些主流服务,如果提示已注册,则换一个号码入网;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免费的二次放号查询软件,可以对于手机号是否是二次放号进行核验;

此外来自官方媒体、主流媒体的关注也不在少数。比如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的危险公众号,就在2020年10月推送了《新办手机号却频繁被骚扰!“二次放号”问题怎么破?》的报道;光明网旗下公众号“光明论”也在2020年10月推送了《消除“二次放号”困扰,需要身份验证技术的革新》。

在这些报道中,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主流媒体,都在对运营商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基本都选择了配漫画等形式,提醒人们二次放号所带来的风险。

然而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只是平平无奇的个体消费者,他们既不是最直接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是规则制定者,不需要为通盘资源负责,他们只是消费终端,对消费体验负责。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用户提高预防意识”的要求显然只能治标不治本了。毕竟不能指望消费者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和道德品行,期待着“二次放号”的问题因而像变魔术那样“嗖”的消失。

最后的结论有些悲观:“二次放号”确实是个问题,还是个必须被解决的问题,但短期内暂时还没有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且“二次放号”所身处的环境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5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正式施行,专门治理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规定》按服务内容类型将APP分为39类,包括地图导航类、网络约车类、即时通信类、网络支付类等,其中2/3的必要个人信息都有“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

有人认为这个规定让手机号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类APP对它的收集和使用也合法、正当、必要,毕竟手机号那串数字背后是个不断膨胀的个人数据库,但与此同时第三方获取用户数据的权限也必然会被收紧——这对用户隐私的保障来说是福音,但也意味着第三方通过收集和共享用户数据来对付“二次放号”的空间越发受限,所以“二次放号”一旦产生问题,代价只会越来越高。

总之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每一项便利又都附着了隐性成本,常常被我们忽视,就像手机号通行证也会变成复活后的“麻烦精”一样。

但这也或许是乐观的一面,当它的隐性成本日益外显、不断被讨论和被书写时,或许也意味着答案在靠近。

*文中出现人物均采用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知乎

3.6k
  • 知乎:拟最多回购4692.1448万股A类普通股
  • 知乎2024Q2财报:营收9.34亿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降79.9%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千万不要接盘手机号

买到旧手机号带来的问题多到你想不到,而“二次放号”可能是最直观的原因。

图片来源:Pexels-Oleg Magni

文|互联网指北  指北BB组 Zhan

编辑|蒲凡

那些被停用了的手机号会去哪里?在网上,这个问题正在变成一个闹心的都市传说。

比如在微博、知乎上,搜索“旧手机号”、“顶号”等关键词,你会发现停用手机号带来的影响远远不仅限于“打电话”这么简单。有人因为旧手机号被接盘导致“第三方平台账号因为没有解绑手机号被异地登陆”,有人因为不小心接盘了其他人的旧手机号,发现自己失去了“注册账号”这个网上冲浪最基本的权利。

类似的问题包括且不限于“遇到二次放号,我的社交软件账号怎么办”“手机号不用了,以后微信会被人顶掉吗?”“我以前微博注册的手机号已经停用了,最近又有人用了,需不需要声明不是我?”“百度,京东都是上个号主的账号,如何更改?”

而更闹心的是,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答的很少。

评论区最直接有效的答案是“直接换号”、“再换个号”,有人则建议购买双卡双待手机,再启动新号码之前先预留“半年”时间来验证是否二手。而即使是这些热心答主,在提醒网友避坑二手手机号的同时,也会习惯性地问一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这些帖子散落于各个角落,在无时无刻不在积累和更新的信息流中存在感并不高,但它们的时间跨度从2014年到2021年,也许还有更早的——问题一直存在,但从没有接近过“妥善解决”。

旧手机号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多问题?“二次放号”可能是最直观的原因。

“二次放号”可以简单理解为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的一种机制。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段老号码重新进入运营商“号码池”的“空置期”通常为3个月。

