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是一家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的超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是一家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的超市

当你用一罐可乐的钱买到一个空的可乐罐(同时是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超市购物这个动作又意味着什么呢?

摄影:林子人

来到“徐震超市”已经是傍晚6点。在马路对面一眼就可以看到这家位于愚园路1386号的“超市”。红绿相间的招牌乍看之下很像山寨版的7-11——就和我们在市井小巷里看到的那种个体户开的廉价小超市别无二致。远远看去,“超市”内商品琳琅满目,简直让人有些怀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徐震超市”的标牌。摄影:林子人

看上去就是一家真正的超市啊。

走进“徐震超市”,这种真实和虚妄并置的奇幻感觉更甚。

饼干和薯片货架。摄影:林子人
所有“商品”都以真实价格出售。摄影:林子人
冷冻柜里的牛奶和果汁。摄影:林子人

实际上,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你不会注意到有任何不妥。全景式地扫视一遍店铺,超市该有的东西一概不少:货架上按门类摆放着各种超市里常见的商品,冷冻柜里放着需要冷藏的牛奶、果汁;收银台的电脑、扫描器、点钞机、POS机齐全,你要是买东西的话也能得到一张货真价实的小票;门口正在安装监视探头,防止顾客顺手偷东西。“店员”曲博阳向界面记者强调,这是真的探头,“因为我们的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24点,晚上只有一个人值班,不太安全。”

但其实要防范的,不过是光临“超市”的人是否会顺手偷走空空如也的包装盒。

空空如也的汽水瓶。摄影:林子人
伪装得很好的酒瓶。一对老夫妇在这个货架前争论了很久。摄影:林子人

是的,“徐震超市”里的所有商品都是空的,它们被去除了商品本身,只是一个个被剥离了原始意义的视觉空壳。但它们又是如此完好——易拉罐没有开封痕迹、塑封裹住了桶装泡面、牙刷盒的虚线拆封处明明没有破损,牙刷却消失了——且以该商品的正常零售价格出售。

徐震是谁?“徐震超市”又是什么?

James Cohan画廊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介绍徐震的:他是一位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通常以充满争议的雕塑、装置和干预来对抗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禁忌,并自由地操纵西方对中国艺术和商业的设想。《纽约时报》则直接称徐震是一位艺术界的“破坏者”(provocateur)。

“徐震超市”最初以“香格纳超市”(ShanghART Supermarket)之名于2007年在美国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亮相,并先后在纽约James Cohan画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香格纳画廊、上海龙美术馆和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展出,根据展出空间的具体条件,它有时是一家像家乐福、永辉那样的大超市,有时可能仅仅只是四五个摆满了商品的货架。

展览的初衷,就是在艺术展的情境下完整复原一家上海超市的面貌和购物体验。徐震告诉界面记者,所有的艺术品取材于真实世界中的超市,策展人买下了一家超市中的所有货品,通过各种技术在不破坏外包装的前提下把里面的产品内容拿走。

4月8日,这个艺术项目第一次走上街头,以真正意义上超市的形态出现在民众面前。在脱离了艺术展览这个语境后,“徐震超市”的部分顾客,措手不及地闯入了这个艺术空间。

就在界面记者在“徐震超市”内观察的时候,4个外国游客进来想买东西。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所有的“商品”都是假的,因为不懂中文,亦没有注意到收银台和墙壁上摆放着的展览介绍手册,这一家人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离开了。一对似乎是住在附近的老夫妇走进来东看看西摸摸,拿起一只空的红酒瓶讨论了很久,老太太先反应过来:“哦,所以这些只是样品吧!”

“徐震超市”内景。摄影:林子人

在被问到希望走进“徐震超市”的顾客体验到什么时,徐震的回答言简意赅:“有趣好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在《经济社会学国际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Sociology)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莎伦·佐金(Sharon Zukin)将消费定义为“一种更多情况下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而非理性或复杂技术的经济行为”,随着时间推移,它开始代表个体的自主,并因此成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

到了20世纪中叶,大众消费成为全球工业化国家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批评家因此将这些国家称为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自那时起,消费不再仅仅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更是成为了个人身份的创意表达和一个标准化的全球文化的推动性力量。

超市这一象征着物质极大丰裕的商店形式于1990年代末从西方来到中国。人们通过大量的商品、风格、型号与商标表达自我,构建新的群体身份。大量国际品牌的进驻,在将中国纳入全球消费文化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全球/本土关系的讨论。

