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为期5天的第五届丝博会落下帷幕,西安高新区各招商小分队已着手制定方案,准备对丝博会期间结识的特定目标精准出击、开展定向招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产值高,但因其产能落后或能耗高、污染大,最终无缘西安高新区。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按照中央赋予国家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定位、新使命,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求,树立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新思路,通过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产业方向日渐明确推动招商理念变革
1991年,西安高新区成立,当年迎来首批11家注册入驻企业。30年来,西安高新区依托西安市雄厚的产业基础,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培植优渥的创新创业土壤,吸引了三星、西门子、霍尼韦尔、英特尔、艾默生、施耐德、应用材料、美光等130家世界500强及跨国龙头企业,118家境内外挂牌上市企业在这片沃土上发展壮大。
随着产业发展方向的不断明确,西安高新区逐渐告别“捡进篮子就是菜”的招商模式,对入区企业进行精挑细选,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不惜给资金、给政策、给支持,主动上门招商,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0年,西安高新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达216个,总投资超67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高达71.4%和86.3%,一大批排名100强的硬科技企业在西安高新区加速聚集。
2021年,西安高新区围绕西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的“5+5+6+1”现代产业体系。
为了助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第五届丝博会召开前夕,西安高新区正式实行招商引资“链长制”工作机制,由领导任“链长”,由行业主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按照“一位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方案”的工作模式,围绕产业链精准施策抓招商,协力推进产业链发展。
得益于“链长制”的实行,本届丝博会上,西安高新区吸引了包括高性能动力电池、高端压力传感器、云计算、金融业软件研发等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龙头项目落地,进一步增强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多个产业链强度和韧性,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招商理念变革彰显综合实力底气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批准建设第一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由此诞生。几个人带着一份国务院的批文,一片3.2平方公里的农田,一辆借来的雷诺车,一张作为启动经费的10万元支票,开启了西安高新区的创业征程。
经过30年的创新发展,历经三次艰苦创业,西安高新区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一条街发展成为常驻人口达120万、总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的创业热土,2020年经济总量达2410.08亿元,每平米经济产值是西安市其他区县的5倍,综合指标位居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先后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及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今天的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优渥的投资软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拥有巨大的空间优势及显著的政策优势,对企业落地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众多高科技企业云集西安高新区,使这里成为各类高端技术产品的诞生之地,有了其他行政区县不可比拟的科技气质,汇聚了陕西省乃至中国西北最大规模的高知识、高收入和高净值人群,西安高新区也由此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高端工作、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如2017年落地的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达700亿元,实现了我国半导体大硅片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填补国内空白;本届丝博会上签约的碳基先进材料产研一体化及集团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该项目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技术团队在碳基先进材料、石墨烯制备、石墨烯包覆锂离子电池材料、石墨烯应用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的先进科技成果,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产研一体化基地。
高新区投合委主任王峰介绍说,这些项目可能起初并没有把投资地选在西安高新区,但在西安高新区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一趟又一趟地跑过去和请过来后,最终成功签约。为了争取丝路未来宇航产业园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组建项目专班提供一对一服务,多次登门拜访、协商谈判,最终从北京、杭州等众多城市中“虎口夺食”,推动项目落地。
步入而立之年,站上了新起点,西安高新区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王峰表示,面对新形势、新定位、新使命,西安高新区的招商工作将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始终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这条主线,坚持“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初心,用活用好各类优势,以“大招商”格局结出“大项目”硕果,助力西安高新区解放思想再出发、改革创新再出发、敢闯敢试再出发,以更大的魄力开启更加壮阔的征程。
来源:西安高新区官方微信公号
评论