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想象中,科学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想象中,科学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江晓原在讲座中将当代科幻文学的母题归为四大类,分别是地球环境、地外文明、基因改造和人工智能。

“刘慈欣和我讲过他的故事。一直到他在国际上得了大奖,单位里的很多人包括同事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写科幻的,厂里有人对他说,有一个和你名字一样的人得了科幻大奖。”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日前在上海图书馆的讲座中这样说。因为很多中国人不能将科幻与科普区分开来,经常将科幻等同于青少年读物,认为科幻是“幼稚的”,所以即使是刘慈欣当年在单位搞创作,也不敢让同事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位科幻作家。 

江晓原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他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史专业博士。虽然从事的专业与科幻无关,江晓原说自己从2003年开始对科幻电影感兴趣,对许多科幻电影的评论有些疑问,于是开始对科幻作品进行科学研究。在题为《当代科幻的四大母题及重要作品》讲座中,他分享了科幻作品的四大母题:地球环境的破坏、外星文明的威胁、基因工程的黑暗前景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江晓原在讲座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反科学主义与反乌托邦谱系

在进入四大母题的分析之前,江晓原先梳理了科幻作品从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发展至今的情况,也向听众讲述了科幻作品中“反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儒勒·凡尔纳与H.G.威尔斯的分界代表着科幻作品中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两种道路,前者相信科学无所不能,歌颂科学进步;后者并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不赞成认为科学是绝对正确、至高无上的思想倾向。

自威尔斯开始,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科幻的主流都是反思科学和反科学主义的。这与中国情况有些不同,中国从前的科幻创作有科普纲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歌颂科学技术进步,展现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未来,可以看作凡尔纳小说的中国青少年版本。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完成了与国际接轨,如刘慈欣《三体》展现的未来也都是黑暗的。

江晓原举例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就是典型的反科学主义电影。“地球人使用钢铁炸药无线电,纳威人相信圣母精灵智慧树,地球人象征现代科学技术,要去征服那威人的星球,而纳威人的骑士骑在鸟上和人类的武装直升飞机打仗。按照我们此前相信的,现代科技一定会战胜迷信,而电影中,正义在没有现代科技的那威人手中,观众也乐于见到地球人最终被打败。”卡梅隆的另一部电影《阿丽塔》也有与《阿凡达》一致的倾向,在电影最后,阿丽塔将一把大马士革刀指向上天,那里是掌握着高科技的统治者。

电影《阿凡达》海报

与反科学主义相关的是反乌托邦的叙事传统,江晓原说,基本上乌托邦对应着科学主义,反乌托邦对应着反科学主义,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想象中,科学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江晓原梳理反乌托邦的作品谱系,由1927年上映的《大都会》,到“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再到近些年的《银翼杀手》《逃出克隆岛》《雪国列车》,总的来说,这些作品里描绘的未来世界都是黑暗阴沉的。以《雪国列车》为例,影片想象的是“末世的残剩文明形态”,那时地球环境极度恶化、文明完全毁灭,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列由永动机驱动的列车里,而这些残剩的人类在车厢中也完成了两极分化,统治者纸醉金迷,下层民众食不果腹,最终发起革命,一直打到头等车厢里面去。江晓原补充道,现在不少反乌托邦电影已经形成了表达的套路。“这些电影里的场景通常是残破的,哪怕那些建筑十分雄伟,也是破旧的;晴空万里的天气是很少出现的,都是阴雨天,画面也是暗淡的;有些电影看了三分钟就能猜到是反乌托邦电影。” 

《雪国列车》电影海报

当代科幻作品四大母题

01 地球环境的破坏

江晓原总结提出的第一个当代科幻作品母题就是“地球环境的破坏”。他说,地球环境的破坏主题在大量科幻作品中都有呈现,故事开始时,通常已经是遥远的未来,人类生活在别的星球上,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类文明是从一颗叫做地球的行星上发展起来的,于是就有人开始寻找地球。