机制采用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资源”。与网络IP地址类似,“码号资源(即由数字、符号组成的用于实现电信功能的用户编号和网络编号)”理论上属于稀缺资源——例如在国内,随着用户激增,以11位为主的手机号从最初的“13X”逐步扩展到“17X”“18X”“19X”等多个号段,其中部分号段已无新号可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定程度地进行“二次放号”,来保证“手机号”不会无限制地扩容。

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用户好”。毕竟即使运营商们愿意拿出足够的精力与成本来管理不断增加的号码段,去记住看起来无据可查、位数冗长的手机号码,对于不少人来说显然是个负担,微博、虎扑、贴吧的日经热门话题“你怎么念手机号(3-4-4还是4-4-3)”就是最好的证据。

(许多年电话卡买卖的无序,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码号资源的浪费)

然而盘活通信资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机制”的短板。尤其在“手机号”这样一个富有日常生活色彩的语境里,“二次放号”的短板很难弄仅仅停留在“业内”,这也意味着普通用户们将直接面对来自于产业上游的行业问题。

以至于棘手、无解的一面快速掩盖了其诞生之初的正面意义,定义了人们心中对于“二次放号”的全部印象。

比如原手机号的“附加资产继承权”问题。由于手机号通常会与银行卡、各种APP账号(尤其是充值会员服务等附加资产)等绑定,因此在“二次放号”的过程中,一旦操作流程出现遗漏或者不规范的地方,新号主将直接成为这个老号码附加资产的“继承者”——包括老号码的“各种不良资产”,比如“撸口子”。

文慧就有这样的遭遇,她在办理新手机号不久后发现自己的新号码原来是个“二手货”,并且前号主还是个老赖。

“我每天都会收到前号主的各种贷款逾期信息和车辆违章信息,好几百条,这些还是打开骚扰拦截之后的。”

她发来的截图显示,仅2020年9月10号这天,她就收到了来自不同发送方的六十多条验证码。这还不是全部,她时常接到催债电话,“有一次我说号码换人了,他可能一听是个小姑娘就跟我兜圈子,骚扰我,被我痛骂一顿挂了。太心酸了,后来我就没用那个号码了。”

还有无法享受号码完整使用权的问题。随着手机验证码的普及,几乎所有拥有会员系统的产品都设置了“手机号注册”选项,用户通过动态验证码确认用户身份,输入验证码即可登录,替代了“账号+密码”的传统模式,也因为省去了密码设置等繁琐环节、且能一次性帮助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从而进一步成为被确认的“真实用户”),而且常常被平台作为优先注册方式推荐。

但在“二次放号”的情形中,如果前号主没有解除自己在各大平台的旧手机号绑定,新号主用“复活”的旧手机号在微博、微信、淘宝、百度网盘等进行注册登录时,就会频繁遇到“此手机号已被注册过”的提示,导致自己无法正常使用相关服务。

有网友在知乎上倾诉自己的经历,表示自己跟运营商客服联系寻找解决办法,得到的答复是“第三方平台问题”,需要联系“号码被占用的第三方平台客服来寻求解决”——但这种显然是解决策略中的“笨办法”,毕竟没有人知道前号主到底注册了多少个平台、注册了哪些平台。

前号主同样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或者说更加棘手。

以“附加资产继承”为例。在二次放号、旧手机号易主后,由于大量第三方平台的会员系统设置了“手机验证码登录”选项,在前号主处理不得当的情况下,旧手机号所绑定的账号将成为一个“被迫共享”的账号,个人隐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非故意泄露”。

尤其是“非故意泄露”带来的影响常常被低估。相比于前不久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等平台泄露简历数据,圆通员工私自泄露40万条客户隐私等均属于“隐私故意泄露”等事件,由于泄露因为并非人为故意且恶意造成,而常常是系统或技术漏洞所致,因此弄清楚原理有一定专业门槛、缺乏明确的追责方,“隐私非故意泄露”天然缺少情绪煽动力,相关话题的关注度就惨淡得多。

