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朵朵 拾文化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写于狱中的这首《被逮口占四绝》,在清末民初很长一段时间,尤其在民国时期,被称为“民国第一诗”。汪氏的这组成名作,尤以第三首最为脍炙人口,诗中以燕侠荆轲及楚囚钟仪自许预谋刺杀晚清摄政王载沣,直欲“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其晓畅刚毅、练达天成。
汪精卫早年诗慷慨雄直,中年诗多咏物怡情,晚年回思往事,风格渐转沉郁,痛切动人。汪诗词造诣之高,连一向心高气傲的钱钟书先生都对其诗词赞不绝口。
用章伯钧的话,他的诗文可入教科书,是提笔即为大才的文人。
孙中山极重视汪的才情,其重要文件一度都交汪精卫起草,他阅后总感满意,极少改动。曾为国民熟悉的孙中山的《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即由汪精卫代笔。
陈寅恪先生在汪生前即有诗说:“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钱钟书也说:“扫叶吞花足胜情,钜公难得此才清。”
汪精卫所著《双照楼诗词稿》被目为禁毁书,流传日稀。书名引自杜诗《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借以憧憬战乱平定,乐享安定的生活。正文共96页,分为《小休集》(上、下)《落叶集》《三十年以后作》三部分,诸诗按年代编排,词则附于每集诗后。
小休集序
《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旨哉斯言!人生不能无劳,劳不能无息,长劳而暂息,人生所宜然,亦人生之至乐也。而吾诗适成于此时,故吾诗非能曲尽万物之情,如禹鼎之无所不象,温犀之无所不照也,特如农夫樵子偶然释耒弛担,相与坐道旁树阴下,微吟短啸以忘劳苦于须臾耳。因即以“小休”名吾集云。
汪兆铭精卫自序
汪精卫本来是广东人,从小就很有才华。凡是看过他的文章,教过他书的人,都认为他是很不平凡的。而他父亲对他督促很严格,他父亲叫他重点去读的书是王阳明的《传习录》,是讲做人,而且是关怀国家的。
然后读诗,叫他读两本诗,一本是陶渊明的诗集,一本是陆放翁的诗集。中国的传统的儒家的修养,总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狱中杂感》,1910年,此诗系汪刺杀摄政王未果被捕于狱中所作: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陌几变迁。
行去已无干浄土,忧来徒唤奈何天。
瞻鸟不尽林宗恨,赋鹏知伤贾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这句诗用的典故是:伍子胥力劝吴王拒绝越国求和,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汪在狱中,填了不少诗词。有的诗写成后由狱卒辗转传出,同盟会骨干胡汉民等人读后,感奋不已。除了最为著名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外,还有一首《中夜不寐偶成》,在创作上更是颇得时人赞誉:
飘然御风游名山,吐咤岚翠陵孱颜。
又随明月堕东海,吹嘘绿水生波澜。
海山苍苍自千古,我于其间歌且舞。
醒来倚枕尚茫然,不识此身在何处。
三更秋虫声在壁,泣露欷风自嗽唧。
群鼾相和如吹竽,断魂欲啼凄复咽。
旧游如梦亦迢迢,半灺寒灯影自摇。
西风羸马燕台暗,细雨危樯瘴海遥。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篇》极赏此诗,赞道:“自来狱中之作,不过如骆丞(宾王)、坡公(苏轼)用‘南冠’、‘牛衣’等事。若此篇一起破空而来,篇终接混茫,自在游行,直不知身在囹圄者,得未曾有。”称誉可谓备至。
《见梅花折枝》,1910年,狱中。汪在诗中以梅花的品节自喻。全诗写得既清丽脱俗、又刚劲有力,殊为难得:
家在岭之南,见梅不见雪。
时将皴玉姿,虚拟飞琼色。
只今雪窖中,却断梅消息。
忽逢一枝斜,相对叹奇绝。乃知雨雪来,端为梅花设。
烟尘一扫净,皎皎出寒洁。清辉妙相映,秀色如可掇。
香随心共澹,影与神俱寂。蔼蔼含春和,稜稜见秋烈。
侠士蕴冲抱,美人负奇节。孤根竟何处,念此残枝折。
忽忆珠江头,花时踏寒月。
诗中“皴玉”出自陆游,飞琼出自稼轩。“稜稜”,出自南朝鲍照著名的《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汪氏早期诗词,多自东坡稼轩、陆游陈亮,豪气干云,壮怀激烈。
汪在狱中还填过一首著名的《金缕曲》,如果抛开几十年之后的政治立场不论,以汪精卫、陈璧君作为当时奋力抵抗满清的革命先行者的角度看,这首词在创作上实在是达到了“词为心声”的高度。每每读来,真能催人泪下,即便放在文学史上,这首词无疑也是一座奇峰: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馀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这首词是步清代大词人顾贞观的韵,而在思想意义上、真情实感上早已超越了顾贞观,让人不忍卒读。据说,汪的这首词,是咬破手指写的血书。
病中读陶诗
摊书枕畔送黄昏,泪湿行问旧墨痕。
种豆岂宜杂荒秽,植桑曾未择高原。
孤云靉靉诚何托,新月依依欲有言。
山泽川涂同一例,人生何处不笼樊。
病怀听尽雨飕飕,斜日柴门得小休。
抱节孤松如有傲,含熏幽蕙本无求。
闲居始识禽鱼乐,广土终悬霜霰忧。
暂屏酒尊亲药裹,感因苦口致深尤。
陶渊明这个人物经典,很多忠义奋发的人都被他的诗所戚动,陶渊明有他凛然生气的那一面,而他不志的时候,也能够躬耕归隐。所以陶渊明的诗富于人生的经验,常使后人有心得,有共鸣。
满江红
蓦地西风,吹起我乱愁千叠。空凝望,故人已矣,青磷碧血。魂梦不堪关塞阔,疮痍渐觉乾坤窄。便劫灰冷尽万千年,情犹热。烟敛处,钟山赤;雨过后,秦淮碧。似哀江南赋,泪痕重湿。邦殄更无身可赎,时危未许心能白。但一成一旅起从头,无遗力。
无限悲苦,无限凄凉,仍道是心不改,志不移。顺便一提的是,此词与另一首《忆旧游·落叶》被龙榆生目为哀国之音,入选当年南京中央大学《基本国文》课本。
2012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重新出版了汪精卫的《双照楼诗词稿》,这是汪精卫诗集在民国之后的第一次公开再版。著名学者余英时非常推崇汪诗,并为此诗集写了一篇万字长序,当年在整个华语研究界引发争议,反响尤其大。
以下为余英时为《双照楼诗词稿》写的长序节选:
“多年以来颜纯鈎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也能充份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分别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我是完全同意的。”
英译《汪精卫诗词集》书前序由英国皇家文学会学术委员慕尔完成。慕尔是大诗人叶芝的好友,又是泰戈尔的伯乐。译者许思园来到英国后,希望慕尔设法出版他英译的《汪精卫诗词集》。慕尔觉得自己不懂诗歌的好坏,便推荐以翻译中国古诗而闻名的汉学家韦利帮助他润色文字。许思园结交的都是欧美时彦,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罗素。这本诗集的盛况,也可见一斑了。
英译《汪精卫诗词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