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富裕国家在经济复苏道路上加速之际,贫穷国家却还汲汲于疫苗和解封。
联合国发布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中指出,16万亿美元的历史性财政刺激资金帮助全球经济迅速走出疫情阴影,但其中只有20%用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将重现1920年代一战后的繁荣盛况;英国的经济增速也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高峰。但在发展中国家,低疫苗接种率和防不住的新冠病毒成为复苏的绊脚石,政府无力支撑大规模刺激措施,在经历了去年创纪录的萎缩后难以实现反弹,要恢复到2019年前的水平还需要好几年时间。
皮尤研究中心称,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正在迅速萎缩,而他们是推动经济、教育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引擎。研究机构World Data Lab的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13亿人口中大约有1.8亿为中产阶级,这一群体在2020年预计已减少约11%。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穆罕默德(Amina Mohammed)将这一现象称为“不平等病毒”,分化的世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在美国针对已接种疫苗人群放松口罩强制令的同时,印度、尼泊尔、秘鲁、阿根廷等国的医疗系统仍在超负荷运转,医院床位、氧气、疫苗都供不应求。
根据牛津大学汇总的数据,在2020冬天的疫情高峰期,全球73%的死亡病例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但在2021年春季的这一波疫情中,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占到全球死亡病例的72%。截至目前,非洲15亿人口中只有0.4%的人完成了疫苗接种,而欧美国家的接种率平均在30%至50%。
在那些本就不富裕的地区,疫情带来的是更少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食物价格。世界银行估计,疫情将使多达1.5亿人陷入极端贫困。
在更多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封锁和经济停摆引发了连锁反应。许多发展中经济体高度依赖在疫情中受创最严重的旅游和服务业,而政府在疫情爆发前已经债台高筑,无法通过增加公共支出保护这些行业,赞比亚、阿根廷和黎巴嫩等国家更是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繁重的债务负担又可能迫使政府转行财政紧缩政策,进一步扼杀经济复苏;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食品价格飙升,导致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
如果把时间拨回疫情爆发前,21世纪以来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努力实际上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洲开发银行今年3月的年度经济报告中提到,疫情前大宗商品出口推动拉丁美洲经济实现连续15年的增长、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摆脱贫困。但在2020年,该地区经济萎缩7.4%,是自1821年独立战争爆发以来的最严重衰退。
但积极的一面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经济无法割裂,发达国家经济反弹推动对大宗商品需求激增,铜、锡、木材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有助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生产国经济增长,修复公共财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