但对前号主来说,“二次放号”的“智商税”一旦涉及个人敏感信息也算一笔昂贵的学费。

浩楠在一天晚上和好友分享知乎收藏时,突然发现自己知乎的头像和昵称都变了,但收藏内容没有变动。

“我当时以为是系统Bug,暂时串了号,没想到过了几天还是这样”,他发现收藏夹里多了一些陌生内容,感兴趣的推荐走向也很奇怪,“那不是我!我没有恋爱烦恼和社恐,但是收藏还有推荐内容好多都是如何交友、女孩喜欢什么样的男生之类的,这肯定不对劲了”。

浩楠立马去查看“账号与安全”页面,发现手机号码绑定的是旧号码、微信绑定是自己现在用的、QQ绑定是别人的,也就是旧号码的新号主在浩楠微信登录的同时,通过手机号码或QQ保持登录状态。

“既然我能看到他所有的浏览记录,那他一定也能看到我的,我在上面查过一些比较私密的问题,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要是别人拿这些隐私来要挟我怎么办?就算没有,这些搜索历史都能拼出半个我了,被一个陌生人知道,怎么都不舒服。”

浩楠的朋友建议他直接注销账号,但他还不想放弃自己原来的收藏夹和粉丝,而且“共享”的现状也让单边直接注销账号缺乏正当性,因此他最终决定换绑手机号。

(知乎官方总结出来的账号丢失常见情况)

但“换绑”也需要是一件麻烦事。

按照正常的流程,一个知乎账号的换绑首先需要通过安全验证,即系统会发送验证码到绑定手机号,如果手机号已无法使用则需要通过“人工申诉”来换绑。

人工申诉包含以下三个流程:第一尽量回想用过的密码、常访问地区、常用设备品牌及型号、常用PC操作系统、常用PC浏览器等,完成必填信息填写;第二是选填信息,包括购买Live或电子书的交易凭证、注册时间、注册方式、一句话介绍等;三是留下联系手机用来接收处理结果的短信通知,审核结果将在3个工作日内告知。

“老实说,好多我都记不清了,本来心情也不好,还得耐着性子填这填那。我当时真想找个人工客服电话,一吐为快,至少有个交待。现在这个申诉都不知道对面(新号主)是人是狗,还得等个两三天,隐私等不起啊!“

浩楠最后选择在账号里抹去自己,放弃了所有内容,通过网易云音乐私信辗转联系上新户主,拜托对方解绑自己的微信。之后浩楠退出登录,切断和旧帐号的一切联系,把账号还给了新号主,但痕迹无处不在,恐怕自己在旧帐号也没有被完全抹去。

正如开头所说“二次放号”的麻烦事儿在新老号主处持续不断,涉及“短信轰炸”、“账号占用”、“隐私泄露”等各种方面,且并不算冷门——十多年来,用户反映问题的声量持续不断,知乎上相关的问题浏览量能够超过5万——但真正支招的声量长期呈现出不对称的微弱状态。

在微博和知乎上,点赞数、评论数以及回答量、转发量为0的发帖俯拾皆是,问题经常只是被不起眼地提出、被共情,至于解决和担责,现实是尚无对策、无人认领。积极发声的用户频繁@第三方和运营商官方账号,希望推动解决,最后变成投入大海的一粒石子,只见下沉和累积,鲜见波澜和浪花。

实际上,不管是运营商还是第三方平台也并非做到全身而退——“二次放号”的污名化正成为现象,认为双方“踢皮球”的观点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问题必须要解决,但问题能被解决吗?