对于“徐震超市”这件观念艺术作品的含义和解构消费的意图,徐震本人的回应非常克制。他对消费文化的定义简单粗暴(“就是买买买,拥有拥有拥有”),对消费语境下的全球化亦没有定论:“没有明确的褒贬,一切都在迅速的动态中,判断的标准一直在变,但我们有的是判断的主动性。”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徐震超市”的颠覆性在于它本身没有预设立场,它只是设置了一个日常行为的反转场景,观察人们的反应。就如该项目的口号所言:“Fill the void!”(填补空虚!)填补这空虚的主体,是走进这家“超市”的每一个人,亦是他们决定以怎样的方式填补空虚。

有意思的是,徐震本人也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商品化”了。他于2009年创立没顶公司(MadeIn)并出任首席执行官,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他对“艺术家就应该亲自创作作品”的批评的一种讽刺回应。2013年,没顶公司推出“徐震”品牌,自那之后很多艺术项目都是以品牌的形式来推广、制作和展出的。

在徐震看来,成立没顶公司是为了拓展独立的个体艺术家创作的可能性,“今天创作者的能量远大于艺术家的身份,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可以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岗位上发挥创意”。在2014年接受Art Radar的采访时,徐震表示,在与其他艺术家合作了一段时间后,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创立一个共同的品牌:

“我们已经以团体形式做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了——包括策划艺术展览,我们当中很多人就在我的工作室一起工作——所以那一年我们想也许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品牌,一起做各种各样的事——创作当代艺术、群体艺术、策展和做研究。”

徐震介绍说,2016年是“徐震”品牌的推广年,没顶公司将展开一系列非常有趣的当代艺术创作和活动。

“徐震超市”内景。摄影:林子人

曲博阳说,她今天见到的最有意思的一个顾客是一位一口气买了19个易拉罐产品的中年人。“他让我一个一个扫出来,分别结账,跟我做了19笔交易,因为他都想收藏。然后他还专门扫了一个刷卡的单。”

当在超市购物的意义消解后,这一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

“卖的就是艺术,顾客都是藏家。”徐震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是一家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的超市

当你用一罐可乐的钱买到一个空的可乐罐(同时是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超市购物这个动作又意味着什么呢?

摄影:林子人

来到“徐震超市”已经是傍晚6点。在马路对面一眼就可以看到这家位于愚园路1386号的“超市”。红绿相间的招牌乍看之下很像山寨版的7-11——就和我们在市井小巷里看到的那种个体户开的廉价小超市别无二致。远远看去,“超市”内商品琳琅满目,简直让人有些怀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徐震超市”的标牌。摄影:林子人

看上去就是一家真正的超市啊。

走进“徐震超市”,这种真实和虚妄并置的奇幻感觉更甚。

饼干和薯片货架。摄影:林子人
所有“商品”都以真实价格出售。摄影:林子人
冷冻柜里的牛奶和果汁。摄影:林子人

实际上,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你不会注意到有任何不妥。全景式地扫视一遍店铺,超市该有的东西一概不少:货架上按门类摆放着各种超市里常见的商品,冷冻柜里放着需要冷藏的牛奶、果汁;收银台的电脑、扫描器、点钞机、POS机齐全,你要是买东西的话也能得到一张货真价实的小票;门口正在安装监视探头,防止顾客顺手偷东西。“店员”曲博阳向界面记者强调,这是真的探头,“因为我们的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24点,晚上只有一个人值班,不太安全。”

但其实要防范的,不过是光临“超市”的人是否会顺手偷走空空如也的包装盒。

空空如也的汽水瓶。摄影:林子人
伪装得很好的酒瓶。一对老夫妇在这个货架前争论了很久。摄影:林子人

是的,“徐震超市”里的所有商品都是空的,它们被去除了商品本身,只是一个个被剥离了原始意义的视觉空壳。但它们又是如此完好——易拉罐没有开封痕迹、塑封裹住了桶装泡面、牙刷盒的虚线拆封处明明没有破损,牙刷却消失了——且以该商品的正常零售价格出售。

徐震是谁?“徐震超市”又是什么?