阿西莫夫的小说《基地》系列就体现了这一主题。故事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已经移居其他星球的人们想要寻找地球,结果发现地球是因为核污染而被废弃的。地球因核污染被废弃的情节在很多作品里都有出现,江晓原说,这种污染的结果或是因为超级大国打核战,或是由于突发核电事故。

在核污染之外还有对地球气候的灾难性想象,相关作品包括《后天》和《雪国列车》。《雪国列车》故事的开端与全球变暖危机有关: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相信地球正在变暖,决定采取行动让地球冷下去,结果搞过了头,地球环境变得异常寒冷,再也不适宜人类生存。 

《银河帝国:基地》
[美]阿西莫夫 著 叶李华 译
读客文化·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

02 地外文明的威胁

H.G.威尔斯以《星球大战》开创了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主题,沿用这个主题的作品都将外星人想象成恶意的。江晓原说,之所以这么处理,是因为对外星入侵人类的唯一样本就是西方殖民者对第三世界的侵略,“先进文明总是会侵略和奴役落后文明,这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相信的。‘落后就要挨打’的信条曾激励着我们自强,但这句话是不完整的,这描绘的是一个没有正义的世界。在一个有正义的世界中,落后也不必然挨打。”

《异形》和《地球停转之日》中的外星人是邪恶或危险的,《地球停转之日》中的外星人为了证明自己比地球人更高等、更具力量,让地球停转了一天。当然也有对人类友好的外星人,比如斯皮尔伯格的《E.T.》。还有对人类态度暧昧的,比如《劫持》系列,这一剧集写了四代美国家族与外星人的恩怨,外星人来到地球想要和地球人混血,改良他们的种族,他们觉得地球人虽然科技远远不如自己,但具有情感。“但很多科幻作品里人们认为情感是有害的,没情感的能够征服有情感的,野蛮残暴的人能够征服有文化有情怀的文明。”他补充道。

与外星文明形成对应的是中空想象,人们曾经假想月球是一个中空的球体,里面是外星高等文明的基地;还想象过地球内部也是空的,其中生活着另一种高等文明,这些生命体曾经在地表待过,后来待不下去就前往地下,南极北极就是通往地下文明的通道。“前不久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就是这样。而所有这些想象的文明跟人类现有的文明是不连续的,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性质,” 江晓原指出。

03 基因工程黑暗前景

表现基因工程黑暗前景的典型作品是《千钧一发》。电影假想在未来社会里,人们可以用一根头发进行基因检测,获知身体所有的健康信息。基因好的人会享受各种优待,基因不好的人沦落为社会底层。电影塑造了一个身处底层的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优秀基因的信息,因为很不服气有些人只凭基因就比自己优越。江晓原说,电影涉及基因工程的公正性以及基因歧视的问题。《侏罗纪公园》系列和《逃出克隆岛》都可归入此主题下的创作。

《千钧一发》电影海报

04 造物主与被造物的永恒敌意

江晓原将最后一个母题归纳为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的永恒敌意。《异形》系列后三部着重呈现了这种敌意,所谓的敌意指的是:由于造物主总是担心被创造物会超过自己,所以总想要留一个杀手锏,在被造物反叛时就能用杀手锏制住对方;而被造物只要一想到造物主留着杀手锏,就能感觉到不信任与敌意,因此更想要反叛。《银翼杀手》和《黑客帝国》就是其中经典,《异形·契约》《机械公敌》《机械姬》同样属于这个母题。江晓原补充说,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和这个有所不同,因为造物与被造物是异类关系,父母与子女是同类关系。

近来流行的人工智能题材也可以归入这个主题,例如《超验骇客》和《超体》,都强调人工智能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再到超强人工智能有着惊人的加速度,有如养虎为患一般,老虎可以以极快的速度长大。

《黑客帝国》的哲学

在陈述四大母题之外,江晓原将《黑客帝国》作为个案分析,讲述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他说,在此前,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将哲学史上的抽象问题用如此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黑客帝国matrix讲的就是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真实的生活,身体都被养在营养槽里,每天看到的大千世界都是用电信号输入的。问题就是,“缸中之脑”有没有办法检验外部世界的真实性?”