有人认为 “二次放号”还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建议手机号从11位扩展到20位,增加号码资源,但这个观点遭遇了很直观的反驳:这样用户拨号又会更麻烦。

更多人建议是在 “二次放号”的框架里想对策。

比如,目前“二次放号”的一大问题就是用户在注销手机号之后,运营商只能删除自己系统里用户的相关数据,无法一并删除用户手机号绑定的其他账号信息,因此用户没有自行解绑、注销,就会产生受访者遇到的各种问题。

与此同时,因此面对用户的有关申诉,第三方给出的回复通常是“运营商二次放号的问题,我们暂无法处理”,只能提供修改绑定手机的途径,比如提供个人资料和账号使用信息证明自己是账号所有人、好友辅助认证,前一种方式可能因为用户回忆的准确信息不足而行不通,后一种在没有“我的好友”嵌入的平台上毫无意义。

因此有人建议如果能一定程度打破数据壁垒,让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共享,或许能缓解“二次放号”带来的问题——但至于“共享”到哪种程度,这似乎又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

(关于数据共享,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如果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那预防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各家拥有会员系统的平台们正在增加多因素验证方式来改善安全保障,比如登录设备验证、人脸识别、设置问题等,但大多都需要用户手动开启,用户是否知道有这些安全设置、是否知道如何开启、是否认同和信任这些信息收集等等问题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争议。

(央视新闻官方贴吧里的一名网友发言)

另外,考虑到验证方式增加的同时,登录入口的增加(像微信、qq一键登录),第三方的安全防护效果难免会打折扣——上面提到的浩楠的遭遇对应着这一做法的风险——各个绑定在户主身份上并不相互排斥,登陆的大门就同时向二次放号后的前号主和新号主敞开,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平台的补救似乎也只能隔靴搔痒。

总之由于“二次放号”的利益相关方较为多元,看起来似乎是个多解方程,却一下排除了两个可能解,剩下的就是用户。

在网上,不少自媒体都针对“二次放号”现象给出过“防雷指南”,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尽量选用4G/5G新号段,如176、177、178等;避免选用旧号段,如130-139;

-号码在入网前自己先尝试一下注册一些主流服务,如果提示已注册,则换一个号码入网;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免费的二次放号查询软件,可以对于手机号是否是二次放号进行核验;

此外来自官方媒体、主流媒体的关注也不在少数。比如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的危险公众号,就在2020年10月推送了《新办手机号却频繁被骚扰!“二次放号”问题怎么破?》的报道;光明网旗下公众号“光明论”也在2020年10月推送了《消除“二次放号”困扰,需要身份验证技术的革新》。

在这些报道中,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主流媒体,都在对运营商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基本都选择了配漫画等形式,提醒人们二次放号所带来的风险。

然而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只是平平无奇的个体消费者,他们既不是最直接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是规则制定者,不需要为通盘资源负责,他们只是消费终端,对消费体验负责。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用户提高预防意识”的要求显然只能治标不治本了。毕竟不能指望消费者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和道德品行,期待着“二次放号”的问题因而像变魔术那样“嗖”的消失。

最后的结论有些悲观:“二次放号”确实是个问题,还是个必须被解决的问题,但短期内暂时还没有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且“二次放号”所身处的环境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5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正式施行,专门治理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规定》按服务内容类型将APP分为39类,包括地图导航类、网络约车类、即时通信类、网络支付类等,其中2/3的必要个人信息都有“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

有人认为这个规定让手机号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类APP对它的收集和使用也合法、正当、必要,毕竟手机号那串数字背后是个不断膨胀的个人数据库,但与此同时第三方获取用户数据的权限也必然会被收紧——这对用户隐私的保障来说是福音,但也意味着第三方通过收集和共享用户数据来对付“二次放号”的空间越发受限,所以“二次放号”一旦产生问题,代价只会越来越高。

总之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每一项便利又都附着了隐性成本,常常被我们忽视,就像手机号通行证也会变成复活后的“麻烦精”一样。

但这也或许是乐观的一面,当它的隐性成本日益外显、不断被讨论和被书写时,或许也意味着答案在靠近。

*文中出现人物均采用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