James Cohan画廊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介绍徐震的:他是一位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通常以充满争议的雕塑、装置和干预来对抗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禁忌,并自由地操纵西方对中国艺术和商业的设想。《纽约时报》则直接称徐震是一位艺术界的“破坏者”(provocateur)。

“徐震超市”最初以“香格纳超市”(ShanghART Supermarket)之名于2007年在美国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亮相,并先后在纽约James Cohan画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香格纳画廊、上海龙美术馆和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展出,根据展出空间的具体条件,它有时是一家像家乐福、永辉那样的大超市,有时可能仅仅只是四五个摆满了商品的货架。

展览的初衷,就是在艺术展的情境下完整复原一家上海超市的面貌和购物体验。徐震告诉界面记者,所有的艺术品取材于真实世界中的超市,策展人买下了一家超市中的所有货品,通过各种技术在不破坏外包装的前提下把里面的产品内容拿走。

4月8日,这个艺术项目第一次走上街头,以真正意义上超市的形态出现在民众面前。在脱离了艺术展览这个语境后,“徐震超市”的部分顾客,措手不及地闯入了这个艺术空间。

就在界面记者在“徐震超市”内观察的时候,4个外国游客进来想买东西。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所有的“商品”都是假的,因为不懂中文,亦没有注意到收银台和墙壁上摆放着的展览介绍手册,这一家人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离开了。一对似乎是住在附近的老夫妇走进来东看看西摸摸,拿起一只空的红酒瓶讨论了很久,老太太先反应过来:“哦,所以这些只是样品吧!”

“徐震超市”内景。摄影:林子人

在被问到希望走进“徐震超市”的顾客体验到什么时,徐震的回答言简意赅:“有趣好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在《经济社会学国际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Sociology)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莎伦·佐金(Sharon Zukin)将消费定义为“一种更多情况下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而非理性或复杂技术的经济行为”,随着时间推移,它开始代表个体的自主,并因此成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

到了20世纪中叶,大众消费成为全球工业化国家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批评家因此将这些国家称为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自那时起,消费不再仅仅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更是成为了个人身份的创意表达和一个标准化的全球文化的推动性力量。

超市这一象征着物质极大丰裕的商店形式于1990年代末从西方来到中国。人们通过大量的商品、风格、型号与商标表达自我,构建新的群体身份。大量国际品牌的进驻,在将中国纳入全球消费文化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全球/本土关系的讨论。

对于“徐震超市”这件观念艺术作品的含义和解构消费的意图,徐震本人的回应非常克制。他对消费文化的定义简单粗暴(“就是买买买,拥有拥有拥有”),对消费语境下的全球化亦没有定论:“没有明确的褒贬,一切都在迅速的动态中,判断的标准一直在变,但我们有的是判断的主动性。”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徐震超市”的颠覆性在于它本身没有预设立场,它只是设置了一个日常行为的反转场景,观察人们的反应。就如该项目的口号所言:“Fill the void!”(填补空虚!)填补这空虚的主体,是走进这家“超市”的每一个人,亦是他们决定以怎样的方式填补空虚。

有意思的是,徐震本人也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商品化”了。他于2009年创立没顶公司(MadeIn)并出任首席执行官,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他对“艺术家就应该亲自创作作品”的批评的一种讽刺回应。2013年,没顶公司推出“徐震”品牌,自那之后很多艺术项目都是以品牌的形式来推广、制作和展出的。

在徐震看来,成立没顶公司是为了拓展独立的个体艺术家创作的可能性,“今天创作者的能量远大于艺术家的身份,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可以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岗位上发挥创意”。在2014年接受Art Radar的采访时,徐震表示,在与其他艺术家合作了一段时间后,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创立一个共同的品牌:

“我们已经以团体形式做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了——包括策划艺术展览,我们当中很多人就在我的工作室一起工作——所以那一年我们想也许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品牌,一起做各种各样的事——创作当代艺术、群体艺术、策展和做研究。”

徐震介绍说,2016年是“徐震”品牌的推广年,没顶公司将展开一系列非常有趣的当代艺术创作和活动。

“徐震超市”内景。摄影:林子人

曲博阳说,她今天见到的最有意思的一个顾客是一位一口气买了19个易拉罐产品的中年人。“他让我一个一个扫出来,分别结账,跟我做了19笔交易,因为他都想收藏。然后他还专门扫了一个刷卡的单。”

当在超市购物的意义消解后,这一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

“卖的就是艺术,顾客都是藏家。”徐震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