在影片第一部里,主角尼奥是大公司的小雇员,上班受到老板训斥,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救世主,地底反抗基地锡安的人想法设法找到了他,跟他说你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他是不愿意相信的,尼奥接受了他们的训练变成了有超能力的人,仍然不相信自己是救世主。第二部结尾出现了matrix的设计者,设计者与尼奥展开了对话。江晓原说,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雪国列车》里,革命领袖与统治者进行了类似对话,这是对《黑客帝国》的致敬。

《黑客帝国》涉及了哲学上的“缸中之脑”,或者说外部世界的真实性问题。我们假定外部世界是客观真实的,极少有人会亲自去检验这个认知是否合理。另一个问题就是记忆植入,这在《银翼杀手》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在《黑客帝国》中,因为外部世界的讯号是输入的,所以一切记忆更是植入的,“让你觉得你是谁你就是谁,这一切都由更高的存在操控,电影里这个更高的存在是人工智能。在电影开始人类就被人工智能统治,人类只是躺在营养槽里的蛆虫,所有让你成为人的东西都是电脑赋予你的。”

《黑客帝国》电影海报

《黑客帝国》展现的未来是极其黑暗的,因为陷入与人工智能的战争,人类将天空毁掉、断绝人工智能的太阳能源,而人工智能反过来将人类囚禁在营养槽中,转化为自己的生物电池。

为什么科幻作品要描绘如此黑暗的未来呢?江晓原说,黑暗的故事有警醒世人的功能,而且反思科学的内容事实上除了科幻也没有别的地方可讲,在科学课堂上和商业推介中都不可能见到。科幻今日主要成为了反思科学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人们可以想象一些被通常认为是荒谬的事情,从而进行更加清晰的思考,好的作品就在于能引发人的思考,而像是电影《星球大战》这样的作品在他看来就是“没有思想的里程碑”,虽然提供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但电影仍是老套的王朝故事,只是加上科幻包装而已。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想象中,科学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江晓原在讲座中将当代科幻文学的母题归为四大类,分别是地球环境、地外文明、基因改造和人工智能。

“刘慈欣和我讲过他的故事。一直到他在国际上得了大奖,单位里的很多人包括同事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写科幻的,厂里有人对他说,有一个和你名字一样的人得了科幻大奖。”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日前在上海图书馆的讲座中这样说。因为很多中国人不能将科幻与科普区分开来,经常将科幻等同于青少年读物,认为科幻是“幼稚的”,所以即使是刘慈欣当年在单位搞创作,也不敢让同事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位科幻作家。 

江晓原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他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史专业博士。虽然从事的专业与科幻无关,江晓原说自己从2003年开始对科幻电影感兴趣,对许多科幻电影的评论有些疑问,于是开始对科幻作品进行科学研究。在题为《当代科幻的四大母题及重要作品》讲座中,他分享了科幻作品的四大母题:地球环境的破坏、外星文明的威胁、基因工程的黑暗前景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江晓原在讲座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反科学主义与反乌托邦谱系

在进入四大母题的分析之前,江晓原先梳理了科幻作品从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发展至今的情况,也向听众讲述了科幻作品中“反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儒勒·凡尔纳与H.G.威尔斯的分界代表着科幻作品中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两种道路,前者相信科学无所不能,歌颂科学进步;后者并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不赞成认为科学是绝对正确、至高无上的思想倾向。

自威尔斯开始,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科幻的主流都是反思科学和反科学主义的。这与中国情况有些不同,中国从前的科幻创作有科普纲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歌颂科学技术进步,展现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未来,可以看作凡尔纳小说的中国青少年版本。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完成了与国际接轨,如刘慈欣《三体》展现的未来也都是黑暗的。

江晓原举例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就是典型的反科学主义电影。“地球人使用钢铁炸药无线电,纳威人相信圣母精灵智慧树,地球人象征现代科学技术,要去征服那威人的星球,而纳威人的骑士骑在鸟上和人类的武装直升飞机打仗。按照我们此前相信的,现代科技一定会战胜迷信,而电影中,正义在没有现代科技的那威人手中,观众也乐于见到地球人最终被打败。”卡梅隆的另一部电影《阿丽塔》也有与《阿凡达》一致的倾向,在电影最后,阿丽塔将一把大马士革刀指向上天,那里是掌握着高科技的统治者。

电影《阿凡达》海报

与反科学主义相关的是反乌托邦的叙事传统,江晓原说,基本上乌托邦对应着科学主义,反乌托邦对应着反科学主义,在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想象中,科学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江晓原梳理反乌托邦的作品谱系,由1927年上映的《大都会》,到“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再到近些年的《银翼杀手》《逃出克隆岛》《雪国列车》,总的来说,这些作品里描绘的未来世界都是黑暗阴沉的。以《雪国列车》为例,影片想象的是“末世的残剩文明形态”,那时地球环境极度恶化、文明完全毁灭,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列由永动机驱动的列车里,而这些残剩的人类在车厢中也完成了两极分化,统治者纸醉金迷,下层民众食不果腹,最终发起革命,一直打到头等车厢里面去。江晓原补充道,现在不少反乌托邦电影已经形成了表达的套路。“这些电影里的场景通常是残破的,哪怕那些建筑十分雄伟,也是破旧的;晴空万里的天气是很少出现的,都是阴雨天,画面也是暗淡的;有些电影看了三分钟就能猜到是反乌托邦电影。” 

《雪国列车》电影海报

当代科幻作品四大母题

01 地球环境的破坏

江晓原总结提出的第一个当代科幻作品母题就是“地球环境的破坏”。他说,地球环境的破坏主题在大量科幻作品中都有呈现,故事开始时,通常已经是遥远的未来,人类生活在别的星球上,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类文明是从一颗叫做地球的行星上发展起来的,于是就有人开始寻找地球。

阿西莫夫的小说《基地》系列就体现了这一主题。故事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已经移居其他星球的人们想要寻找地球,结果发现地球是因为核污染而被废弃的。地球因核污染被废弃的情节在很多作品里都有出现,江晓原说,这种污染的结果或是因为超级大国打核战,或是由于突发核电事故。

在核污染之外还有对地球气候的灾难性想象,相关作品包括《后天》和《雪国列车》。《雪国列车》故事的开端与全球变暖危机有关: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相信地球正在变暖,决定采取行动让地球冷下去,结果搞过了头,地球环境变得异常寒冷,再也不适宜人类生存。 

《银河帝国:基地》
[美]阿西莫夫 著 叶李华 译
读客文化·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

02 地外文明的威胁

H.G.威尔斯以《星球大战》开创了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主题,沿用这个主题的作品都将外星人想象成恶意的。江晓原说,之所以这么处理,是因为对外星入侵人类的唯一样本就是西方殖民者对第三世界的侵略,“先进文明总是会侵略和奴役落后文明,这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相信的。‘落后就要挨打’的信条曾激励着我们自强,但这句话是不完整的,这描绘的是一个没有正义的世界。在一个有正义的世界中,落后也不必然挨打。”

《异形》和《地球停转之日》中的外星人是邪恶或危险的,《地球停转之日》中的外星人为了证明自己比地球人更高等、更具力量,让地球停转了一天。当然也有对人类友好的外星人,比如斯皮尔伯格的《E.T.》。还有对人类态度暧昧的,比如《劫持》系列,这一剧集写了四代美国家族与外星人的恩怨,外星人来到地球想要和地球人混血,改良他们的种族,他们觉得地球人虽然科技远远不如自己,但具有情感。“但很多科幻作品里人们认为情感是有害的,没情感的能够征服有情感的,野蛮残暴的人能够征服有文化有情怀的文明。”他补充道。

与外星文明形成对应的是中空想象,人们曾经假想月球是一个中空的球体,里面是外星高等文明的基地;还想象过地球内部也是空的,其中生活着另一种高等文明,这些生命体曾经在地表待过,后来待不下去就前往地下,南极北极就是通往地下文明的通道。“前不久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就是这样。而所有这些想象的文明跟人类现有的文明是不连续的,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性质,” 江晓原指出。

03 基因工程黑暗前景

表现基因工程黑暗前景的典型作品是《千钧一发》。电影假想在未来社会里,人们可以用一根头发进行基因检测,获知身体所有的健康信息。基因好的人会享受各种优待,基因不好的人沦落为社会底层。电影塑造了一个身处底层的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优秀基因的信息,因为很不服气有些人只凭基因就比自己优越。江晓原说,电影涉及基因工程的公正性以及基因歧视的问题。《侏罗纪公园》系列和《逃出克隆岛》都可归入此主题下的创作。

《千钧一发》电影海报

04 造物主与被造物的永恒敌意

江晓原将最后一个母题归纳为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的永恒敌意。《异形》系列后三部着重呈现了这种敌意,所谓的敌意指的是:由于造物主总是担心被创造物会超过自己,所以总想要留一个杀手锏,在被造物反叛时就能用杀手锏制住对方;而被造物只要一想到造物主留着杀手锏,就能感觉到不信任与敌意,因此更想要反叛。《银翼杀手》和《黑客帝国》就是其中经典,《异形·契约》《机械公敌》《机械姬》同样属于这个母题。江晓原补充说,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和这个有所不同,因为造物与被造物是异类关系,父母与子女是同类关系。

近来流行的人工智能题材也可以归入这个主题,例如《超验骇客》和《超体》,都强调人工智能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再到超强人工智能有着惊人的加速度,有如养虎为患一般,老虎可以以极快的速度长大。

《黑客帝国》的哲学

在陈述四大母题之外,江晓原将《黑客帝国》作为个案分析,讲述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他说,在此前,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将哲学史上的抽象问题用如此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黑客帝国matrix讲的就是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真实的生活,身体都被养在营养槽里,每天看到的大千世界都是用电信号输入的。问题就是,“缸中之脑”有没有办法检验外部世界的真实性?”

在影片第一部里,主角尼奥是大公司的小雇员,上班受到老板训斥,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救世主,地底反抗基地锡安的人想法设法找到了他,跟他说你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他是不愿意相信的,尼奥接受了他们的训练变成了有超能力的人,仍然不相信自己是救世主。第二部结尾出现了matrix的设计者,设计者与尼奥展开了对话。江晓原说,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雪国列车》里,革命领袖与统治者进行了类似对话,这是对《黑客帝国》的致敬。

《黑客帝国》涉及了哲学上的“缸中之脑”,或者说外部世界的真实性问题。我们假定外部世界是客观真实的,极少有人会亲自去检验这个认知是否合理。另一个问题就是记忆植入,这在《银翼杀手》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在《黑客帝国》中,因为外部世界的讯号是输入的,所以一切记忆更是植入的,“让你觉得你是谁你就是谁,这一切都由更高的存在操控,电影里这个更高的存在是人工智能。在电影开始人类就被人工智能统治,人类只是躺在营养槽里的蛆虫,所有让你成为人的东西都是电脑赋予你的。”

《黑客帝国》电影海报

《黑客帝国》展现的未来是极其黑暗的,因为陷入与人工智能的战争,人类将天空毁掉、断绝人工智能的太阳能源,而人工智能反过来将人类囚禁在营养槽中,转化为自己的生物电池。

为什么科幻作品要描绘如此黑暗的未来呢?江晓原说,黑暗的故事有警醒世人的功能,而且反思科学的内容事实上除了科幻也没有别的地方可讲,在科学课堂上和商业推介中都不可能见到。科幻今日主要成为了反思科学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人们可以想象一些被通常认为是荒谬的事情,从而进行更加清晰的思考,好的作品就在于能引发人的思考,而像是电影《星球大战》这样的作品在他看来就是“没有思想的里程碑”,虽然提供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但电影仍是老套的王朝故事,只是加上科幻包装而已。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